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是啤酒还是尿有位不知天高地厚的愣头小子初次进城,看到成双成对的青年男女坐在酒吧间边饮酒、品咖啡,边打情骂俏,好不羡慕。于是,自己也想进去追新潮,赶时髦,潇洒走一回。但考虑到是第一次来这种地方,怕显小气人家看不起,便佯装很富有的模样向酒侍应生叫道:“给我来一大杯上好的啤酒!”酒保一听就知是个无知、逞能、爱充“大头鬼”的乡巴佬。便佯笑着递给了他一大杯生力啤。岂知他喝了一口就连忙吐了出来道:“这是什么啤酒呀!酸涩涩的,像马尿!”“什么?你说我这啤酒像马尿!”酒侍应生气的白了他一眼道:“你会不会喝啤酒?这是全国有名的啤酒!不信,你问问在座的客人。”“嘘!准是个从没尝过啤酒的乡巴佬!”“别同他一般见识,快拿酒来!”在座的客人们议论道。本想充内行的愣头小子见这阵状,忙付了款灰溜溜地走了。他边走边想:难道啤酒就是这种酸涩味?要不,那些男女青年为啥喝得有滋有味!看来不是啤酒有问题,而是我不适应这种味道。第二天,他为了挽回昨天丢人现眼的面子,便来到另一家“星光”酒吧。找了个位子坐下后,学着其他客人的口气道:“请来一杯啤酒吧!”酒侍应生一看,见是昨天出洋相的愣头小子。原来这间“星光”酒吧同昨天的“明月”酒吧是同一个老板开的,因“星光”缺人手,老板于昨晚将这位接待过愣头小子的酒侍应生从“明月”调到了“星光酒吧。但愣头小子却未认出他来。于是,酒侍应生拿了一个大空杯,偷偷跑进男厕,向杯里撒了一满杯尿,然后笑容可掬地送给愣头小子。愣头小子接过杯,想起昨天的耻辱,吹掉“泡沫”,一口气把“啤酒”喝完。然后抹抹嘴对身旁的人说:“要不是我喝的啤酒多,我还真以为它是马尿呢!”“哈哈哈……咳!咳!咳……”愣头小子的这句话使在一旁听到的酒侍应生笑得差点呛死过去!
好心办坏事有个好心人路过一幢高层电梯房时,他见楼梯口处,有个家伙醉得很厉害,坐在台阶上,似乎等着有人来帮他一把。于是他走上前去问他:“你住这儿吗?”“是的!”醉鬼回道。“你要我帮你回家吗?”“是的!”于是,他搀起那个醉鬼,把他扶上二楼。然后问:“你住这层楼吗?”“是的!”好心人为了不惊动醉鬼的家人,便帮他打开身边的门,把他塞了进去。当好心人下到楼梯口时,他又看到一个醉鬼,而且跟刚才那人长得很像,只不过看上去他好像醉得更厉害些。于是,他又过去问醉鬼:“你也是住在这里吧!”“是的。”不须多问,好心人认定他俩一定是住在一起的孪生兄弟。于是,他把酒鬼扶到二楼,又从刚才那道门里塞了进去。可是,他意想不到的是,当他下到楼梯口时,他竟然又发现一个醉鬼跟前两个长得一模一样。而且看上去比前两个醉得更厉害。他想:难道是三胞胎兄弟!他正准备过去帮醉鬼回家,不料醉鬼当他恶魔一样,吓得一边摇摇晃晃的跑,一边叫警察。刚好这时有两个巡警经过,便问他发生什么事。醉鬼气喘吁吁地说:“警察同志,请你管管,这家伙两次把我扶上二楼,然后再从电梯道里把我扔下!好在下面有张破沙发,不然,我这小命就没了……”
茅岗鹤林的由来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茅岗村有位被“卖猪仔”到海外做苦力的周先生,经过20多年的异地漂泊,终于有一天,他提着一个装有一对白鹤的鸟笼从国外回到了梦寐以求的故乡——茅岗村。周先生的突然归来,真乃喜从天降。尤其是他那年近七旬的老母,高兴得热泪盈眶,不知说什么是好。只见她虔诚地将双手合陇放在胸口连连说:“多谢神佛保佑,让我母子团圆!”“妈,逆子不孝,让您受苦了!”周先生“卟嗵”一声地跪在母亲面前,眼含热泪颤抖地说。“傻孩子,你能平平安安的回来,妈不知有多开心!