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独自一人徘徊在空荡荡的屋子中突觉寂寞的心与屋子成正比例为了安慰那颗寂寞的心我翻出了昔日同窗的相册瞬时一幕幕曾经熟悉的面孔映入我那早已被泪水侵占的心灵窗户那熟悉的背影勾勒起我尘封的思绪在曾经的同窗岁友中有一个女孩让我毕生难忘甚而她的一举一动都被我极力关注但我始终不敢看她的脸只为脸庞中那疲惫的容颜不曾想让她伤心只希望自己能犹如上帝将永久的快乐给予她在过去的同窗岁月里却始终不曾也不敢看她的脸因为那张脸是个自我反射镜很害怕瞥见脸上那个迷失的我与之相比我却是显得异常可悲可恨以至于一次又一次落寞迷茫在人生旅途中无法自拔惟有在缓慢徘徊着无法回归正确的轨迹我始终不敢看她的脸因为那张普通的脸一下子能把我一览无迹那张脸是可怕的一下子能将我狠狠拽落莫大的人生迷宫那张脸是难忘的曾让我在许多年后仍记得它甚而那么记忆犹新似是昨宵梦境一般尽管已与它分离了尽管它已被岁月尘封了但那张脸仍会以另一种方式出现以至停滞在我的脑海里抹不去也挥不掉在许多年后当我再次回忆起那张脸时在生活与学习中却已被它幻化成执着坚强者瞬间我的纷飞的思绪被拽回现实中在合上那本同窗岁友相册的同时却因为那张脸已找到人生的另一个方向
第九章看望今天是国庆长假是第三天,父亲与母亲到医院看望爷爷了。林宇一个在家浏览着前几天买回来的《萌芽》,他本想坐在桌前复习数学,可一拿起那本《高考系统复习用书》,却怎么也学不进去,他只有尽量使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把思绪全转移到书本上。因为昨天于薇对他误会,让林宇感到很无奈,本来昨天他想把事实告诉她却由于出自种种顾虑,欲言又止了。爷爷的不幸已经让他难以承受了,自从听到那个怎么他都无法接受却又不得不接受的事实后,这段日子,他的心总是处于一种窒息的状态。但在学校里面对好友刘枫与邵锦的时候,他又不得不装出一副快乐的模样,就这样在虚假与真实中行走在学校与家之间,甚至连他也不能分辨出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了。前天又面对于薇的一份突如其来的爱,林宇的心很乱很乱。不知如何是好,他甚至想到逃避。并不是他故意要伤害于薇,只是他不想将自己的伤痛传染给别人的,宁愿一个人默默承受,也不愿向别人倾诉,包括自己最好同学。因为林宇不想向别人增添无谓的伤害,否则会对不起自己,更对不起自己所认识的人,所以在面对刘枫等好友的一再追问下,他总是以各种谎言隐瞒着真相。“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划破了客厅里的宁静。“小静,听电话!”林宇叫唤了在另一房间里学习的老妹。“哥,你不会自己听啊,没看到我正在学习吗?”“叫你去就快点去,你没看到我正在忙吗。”林宇又摆出了哥哥的架子。小静内心虽然颇有不满,但面对哥哥还是显得没办法,只好拖着沉重的步伐去接电话了。“喂,您好?请问找谁?”此时客厅里沉默了有许久,忽然传来老妹的呼喊:“哥,是老爸,找你的。”“老爸的电话?找我什么事?”林宇在房间一边看书一边问,但却并没有起身。“不知道,你自己不会来听啊?”“哦,马上来!”“喂,爸,什么事?”林宇问道。“林宇,是这样,爷爷生病在医院住了这么长的时间,说是心情很烦闷。虽然我们有空都会去探望他,但爷爷说已经好一段时间没看过孙子,想见见你,你现在过来能否过来医院一趟?”“好的,那我马上就过来……”林宇不假思索答道。紧接着又对妹妹嚷道:“小静,哥去医院一趟,你一个人在家呆着。”这家医院距离林宇的家并不远,也就几百米的距离。走路只需十几分钟便到了。于是他很快来到医院,好不容易爬上了爷爷所在的住院部的六楼,一段长长的走廊呈现在他眼前,两旁便是病房了,每间房都编有房号,林宇记得父亲说过爷爷住在502号病房,他边走边仔细张望着四周的房间编号。