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款爷又成穷光蛋在一酒吧间,有位年轻的款爷愁眉苦脸的向他的朋友诉苦道:“本来我什么都有,钱呀,别墅呀,高级轿车呀,还有一个非常爱我的漂亮女人……”他朋友没等他把话说完忙接口道:“那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年轻的款爷长叹了一声道:“咳!可惜这些全都让我太太知道了!”“这有什么呀!这类事如今司空见惯,只要你向她认个错,再施展你的全部解数哄哄她,这事不就过去了吗?”“你说的倒轻巧!我和她有约在先,谁做了对不起对方的事,谁自觉分手走人。”“就是分手走人,依照有关法律,你也能分到一半的财产呀!”“她父亲是法院院长!”“那又咋的,法院院长更应依法办事!”“可我开办公司的资本全是她们家拿出来的呀!”“那就除去资本,再将所赚的钱各分一半呗!”“可我与她结婚前就做了财产登记呀!”“这么大的公司,就是按结婚后这几年对分,你也能分到不少呀!”“可惜我接管该公司这几年,刚好赶上金融危机,年年收不抵支,她不要我赔钱就算好彩了,我还好意思自找没趣吗!”“照你这么说,你已经和我一样——变成穷光蛋啦?”“要是能和你一样,我还用得着犯愁吗……”
卖官帽的“女强人”在北方某城市,有位曾经被人们称为“女强人”的曾云星,靠着姿色、拍马、送礼三管齐下的高招,终于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坐上了大过县太爷——区委书记的宝座。在她任职的几年间,她利用手中的权力,肆无忌惮的卖了几十顶官帽。用生意人的话说,她除了拿回她原先的所有“投资”外,还盈利了数百万元。这就是她利用一切手段要当官的真正目的。其实她的所作所为既不隐蔽,也不高明,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她是别有用心。但她却偏偏得宠,受到某些人的赏识,一路一帆风顺,青云直上。甚至有能量将官帽卖到几十顶后才被察觉。她之所以能随心所欲,心想事成,这与她身边的气温、土壤、条件非常适应她腐朽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关系。下面请看她私下的一段谈话内容吧:在一次与知心朋友一对一的闲聊中,她的女友吴慧问她:“你仕途如此畅顺、通达,其中有何奥秘?”曾云星毫不掩饰地说:“有啥奥秘!其实很简单,就是要迎合领导的心理。领导爱听什么你说什么,领导喜欢什么你送什么。要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帮领导之所需,送领导之所好。总之,要讨领导喜欢,要让领导开心。这就叫做‘领导喜开颜,啥事都能成’。尤其是对握有实权的一把手,一定要如此。”“为什么?”“因为只有一把手才能拍板、定论,说话算数。这也正是民谣中所说的:‘一哥是绝对真理;二哥是相对真理;三哥是有些道理;四哥是岂有此理’。还有什么‘一哥说了算,二哥看着办,三哥只管干,四哥团团转’。甚至还说:‘一哥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一哥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等等。这些话有些人听了虽说不舒服,但我认为这些话是实实在在的大实话。从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来看,有哪个吃香、走红的要人不是如此!所以,我认为做官一定要做拥有实权的官。在这方面,我认为清朝的军机大臣何绅做得最好。虽说他最后的结局很惨,那是因为他的‘权势盖主’造成的。他要是懂得急流勇退,在乾龙后期就告老还乡的话,我相信他绝对不会是这样一种结局。”“老同学,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你的话真是让我茅塞顿开呀!真没想到你对官场之事研究得如此透彻。佩服,佩服!”“哪里,哪里!这也是出于形势所迫,逼出来的!曾云星毫无顾忌地接着道:“而今有一首很流行的民谣不知你听过没有?”“什么民谣?说来听听!”在女友的催促下,甄清了清嗓子道:“生命在于运动,升官在于活动;会拍、会送,提拔重用;只拍、不送,调动调动;不拍、不送,原地不动。”“照这么说,你也是靠……”还没等她把“拍马、送礼”讲出口,她马上意思到这些字眼太难听,便忙改口道:“你也是靠‘活动’、‘活动’上来的?”“说是,也不完全是,当然还有很多方面的因素。总之,主观、客观都要努力。在这方面我是做出了很大牺牲的!”她的回答使她的女友觉得太抽象、太笼统。但又不好意思细问。当然,就是细问,曾云星也不可能将使用糖衣炮弹这一特殊武器的秘密告诉她。再说吴慧又不漂亮,告诉她,说不定还会伤害她的自尊。这次谈话,使吴慧看到了丈夫升迁的希望。回到家里,吴慧将这一升官奥秘告诉了十年没升迁的丈夫。并对丈夫说:“我的知己朋友既然已经把话挑得这么明了,你知道该怎么做啦!她现在是我们区的一把手,什么事都由她拍板,由她说了算。只要你会做,再加上我与她的深交,我相信你这个十年一贯制的副局长该是摆正的时候了!”“她虽说是一把手,但也不能由她一人说了算呀!尤其是在人事任免这一重大而又十分敏感的问题上,都是由区常务委员会集体讨论表决,最后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决定。”一直走正步的丈夫辩解道。“看来你这个副局长是白当了,连我这个做会计的都不如!难怪你原地踏步,十年不变的!你真是太死心眼了。这些冠冕堂皇的话,只有你这类崇拜老马列主义的人才相信。你到处打听、打听,看有几个一把手是按照这一原则做的!