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端

丽人城

  

   

丽人城听说在卧石村,卧石村听说在这座城市的西部;丽人城听说规模很大,但已被岁月荒芜。

我决定要去寻找丽人城。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我出发了,走出校门的时候,我回头看见了“物理楼”,那三个金字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刺痛了我的双眼。我知道,在这幢楼第九层的物理实验室里,和我同班的42个同学正对着示波器发呆。小丽肯定一手托着下巴,一手拿着《实验步骤》,眉头紧锁,楚楚动人。

我走出去了,向着太阳落下去的方向走了过去。

章江毕竟是巴掌大的一座城市,即使语言不通,找一个地方还是易如反掌。一个双手沾满泥巴的陶瓷工人给我略加指点,我就找到了这座被世人创造又被世人遗弃的空城。

登上高高的城楼,饱经风霜的丽人城便均收眼底,墨绿的石砖城墙围了一个圈,城墙内,是一些破旧的亭台楼阁,城墙外便是卧石村了。一条弯弯的小河在城楼前缓缓流淌,河边上零散地长着一些竹子和杨柳,婀娜多姿的柳条在微风中随意飘舞。柳树下或者竹林间,一些大黄牛在吃草;小河里,一些大水牛在戏水。小河两旁是辽阔的稻田,绿油油的稻苗涌动着绿色的波浪。在平整的石砖上躺下来,我便清楚地看见了那座传说中的美人雕塑,她高高地站立在我跟前,裸露着的上身扭动着女性特有的身姿。就这样躺着,什么都不用做,什么都不用想,我似乎彻底忘记了令人烦恼的物理学和高等数学,听着耳畔若有若无的风声,我感觉这比音乐必修课上老师的钢琴演奏不知还要优美多少倍。

手机的铃声打破了城楼的宁静,掏出来一看,是小丽。

“你到哪儿去啦,怎么又不来做实验啊?”小丽的语气有点急促。

“我已经会使用示波器了,上次我不是在课堂上示范一次给老师看了吗?没必要再浪费时间了。”我说。

“老师要求交实验报告。”小丽说。

“你帮我弄一份交上去啦。”我说。

“可是我不会做,示波器调了半天还是调不好。”小丽。

“你找个会做的同学抄一份就行啦。”我说。

“可是周围没发现谁做出来的。”小丽无奈地说。

“那就没事啦,总不能那么多人重修吧。”我笑着说。

“可是老师说------”小丽。

“她说什么来着?”我问。

“老师说来做实验的同学即使做不出来也算过关,不来做实验的同学即使会做也不能过关。”小丽说。

我无言了,这是我们学校老教师们最常用的杀手锏,但想不到这年纪轻轻的实验老师也会出此阴招,看来“入乡随俗”是不变的法则,或者说在茅坑呆久了,染上里面的味道也是在所难免的。

   

小丽是我的恋人。一年前的某一天,小丽对我说她喜欢我写的诗歌,那天之后,我每天写一首诗送给她。有一次,小丽夸奖我一首诗写得特别好。我听了很高兴,问她怎么个好法,她说“很押韵”,此后写诗,我便尽量将每一句都押上韵。

小丽是个好学生,好好学习那种,每次考试,她各门功课成绩几乎都是最高分的,只有实验课一门例外,每次上实验课,小丽都会对着一堆实验仪器不知如何下手,每次都被我骂“小笨猪”,惹得她一脸委屈的样子。

小丽喜欢用“海飞丝”洗发露,坐在她旁边,我就可以闻到她乌黑秀发散发出来的“海飞丝”的淡淡花香,这是我最喜欢的味道。我曾经一次买了五瓶400毫升的同一种花香的“海飞丝”送给她。小丽笑着骂我是“傻猪”。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刚体力学。”力学老师——一个四十多岁、瘦瘦的男人面无表情地说。