医院的走廊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水味,虽然气味不是太强烈,但却不时地冲斥着林宇的鼻子,他自小就很不喜欢闻这样的味道,由于儿时的经常生病,所以总是间隔几天或几个星期就得上一次医院,但这药水味却让林宇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熟悉感,尽管有些刺鼻。还好,经过一番“摸索”,终于找到爷爷所在的病房了。父亲还有奶奶都在。林宇已有几个月没看到爷爷了,只见爷爷半躺在病床上,穿着住院的专用衣服,半盖着雪白的棉被。病床的右侧倒挂一个输液瓶,床头的专用柜上放着探望的亲人送来的一些水果,一扇偌大的窗户开着,虽然临近中午,但病床里却不感觉闷热,空气中仍夹杂着些许药水味,但林宇已经顾不上这刺鼻的气味了。“爷爷,我来看望你了——”林宇紧记着父亲的提醒强装出一副微笑的样子。“林宇啊,你可来看爷爷了,爷爷很想念你啊!”此时的爷爷依旧是那么和蔼可亲,只是脸色看上去比往日有些憔悴苍白,但精神看上去很好。林宇没看到母亲,随意问了父亲一句:“妈没有来吗?”“她只呆了一会就回单位去了,说是有急事。”父亲小声在旁边说道。“爷爷,你在这住里得可好?饮食习惯吗?今天吃过午饭了没有?”林宇迫不急待地问了一堆,这些却又都是他想了解的问题。“乖孙子,爷爷在这过得挺好的,当然医院这地方自然不比家里,也就凑和着过,这里的饮食供应还可以,只是我不大想吃,今天中午也就吃了一碗白粥。”爷爷微笑说道。林宇的内心的难受,只因为那个事实,但他却又不能对爷爷说,有一种心痛的感觉在心底弥漫,但他仍在极力掩饰并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爸,你想吃什么就说一声,我去买给你。”父亲轻声问道。“不用了,我现在什么都不想吃。你问问孩子想要什么,给他买点回去吧。”爷爷即使是在病中,惦记的仍是林宇、小静兄妹俩。“老伴,要不我到楼下去给你打些饭菜来?”奶奶问。“不了,刚刚喝过一碗白粥,现在还不饿……”“爷爷,我吃过午饭再来了,不用再为我买什么吃的。对了,爷爷,你什么时候出院呢?”林宇转移了话题。“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得问医生,不过估计也就这两个星期左右吧。”爷爷显然不知道自己的病情。因为爷爷得的是不治之症,现在医院也不确定爷爷能活多久,不过他们都表示得胃癌的人一般最长也活不过四年,短的也就几个月,所以在院治疗一段时期后,爷爷就要出院回老家了。“林宇,医生说才过了一个多月,手术伤口还没完全愈合,等伤口全好了,把线拆了就可以出院了。”奶奶在一旁解释着。“是的……”父亲也点着头。但林宇的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些只不过是个谎言而已,但不过它的性质却是善良的,因为这个谎言无论是谁都希望看到的,恰恰那个不愿被提起的事实却是谁都不愿目睹的。“林宇,学习还赶得上吗?高三了,要加把劲,好让爷爷能在明年看到你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爷爷亲切地说道。“嗯,我会加倍努力的,爷爷你就安心养病吧,这个就不用操心了。明年我一定争取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林宇显得有些激动。但他不知道爷爷是否还能够在明年亲眼见证自己的艰辛努力得到的回报。“我听你父亲说,你很热爱文学,还在文学网站上创建了一个文学社,还是社长呢,带领着一大群同样热衷文学的孩子遨游在文学海洋里,挺不错哦……”“爷爷,这没有什么,就单纯的喜欢,然后随意写写而已。”“听你父亲说,你还多次获得过一些作文大赛的奖项,是吗?”“爷爷,这些都是虚名而已,你就别夸我了。