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1、孩子的想法这个无聊学期的最后两个星期窘迫的摆在了我的眼前。这两个星期里还有几场考试。我就像是逆风行走的老人,觉得这样的气候特别的糟糕,短短的一段路程也显得特别的漫长。习惯了大学生活的这种长时间的静谧和临考时的急促步伐,大学的生活也让人觉得过于不近人情。草草结束或者像溪流一样静静淌过,到最后都变得仓皇。所幸的是,新的假期即将到来。面对这个特别漫长的假期,我第一次感到不知所措。长期以来我都把假期当成了对生活最肆意的装潢。不必伪装,也不用依靠别人,不能苛责别人,所有事情都可以由着自己的兴趣,自己的爱好,自己的情绪去践行。几年里我已经去过了中国的很多地方,见过了形形色色的人,无数次的踏上火车,无数次的站在河流的堤岸,轻轻的定格这种流动的美。我一直觉得在假期里,我的生命就像是盛夏的太阳,永远都是那样的高昂,那样的繁华,即使是在寂寂的严冬里,即使六月的雨会肆无忌惮的下个不停。我的生命就像我的每一次流浪,永远都是那样的张扬而不知疲倦。可是这个假期我觉得累了,就像是日渐见长的竹子一样,我不得不一点一点的弯下腰来。我早早就打消了流浪的念头,这时候我才觉得其实我更像一颗长在远征的航船上的贝壳。船走了多远我就走了多远,而在每一个停靠的港口,我也只能紧紧的贴着船底,即使船底长期经受着海水的侵袭,已经变得面目全非而且模糊得让我觉得不可靠。有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该怎样去理解我自己。从小我就认为我像是一个孤苦伶仃的孩子,虽然我拥有爱我的爸爸和妈妈,还有我爱的家。我很少在家呆,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把我送到了离家很远的地方读书,学习武艺。我幼小的心灵就像是东升西落的太阳,很少在某一个地方长期的逗留,哪怕只是像在玩耍。所以我的童年该算是很单纯洁白的,应该也像森林中较高的灌木那样,不缺少阳光也不需要太多的阳光。然而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不用尽力的呼吸。童年的回忆即使有时候会使我觉得沉重,特别是看见别的小朋友每到星期天都有父母来接他们去玩的时候,我会对父母怀恨在心,我会讨厌他们这种不理不睬的单调的心态。而且有时候我会觉得这是一种抛弃。然而多年后回忆起这段往事时,我已经明白记忆洗涤了其中不安的感情,将它变成了一段纯粹的故事,一段关于家庭,关于爱,关于爱与及人之爱的故事。记忆终究使生活变成了一场可以让我们充当看客的电影,而那时候我们只是在享受,在回味。童年记忆中的每个学期末,父亲都会开着一辆看起来很简约而又显得有点老太龙钟的小轿车早早的候在门口外。等我放学,等我收拾东西,然后接我回家。现在想起这个片段忽然觉得很温馨,因为我理解了父亲,在多年后。童年时父亲给我的印象永远是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看起来好像很辛苦,而又觉得满足,像极了父亲的车。那时候记得父亲好像在经营一家挺不错的公司。父亲从来不跟我们讲生意上的事,我也只是偶然的听见父亲和母亲谈话,我才明白,我们家有一家公司。那时候我觉得我家开公司那应该是很有钱的吧,但我也只是想想,童年的我还不明白钱的魅力,唯一的希望也只是想着父亲能帮我收拾东西那该多好。那时候最不理解的是,父亲从来不帮我收拾东西,即使要他等上一两个小时,他也乐意,但他就是永远不帮我收拾东西。有时候觉得父亲真是个坏爸爸,但日子久了,我也从委屈变成倔强,从倔强里衍生出一种事不关己的心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我把它挂在了我的手边,唾手可得或者叫做力所能及,就像徜徉在幸福的边缘。童年时最喜欢看的是父亲那浓密的胡子,从腮的两边蔓延到下巴。腮的两边会显得稀少,而下巴就像是雨季时的热带森林。有时候他的下巴只是泛着青茬,两腮会比较干净。那时候大概也就是我坐在车上看着他的时候。他的胡子不是卷卷的让人觉得有点不安的那种,他的胡子一根一根错落有致的生长。有时候我能看到父亲的嘴角会拉起一种浅浅的笑,胡子就会微微颤动,真的很好看。