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更深处,我的2008
很多时候,我一抬头,就能感觉时光从我的头顶一晃而过。日光之下的繁盛生命,一岁一枯荣,春风吹又生。冬天真正的寒冷还没有抵达,我却站在二十一世纪的末端,俯首那个带着季节余温的2008。
一月:暗无天日。远在高山之上的故乡远看就要和乡镇对接,将笨重电脑卖力搬回家那场持续五年青春的文学圆梦之旅眼看就要赶在信息时代飞天,一场五十年难遇的雪灾封锁所有的计划。即将建成的乡村马路中断,手机在黑暗中成废铁,那些被困在深山的乡亲饱受缺米少粮之苦。
二月:火。苍老而寂寥的乡村只剩下老人的呢喃和婴儿的啼哭,这一切并没有因为我的归乡呈现不同的起色,父老乡亲的等待随着雪冻的加剧和通讯的中断更加焦灼。叫我怎么遗忘?在那个凄冷而黑暗的除夕,凝望昂贵的蜡烛跳跃的火焰,我甚至听到奶奶哭泣着喊远在外地打工的亲人的名字。电线杆全军毁灭还没来得及站起来,大年初七,我目送母亲踏上开往福建煤矿区的班车。
三月:长征。那场长征准确是从这一年的春天开始的,作为一名化学生,我在不务正业地不停地写着文字。只是因为喜欢这种淋漓尽致的释放。陆续收到各种杂志的约稿函,一名通过网络找上门的上海书商为我提供长篇小说的选题和大纲。一场长征终究会见证作者赋予文字的真正价值。
四月:旗帜。文学是一片绿洲,我只是有着顽强生命力的一颗青草,汲取自然所赐予的乳汁,给疲惫者希望给饥饿者营养。收到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的信函,授权我组织赣州地区的组稿工作。结识乡土文学作家新秀郑永涛、西藏军旅散文大家凌仕江,文学成为人生路上一面鲜艳的旗帜。
五月:揪心。第一次看到处于低谷的华语诗歌瞬间达到高潮,一直自嘲散文缺乏韵味、诗歌缺乏灵性,这一次我用诗歌写出了我心底的歌。举国悲痛中,那些温暖的字眼不断地出现在各大媒体,声声叮咛、淳淳问候、全力救助、奋力重建,地震灾区的上空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力量。
六月:复活。这一年的生日平静得翻不起任何涟漪,二十岁的生日没有聚会没有蛋糕没有孤单也没有悲伤,远方近处的朋友记得日期的总不忘祝福我,一位挚友精心写就的七首诗成了我二十岁很戏剧性的结尾。浮华凋尽,喧嚣稀释,但这里不是拒接任何细菌的温室,二十岁过后的日子如果不是复活就是一次真正的重生。
七月:民工。一行七人,来自象牙塔的80后新生代,在深圳的街头找不到北。简陋的塑胶厂。我们真的承受不起那里的伙食和长时间作业,但我们一直没有喊痛。赶在7月30号为国家电网举办的一次奥运征文大赛投递了两封稿件,并没有料到后来会带给我接近两千元的奖金。
八月:缺席。终究没有参加中国少年作家班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同时启动的颁奖大会,或许很多人想不到一位一等奖选手没有去目睹祖国最华丽的盛典理由竟然会是浓重羞涩。
九月:学费。完成《赣南师院报》关于教师节的约稿时,家里所提供的生活费和暑期打工的工资,刚好支付大二学年欠下的全额学费。大三刚刚开始,我知道这真的又是另一种开始。
十月:完稿。长篇小说稿《喊一声兄弟》终于完稿,博客连载部分章节访问量由九千飙升到十五万。在网上付出的努力也得到广东校园文学网的抬爱,很荣幸地被评选为“校园特约校园作家”。
十一月:无常。文字的力量不是因为它有多大的摧残力,而是在绝望时,给予人们多大的慰藉与希望。得知美术学院阳荃芝得恶性肿瘤急需救助,我与人合作,写下四千余字的纪实稿,到处寻找报刊杂志网站期待凝聚更多来自爱心的力量。
十二月:一夜变老。得知祖母病逝,那一刻,分明感受到死亡如此贴近。祖母走了,家里年龄最大的便是父亲,其次是母亲,而21岁的我也只剩两万余天。
自言自语,那些深刻那些感动那些青春记事本里的疼痛与温存,在2009年的钟声敲响之时,灯火阑珊处,无数筑梦者带着夜的星辉继续前行。越是紊乱的头发,在时光的木梳下,越是令人心底发疼。如此甚好。
【编辑按】
2008即将逝去,即将迈进2009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及时来个总结,记下2008的点滴呢?如果广东校园文学网也来一个回眸2008的征文,作者的这篇无疑是有力的竞争作品!
回眸2008,欢笑与泪水共存,中国经历了大悲大喜。展望2009,又会有什么大喜事呢?
编辑:如果·爱
2008年12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