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的主页

个人介绍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个人作品列表

  • 高山流水遇知音

    有一种声音寓有形于无形,却可穿越时空阻隔,成为一种永恒;有一种语言寄神韵于无声,却可飞过岁月的约束,成就一种心灵。在动人的心弦间,似乎一切的悠远回肠都透着响彻心扉的纯真与静美。于是,俞伯牙虽身份显赫,高居官位,却依然甘心扮演着一个平凡的角色,在余暇间拨动琴铉,然后随了丝丝缕缕的梦幻般的将满怀激情一起上演,浮于耳畔,响彻云端。那是心血的结晶,也是心灵的化身。为作此曲,俞伯牙历经艰辛,访师寻友,跋山涉水,舟马劳顿,却只为悟得天地之本源,解出造化之神韵。风霜吹拂着面孔,雨露洗涤着心灵,于是沧桑之中一切都显得那样傲立伟岸,悠悠思绪沉入琴弦,竟在无形中成为揽尽山川大河的奇旋。只是,曲高和寡之中却鲜为知音,高山流水遇知音之巅却少有同伴。伴着寂寞孤独,独揽艺术至高峰登临这登峰造极的绝境不禁感慨满怀,只为苦觅知音。终于有人识得曲中意,惊叹间却是一介布衣老翁。却仍激动满怀,与他促膝长谈,那一刻时光完全凝固,没有世俗的界线,没有凡尘的踪迹。两颗相见恨晚的心紧紧连在一起,推心置腹,侃侃而谈……即便离别间,依然相约重见,只是俞伯牙故地重游时,一颗激动满怀的心灵立即化作阵阵震颤嗟叹。再没了钟子期的身影,只有他的坟冢作伴……从此一颗孤寂的心随了高山流水一起纵情放怀,只是知音传言也从此安宁停息……

    2014-06-01 作者:周其运
    • 0
    • 10772
  • 白马寺的纪念

    新疆阿拉尔市胜利大道1号阿拉尔市政府统计局周其运在佛教的几千年传播历程中,无数的焦点早已聚集于跋山涉水的唐玄奘,或者三座依山凿壁的洞窟,或者乐山大佛的高高矗立,或者闻名遐迩的嵩山少林寺……但洛阳城中的白马寺却才是我国佛教的“祖庭”所在,从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并于公元六十七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洛,已然漫漫千余载。其后的时光变迁中,佛教的传播历程也随着朝代的更迭中屡经反复,并最终扎根中原大地,融为一体。但无论如何,白马寺都是令人回味的角落。曾经的千年余音荡击着岁月的符号,响彻耳畔的是层叠交汇的流年,在光影穿梭中摇曳成五彩缤纷的精彩纷呈。无论战火烽烟,还是平静祥和,白马寺的身影依然矗立于每个时刻,未曾改变的本真容颜在丝丝缕缕中定格停留。任凭万物远去,浮沉不息,在沧海横流中抒写独特的魅力与心怀。这种存在来源于一种精神的信仰,更来源于一种从未间断的执着信念的传承,因此显得厚重而伟岸。传承的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外在的见证,更是一种精神阵地的意念的呈现,这或许是白马寺千年光辉的最值得思索的所在。