就拿你们局的几任局长来说,有哪个在位时不是由他说了算!虽说你资格比他们老,但有哪个肯听你的!这多年来,你在他们面前,充其量也只不过是只应声虫罢了!”她的话使她丈夫无言以对。他想,老婆的话虽说是难听一点,但也不无道理。“不过她刚当书记不久,我想她不够胆接受我们的礼品。”“她要是不够胆,就不会当着我的面讲这番话。而且她本人就是靠使用这一招上来的!她说她能坐上今天这个位子,她是做出了很大牺牲的。你想想,她这么做,为的是啥呀!不就是想拥有实权吗!然后再利用手中的权力来某取更大的利益。她现在有了这个机会,能轻易放过吗!能不加倍将以前的损失捞回来吗!”“你真不愧是出色的会计师!连官场上的成本与利润都能计算出来。佩服,佩服!”就这样,她丈夫按照她的意见,通过一段时间的“活动”,果真立竿见影。使原地踏步了整整十年的他,还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如愿以赏——由副变正了。尝到这一甜头后,他更是变本加厉,将赌注押得更大了。结果不到一年就当上了副区长。这一仕途畅顺的奥秘,后来又被他俩口告诉了他们的知己,他们的知己成事后又将这一奥秘告诉他们知己的知己,就这样以一传二,以二传四几何式的速度暗地里漫延开。开始时,一顶科级乌纱帽二、三万,局级乌纱帽四、五万。后来由于要乌纱帽的人越来越多,而乌纱帽又十分有限,在这种求大于供的状况下,对于出售乌纱帽的“女强人”来说,无疑是个抬价、发财的好机会。才几年时间,乌纱帽的价格已经翻了几番。过去二、三万一顶的科级乌纱帽,现在卖到了十余万,局级乌纱帽的价格不言便知了。有个当了十多年科长的曾道楣,眼看比自己晚提好几年的科长都当上局长了,他开始急了。经过一番仔细的推敲,权衡利弊后,决定将省吃俭用积下的、准备供儿子读大学的十万元封红包送给出售乌纱帽的“女强人”,岂知“女强人”接过红包瞟了一眼,然后摇了摇头又退还给了他。后来一打听,才知局级乌纱帽已经卖到二十万一顶了。于是,他只好硬着头皮向亲朋、好友又借了十万元。当他凑够整整二十万送给这位“女强人”,在家等候局长乌纱帽时,做梦也没想到东窗事发。这位“女强人”因出售几十顶乌纱帽而被有关部门“双规”。本来将这个大蛀虫、大腐败分子挖了出来,是件大快人心的好事,可这位科长闻之却如同五雷击顶,差点没有昏死过去。因为他送的那二十万礼金,有一半是他前半辈子积累的血汗,另一半还要靠自己未来的血汗去偿还。你说他能不感到心痛吗!而且这种心痛还不敢向任何人诉说。这就叫做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恐怕这种痛苦只有当事人自己才体会得到。曾道楣为了发泄心中的极度痛苦和难受,他只好避开人们的视钱,躲在隔音遮容的阴暗角落里捶胸蹬足地喊道:“我前世究竟作了什么孽呀!这捣霉的事怎么总是落在我身上啊!”也许好心的人会说,大蛀虫已经挖出来了,将他的二十万退给他不就得啦!谈何容易,因为他不是巨款被盗,而是巨额行贿,更何况行贿的目的又是为了买官帽。这就更是罪上加罪了。按照党纪国法,他不仅拿不回这二十万块钱,而且连科长的乌纱帽也保不住。要不,怎么说他是哑巴吃黄连呢!据说所有花钱买乌纱帽的人全都被免职了。有的甚至要受到党纪国法的惩处。也许有人会问,这种“卖官帽”的劣行,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怎么在今天的社会还会多次出现呢!我认为:只要我们在职的一把手的权力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这种“卖官帽”的事,就不可避免的还会出现。(可作为参赛文稿)
误听怪名激怒警察有对穷乡僻壤的文盲夫妇,男的叫李别文,女的叫黎沟氏,他们有个孩子,因村里种植以茶树为生,所以取名叫茶籽。有一天,他们初次带着孩子进城玩竟把孩子弄丢了。经人指点,好不容易找到派出所向警察求助。警察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问男的:“你叫什么名?”男的回道:“李别文。”警察奇怪地道:“什么?你叫我别问,那我找到你的小孩后交给谁呀?”接着警察又问女的:“那你叫什么?”女的回道:“黎沟氏。”警察生气地道:“你敢骂我狗屎!你们究竟想干吗?”傻子夫妇不约而同地道:“找茶籽!”警察大怒道:“找岔子?你们是什么人?竟敢来派出所找岔子!”
老太太被暗娼愚弄某天傍晚,一群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暗娼在街边等客,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太太过来问道:“你们在等啥呀?”“等棒棒糖呗!”有位暗娼故意哄老太太道。“有人派糖?”老太太好奇地问。“是呀。”“免费的?”“贴钱派!”“有这等好事?”“派糖者寻开心呗!”“哦!”老太太似乎听明白了。心想:准是有人派喜糖。于是,她也加入了等糖行列。不一会,暗娼们和老太太全被警察抓起来了。审讯时,警察问老太太:“你都这大岁数的人了,连牙都没了,还……”还未等警察把话问完,老太太忙理直气壮地答道:“牙没了,我可以用嘴吮,用舌舔嘛……”“这么恶心的事你都干?就是你愿意,我看也不会有人找你!”“你说什么呀?我听不明。”“这你都听不明?我是说你年纪太大了!”“这年纪大与吃棒棒糖有啥关系?”“吃棒棒糖!吃什么棒棒糖呀?”警察一头雾水地问。“刚才那些年轻姑娘告诉我,有人贴钱派发棒棒糖,所以我就站在那里跟她们一起等,结果被你们……”还没等老太太把话说完,已明白老太太被人愚弄的警察啼笑皆非地道:“你跟她们凑什么热闹呀?她们全都是暗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