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篇|红船在延安
2018年7月23日,红船团队部分成员来到陕西省延安市进行调研活动。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全国革命根据地城市中旧址保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布局最为完整的城市。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具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内涵的延安精神,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红船驶向延安,是对红船成员的精神洗礼,从中国革命的源头了解红色的故事。
枣园革命旧址
红船的第一站在枣园革命遗址。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此居住期间,继续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枣园作为一个园林式的革命旧址,既有美景可赏,亦有故事可听。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周恩来同志、任少奇同志、任弼时同志均在此留有故居。在每个故居,相同的窑洞里有着不同的设备,七十多年前不同的同志们都发扬了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枣园里的一桌一椅,看似平平无奇,而它们曾见证的故事,也许惊天动地。在这张桌子上,毛主席曾写下《学习与时局》;在那石桌石凳上,毛主席曾接受美国记者的采访,发出著名的“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理论。前来参观的游客不绝如缕,且遍布各省,导游们会直接以省为单位带队。
杨家岭革命旧址
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在此居住和办公,当时是中共中央机关的所在地。这期间,中共中央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在杨家岭,既可看到前来参观的游客,也能见到组团前来的党员干部们。他们有的在旧址内了解以前的革命历史,有的则因讲解员的解说,兴起合唱充满感染力的《东方红》……
延安革命纪念馆
作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延安革命纪念馆以详尽的资料再现了中国革命史,尤其是陕甘宁革命史。通过珍贵的文物和讲解员生动的讲解,我们仿佛穿越时空,看见了七十多年前革命军人们艰苦奋斗的岁月。
在延安三个经典的红色旅游景点进行调研后,我们发现延安在红色旅游这方面可借鉴的有三点:
一、当地政府与各地旅游社的大力支持。在每个景点,都可以见到来自各地的游客、青年马克思工程学员和党员干部们参观,并了解每个景点背后的故事。这与当地政府和各地旅游社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二、讲解形式多样。每个景点内不同讲解员的讲解形式各具特色,有的讲解较为正式、内容丰富;有的讲解诙谐幽默、衔接自然;有的讲解生动、感情饱满……但不同的讲解,都讲述着相同的历史。讲解形式的多样,有助于让不同年龄的游客们更好地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精神。
三、文创衍生品产业链成熟。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可以看到将革命历史与现代潮流结合的文创衍生品——与革命历史有关的文化T恤、印着革命图案的陶瓷杯、仿造旧时建筑物设计的小摆件等等。这些文创衍生品,是过去通往现在的一扇门。历史不再被关在冷冰冰的玻璃展窗内,而得以走出窗外,出现在现代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