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的主页

个人介绍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个人作品列表

  • 有梦,路才能走得更远

    有梦,路才能走得更远——读《命若琴弦》有感华南农业大学汉语言文学陈晓燕“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命若琴弦》也许人生就是这样,我们都在生命的长河里“随波逐流”,我们只是很平凡的一个社会中人。可是,对我们自己来说,生命的存在意义却是很不一样的。在史铁生的《命若琴弦》中,读出的便是这样的一种人生。很平静地,作者给我们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时间只有从夏到冬短短的半年,一老一少两个瞎子“边走边唱”,不为挣钱,只是为了心中的那个愿望:老瞎子希望能弹断第一千根琴弦,取出琴中他的师傅留给他的那张药方救治瞎眼,在他生命的终点前能重见光明,看看这个一直以来憧憬着的世界。但是结果却让人同情,老瞎子一直以来追求的梦想只是一张“无字的白纸”。而小瞎子,年小的他天真无邪,对电匣子及电匣子里面听到的世界似乎更加感兴趣,也可以为了曲折的游廊苦苦思索;青春的躁动,让他为了山村里兰秀儿的笑声乱了琴声,喜欢上她——一个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小妮子。最后,因为小瞎子的生理缺陷等原因,爱情的悲剧不可避免。就这样,最后,老瞎子也把那张空白的药方封进小瞎子的琴槽里,就像当年他师傅一样,也许心情也是一样的吧。只不过他告诉小瞎子的是要“弹断一千两百根琴弦”那张药方才有效。是的,老瞎子在给小瞎子绷紧生命的弦,因为“一切都是值得的,能看一回,好好看一回,怎么都是值得的”,也许有了这个梦想之后小瞎子也可以过得很好。这是因为老瞎子在弹断第一千根琴弦之后发现一切虽然只是“空白”之后顿悟了,人活着是要有目标,要有梦想,才有动力。虽然老瞎子最后没能看看这个美好的世界,但是,他的一生也不至于在怨天尤人,自暴自弃的阴暗中度过。因为在这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他的生活也有了美:当他沉浸于自己的琴声的时候,当众人喊着要听他的琴声的时候,便是“最知足的一刻,身上的疲劳和心里的孤寂全忘却”。飘飘洒洒的,轻轻漫漫的琴声中,老瞎子释放了自己,那个时候,他体验了活着的快乐和意义。“就因为咱们是瞎子”,老瞎子挣扎着并努力着。“希望”让他前进,“失望”更让他前进,因为他已悟懂人生的真谛。命运让他“一落生就瞎了眼睛,从来没见过这个世界”。他却让我们看到该怎样活着……生活就是这样,有时会跟你开玩笑,但是,有梦有目标的人生却也可以很美丽。残缺的美让人怜惜,触动心灵的美让人震撼!突然想起余华说过的那句话:“人都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给自己一个活着的理由,活得更好的动力,那么无论生活的结果如何,都可以很平静地去对待。虽然有的时候,生活是剥夺我们活得美满的权利,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有活得幸福的快乐。怀着一颗“宁静以致远”的心,我们依然很从容。就像老瞎子说的“目的只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是啊,没有目的的人生只会像断了线的风筝,只是随风摇曳而不知道该何去何从。老瞎子让我们读懂了人生……看到老瞎子,猛地也让我想起了那群老人,曾经因为患麻风病怕传染给别人,他们被世俗隔绝,从花样年华就进去那里一直到现在,年老花甲。增城健娱麻风病康复村的老人们。他们没有健全的身体,没有快乐的青春时期,更没有和家人团聚的幸福,可是他们有一颗对生活积极向上的心。经历了风风雨雨后的他们找到生命的寄托,找到了活着的方向。残缺的身体,却没有颓废,没有埋怨,活着原来可以这么开心。他们淳朴的笑声,是对活着的一种感恩。他们见证了生命的顽强,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活着要有目标,要有梦想。是的,有梦,路才可以走得更远……他们,老瞎子,现实中健娱村的老人们,你们让我对生命的意义有了重新的认识:生活就是这样,只有沿着目标,抱着梦想前进,才会更美好!“无所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人生的路,有梦,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2009-02-05 作者:绿窗文学社
    • 0
    • 17766
  • 我是北京奥运志愿者

