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8月3日下午3点,由岭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的4名学生所组建的三下乡“筑梦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广东阳西有名的富美渔村之一——鸡乸㙟村,在这里他们将展开一系列的调研实践活动,探索鸡乸朗村那些鲜为人知的独特景色、深入了解鸡乸㙟村的旅游发展特色。8月3日下午3点,队员们乘坐着汽车缓缓驶入铺着沥青的乡村大道,两旁的稻田随风摆动着,像是在舞蹈欢迎来往游玩的客人,空气中弥漫的稻香让人们不禁想起故土的芳香。抵达村口,引人入目的是一座名为“海之子”的石雕渔女像,踏着海浪撒网捕鱼的渔女就象征着这村里世世代代的渔民们,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拼搏一步步换来今天的美好生活。而在石雕旁边是一堵长长的画墙,上面绘制了村里渔民们辛苦劳作的画面,更加生动形象的绘出了鸡乸㙟村渔民们的生活。除此之外,村子里还建有一间特别的村史文化馆,里面陈列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鸡乸㙟村渔业发展的变化历史,从当年的小木船到如今的大吊船,都充分展现了村子通往致富道路的蜕变。当然鸡乸㙟村的特色不仅仅是这些,更有趣的是他们村名的由来,可能会有不少人以为鸡乸朗村里面是不是养了很多“鸡乸”?实际并非如此,这个名字真正的由来是因为村后有一座形似母鸡的山,村子为保子孙后代兴村旺族,因而取名为鸡乸㙟村。除了有趣的名字由来和美丽独特的风景外,鸡乸㙟村还有一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经过实践队队员的深入调查和了解,发现鸡乸㙟村附近的河流正好是汇入大海的入海口,且村子正好有天然形成的避风港,独特的优势为村子发展渔业和渔家文化都提供了优良的条件。无论是村民们的辛勤努力,还是独特的地理优势条件,鸡乸㙟村有今天这焕然一新的巨变都离不开国家和人民的强大支持。在今天看来,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在不少的乡村里得到了稳固的实施和成效。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希望每一个人能把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中国的思想永远牢记在心中,让我们的乡村有更美好的明天,国家有更富裕的未来。
手绘牌坊街美食景点地图潮州牌坊街拥有23座牌坊,是国内最大规模的牌坊街,这是最具潮韵潮味的地方,集聚了潮州地道的小吃,凝聚了潮州府城的记忆。为此“潮韵寻踪”多彩乡村社会实践队将手绘牌坊街美食景点地图作为宣传文创产品之一,方便游客前去游玩体验。关于美食,最出名的当属潮汕牛肉火锅,新鲜的牛肉片放入浓郁的牛杂汤中涮10到20秒捞出,蘸上店家自制的沙茶酱,趁热放入口中,香气四溢。潮州卤水也是风味独特,鹅肉在卤酱中熬制10多小时,肉质绵软,酱香味浓,最令人难忘的是,吃卤肉时需要在蘸一点蒜醋汁,独特的味道在口中漫延。当地的特色美食还有咸水粿,牌坊街有一家咸水粿,老板是一位上了年纪的阿伯,店已经开了40多年,咸水粿还是传统的做法,传统的味道。值得一提的是潮州的早餐——肠粉。潮州肠粉以料足著名,一啖咬下去,米浆与酱料混合的香气溢满口中,还混有大片的牛肉、香菇、香菜、青菜等等。还有很多很多别样的地道的美食在牌坊街等待您的探寻。关于美景,最壮观的可谓牌坊街的夜景,牌坊林立,两侧是修复的骑楼,牌坊和骑楼上的led灯光在夜幕中格外亮眼,恍如重回古代夜市。广济楼与广济桥的灯光也同样辉煌,熙攘的人群与建筑交相辉映,更突显古城的壮丽。细看潮州古建筑,便能发现其匠心韵味。建筑中常用到木雕和石雕,再加上五颜六色彩画,古色古香。希望这份手绘地图可以帮助到游客更好地游览牌坊街,亲自探寻潮州味道。