我觉得学这些东西一点用处都没有,对于毕业后从事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工作的我们来说,难道还有使用刚体力学的机会?倒不如多学几遍牛顿第一定律更有实在意义,熟能生巧嘛。小丽却听得聚精会神,笔端不停地在笔记本上挥洒,似乎恨不得将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

“谁能将练习一做出来?”老师问。

小丽举手了,很快就将完整答案写在黑板上。

老师严肃的脸孔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

“我越来越觉得你是中国教育的典型了。”我笑着对小丽说。

“什么意思?”小丽问。

“这么难的题目你都做得出来,可是最简单的一个实验你都做不了,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净是你这种人。”我说。

“下课啦,还在这里发议论。”小丽笑了,两个浅浅的小酒窝出现在脸上,“今晚七点半,图书馆三楼自习室见。”

“又是图书馆三楼?”我说。

“要不就物理楼四楼。”小丽。

“还是图书馆三楼吧,少爬一层楼也好。”我无奈地说。

“不要老是一副委屈的样子嘛,我有两本好书给你看呢。”小丽笑着说。

“好书?”我立刻来了精神,“汪曾祺的?还是周国平的?还是------

“赵凯华的。”

“赵凯华是谁?”我问。

“看了你就知道。”小丽神秘地说。

晚上七点半,当我到达图书馆三楼自习室的时候,小丽早已经到了。空荡荡的自习室里,小丽坐在西边的一个窗前,她穿着一件淡绿色上衣,格外吸引我的目光。在她旁边的一张桌子上,摆着两本书,一本是《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另一本是《新概念力学十讲》。

“就这两本?”一种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恐惧感涌上心头。

“是啊。”小丽天真地笑了,她早料到我会有这种反应,“好书来的,我看过两遍了。”

我差点晕倒。

   

我越来越讨厌我的专业了,我感觉我对物理系的留恋只停留在小丽身上,与此同时,我越来越喜欢丽人城了。星期三一整天都是专业课,而我一整天都呆在丽人城里,上《原子物理》的时候,我躺在城楼上睡觉,两节课上完,我也醒了过来,便睁大眼睛盯着美人雕塑俊俏的脸蛋,把她想象成小丽的脸蛋;上《光学》的时候,我坐在城墙上看卧石村的农民在田间劳作,一个个喷雾器喷出一朵朵白色水花,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现出一道道彩虹,煞是好看;上《数理方法》的时候,我则躲在城楼下观看两队蚂蚁为了争夺虫子而打架,我把它联想成两个勇士为了争夺爱人而决斗,并把它写成诗歌,准备送给小丽。总之,星期三我逃了一整天的课,星期三,我在丽人城度过了一整天。后来,星期五的《大学英语》我也决定不上了,因为我觉得上这门课很迷惘,不知道是在学书法还是在学英语。执教的一个老头子每次课都要花一半的时间给我们讲授他的毛笔书法,他说他热爱毛笔书法,他说他每天都要练习毛笔书法,他说毛笔书法博大精深,他说他已经领悟了毛笔书法的奥秘。每次课,他都要拿出他最新的作品给我们欣赏。剩下一半的时间,他就在黑板上写英文句子,写满一黑板的时候,也到了下课的时间,老头子总是扫视一眼整个黑板后,脸上便现出微笑,一副功德圆满的样子。最后,他往往用同一句话结束上课:“你们看,我这么一个老人,都能够将英文写得如此工整,年富力强的你们有什么理由写不好英文呢?”这句话给了我很大启示,此后,每上大英课,我便在丽人城一座叫做听风阁的小亭里练习书法,不久,果然进步神速。

   

