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的主页

个人介绍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个人作品列表

  • 写作论

    北京大学中文系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曹文轩教授在首届全国中小学生“新课堂”创新作文大赛的决赛颁奖典礼大会现场曾发表过这样的观点:能写一手好文章,就是一个人的美德。日后无论是从商,从政,还是从事其他行业,我以为你作为一个完人或者是作为一个全人,都应该能写一手好文章。――题记有真意一直以来我都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动,总感觉关于写作的东西必须得全面总结一下。不然会对不起自己苦思冥久的思绪。已经记不清楚自己是从何年何月起喜欢上写作了。只记得从喜欢上写作的那天开始,至今不知不觉已过去七,八年光阴了。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会钟情于写作?原因很简单,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纯粹天性喜欢,大概是与写作结缘,彼此间与之很默契,喜欢就把心托付于它,而后转化成文字,成为风中永久的记忆。但有一点我必须阐明,写作追求的是真意,只有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的文字才会打动人心。反之虚情假意是很难出笔成章的。蕴涵真意是文章不可或缺的因素,缺乏真意的文章犹如干枯凋谢花朵。当代著名作家叶圣陶同志曾在《教育文集》没有真意就不必要作文,否则这样的写作由原本的快乐转化成痛苦。本来写作是件很快乐之事,一念之间,从天堂变为地狱。真情实感的付出,有必要说的或想告诉他人的话才有作文的必要,否则犹如挤那已早用过只余留半点的牙膏,半天都弄不出点滴,就算勉强挤出来也只有少许而且干巴巴,与其如此,还不如不写,不然还会浪费纸资源,徒然还是不能作文。有真意,才能写好文章,难道不是吗?少做作著名作家叶圣陶同志在《教育文集》里曾有这样的看法:写文章滥用形容词就是一条,以为用得越多文章越漂亮,摆起架子来写文章又是一条,以为顺着一般人表达习惯来写就不成其为文章,非得说些离奇古怪的话才行。不管有无需要,在文章进而塞进些滥俗的成语或典故,以为非此不足以表现自己比别人高明。事实也如此,这就是所谓表面的做作。“能人”却不这么认为,“能人”认为写作就是为了卖弄才华,以示自己“高人一现在学生写的文章也总喜欢运用些希奇古怪的词句,好让别人看不懂才显出自己的“高明”,或故作深沉稳重模样,以示自己“涉世之深”,“无所不通”的样子。不然就是现今的琼谣,忘了琼谣在现在学生眼里已经算过时的作家人物了,虽然当代仍有模仿琼谣言情小说中的情节的学生,但毕竟已不成规模。如果你还在“眉宇间泛着好淡好淡的清愁……”搞不好人家还以为你是傻子!这只不过是表面上的做作也就罢了,有人还把它移植到文章中,出字就是“你是北极,我是赤道,我要用自己的热情似火融化你的冰冷严峻,让你屈服于我的热情之下。”这么肉麻不切合实际的言语都说得出,其实这都是表面的做作,没有半点实际意义,除了那么点滴浪漫以外,我便再也想不出有什么意义了。至今诸多学生的文章中出现这么多的做作,令我感到汗颜!还记得我把一首写好的诗歌给同学看,他却这么说:“诗歌的主题思想还比较好,但语言表达太过于平常,缺乏几份“浪漫哲理感”,言语表达上应该要显得含蓄深奥点才行,不然诗歌就太乏味了。尔后我无言以对,只是无奈摇了摇头。真不知道这是中国教育文化的发展进步,还是教育文化的逐渐衰落?勿卖弄以上的两个观点都是鲁迅先生提出的,但本人依照自己的看法略有所改动,大意上还是自己的,只有问头那六字才为鲁迅先生的:有真意,少做作。以下的勿卖弄也是引其标题,但这是有必要的借用。如果有人问我写作为了什么?可能一时也答不上来,但之后想了想便会这样说道:没有为什么,纯粹是闲时练笔所作,并没有什么目的,至今都还是这样回答别人,至少在我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写作都是百分之百没有目的。但有些“能等”孰不知这些所谓的“能人”便是二十一世纪的孔乙己,与鲁迅先生笔下那个相比起来只不过是形象变换了,其它方面还一如既往,这些人孰不懂却强迫自己叽喱咕噜往外冒“鸟语”,曾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你真聪明,可惜是带引号的。我想这用在那些孰不知自己轻重的“能人”身上最合适,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勿买弄才华,因为才华是用来发挥的,而不是用来买弄的。否则,你只能做这个世纪的孔乙己。需创新若想创新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固有思想,敢于有大胆的想象力,现在的学生其实是有很大的创新潜能,但更多地是被这个时代扼杀了,因为现实社会中很多事情都是可望而不可及。一条固有的教育模式禁锢了我们大胆的创新能力,回到写作中便形成一种方块形的下笔模式,更多地是依靠传统模式走下去,却不知何处是尽头。我想诸多的学生宁愿走传统线路也不想走弯路,因为他们害怕“迂回路程迷失了正确方向”因此更多学生不敢冒险,宁愿以传统“防守”为主,也不敢贸然“进攻”。同样现在教育模式正逐渐掩盖了学生五花八门的创新能力。在首届全国中小学生“新课堂”创新作文大赛决赛的颁奖大会上,北大中文系曹文轩教授曾说过一个事:江苏有一个小作家,他爸爸也是作家,于是他自小受到父亲的熏陶,作文也写得很好,平时也写诗歌与小说。但高考他的作文得了一分,于是媒体就大做文章,抨击高考不可琢磨,评分不公平。照理说这个小作家的文章也不会差到哪里,估计是超越了考试基本要求反而不讨好。正如曹文轩教授所言:高考作文与个性化写作还是有所不同,平时我们可以放手自由的写作,让个性得到充分发挥,高考作文则不同,它是考试而且是面对多数人的,主要是考一般的知识能力,就作文而言,主要是考写有内容有通顺的文字,才情发挥也是在这个基础上。于是创新能力便不知不觉被这高考作文模式扼杀了。我想说的是不管怎样,作文的创新还是有必要的,正如曹文轩所言:现在很多学者或作家或大学在教的人,更看中的还是个性表达不拘一格的文章。他们对这种学习的套路是深恶痛绝的。所以该创新时还得有必要进行创新,这是我想说的。后记:由于有种“冲动”围绕本人已久,故写下这篇《写作论》,文中借代了鲁迅,叶圣陶的言论。文中引用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曹文轩教授在首届全国中小学生“新课堂”创新作文大赛决赛颁奖大会的一些现场发言,再综合自己的看法感受写下了这篇《写作论》。如有偏激言语,敬请谅解,因为是本人的处子作,有许多地方还需改进。由于本人没能进入决赛阶段,只进了复赛便终结了,很遗憾,故突发感慨,所以补作了这篇《写作论》的后记。最后,还是想引用曹文轩教授那句话:能写一手好文章,就是一个人的美德。