手绘潮州八景好风光潮州八景旧时有内外之分,内八景是指于古城街巷之间,而外八景则指城外韩江两岸。由于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内八景已逐渐湮没,人们所说的潮州八景是指外八景,即“鳄渡秋风”、“西湖渔筏”、“金山古松”、“北阁佛灯”、“韩祠橡木”、“湘桥春涨”、“凤台时雨”、“龙湫宝塔”。“潮韵寻踪”多彩乡村社会实践队经过深层讨论探究,决定手绘潮州八景明信片,作为宣传文创产品之一。“湘桥春涨”湘子桥即广济桥,在潮州城东门外,横卧在滚滚的韩江之上,东临笔架山,西接东门闹市,南眺凤凰洲,北仰金城山,景色壮丽迷人。民谣唱曰:“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韩祠橡木” 跨过广济桥,迎面便是蜿蜒起伏的笔架山,山上岩石层叠,苍松翠柏,浓荫蔽日,沿中峰石阶直上山腰,庄严静肃的韩文公祠便耸立在眼前,这里便是“韩祠橡木”的胜地。笔架山原名双旌山,因形似笔架遂称笔架山。韩文公祠位于笔架山中峰的双旌石下。相传韩愈贬任潮州刺史时,常登此山,筑亭游览,并亲手植下橡树。“金山古松”金山屹立于城北韩江之滨,高约金黄四十余米,状如覆釜,为潮州古城后枕,与西面的葫芦山,东面的笔架山形成潮城的三面屏障。因宋末摧锋寨正将马发,率领潮州人民奋起抗击元兵侵潮,后元将收买南门巡检黄虎子为内应,攻陷潮州城,马发“收残率百余人入保子城(即金山)。度不可为,令妻子自缢死,发自鸩”,满门殉节,全城人民在元兵屠城过程中几遭杀尽。后人为纪念马发和潮州人民抗元,在金山上修筑马发墓,并植苍松翠柏,以喻高风亮节。“凤凰时雨”凤凰台是凤凰洲公园的主体建筑,该台因立于洲头,历史上屡遭洪水猛浪之厄,这次重建前所存残迹为民国初年所修,台上是一座四柱、单檐歇山顶水泥结构的亭台,与原貌相差甚远。凤凰台以借景著称,潮州八景之一的“凤凰时雨”,指的就是这里夏季乍雨乍晴、神幻莫测的时雨美景。在那乍雨乍晴的时节,江上奇景,千变万化,有时薄雨疏疏,江面轻烟淡淡,帆影穿梭;远望湘子桥,烟雨蒙蒙,车水马龙,宛如海市蜃楼;仰视笔架山,轻云渺渺,山上楼阁笼罩在薄纱之中。晴天烈日,时雨骤降,好似万斛银珠从天抛洒,阳光辉映雨点,又如千幅珠帘凭空摇荡,令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疑入仙境。“龙湫宝塔”原指潮州城北面韩江河面的小沙洲上,建于宋代的石塔。塔下有葱郁繁茂的树林,有雅致幽静的寺院,与车周的景物相辉映,构成一幅美妙绮丽的风景。初时名为“塔院维舟”,以游艇常喜系缆于此命名。又因塔边有“龙湫泉”,因之又名“龙湫宝塔”。从前观赏此景,可见古塔屹立江中,与意溪遥遥相对,江水环绕小洲。若登塔眺望前方,可见湘桥如长虹横贯江上,后面是高接云空的凤凰山,右边是炊烟袅袅的闹市,左边是一片广阔的绿野乡村。走进寺院,则见寺僧焚香礼佛,敲钟弄鼓,别有一番风味。夜间则游艇如梭,通宵不息。每当月夜,游人或系艇塔边,饮茶抒怀;或仰卧舟中,默数那满天星斗,聆听潺潺流水或掀帘观赏江上悠悠飘去的浪花,实在悠闲自得,其乐无穷。“鳄渡秋风”在潮州城外韩江北堤中段,有个古渡口,叫鳄渡。古时候潮州鳄鱼为患,故韩江原称之为鳄溪(恶溪)。相传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刑部侍郎韩愈刺潮,因闻鳄鱼为患,危害人民的性命财产,遂于是年四月二十四日在上述渡口设置祭坛,“以猪一羊一投恶溪之潭水而祝之”,潮人因此称该渡口为鳄渡。这里是韩江上游最宽阔的江面。每年秋天,这里的景色最为迷人:蓝色的晴空映衬着片片白云,秋风吹皱了平静的江水,堤上魁梧笔直的木棉树沙沙作响,断断续续落下的几片黄叶,缓缓飘在辽阔的江面上。鼓满白帆的船儿徐徐飘荡,任意东西,显得格外舒畅,自由自在。“西湖鱼筏”西湖鱼筏是秀丽壮观的西湖景色中最富有诗意和惹人欲醉的绝妙景致,因鱼筏出没于潋滟空蒙,变幻无穷的湖光水色之中而得名。