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之魂(征文)
中华民族之魂(征文)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想起第一次听到这首《国家》时,我的心被狠狠震撼到,久久不能平静。
回想春节时的新冠肺炎,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病毒的凶猛,更看到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奋战到底的不屈精神。那些为了抗疫情奋不顾身、不计生死的医护人员;那些为了守住交通要道,防止病毒源扩散的警务人员;那些不辞辛苦奔波在抗疫前线,默默无闻的志愿者;那些不分昼夜,埋头苦干建造医院的工人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每一次看新闻,听到振奋人心的配乐,尽管我年幼,但我已然明白,我们的国家不会丢弃任何一个中国人!
看着那些可敬可爱的人儿,不禁联想到历史上许许多多的文人、英雄。无论在哪个时代,我们中华民族从来都不缺具有同情、正义、无畏的人。唐有杜甫,他漂泊不定,处境艰难,仍向苍天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宋有陆游至死不忘祖国统一,临终遗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心抗金怒吼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武将岳飞;誓死抗元,万死不辞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遗恨的文天祥;戊戌政变压迫下谭嗣同从容入狱,写下“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绝命一语……这些人,即使身处艰难的年代,即使他们处处不得志,他们无一不是舍生取义,无一不是用尽自己那点萤火之光为社会、为国家奉献自我,无一不是用最坚决的态度来面对最艰辛的局势。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
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饶的伟大民族,是自强不息、团结友善的大家庭。回首百年沧桑:南京大屠杀,“三一八”惨案,“五四”青年匍匐喋血……被侵略、被压迫时,我们用最简陋的装备打回去,收复失地,取得革命的胜利;1949年新中国成立,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最贫弱的年代我们有像邓小平爷爷这样改革总设计,让中国人的腰包鼓起来,“落后就要挨打”东方雄狮已从噩梦中被唤醒,高举奋斗的旗帜;1998年特大洪水、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大地震……面对种种厄运,我们奋战到底,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骨肉相连,共克时艰,轻而易举地击败每一个困境。
“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我爱我国家”,我的祖国叫中国,我是中国人!让我们不忘历史的鞭策,带着这中华民族之魂,手牵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让世界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
小学组
汕头市龙湖区金阳小学五年四班 张睿扬
指导老师 黄晓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