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门扉【编辑推荐】
(谨以此文献给深爱着我和我深爱着的父母)
尘埃是细小的,你似乎不曾感觉到它的存在,但你身边却到处都是,(但它却在你身边的每一处),就像身边点滴的爱。生命中总有一些感动和幸福的泪水,源自尘埃一样的爱。
升上初中的时候,学校离家十几里路,我便寄宿在校。时值寒冬的一天,窗边的我正哆嗦地上课,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窗外——是父亲。他似乎憔悴了不少,手中还提着一个暖壶。
出了课室,走到操场,父亲笑着问:“不习惯寄宿的生活吧?来,你妈煲的汤,特意叫我捎给你。”我心头一暖,接过暖壶,看着汤的热气,想喝又想哭。这一路刺骨的寒风,父亲是怎样走过来呢?“爸,你也喝点,暖身。”我哽咽地说。父亲笑了,说,爸不喝,家里还有呢!怎样,好喝吧?我点了点头。
还没有放下暖壶,父亲随手把自己的围巾围在我那冻得通红的脖子上。我就那样把暖壶放在嘴边一动不动(我于是将暖壶紧靠嘴边小心翼翼地喝),害怕洒出一地的爱意。汤有点咸,是不是刚才忍不住掉了眼泪呢?“下午我还有课,学生等我。”父亲说了这么一句,就匆忙地走了。只有刚才我喝汤时他是休闲的,什么都不着急,似乎在等我慢慢品尝——爱。
双休日,我可以回家了。父亲却病了,正睡着。母亲在忙着张罗丰盛的晚饭,她儿子两周没有尝过她的饭菜啦。我问,爸怎么啦?弟弟在一旁天真(嗔怪)地说,都怪你,哥,爸把围巾给你就着凉了。母亲淡笑道,没什么事,感冒而已。我熬了姜汤,你喝点祛寒吧,我去装一碗给你爸。“让我去吧。”我放下书包说。
端着姜汤来到床边,我轻轻唤醒父亲。
“噢,回来了?”父亲苍白的笑容印在脸上。
“嗯。喝点姜汤吧。我喂你。”说完,我忽然就掉眼泪了。
“傻孩子,别哭,都那么大了。来,喂老爸喝汤。”
我看着父亲的皱纹,想,或许父亲没那么老。我喂得小心翼翼,害怕烫着父亲。那是我第一次喂我的“老爸”,看着父亲苍白的笑容,我执拗地把围巾围在父亲颈上。
走出父亲的房间,我的眼泪又掉了下来。
爱的行程中,我走了好远好远,曾经错过了许多向我敞开的门扉,离开了守护的天使,只好在心底叩落一串遗憾。
记忆中,母亲是比较严格、话少(少话)的。考试不好,重做多次;天天要早起,太迟了就罚干家务;说谎就揪耳朵;屡教不改就你几棍……母亲一直这样扮演“坏角色”,在我眼里就是童话中巫婆。
某个暑假的某天,我被母亲拉上后山割柴草。我本不情愿,加上少年的叛逆,所以也就随便地割一点茅草而已。母亲似乎也不在意我能割多少,只是见我一直低着头干活就没说什么。突然从茅草里窜出一条蛇,我“啊”地大声叫了出来!那蛇受了惊吓,窜到我脚下咬了一口我的小腿。母亲闻声丢下镰刀赶来,见我额上冒着汗珠,一副很痛苦的样子,话也不说,背起我“蹬蹬蹬”地跑下山去,一直到镇上的医院。其实,那虽是毒蛇,却也不是剧毒,只是蛇毒的麻醉作用较强而已。在医院躺了半天后,医生说,没什么事了,但暂时不要剧烈运动。然后母亲不顾我的执拗,硬咬背着十三岁的我回家。
母亲要我静养几天,很仔细地做一些我爱吃又有营养的菜,每次都看着我吃完才去吃饭。躺在床上,看着为我忙碌的母亲,我想起关于母亲的很多细节——吃饭的时候会不时地看着我吃;冬天会特别留意天气预报,为我准备厚衣;不定期地煮一些汤给我们喝;每次返校都会往我书包里塞上很多东西……
原来,我一直冷落了身边的温暖,我只看到母亲的种种“不好”,不知道母亲的想法。我想,尽管我无知地错过了很多敞开的爱的门扉,但毕竟还不算很远。我会推开母亲那些用严厉虚掩的门进去,温馨(真诚)地向母亲说:妈,我永远爱你!
编者按:人似乎总是要慢慢长大才会逐渐懂得父母的爱,一旦我们理解并且感恩这种无私的爱,我们才是最幸福的。尽其一生,我们所能做出的报答实在是少之又少,可能我们所能做的也只是像我们的父母爱我们一样地去爱他们。
编辑——呼呼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