第一次和小丽去看丽人城,是中秋过后的一个黄昏。那天,凉凉的风缓缓地吹。

小丽对丽人城感到很惊奇,惊讶的神色不断涌现于她脸上。

“怎么会有这么一座城?”小丽问。

“是伟大的人类创造了她。”我说。

“怎么会没人住在里面?”小丽。

“是伟大的人类抛弃了她。”我说。

登上城楼后,小丽双眼盯着美人雕塑的脸久久不放。“她很漂亮。”小丽说。

“你怕我移情别恋爱上她?”我笑着说。

小丽也笑了。鲜艳的晚霞映在她脸上,红扑扑的。

“看,小黄牛!”小丽惊喜地叫了一声。

顺着她的手指方向,我看见两头小黄牛正在小河边奔跑。田野里,稻苗长得正茂,它们都将自己一生最浓的绿奉献出来。远方的人家,一些烟囱袅袅升起了炊烟,田间劳作的农人也相继归家去了。夜色即将降临。

再次和小丽去丽人城,时令已是深秋,天气彻底凉了下来。

“你说她会不会倒下来?”站在美人雕塑前,小丽莫名其妙地问我。

“她怎么会倒下来呢。”我不经意地回答。

“她会倒下的,终有一天她会倒下来。”小丽的声音有点激动。

“不会的,有我看着她,她就不会倒下来。”我感觉到了小丽情绪有点异常 ,赶紧认真地说。

“她会倒下的,你看着她也一样会倒下。”小丽的声音很低,似乎是喃喃自语,但我却听得清清楚楚。我看见两滴清泪从小丽的眼角滚动下来,淌过洁白的脸颊,被秋光照耀得闪闪发亮。

那一天,我发现小丽飘逸的秀发没有了“海飞丝”的淡淡花香,取而代之的是一股茶籽味。

   

深秋尚未过去,我与小丽的爱情故事已经画上了句号。

我更喜欢到丽人城去了。有时候,我在城楼上一躺就是半天,睁大眼睛看着天空的云彩不断地变化,偶尔可以看见南飞的候鸟自由地飞翔;有时候,我会在听风阁写诗,一首接一首地写,当脑袋再也想不出什么句子来或者下一个句子再也押不上韵的时候,我就将所有的诗从笔记本上一页一页地撕下来,并把它们卷成许多圆状的小纸筒,然后掏出一把打火机将纸筒一端点着,像香烟一样一根接着一根抽起来;有时候,我也会走到城外去,在小河边与小黄牛赛跑,或者在田野边看农民将牛粪泼到田里。

又是一个星期三,我又躺在城楼上晒太阳。深秋的阳光白花花的,照得我的眼睛有点睁不开。我使劲地睁大眼睛,去捕捉美人雕塑脸上若有若无的微笑。

小丽那张熟悉的脸突然替代了美人雕塑的脸。我立刻跳了起来。

“小丽,你来了------怎么?”我有点语无伦次。

小丽:“辅导员说------

我立刻用一根手指头堵住了小丽的嘴巴,“先不要说,我和你到城外去走走。”

小丽默默地跟着我走出了丽人城。

深秋的天空特别的蓝。蓝蓝的天空下,是一片金色的稻田。一阵风吹过,一层层金色的波浪便翻滚着涌向远方。一些农民已经开始收割稻谷了,打谷机“嗡嗡”的声响夹杂在秋风中飘扬。

一派丰收的景象。

“小丽,你说美不美?”我用无比期待的目光望着小丽。

“辅导员说‘你再不回去上课就当你自动退学了’。”小丽的话如同深秋的风一般的凉。

这话多少出乎我的意料,我呆呆地站着一动不动,当我回过神来的时候,小丽已经消失在弯弯曲曲的田间小道上。

   

深秋过去了,冬天来了,天气终于冷了。

   

【编辑按】

丽人城终究会倒下的,就像小丽终究会离开、“我”终究会被勒令退学一样。

丽人城很美,那种艺术的美令人心醉,但沉溺于此也很容易让人失去很多——亲情、友情、爱情。我们生存,光靠艺术是不行的,因为艺术毕竟不是生活。

本文文笔流畅,对话中的方言也算是一种特色吧。美中不足的是,文中所要表达的没有谈深、谈透。

                                                                                          编辑:如果·爱

                                                                                         20081229星期一

 

上一篇:改革 下一篇:从此我就成了你,你却变成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