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端

老城记忆

  夏日已至,绿意顺着枝桠攀上窗台,微风中夹杂着些许燥热,疫情缓解,街道上的人也慢慢多起来,仔细听,不再只有寂静,此刻耳边混着蝉鸣,喇叭声,邻里之间的闲聊,还有那一声声熟悉的“收旧手机,旧冰箱,旧彩电诶~”,酣眠的小镇又重新恢复生机。烟火气窜遍大街小巷,而后攀缘在每个人的心上。

  老屋在旧城区,巷子藏匿在大路无数个巷口之一中,老式的房子一栋贴着一栋,红色和青色的瓷砖是上世纪很流行的风格,过道又窄又小,墙角的青苔断续地连绵着,也许有陈旧的故事挣脱出来。午饭过后,几家的孩子就风风火火跑出来,沿着小巷呼朋唤友,不一会就组成了一支游戏小队,欢笑嬉闹声响彻云霄,一个个小脑袋大汗淋漓,跑到筋疲力尽。到了傍晚,又能在“滋滋”的炒菜声中听见各家奶奶或者妈妈喊小顽皮们回家,又是一阵喧闹。巷子不大,谁家做了红焖猪肉,酿三宝,蒸腊肉都闻的一清二楚。这时的巷子渐渐平静,青色的天空映着家门口微微亮着的灯笼,只剩下食物的香气在流连,为疲惫的人儿补充能量。我家晚饭最常做的是酿菜,这也是奶奶的拿手菜,鲜嫩多汁的蔬菜包裹着喷香的肉馅,配上勾芡的浓香汤汁,再洒上些小葱,一上桌便是鲜香四溢,让人垂涎三尺,回味无穷。说起来,这道菜贯穿了我的童年,陪伴我成长至今,小时候想吃就能吃到的酿菜,如今却只成了念想。每每离家,奶奶站在铁青色的门旁,不像其他老人一样唠唠叨叨,只说一句“去吧,在学校要乖乖的。等你回来,我给你做你爱吃的酿苦瓜。”我笑着答应,心里却酸酸的,这种感觉在年岁更迭中越发浓烈,总让人心头滚烫,想到这样的场面以后可能不会再有了,不由得让人隐隐难过。

走出巷口,就是繁华的商业街和不算宽阔的马路,道路一边是不知名的乔木,驻扎小镇数十年,早已枝繁叶茂,盘根错节的树根不囿于一方天地,渐渐裸露,内心的欲望呼之欲出。走在斑驳树影间,听风悄然卷起几片生脆的枯叶,稀稀疏疏,在浅浅叶香里飘荡。

  再往前一点,就能看见小镇最大的农贸市场——龙峰市场,人群熙熙攘攘,街边小贩没有光鲜亮丽的招牌,靠的就是嗓子,看见人来就吆喝,“来看看新鲜现摘的莲子!”,“自家发的豆芽菜哎,鲜嫩可口,卖完就回家!”

这样热情洋溢的招呼让人不自觉停驻,在摊与摊之间挑选那些“今日限定”。比起排列整齐的店铺,我更喜欢这样看似杂乱却有序的菜摊,充满新鲜感,不经意间就能获得特别的体验与回忆。小摊子不仅仅是买卖,还是阿姨奶奶们闲聊的好地方。就像一间小小的驿站,什么奇闻趣事,一网打尽。

  除了龙峰市场,还有一个老地方,虽然已经慢慢成为无人知晓之地,但就像陈年老酒一样,在老几辈人的记忆中慢慢发酵,沉淀,回想起来,只觉淳甜柔和,回味怡畅。这个老地方叫龙峰影院。龙峰影院就坐落在市场后边的小山坡,坡很陡,路灯昏暗,落叶铺了一层又一层,浅黄色夹杂着深绿,光影交错,真有一番意外的格调。龙峰影院的票价一律3元,打仗片最受欢迎,是影片里的大哥大。小时候总埋怨那相似的剧情,只在意自己手掌心的零食,不懂他们为何注视着屏幕感慨热泪,现在才恍然。对他们来说,在漆黑的影院,看着桢桢画面,回忆起战争年代的峥嵘岁月,再次热泪盈眶而不被打扰的感觉,如今难求了。咯吱咯吱响着的椅子,有些模糊的音响,凉拖在水泥地上踢踏,谁在嗑瓜子……如果你路过这个荒凉萧索的影院,侧耳倾听,或许能听见。

  关于老城的记忆太多了,剩下的故事,由谁结束,又由谁续写?每每念起老城,总会不自觉陷入沉默,但市声渐稠,总该回到人间。


上一篇:写给十年后的我 下一篇:清晖穿旧巷,曦望在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