    我是北京奥运志愿者——采访我校的奥运志愿者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林惠霞第四届“碧草杯”广东省校园文学大赛参赛文章华南农业大学绿窗文学社推荐公元二〇〇八年八月八日,这一天在我们中国人多年的期待中到来了。祥云火炬从奥林匹亚到万里长城,从浪漫的雅典到古雅的北京城,从中国各省份到奥运场馆鸟巢,终于,运动员李宁奔跑着把它点燃了。奥运圣火划过如焰火般的晚霞,闪着璀璨而迷人的流动美,它熊熊的火焰如同我们汹涌着热血的激情。中国,一个千年古国,向着全世界发出最诚挚的邀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虽然,我不能亲临北京奥运的现场,但我依然对北京奥运充满了激情。我的学校——华南农业大学,有几位校友成为了北京奥运的志愿者,我特意采访了其中的一位,让他与我们一起分享他在奥运会期间的点点滴滴——“有一个梦,由我启动,把汗珠融化成满脸笑容。海阔天空我是阵风,把旗帜飞扬到南北西东……”这是奥运志愿者的一首歌曲。我校林学院05城市规划的梁伟臻同学正是一名奥运志愿者。他是一个志愿服务经验十分丰富的志愿者,从照顾脑瘫儿童,做春运列车乘务员,到服务国际旅游文化节,做世界乒乓球比赛志愿者,一直到今年的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有一个梦,由我启动2001年7月13日的晚上,当时还只是15岁的梁伟臻陪在婆婆身边,与她一起共度申奥成功的晚上。他傻傻地说:“婆婆,我2008一定要到北京看奥运!”当时的他并不知道奥运是什么,只知道那是全世界的盛会。婆婆说:“那太遥远了,还有7年多呢,说得太早了!”如今婆婆已故去,他想跟远在天堂的婆婆说:“我真的能去奥运了,而且是以志愿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实现了7年前的梦想。婆婆,你会为我感到高兴吧。”2007年3月底,梁伟臻在网上填写了申请做奥运志愿者的表格,而后经过表格审核、笔试、面试等等回合,他“幸运”地成为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他回想起今年的1月初,在白云大道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里进行的广东省奥运志愿者招募的专家面试。经过了各地方、高校的筛选及笔试,终于产生181名志愿者候选人参加专家面试。今天的面试时他多年以来最紧张的一次,也是准备得最多的一次。他一直对自己面试都很有自信,但是这次机会实在太难得,而且去参加北京奥运会也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当面试开始时他突然心里又平静了许多,他知道能够过来面试本身就是一笔很丰厚的财富,因此迅速进入面试状态,面试总体上是有条不紊的,同时他也看到几个评委都会意地点了几次头。服务奥运,有我一份从7月26日到8月26日,梁伟臻都在水立方进行他的志愿者的工作,主要负责竞赛组织综合事务及内部运行。他刚来到水立方时,那里的人没有因为他是新来的奥运志愿者而停下来问候什么,大家都是步履匆匆,各忙各的工作。刚开始他在办公室里不知道该做什么,不明确工作内容。他的志愿者主管李丽珊老师告诉他说:“每天早上进来第一件事就应该整理桌面东西,清理垃圾,创造良好的办公环境!”这就是他到了水立方后的第一项工作。其实他在水立方主要负责后勤工作,并且协助其他部门。据梁伟臻所说,后勤工作是极其琐碎的,但对于奥运会的顺利运行又是极其重要的。在奥运会服务期间,他上了20多天的早班,为了能做好工作,他甚至4点多便起床准备。分发用具到各办公室,为需要到比赛区的媒体办理升级卡……几乎每个过程都小跑进行,为的是尽快把事情办好。有人认为奥运会志愿者可以近距离接触奥运会,可以看到许多奥运明星,可以现场看到比赛盛况。其实不然,据梁伟臻介绍,奥运会志愿者在工作期间要留守工作岗位,不能擅自离开,就算空闲时,也不能随便从工作区跑到比赛区。他用自身的行动诠释着奥运会志愿者奉献的精神。放平心态,我是华农人这次北京奥运会志愿者中有许多“牛人”,有清华北大的大学生,有奥运火炬手,有广州十佳青年等。但他知道,在水立方,不管以前有多“牛”,现在都只是奥运志愿者中的一员,最重要的就是为奥运服务,因此,他很快就摆平心态,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刚开始工作时,由于对工作的不熟悉,(来自广东的志愿者都缺乏测试赛的志愿服务经验)而老师又急于将事情办好,因此老师们常不耐烦,此时,梁伟臻耐心地听老师讲完,不明白之处便多问,之后快速并准确地将工作完成。熟悉工作之后,他能很快地理解老师们的要求,并迅速完成。有时候会有外国人用英文问他周边场馆的问题,梁伟臻说:“自已的英语口语终于用上了,虽不敢说十分纯正,可是至少能让老外们明白。Histhanksmakemefeelgood!”当有人问及梁伟臻来自哪里时,他始终自豪地说“我来自广州华南农业大学”,他称荣誉感越大,责任感越重,他自豪,他是华农人,他认真工作,因为他代表华农人。一直以来,梁伟臻都在回忆奥运的点滴。奥运所带来的精神财富,也是一笔珍贵的遗产长存在我们的心中。它就像一坛美酒,随着时光而越来越散发出独特的味道。