那几个不算奖项的奖项不值得一提,是爸爸夸大了事实而已。”林宇很是谦虚。“林宇,你很像爷爷小时候,也比较谦虚,告诉你个秘密,儿时的我也挺喜欢文学,可那时候家境很贫穷,连写作文的稿纸都没有,后来还是我母亲找来了一堆草纸,把它们都钉装成本子,供我练习作。虽然草纸比较粗糙,在上面进行字写不容易,但我还很高兴,总是在每天晚上点着油灯,趴在炉坑前一个字一个字地写着自己的心里话……”“爷爷,原来你也这么喜欢文学啊!对了,爷爷看过《红楼梦》吗?”林宇原来并不知道自己亲爱的爷爷居然会是一个老年的文学爱好者,于是忘却了那个悲痛事实,与爷爷谈起了文学,这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中最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文学作品。我早在初中时代就已看过,那时候没钱买书,我就向别人借阅。而且这也是我生平最喜欢的一部古典文学小说。要不要爷爷给你简介一下这部流传百世的经典巨著呢?”“嗯,当然要,爷爷就说吧,我一定洗耳恭听。”虽然林宇亦看过了,但他很少看到爷爷这么专注于某件事情,而且也想听听爷爷对一部名著的看法。“爸,这都中午十二点多了,你不要休息了吗?”父亲在提醒。“你没看见我与孙子聊得正起兴吗?等会再休息。”“爸,可是你正生病需要多休息,林宇你得回去了!”“老伴,已经是时候休息了,医院规定中午12时半病人就要休息,违反了这项规定会对身体不好的。下次再与孙子聊吧。”奶奶也在一旁催促。“再等一会,就一会儿,等我跟孙子说过这简介后再休息。”奶奶与父亲知道爷爷那倔强的性格,也就随他了。“你看看,林宇多像我儿时,也是一个好苗子哦,不像你小时候那么不听话,还让我拿皮鞭抽才听话。有时间多向儿子学习学习!”想不到爷爷在这时候还这么幽默。“爸,我小时候的那些陈年旧事,你现在还在孩子面前提起啊……”父亲显得有些尴尬。“不提,以后你怎么知道如何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父亲榜样?”“好了,爷爷,咱们接着说吧”林宇催促着。“看来这孩子比我还急。好好好,那咱们接着说,《红楼梦》是部伟大的古典文学巨著,它创造了一个宏大完整而又自然的艺术结构,使众多的人物活动在同一空间和时间,表现了作者卓越的艺术才能。而且,作品还塑造了如林黛玉、贾宝芳等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独特而又鲜明的个性特征,从而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者之一。他出身高贵,晚年的生活却穷困潦倒。正因为这样,才写出了不朽的巨著《红楼梦》。”“爷爷,你分析得真详细——”“对了,林宇你上次参加的那次作文大赛的结果出来了没有?”“哦,还没出呢,要到10月底才会有结果的,到时候我再告诉爷爷。”“等爷爷出院了,咱们爷孙俩再好好谈,爷爷还有《围城》给你分解呢……”“好的,爷爷。”……看望在一次愉快且幽默的长谈中结束了。这次到医院看望爷爷竟会“莫明其妙”地扯到文学上,林宇做梦都没有想到。或许他对自己亲爱的爷爷了解得真的是太少了,仅此皮毛而已。但他却不知道自己对爷爷所许下的诺言是否会实现?他也不知道爷爷所答应他的话又是否会成为现实?或许只有苍天知道这一切。(未完待续)