    2008-07-22 作者:子鹜
    • 0
    • 17750
  • 拿什么来赎回你,我的亲情?(碧草)

    近日,我发现自己诸久时日曾以字字血,句句泪的唯美真情且让人心痛的情感文字讴歌过的亲情有些不对劲――它显得有些颓废,甚而闷闷不乐。它似是一个孤儿紧紧地蹲靠在墙角边,将那张不愿抬起来让人看见的脸庞深深地埋进双臂之间,我想此时它双臂下面的那张脸庞一定早已被“决堤的洪水给冲跨了”。于心不愿看到它这般悲痛,我缓步走过去并蹲了下来……“我挚爱的亲情,你为什么独自在此悲伤,是遇到什么事情了吗?”我关切地问。它稍稍地抬起头,以一种哀怨无奈的眼神望了望我,没有说什么。很快又将悲伤的脸庞再次埋进双臂里。我挚爱的亲情你一定是有什么难言的苦衷,否则昔日的你是不会沉沦颓废到如此地步。“你还记得我吗?当初曾经以字字血,句句泪的唯美真情讴歌赞颂过你――为世间最朴素且感人的情感。”我再次耐心亲切地问道。它似乎被我那诚恳的态度打动了,终于开口了:“记得啊,你那唯美的文字真的极富感染力。不仅是世人,连我都为你的文字中所流露出的那种真情给打动了,真的非常感谢你对我的倾力讴歌,而后我被世人所肯定与拥护,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光环。”它略带喜悦地道着。“不用感激,其实这只是我内心一种最人性化的情不自禁的迸发,主要还是源自你那真挚感人的本性,否则那唯美的文字不会由此诞生。”我显得有些受宠若惊。“唉,可是那都已成为逝去的昔日了……如今早已物是人非。”它无奈地长叹了一口气,将流着莹泪的脸庞埋得更低了。“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挚爱的亲情,你不是之前已经得到世人的尊敬与爱戴了吗?”我急切地追问着。我从它那双遭受过流离遗弃的眸子中隐隐约约感受到它似乎要将内心的压郁伤痛与不满抱怨一股脑儿全部倾泻出来,可欲言又止。我这可怜的亲情,大概是心灵已被伤害至深了吧,否则不直至这般凄凉。我挚爱的亲情,是谁这么豪无良知将你沦丧到这副模样?亲情看在我曾倾力以真情讴歌过它的情面上,终于道出了那一幕我最不愿听闻到的悲哀事实。“人从落地的那一刻起,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我的温馨幸福笼罩之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长辈与晚辈之间的感情,都共同组成了我这一庞大的体系。我是人类最基本与朴素的感情。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我便存在于这个世界了。中国的古人讲[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就排在第二位,可见我的重要性甚至超越了[治国]。”我挚爱的亲情,那你在世间的所有情感当中应该是高居榜首了,为什么会沦落至此?”我惊奇地问道。“我不知道世人的良知是否被抹盖了,他们全然不顾我这个曾倍受拥护爱戴的亲情感受,为了得到友情,爱情等一系列看似甜蜜幸福的情感的切身体验,竟把我作抵押了……”说到这里,亲情哽咽了,没有再往下继续。是啊,此时伤痕累累的它已奄奄一息,难道我忍心让它再次赤裸裸地袒露自己的伤口?然而世人对亲情的所作所为是我始料未及的。“我挚爱的亲情,你对世人这般沦丧良知谴责过吗?”我愤愤不平叹道。“我谴责过,也曾试图唤回世人的良知,但世人的头脑已被世间诸多的不明是非情感侵占,我的相劝与谴责都无济于事与徒劳无功。因被忽略才会被世人作抵押了……”它无奈与忧伤叹着。