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主义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她是第一个现实地描绘日常平凡生活中平凡人物的小说家,被誉为地位“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作品在英国小说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意义。小说创作于18世纪至19世纪的英国,而当时的英国不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文学作品中,都表现出男性主宰一切的特点,女性被当作是男性的附属品。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生存的女性一般没有经济来源,接受过教育的女性群体相对较少,她们往往只能够被动地借助婚姻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傲慢与偏见》通过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的人物性格,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女性自主权的上升以及女性意识最初的觉醒。
以下选自小说五十六章伊丽莎白的一句话,当骄纵狂妄的凯瑟琳夫人羞辱她并强迫她远离达西时,她毫不犹豫地反驳了她 “我当然决不会答应你的,要是你以为你这些话能够说得我屈服, 那你未免太看错人啦。你无论如何没有权利干涉我的事。因此我请求你不要再为这件事来勉强我了。”从回答中,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面对气势汹汹, 前来兴师问罪的凯瑟琳夫人, 伊丽莎白并没有紧张得乱了阵脚, 反而始终保持了镇定和理智, 以机智的, 讽刺性的, 和有条理的语言, 把不可一世的凯瑟琳夫人驳的气急败坏, 落落大方的回答将新女性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突出反映了伊丽莎白聪明, 镇定, 自尊心很强且很有主见的性格。她的回答让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无论凯瑟琳夫人和其他人对她有多不满,她都决心与达西结婚。这是她区别于那个年代大多数女性的一点,有自己的理智与决断,认为自己的幸福应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受任何其他人的干扰。正是那个男权社会的时代造就了伊丽莎白这一具有反叛精神的女性形象,勇于鄙视世俗准则,敢作敢为,散发着她独特的人格魅力。
通过伊丽莎白思想独立、不卑不亢、勇于蔑视世俗道德准则的性格,不难看出奥斯丁将多数女性的希望都放在了她的身上,并通过对她的具体描写反映了女性对那些苛刻的社会偏见的不满,以及对这个不公平的社会的呐喊。通过她的性格特征指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弊端,并且也呼吁女性共同抵抗传统的社会偏见,唤起公众的女性意识,为更多想要追求自我价值的人提供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