每当夏初,湖水浸溢湖边石堆,青葱的树木,别致的亭阁,倒映在波平如镜的湖水中,岸畔柳条随风摇曳,远处莲池散发着阵阵清香。十几只渔筏,浮泛湖中,抛网捕鱼,过后则泊聚湖边,渔人在筏上曝网晒衣,饮酒谈笑,充满一片平静欢乐的景象。秋日里的西湖景色更迷人,水清可鉴,游鱼如梭,渔筏飘荡湖心,忽聚忽散,山树横映水底,影动波摇,若遇小雨疏烟,湖面一片空蒙。几对渔筏若隐若现,抛网收网,俨似一幅天然彩画。当这秋色方浓的时刻,藏身于湖边柳荫或钓台之上,观鱼垂钓,更是饶有风趣,。手绘明信片正面由校徽院名、三下乡灯塔工程logo、多彩乡村logo、蓝宝以及景点名称和队名组成,背面则为手绘景点图。我们队手绘的潮州八景,只是潮州那么多古色古韵景点的其中一部分,希望通过这份手绘纪念明信片吸引更多的人前往潮州亲自去寻找潮韵。
这次三下乡实践活动,我们选择了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黄坡镇稳村作为我们的实践点。说到稳村,它还是湛江吴川有史记载最早的进士鞠杲的家乡呢。不过,这次我们实践的重点是稳村番薯。稳村番薯不仅是稳村的一种农产品,它还是“湛江十大扶贫明星产品”。初入稳村,大大的石头上面刻了“稳村给您稳稳的幸福”。是呀,身为稳村人的确很幸福。那么,幸福在哪呢?稳村原先是省定的贫困村。2016年,还是贫穷农村的稳村,满地黄土,灰尘满天,靠近水潭旁时,还能闻见异味,村里没几座像样的楼房,基础设施落后,道路交通严重受阻,贫困户人均收入不到四千元。16年至19年间,国家扶持农产品开发,精准扶贫等政策,使得稳村有了惊天动地的变化。稳村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造“七村六共享”(吴川稳村、郑屋村、唐基村、唐禄村、端德村、黄坡村、乌坭村等7个村达成共识,探索党建、交通、产业、水利、治安、文化“六个共享”,实施连片开发,争当乡村振兴排头兵)。目前,“七村六共享”格局初步形成,促进了乡村融合团结、乡村治理和经济发展,成为湛江市创新乡村治理模式的品牌亮点。稳村村民吴日升说,自湛江市纪委监委等帮扶单位组成的工作小组驻村以来,以番薯为主产业,成立稳村农业专业合作社,注册“稳村番薯”“稳田香”等商标,获得了较好经济效益,村里贫困户都喜获分红。然而,交通不便制约着稳村及周边乡村的进一步发展,修建一条大道成为乡亲们的共同愿望。俗话说得好,要致富先修路。说干就干,现在稳村的街道干净整洁,家家户户都有了崭新的楼房,有的人家门前还有小篱笆围成的菜园子,生活很是惬意。最令人惊喜的是,沿路的风景甚是美丽,村口有开放式公园,有老爷爷下棋的小亭,有年轻人打球娱乐的球场,还有大方充满特色的雕塑……再接着是街道两旁的特色壁画与装饰,真是美不胜收。这些美景美人都被我们收入囊中,我们不停得记录下这些美好的事物,并且将它们制作成视频,写在推文里,还投了新闻稿,将稳村的惊人发展分享给其他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驻村干部紧紧抓住车头的方向盘,坚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与脱贫攻坚谋划、同部署,同落实,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从建立健全组织生活制度入手,从严格组织生活抓起,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帮扶单位负责人深入稳村做好基层建设指导工作,给广大党员讲规矩、教方法、做示范,手把手教学,面对面传授,提高村干部的能力素质。在脱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党员走在前,百姓走在后,只要车头稳,行车有保险。我们在采访副书记的时候,他有重点提到一个词,那就是:包装。我认为,在推销农产品这方面,包装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宣传。宣传再好,没有精致的包装,会让人望而却步;但是包装出色了,没有更多的宣传,那也无济于事。所以,双管齐下,才是农产品能够被推销得更广更快的原因。现在的稳村番薯成为了走亲访友的好佳品,工会、公司、单位、学校等人数较多的地方每年都会大量购入作为礼品。甚至还远销海外。希望,我们的稳村番薯在将来的发展中能够远近闻名,让世界看到我们的发展。