有一次我看到父亲张开了嘴笑得像黄昏时刻一样的安详,而且我还看到了父亲白白的牙齿,我禁不住就问父亲:“爸爸,你今天笑得胡子都快飞到了额头上了,什么事能让你这么高兴?”父亲头一次爽朗的笑着说:“今天你终于小学毕业了嘛,而且,今天我只等了你十分钟。爸爸看到你一直在进步,心里高兴。你也应该高兴才对,儿子。”我那时就只是撅撅嘴,漫不经心的说:“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不就小学毕业嘛,我还要上最好的高中考最好的大学。爸爸,你都不知道我每天叠衣服叠被子,收拾东西有多辛苦,老是不能跟其他的同学去玩,不过我也习惯啦,嘿嘿。”父亲回过头来平静的看着我,我瞄了他一下,继续我的漫不经心。可多年后我却暗暗庆幸当我已经把童年生活当成一种习惯的时候,还有父亲一直默默的注视着我。我也顺理成章的上了初中,还在原来那学校。因为还是原来的学校,所以父亲照样放逐了我;因为离家很远,所以父亲每个学期末都会开着他的车来接我。也许父亲就像是一个放羊的人。在一片一望无垠的草原上,有一大群的羊,它们会肆无忌惮的跑,会沿着草嫩或者密的地带前行。可父亲会安静的坐在草地上默默的注视着,看着远方,也许还会干净的笑笑。他知道羊跑腻了或者吃饱了就会跑回来,他也知道,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中的某个角落,他已经围了一个篱笆,而羊群就在篱笆中。父亲最后一次开着车来接我时,我已经站在了初三的门槛上。回家的路上我突然预感这一年也许我会过得很辛苦,只是莫名其妙的想法。突然间有种锥心的痛,在我看到父亲那浓密胡子的时候。父亲的两腮都爬满了岁月的尘埃,也许就像嵌在父亲的皱纹里的尘埃粒子一样,让人感觉厚重。记忆中的父亲不是那种得意忘形的人,我常常能见的是父亲的失意忘形,每当这时候我都会觉得难受。善变的心灵也许很难捕捉大人多变复杂的思想和情绪,但却能从变化的环境中寻求使自己恰如其分融入这种环境的心境。那一次我坐在车上,我就静静的看着父亲,看着他安静的开车,然后想像他的下巴是一簇青碴的样子。
19、一个古老的故事2小琦在我的怀里挪了一下,我趁着这个空挡,问:“后来怎么了?他们一定过得很幸福吧。”小琦接过话说:“本来也是,这样也挺好的。可到了日本后,小伙子的父母亲看见小伙子一点成就都没有,还弄断了腿,身边还带了个中国女子,估计气得肺都快炸了。小伙子他妈操起东西就要打姑娘。小豁子推开轮椅,扑通一下就往地上跪。他妈那会儿心就软了,扶起小伙子让他进了房。就因为那次,姑娘帮小伙子受伤的腿擦了很久的药。可小伙子这个受军国思想毒瘤侵害太深的日本家庭始终把中国姑娘当成最可恶的仇人,时不时就打姑娘。姑娘好不容易熬到怀上了小伙子的孩子,心想也许这样日子会好过一点,可没想到却给她带来了更大的灾难。”我见小琦没说下去,就大胆的问:“你说的那名中国姑娘大概就是婆婆吧?”小琦点了一下头。“婆婆怀上孩子后,她的公公婆婆对她更加的憎恨,恨不得把孩子弄掉。有一天晚上,她的公公婆婆和小伙子大吵了一架,小伙子估计是找他们说道理去了。她的婆婆冲进房间抓住婆婆的头发狠命的扯她的头撞墙。婆婆在这样的日子中度日如年的过了那么多年,也变得一点都不惊慌。她用尽力气甩开了她那贼女人婆婆,一直往外跑。贼女人和她的丈夫一路追出来,嘴里不停的说,中国人的孩子,留不得。婆婆听到这句话后就紧张了,她回头望着跟在最后面的丈夫,丈夫的轮椅翻了,他狠狠的摔在地上,但他又爬起来了,就跪在地上,像在祈祷。”“在那一刻婆婆哭了,她没命的跑,后来躲进了邻居家。她去了日本那么多年也就和邻居家比较熟,她本来想这样能保全她的孩子。可贼女人追到邻居家的时候,嘴里还是那句话,中国人的孩子,留不得。邻居挡在门口不停的说好话,不停的劝告,可贼女人夫妻一点都听不进去。她冲进去把婆婆抓出来,抓着她的头发,狠狠的踢她的肚子。婆婆那时候是多么的伤心,她拼命的哀求,拼命的喊救命,可最后孩子还是没了,还是保不住。”小琦说到这里时,眼眶已经湿了。我抱着她的头,我想我也只能这样抱着她的头。在那一刻,我已经没法用言语来说服自己去接受一个凶残的日本家庭。小琦哭泣着,抽搐着,晃动着身体。在那一刻我明白了她深深的爱着婆婆,爱着一段美丽的爱情。沉默了很久后,小琦又从我的怀里挣开了。她带着哭腔继续说:“那个贼女人打完婆婆后,就扶着自己的儿子走了。门也关了。