    2009-02-04 作者:绿窗文学社
    • 0
    • 17765
  • 庸人自扰

    华南农业大学绿窗文学社荐稿文/外国语学院08级英语翻译2班邢楷纯爱不爱都受煎熬,同林鸟飞远了,谁不想暮暮朝朝?真心换来伤心,爱恨一肩挑,牙关紧咬。人生如粗饭劣肴,心中骂嘴里嚼,谁不想快活到老?茫茫人海渺渺,真情哪里找,岁月又不轻饶。一生得几回年少,又何苦庸人自扰?斩不断情思难了,爱人不见了,清醒还要趁早,乱麻要快刀。一生得几回年少,倦鸟终归要归巢,红尘路走过几遭,花开又花落,世事难预料,笑一笑往事随风飘。—《庸人自扰》缠绕耳边不断的旋律,经久未息的思绪。爱,是人世间不可能断绝的情愫。因爱生恨,爱恨之间,多少容颜老去,多少悲欢离合,多少千古绝唱。传颂的是故事,留在心间的,是对于爱执着的信仰。只是,不管海誓山盟,不管你情我愿,总是抵不过时间,抵不过人情世故,抵不过历史长河的洗涮,最终,唯有那虚无缥缈的信念留着,却不知何处是归处,何时是尽时。暮暮朝朝,是永远不能圆的尘世梦。因为是红尘的梦,逃不开世俗,躲不了情理,也终究难以成全。尽管如此艰辛,依旧情愿付出,情愿担当,即便没有“永远”的相守,仍然期许“永恒”的缠绵,却不知,我们都因为不知道“永远”有多远,“永恒”有多长,才有生生世世不停息的等待,和,生生世世不决断的相思。不过,不论是怎样的愁思,怎样的难以捉摸,期待拥有一份感情,期待有一种幸福,始终是我们不灭的想念。多少风雨,多少来往,只要曾经拥有,也就知足了。生命里,痛苦是长久的,而,快乐是短暂的。虽然不愿意,却不得不接受。粗饭劣肴也罢,残羹剩饭也可,来到世间,痛苦或快乐,是填饱生命基本的口粮。可是,“快活”是我们可以争取的。在痛苦里快活,在快乐里快活。谁都可以一辈子快活,即使在思想的世界里久久徘徊,即使时不时无名的煎熬,还是可以选择快活终老。没有谁可以剥夺一个人“快活”的权利,没有人可以为自己选择,更没有人可以替自己活着。因为,世间万事万物,表现千姿百态,选择成为欣赏者,还是哀悼者,在于自己。人海苍茫,几十个年头,总在不停地寻找,寻找属于自己的感情,寻找自己的归巢。都想踏实走完人生路,而归属,是当痛楚来临唯一的躲藏地点。可惜,茫茫人世间,哪里才是归处?哪里才是自己踏踏实实的一个家?漫无目的找寻,除了渺无希望,就是虚情假意。不由得感叹,知音难觅,无处安身。纵使自己曾经多少雄图大志,这一刻,当自己发现不知为何而活,为谁而搏的时候,还是落入俗套,庸人开始烦扰。想做超凡脱俗的人太多,多到滥竽充数,多到混淆视听,让我们都迷糊了关于“俗”的含义。难道它真的沾不得,要不得吗?活着,为了希望。为了活着而活着,就真的面对世情那么不堪一击吗?难道俗世里的我们就真的那么“俗”吗?世俗的道路是大多数人必走的,人的一生有很多欲望,很多希冀,不断地想扮好子女、父母、朋友的角色,而我们所做的,难道不是为了更好地存活在社会吗?为了融入社会,需要感情的滋润,需要金钱的填补,需要我们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老老实实地做“套在套子里的人”。这些就是“俗”吗?而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就是“脱俗”吗?不然吧。不得不承认,自己只是大多数人中的一个,套子里的人自己是做定了,我,并不为自己的“俗”感到不齿,更不会逃避。既然避不开,躲不了,何不,安心套着,享受俗世里点滴的感情,只要自己把握生活的底线,俗也可以活出精彩,或许,享受的会更多,毕竟,这是俗人的世界,是风尘的社会。红尘路只走这一遭。一晃而过是青春,是要不回来的时间。经历伤痛,经历苦楚,坎坷不平,反反复复。会在摔倒的时候,忍不住痛苦而大哭;会在失意的时候,忍不住压抑而狂叫......曲终人散终有时,花开花落终难免,充斥着感情细胞的自己,做不到坚强,更不善伪装,只愿意,在悲欢离合的时刻,传达属于自己的悲欢离合的情绪。世事难以预料是真,可,往事皆以笑过是假。快乐时笑出性格,痛苦时哭出眼泪。没有谁敢要求自己一定要潇洒人前,悲伤人后。所以,该哭的时候不要忍着,不会有谁认为哭就一定是懦弱,笑就一定是坚强。只要对得起自己的经历,对得起自己的心,对得起命运让我们承受的,就可以。无需趁早清醒,俗世的梦是一辈子的约期,无需快刀斩乱麻,俗世的情是一生的纠结。何不,好好做梦,慢慢品尝?梦醒情断终有时,庸人无须自扰,活出性格便是!