在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我们青鸽文化支教社会实践队主要采取了线上辅导的方法,通过岭师万人辅导的平台与辅导对象进行对接。通过微信,腾讯课堂,腾讯会议等平台与辅导对象进行多学科的辅导。我主要进行了数学学科的辅导,在开始辅导前,通过聊天我对辅导对象有了一定的了解,数学科目偏弱,单科平时只能考二三十分,基础弱,基础的乘法口诀都还不能完全记忆。 数学讲究规律和条理,于是我就先从条理引入。前几节课,讲了向量,第一节课结束,他已经能够将本节课讲的东西基本理解和记忆。但在第二节课的时候,他还是忘了部分,我只能再讲一次。中途他有想过停止辅导,但他最后还是坚持住了。现在他能够牢牢的记住乘法口诀,也能理解向量的加减。我觉得这不仅对他来说是一种进步,对我自己而言,这也让我获得了成就感。 世界上没有谁是天生什么就会的,教育者不应该想着学生什么都会,而是应该想着学生什么都不会。心态会放平的多一些,教的东西也更多一些,学生每一次的努力都会是一次进步。 对于学特殊教育的我来说,教育更是应该重复。学生一次不会就教两次,两次不会就教三次,三次不会就调整教学策略,再教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应该被放弃,只要肯努力,每个孩子都有进步的可能。 岭南师范学院教科院青鸽文化支教社会实践队 2020年8月22日
稳村,一个集“湛江最美乡村之一”、“湛江脱贫攻坚示范村之子”、“湛江党建工作示范村之一”等多个美称于一身的美丽乡村,不过最让人们记住它的是它那好好吃的番薯!✅✅✅稳村番薯又香又甜,吃了它,回味无穷…那稳村位于哪里呢?它位于具有“海鲜之城”美誉——湛江市的一个小农村。 过去,稳村人民靠种水稻和番薯为主,大多数的人民过着十分贫困的生活,而且村里一直有“有女不嫁稳村郎”的说法。 可是,如今的稳村已经成功逆袭了,村民的生活正如其村名,给予村民们稳稳的幸福。走进稳村,你会发现它和公园那样漂亮,街道十分整洁,道路平坦开阔,大多数人都住上漂亮楼房,村里每天播放着好听的歌曲,村民们在农闲时在大榕树下走走象棋或谈天说地…此景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无不一样。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很好奇它是如何成功逆袭的呢? 2016年以来,在湛江市纪委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稳村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番薯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又采用文化内涵注入和电商销售等多种方式,打造一村一品,打响“稳村番薯”品牌,使薯价上涨,同时,又通过与一些单位事业合作,多渠道销售,番薯产品销售得越来越多,村民的收入不断提高。村民收入高了,对自身居住的环境进行改造也是必然的,于是稳村启动“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美化村里人居环境。 相信未来稳村的发展只会越来越好,越来越“稳”,稳村人民的生活也会得到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