镜头一:“我已不存在,请不要悲伤。我很对不起你们,请原谅。我知道你们把我养这么大很辛苦。但是,我又没有报答你们。我的成绩从来没好过,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有想死的念头,我曾经有过几次想死,但是我还是不愿意过早地死去,但这一次,我已经彻底的绝望,并不是什么原因,而是我已感到,我是一个废物,样样不如别人……”这是贵阳某中学一个初二的学生写给自己父母的一封遗书。很难想象一个雨季少年竟有着这么一颗不为人知的沮丧的心灵,更难想象的是这般心灰意冷的言语竟会出现在一个稚嫩少年的身上。人们不难想象一个幼小生命在消逝的时候,是承受着怎样的挣扎与痛苦;人们不难想象他的父母在看到自己至亲至爱的孩子的凄惨景象后,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楚。结论一:一种无形的身心压力酝酿了这场悲剧,但这绝非是一种开始,也并非一种结束,总归我们已经成为牺牲品,随时可能面临着被“祭奠”的危险。镜头二:一位站在语文教学前线的教育工作者,在一次挑选中学生的优秀文章参加市里举办的作文大赛时,看到了某中学一名高一新生所写的作文《变化》:“从这点变化我们看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引下,祖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一定要坚持以三个代表为重要指导思想……”咋一看内容,不看其作者年龄的话,还以为是某位中央领导人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发表的思想报告,不过那却是司空见惯的场景了,我们不足为怪。但这竟是出自一个高一年级学生的笔下,一时间令诸多人大跌眼镜,真是一个为祖国,为人民而满怀理想抱负的“好孩子”。小小年纪就能有这么宽广的胸襟与远大的目光。但仔细冷静下来自问:难道这是他“情不自禁”所发出的伟大感慨?再走马观花浏览了一下其他学生的作文,不料一看这题目:《长征》、《澳门回归的日子》、《我心中的十七大精神》……看着这堆令人眼花缭乱的意义重大的题目,那位教育者的嘴巴立马张成O型,感谓良久:真是“后生可畏”,不愧为炎黄子孙,这下中国共产党后继有人了,与此同时亦感到了脑门像受到了当头一棒。结论二:一种无形的社会链式效应禁锢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头脑,于是思想的单一已不可避免,学生被淹没在一种表决心,喊口号的思想氛围中,试问这样的环境能不受感染吗?在应试教育面前,我们每个人在言行上几乎都变得一模一样。瞬间,人文价值、人文底蕴消失得无影无踪,因为应试教育已将它藏到自己的背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社会政治庸俗化,功利化的集中反映。而我们这群学生却成为应试教育最好的牺牲品。总论:中国自古以来总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于是人才泛滥已不可避免,在人才年代的一股股旋涡中,我们被其撞击得晕头转向,甚而窒息,以至于寻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方向。从《四书》、《五经》到“八股取士”已将“悬梁刺骨”的人们折腾得伤痕累累,一介文弱书生成为在应试教育笼子里的我们的代名词,应试教育一声令下,我们要重回私塾。或许在某个不经意间我们可能还会回忆起百草园里那无穷的乐趣,而那一切却永远停留在孩提时期了。在应试教育面前,我们选择了乖乖投降,未来的路究竟在哪里,我们又该何去何从?一时间却惟有茫然地望着周围的一片黑暗,发出一声呐喊:谁来拯救我们这群被关在笼子里的牺牲品?
天一直阴沉,雨一直在下个不停我撑着一把破旧的伞独自走在茫茫的雨海中很多年前我不知道伞是用来干什么的只知道它是用来阻挡一些事物对自己的侵犯我的手一直在紧紧握着伞把生怕伞的掉落会让我与自然事物来个亲密接触从身体一直进入心灵接受一次彻底的洗礼但我终究没让意念成为现实整个下午,雨一直在下但我却没有成为雨的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