    2014-04-23 作者:周其运
    • 0
    • 10760
  • 书香四溢

    闲暇时,漫步图书馆中,书香阵阵,有种无言的温馨与喜悦。突然,看见一本包装精美的书籍,打开了看时,一幅幅精美的图片跃入眼帘,竟看的如痴如迷!“你很喜欢图片吗?”一位熟识的同学友好地打着招呼,我心头一震,忽觉这句话好熟悉呵,而脑海中的记忆也随之回到从前。那时,我年纪尚小,亦未入学,却对书本有种奇妙的喜欢,所以时时盯着小叔的一堆书籍,一个人静静地翻着浏览许久。当然,并非其中的文字吸引了我,而是那些精致图片让我着迷。因为害怕小叔责备,这些行为也只能趁小叔不在时悄悄地做了。但,有一次,我正在盯着一幅图片时,耳边却响起了小叔的声音:“你很喜欢图片吗?”我心头一震,惊恐万分,书本啪的一声滑落在地上,回过头来,满脸通红,不敢正视小叔。小叔没有责备我,却像变戏弄法般从书籍中挑出几本连环画,送给我。从此,我一颗幼小的心灵常常迷恋在了连环画的图片上,一遍又一遍,无法释怀,百看不厌,却总有种说不出的喜欢。后来,我入学了,有幸在师长们的耐心教诲下,识得一些字,在识字的同时,也欣然发现,连环画中的文字也是那样的美妙,并同样为之陶醉,看时竟看的忘了时间,看的次数多了,有些连环画中内容早已烂记于胸,深刻脑海,成为平生无法抹却的记忆……时光渐逝,我也从小学入了中学,学习也繁重起来,常常忙的焦头烂额,精力倦怠,加之时时为一些莫名的情感,愁怅、懊恼竟无瑕顾及我那些连环画了。当我终于又有些心思重温旧梦时,却愕然发现珍藏的那几本连环画不知是何缘故,竟全部遗失了。我对连环画的情感却依旧,并兴致不减当年,四处打听连环画的销处,后又托一大学校友帮助寻觅,却皆石沉大海,杳无佳音。从此,我只能带着满心遗憾,默默地怀念童年中的连环画情节了,还有那些连环画:《花墙会》《碧血剑》《西游记》《阿诗玛》《刘三姐》……其实我所怀念的更是那永难忘却的书香四溢的童年!

    2014-05-14 作者:周其运
    • 0
    • 10752
  • 独留青冢向黄昏

    心怀万千子民,梦系故土情深,在依依不舍中,眷恋的眸子回望故土,手执琵琶声声凄美,惊滞了南飞的雁阵……帐沉沉,夜深深,驼铃阵阵响彻中,仿若奏响着心灵呜咽柔情,哀婉悲凉中灯火昏昏,随了风尘滚滚,透着心中叹息着催人泪下的悲情……远离了故土乡音的心挂怀思吟的却是那一腔热血,款款真情。无法割舍中爱的很真,却又痛的很深……虽然无语,却思索悠长,那里装载着满心沉甸甸的哗哗流淌的血泪交织的破碎心梦。那是汉宫深深中遭受冷落时的百无聊耐的观灯火扑蚊蝇,那是一路喧嚣中娇柔之躯无法承担的负荷与沉重,那是他乡异土思念绵长的痛楚与震恸……一切的红尘过往,随了风吹雨袭,敲打的心灵的疼痛是血是泪亦是爱。因而纵然情意深重,无奈的心灵却又如何寻得慰藉,化作空灵,在轻轻盈盈中脱俗超群。梦还在,心已碎,血泪早已流干凝固,君不见春花秋月长江水,都透着别样的苍凉凄美?沉寂的心在一江死水中再也泛不起一丝涟漪……既然生命无法超脱,就让宿命寄托于另一种存在,虽然重负的生命苍凉冰冷,却翻飞着哀婉凄美。倘若琵琶真的可以诉说满腔柔情,那么就让其定格为至纯至洁,至真至美……舍弃了自己,却成全了大众,沧海横流中方显生命之高洁亮丽本色。所以方能生命无悔,困了倦了,依然可以飘逸着苍白的满心欢喜;累了乏了,依然能够摇曳着憔悴的笑脸欢颜……“我本飘零人,薄命历苦辛,寒月碧水头,遗韵埋香魂。”于是,沙如雪,月似钩中独将青冢掩于黄昏,将天地挚情抒写的厚重深沉,绮丽绝美……

    2014-05-14 作者:周其运
    • 0
    • 10747
总9页,文章3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