可怜的婆婆在邻居家呆了一整晚,没有睡,肚子很痛,但婆婆再也没有哭泣。邻居家的女主人陪着婆婆坐了一夜,她也不停的摇头惋惜,朝婆婆同情般的笑。第二天婆婆回家了,走进房间时丈夫呆坐在地上,一语不发。他看到了婆婆突然很天真的笑了,像个小孩子,不过看上去很累很累。婆婆走过去想去扶他,虽然是满肚子的委屈和辛酸,但她也没说出来。走近丈夫时她才发现丈夫的身边散落了一地纸。这时丈夫递给了她一封信,那时候他的眼神是多么的哀伤,婆婆也是。小伙子对婆婆说,我们的孩子没有了,是我对不起你,我真的对不起你了。你还是走吧,不要再呆在这个地方陪我受罪,这辈子是我欠你了。他一边说一边哭,没有声音。婆婆就呆呆的看着他说,你要我走到哪里去?然后他就说:你回中国吧,中国才是你温暖的家。婆婆一下子也坐在了地上。一切的一切在那一瞬间都在她死了的心里消失了。坚毅的婆婆也没再说什么,她站起来就想走,她丈夫就说:带上我给你的信吧,往后也有个东西牵挂着。婆婆拿过他的信,也没说什么就走了。他的丈夫在后面又说,把门关上,要不等一下右翼份子又冲进来了,我好累了。婆婆鼻子一酸。出了门后婆婆又去了邻居家,然后她拼命哭,捏在手里的信不停的发着声音。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邻居家的孩子忽然冲进来说婆婆家的房子烧着了。婆婆惊愕了一下,冲了出去,老远就见到浓烟冲天,火势很大。她一边跑一边哭着,已经哭得气都接不上了。到了家门口婆婆一把就想冲进去。周围的人死命的拦着她。然后她眼睁睁的看着好好的一座房子化为火海。那时候她才打开了死死的攥在手里的信。信里只有一首诗,用中文写的,名字叫《囚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呵,给你自由!我渴望着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28、开往心里的火车火车站依旧人潮汹涌。匆匆行走的路人有的单身一人,有的携儿带妻;有的行李简便,有的大包小包;有的气定神闲,有的神色慌张;有的满脸喜色,有的愁容惨淡。而我就是其中的一员。以前我一个人背着大大的背包伴随着人群走进狭窄的进站口的时候,我都在想,在我身前或身后的这一帮人,他们也许是一个人到陌生的城市孤军奋战,想开拓另一个崭新的世界,然后给他们的家人一个安定的生活;有些人举家迁徙,也许他们在寻找另一个适合居住和生活的空间。而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我都固执的认定他们就像是蒙古草原上的游牧人。他们的家就像是到处都可以安扎的蒙古包,每到一个地方,他们都会有一个像样的家,不管短暂或者长期。而我匆匆的去到一个睁眼看不到一张熟悉面孔的世界,离开的时候,那个陌生的世界里,也没有一个人睁开眼的时候能记得我。很多时候我都一直在追问我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要一个家,但每一次我都发现这个问题谁也回答不了,因为当我到达一个陌生城市的时候,我的心情会特别愉悦,但我却没想过跟任何一个人说。我想起了父亲。母亲告诉过我父亲单身一个人去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开拓业务。父亲一直也是这样一个匆匆过客,可我真的很难想像他会在工作之余想起他还有一个家庭,他还有妻子,他还有在这个世界某个寂寞的角落怀念他的女儿,他还有两个一直企求他回来的儿子。他也许不只奔走在一个城市里,他的足迹也许已经遍布祖国的每一个城市,可他究竟把每一个城市当成了什么?他孤身一人在每一个陌生的城市里想起的是什么?很多时候当我即将离开某个陌生的城市时我多么期待我能在火车站和父亲相遇,我想知道他究竟在做什么,我更想知道他为什么那么久都不回家。也许这样的问题我可以去问母亲,可我害怕母亲也是一脸茫然的看着我,说:“孩子,妈妈也不知道你爸究竟去了哪里,在干什么。我们应该相信你的父亲,他是一个好父亲。”我害怕看见母亲难过的悲伤的表情,在说完这样窝心的话后。也许母亲知道父亲在做着多么伟大的工作,可她也不会告诉我,她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我害怕看着她张开口却不知道该跟我说真话还是说假话的痛苦的表情。我也已经变得沉默寡言了,想完这些之后我变得更加的沉默。心里的感伤仿佛又多了薄薄的一层忧伤,就像一层油膜覆盖在了水面上,所有的感伤都已经挥之不去,而所有的忧伤正在一层一层的积聚。