    2009-10-05 作者:绿窗文学社
    • 0
    • 17763
  • 娥姁叹

    艺术学院服装工程2班闫肖第四届“碧草杯”广东省校园文学大赛参赛文章华南农业大学绿窗文学社推荐公元前241年,我出生在单父——吕姓人家,名之雉,字娥姁。我在父母的疼爱中长大,母亲勤劳能干,父亲懂得相面是一个精明之人。本以为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但很快这种宁静被打破。那日父亲过生日,作为朋友的沛县县令也来祝贺。当时还有一个泗水亭长来庆贺,可他居然厚脸皮地虚报一笔礼品,大摇大摆入堂。父亲知道后很生气,准备将他赶走。但他这一去非但没赶走他,而且还留他喝酒后又为我定下婚约。父亲见我闷闷不乐便解释道:“我看他有天日之表,日后必大有作为……”作为女儿的我也不能多说什么,还是相信父亲吧!就这样,我嫁给了当时的泗水亭长刘邦,后有一子一女。婚后,他时常为了公务以及与朋友们周旋,三天两头见不到人影。于是织布耕田,烧饭洗衣,孝顺父母,养育孩子全都落在我一个人的身上。这些都是我的本分,也没什么好埋怨,只要有个人依靠这好过一切。一次,他醉酒后让犯人逃跑了,于是亡命芒砀山下的沼泽地区,我担心他身体受不了,便长途跋涉为他送去衣物和食品。一日,我领孩子们下地干活,遇到一位老者向我讨水喝,我看他年级已大,似乎很疲惫,又把午饭给了他。饭后,他对我说:“夫人您贵相,日后必定显贵,这与你的儿子有关,而你的丈夫就是你们显贵的原因。”我暗喜,想着自己也没嫁错人,但后来我发现是我太高兴了,也许这就是乐极生悲吧!秦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他先被拥立为沛公,进入咸阳后,又被项羽封为汉王,虽然我也有了尊贵的身份,却没有一天好日子过。楚汉之争开始后,项羽为了挟制刘邦,便将我和父亲抓起来,两个孩子幸免。路上,两个孩子遇见了他们的父亲,惊吓的心总算可以平复一下了,但项羽的追兵将至,刘邦觉得马车太慢,硬是要把孩子们推下车,两个孩子吓得眼泪汪汪,却得不到父亲的关爱,滕公夏侯婴不忍,竭力与刘邦相抗,才保住了两个孩子的性命。在荥阳之战时,项羽被刘邦包围,紧急关头,项羽押出刘邦之父相要胁:“你若不赶快来与我决一死战,就把这个太公剁碎煮成肉汤!”而刘邦却笑嘻嘻地说:“我与你约为兄弟,我父亲也是你父亲,你一定要把你爹煮成肉汤,有幸分我一杯!”天啊!