世人,我为你们感到可怜可恨可悲。竟把这世间最古老,最朴素,最实在,最幸福,最真挚的情感作为诸多不明是非感情的抵押,你们对得起亲情吗?眼下的你们往往对别人的一些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自己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难怪我挚爱的亲情今日已面目全非的倚靠在墙根那个不起眼的角落悲伤哭泣,原来是世人的昏庸麻木刺痛了你的心灵,试问被成为抵押者后你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世人,当亲情被你们当成其它不明是非情感的抵押物那一刻,有没有想过亲情会是你们的母亲,难道你们还忍心将自己的母亲作抵押?或许本不怪你们,我想这就是人性的一大可悲之处。“你能把我赎回去吗?”亲情泪流满面地紧紧拽着我的衣角恳求着。“挚爱可怜的亲情,我又何必不想把你赎回去,可是拿什么来赎回你?我也无能为力……我可怜挚爱的亲情,解铃还需系铃人,只有世人才能赎回你,因为这人性悲哀的始作者是他们。”亲情听了我的话后,再次沉默了。一充满质疑忧伤的眼神凝视着前方发呆……我茫然了――世人,你们拿什么来赎回我挚爱的亲情?

    2008-07-23 作者:子鹜
    • 0
    • 17749
  • 这个夏季,我告别高二

    (一)这个夏季,我告别高二没有眼泪,亦没有掌声惟有目睹了高二生涯里的最后一抹斜阳和那一阵拂过脸庞的风我想:这意味着一个年华的结束与另一个挑战的开始其实无非是一种自然的过渡就犹如路旁的花开花落只不过是我可以将其融作一份情感倾注入灰色的轨迹(二)这个夏季,我告别高二新却总归充满迷惘与矛盾见证了07年的前辈们的辉煌与颓落一种“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滋味浮上心头亦有一种欣喜若狂笼罩着校园只为前辈们的金榜题名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并没有让我欣喜因这只是见证了一个辉煌的逝去迷绕的烟雾似乎成为寒气我从内心感到一阵难以传言的冷所有的光都暗下去了我只在内心写下:执着(三)这个夏季,我告别高二却不敢憧憬未来透过镜子我看见自己沿着暗路,向远处突围曾经想过放弃因为这是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暗路我惧怕寒冷与黑暗强烈渴望一种被搀扶的感觉却惟有无可奈何的伴随(四)这个夏季,我告别高二却极度不希望成为罪人被高三俘虏只渴求与它成为知心好友肩并肩走过那片泥泞的沼泽(五)这个夏季,我告别高二开始把过去那段岁月珍藏在日记里坐在黄昏里谱写另一个开始

    2008-07-24 作者:子鹜
    • 0
    • 17749
  • 被遗失的文明

    巴特农神殿和希腊石柱群散布的遗址人类是否能够触摸到它们的皱纹当这些遗址已存在时孔子,老子,孟子,几乎同时在东方思考而这里隐藏的文明却使人类望尘莫及因为他们一般只会关注自己身边的文明一个个辉煌时代的灭亡却惟有像退隐深山的居士躲进巨大的石缝间在以后漫长的搬运岁月里一个时代的文明古国被逐渐摩擦成痕迹于是人们就这样中断与一个时代最亲密接触的机遇才有了余老发出的《千年一叹》遗失了远去的文明似乎并没有什么但人们却永远失去证明历史的最有力证据

    2008-07-24 作者:子鹜
    • 0
    • 17749
总52页,文章20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