40、逝去的光辉岁月2“最牛掰的还是你老兄了,”我狠狠的拍了一下宝松的大腿,痛得他龇牙咧嘴的。“你老兄那时候高三了吧。有一次有个读到高二就跑社会的兄弟突然跑学校来找大伙。那小子也还真不赖,没半年的工夫就混得有头有脸的,衣服光鲜,油光满面。他一来到宿舍就吆喝着请大家喝酒。大伙儿当仁不让,跟在他后面就像跟个大老板身后打短工的民工似的,到了喝酒的地方却跟个土财主一样,喝起酒来就像没出息的孔乙己。几轮过后,大伙都闲下来聊天狂侃。当时你老兄还问他怎么有那么好的兴致跑学校这熊地方找乐子。你还挺豪迈的挺着腰杆子说什么英雄的学校是故乡,狗熊的故乡是学校,说得狗屁不通的。那时候那混小子估计是高了,还一直夸你这话说到他心坎里去了。接着他还说什么出到社会了总想屁颠屁颠的回学校来,图个清净也好。说什么社会就跟他妈的驴子和马交配的杂种那样,复杂得就像第一次帮个女的解奶罩子。那时他还特感伤的说什么回到家里一个劲的喊累也没个人闲下来应一下你,在学校可不同,你喊一声好歹有人陪你喝喝酒,聊个话什么的。说得我们远远的看着社会就像个伊拉克难民坐在家里看着电视报导美国军队怎么轰炸伊拉克一样。后来大伙儿挺同情那小子的,喝起酒来也冲劲十足,好像看着酒就来火了似的,生怕以后一出了社会想找个人模人样的窝一起小酌几杯,解解忧愁什么的都困难。不用说那一次大伙都喝高了,可你老兄高的都把自己当李敖了,瞅着校门,就像李敖瞅着立法院,大摇大摆的拖着皮箱就往里冲。你倒真的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往学校里冲。校门口那个拦车的横杆子,脆弱得就跟个死了丈夫的新婚女子一样,挺新奇的一下子就被你从中间弄断了。第二天你还躲被窝里的时候,校长就气势汹汹找上门来,看门的老头估计惊魂未定,说起话来就像个有恐惧症的老人站在几十层楼高的天台那样,没准儿随时会挂了的那号。你瞅着他说句话歇半天的德行,你还不耐烦的瞎嚷嚷的说多少钱你赔,万事等你把觉睡足了再谈。结果学校也真的会敲,像勒索似的一下子要了你500块,赔偿外带惩罚。”“你说你牛不牛啊。”我刚说完又补充了一句。“那都是以前的事了,那时候年少轻狂,有事没事的热血就往天灵盖上冒,那可真叫热血澎湃了。脑袋瓜子充血多了就跟进水了一样,做起事来就像社会上那些个吃饱了撑着,有事没事专写母子,兄弟姐妹****那事,还厚颜无耻的往网上摆的神经病。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自己跟个人渣似的。”宝松说着说着亢奋的情绪一下子就软了下来,眼睛贼亮贼亮的。说:“印象最深的还是高考完后的那个晚上,一大票人,20多个,挤在宾馆一个双人房里看世界杯,喝酒,聊天,吹水。那时候20多个人的声音加起来居然还让黄健翔给盖过去。后来,在那一票人当中我一个挺要好的同学选择了复读,过年的时候还是一大票人叫他出来喝酒,他也没出来。大年初七我告诉他我初八要走了,那天晚上他约我出来喝酒,就我们两个人。他说复读真他妈的没滋味,整个班里就没几个他认识的,也没几个认识他的。我就说为什么啊,当初一起的时候整个班不挺好的。然后那小子苦笑着说,你看我这什么身材啊,别人见了我就像见到了美国坦克,躲都躲不及。说的我心里头一个疙瘩接一个疙瘩的,就跟枪打那样痛。想当初我也没少欺负他,可照了面还是自家兄弟。可一复读,见了同学就像见了世仇似的,复读生嫌应届生菜,应届生嫌复读生熊。那天晚上他一肚子的苦水都往我心里头泼,说得我心里就像在下雨似的。第二天我要走的时候,那小子还特意打了个电话跟我道别,说我就不送你了,有机会北京见。上车后我打了个电话给他妈,我知道那小子喝得肯定得躺床上歇火了,可他妈说得我跟个大慈善家见到非洲难民似的,心如刀割。”宝松说得我心里就像是浅滩上戏水的鱼,特没劲,特没滋味。不过酒倒是一口一口隔三差五的喝着,喝到最后,也不知道倒了多少瓶瓶罐罐。我和宝松最后估计就跟个要死不活的老太婆似的,也不知道后来磨了多久的嘴皮子,最后都各自重重的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