快起来吧!”母亲一边擦着高兴的眼泪,一边拉儿子起来。“妈,儿子没用,没什么好东西孝敬您,听当地人说,这白鹤肉很滋补,特别是老人吃了能延年益寿,所以我特地带回一对来孝敬您。”“你的这片孝心,妈领了,可妈却没有这福份享受!”“为什么?”“自从你被卖猪仔后,妈为了能让你平平安安回来,每天念佛吃斋,祈求神佛保佑你,差不多有20多年没吃荤了!”“妈,真是太难为您了,让您为我担心受苦!现在我已经平安回来了,那您就还俗开斋吧!”“不行,我已在佛祖面前许过愿,只要让你平安回来,我愿一辈子念佛吃斋,现在你回来了,那我更要遵守承诺。”“既然如此,那就将它们养着玩吧!”“也不行!它们也是一对小生命,怎能成天将它们关在笼子里呢!还是还它们的自由,将它们放生吧!”“既然妈有这颗善良的心,孩儿一定紧尊母命,将它们马上放生。”儿子说完,忙提着鸟笼,走出门外,对着笼内的两只白鹤说:“我妈要将你们放生,要是你们不懂回国,那你们就在前方那片丛林里侨居吧!”周先生指着元贝山丘上的一片丛林一边说,一边拉开鸟笼的门。说来也怪,这对白鹤似乎听懂了主人说的话,一出笼就朝主人所指的方向飞去……就这样,这对从海外带进来的白鹤便成了永久定居茅岗村的“外藉侨胞”。它们在这里年复一年的传宗接代,繁衍不息。由于这里树茂林密,清幽宁谧,很适合鸟类的繁殖栖息,几十年后,这对两口之家的白鹤竟成了几千只的大家族。随着白鹤数量的猛增,使这块不足三十亩地的元贝山丘小丛林再也容纳不下它们的子孙了。它们只好另辟蹊径,选择了相距约一千米、面积约四十亩地的坑头山丘丛林,作为部分子孙分家的栖居地。后来,当地人将这两处鹤林统称茅岗鹤林。不知是受气候、水土的影响,还是因白鹤与其它鹤类杂交的缘故,这两处鹤林均出现了多种不同毛色的鹤:有麻鹤,簑衣鹤,白鹤和银鹤。它们每天早出晚归,清晨离巢觅食,傍晚归巢栖息。每当晨曦初现,朝阳未升之时,鹤林上空千鹤腾空齐飞,盘旋林上,唳声和鸣,竟相追逐戏嘻,蔚为壮观,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有形的茅岗鹤林奇景。每当日落西山时,各类鹤成群结队的从四面八方觅食归来,集结在鹤林上空盘旋几圈,然后降落在枝头。刹那间,翠绿的树梢上仿佛挂上了一层白皑皑的霜雪。那和谐悦耳的鹤鸣声如笛如琴,如唱如诉,真是叫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后来,可能因为种鹤是周先生带进村的,加之该村大多数人姓周,所以外村人都管这些鹤叫“周家鹤。”自从有了这些鹤,方圆数十里大小山丘的绿林很少发生虫害。善良正直的茅岗人视它们为吉祥之物,奉为“仙鹤”。并将鹤林列为“风水宝地”,重点予以保护,严禁伐木、行猎。天长日久,慢慢成了远近驰名的茅岗鹤林。
听写字字错词句照样通在南方某学校的课堂上,一位刚从河南调来的语文老师,要求同学们听写一首陆游的诗《卧春》,由他朗读。当他用浓厚的山东话一句一字的朗读完后,当场抽查了几位同学的听写记录。其中有位同学的记录除了字音相似外,几乎没有一个字听写对,但词句照样通顺。看了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啼笑皆非。为便于好看、好读,现将该老师的朗读诗和该同学的听写记录并列抄录如下:老师的朗读诗:同学的听写记录:《卧春》《我蠢》暗梅幽闻花,俺没有文化,卧枝伤恨底,我智商很低,遥闻卧似水,要问我是谁,易透达春绿。一头大蠢驴。岸似绿,俺是驴,岸似透绿,俺是头驴,岸似透黛绿。俺是头呆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