这就是一个父亲,一个儿子所做吗?我跪在囚车中泪流满面,看着父亲绝望的眼神,而他那一副神态自若的样子更令我心碎。接下来的四年,我一直被囚在楚军之中做人质,受尽凌辱折磨,多少次我向天呼喊,盼望他能来救我,这个我唯一能依靠的人在哪?但我的眼泪已经哭干了,我心如死灰,不再对他抱有幻想。我恨他,也恨我自己,为什么我这么卑微?为什么要他来保护?我不是个弱质女流,我会证明给他看,这都是他一手造成的。项羽兵败,我被送回。刘邦称帝后,便封我为皇后,我的儿子为太子。为了保住刘氏江山,他以各种借口削弱异姓王的权利,迟迟未下狠心,我为了在宫中建立威望,当上了刽子手,杀韩信,诛彭越,除异姓王,我满足了他的心愿也达成了我的目标。刘邦病时,黥布反叛,他派太子去镇压,他自然知道太子仁弱,于是我想方设法将他推向了一生中最后一战。太子登基时才七岁,我借机掌政,逐渐扩大我的势力范围,清除障碍。刘邦在位时,得了一个二十岁的戚姬,她年轻貌美,善歌舞,很讨刘邦欢心,生一子刘如意,她处心让自己儿子当太子,这是她一生中最不该做的事。为了保太子,我求张良得到一计,让太子去请来了刘邦多年未请到的“商山四皓”,戚姬彻底失败。刘邦死前,特意安排人保护戚姬母子,但这无济于事。想和我争,她还太嫩了。为了报复,我毒死了刘如意,将戚夫人做成了“人彘”。惠帝看了后竟从此消沉。于是我就有了机会掌握实权。为了让吕氏不再受欺负,我将刘氏诸王赶尽杀绝,封吕氏为王,虽然刘邦曾立盟约“非刘氏不王”,但这已经不重要,吕氏不再是卑臣贱民。宫廷争斗本就是黑暗的,谁强大谁就能过得安稳。我独立掌政十五年,遵守高祖临终所作重要人士安排,相继重用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开国功臣,实行轻赋税,工商自由,废除“三族罪”和“妖言令”,导正社会风气,百姓相安无事。这也是我在宫廷争斗中的立脚之根。我成功地制造了吕后时代,一个属于我的时代,让天下人都望尘莫及的时代。纵然我满手血腥,可谁能说哪一个君王不是满手血腥呢?只因我是一介女流吗?谁想过,使谁让我失去了女人的本性,是什么让我失去了心中的温情?我是阴狠毒辣,是嫉妒成狂,可是当初那个无情无义的刘邦他就没有责任吗?

    2009-02-04 作者:绿窗文学社
    • 0
    • 17763
总5页,文章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