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故事五:我们那时的儿童节
“小鸟在前面带路......”看着孙子戴着红领巾、身着艳服,一路唱着、跳着去学校参加六一儿童节的活动,我总不由得想起我那个时候的六一节。
我那个时候的六一儿童节还过得挺热闹挺活跃的。我就读的古北小学是古县渡的中心小学,早年坐落在葵花岭炮台上,有着比较大的活动场所,跑道、球场、沙坑等设施相对别的学校要齐全些,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全区的学校(完小和不完全小学,1957年后又增加了初中)都到这里聚会举行文体比赛,最远的学校上到丽阳镇的丽阳小学(原属鱼山,现在属于景德镇昌江区),下到山闾阳家的山闾小学(现属于三庙前)。运动会的项目主要有篮球、拔河、跳高、跳远、赛跑。篮球那个时候当然只有男篮,拔河也只有男生,而跳高、跳远、赛跑就分男女依学生大小分为甲乙丙组。白天是体育项目,晚上文艺比赛,跳舞、唱歌。比赛要进行三天,最后半天发奖。那个时候各行各业对教育还是很重视和支持的,发奖的奖旗都是各单位赠送的,有区、乡政府的,有银行、邮电、税务、卫生所的,还有粮管所、供销社、食品站、合作商店,还有造船厂、机米厂、综合加工厂等,这些锦旗上都有不同的题辞,如祖国的花朵、祖国的希望、庆祝六一、成长快乐等等。
为了迎接节日的到来,通常在一两个月前就进行紧张准备,参加体育运动比赛的早晨训练,参加文艺节目竞赛的晚上排演。那个时候我们只有一个心愿,老天爷可不要下雨呀!五月三十一日学校就开始装扮,学校大门挂起了横幅、大街上贴满了标语,显示学生才艺的各类专刊墙报五彩缤纷,像现在的广告一样呈现在大街上和校园里的显眼处。下午我们学校作为东道主派出两支队伍,在古北街的东西两头去迎接远道而来的兄弟学校的队伍。六月一日这一天,先是开庆祝会,路近的那些学校都陆陆续续到齐了,我们东道主学校的学生都面向进场的客队鼓掌欢迎,(现在知道了,这就是现在开运动会的入场式)大大小小有十几个学校的学生集合在学校大操场上,清一色的红领巾、白衬衣、黑裤子,也有少数富裕家庭的女同学穿着花裙子,依次在各自的校旗、少先队队旗后面站开。大会开始了,鼓乐齐鸣,十几个学校的鼓、号、腰鼓队同时敲响吹响,响声震天。接下来的议程是向毛主席像敬礼、向国旗敬礼,唱国歌、唱少先队队歌,接着是领导讲话,少先队队员代表讲话,然后是自由讲话,最后喊口号。大会结束进行了腰鼓队表演,腰鼓队的精彩表演把庆祝大会推上了高潮。表演完毕就是游行,游行队伍按照学校的远近排列,我们东道主是当然的走在最后面。游行队伍从学校出发,沿着古北街自东向西,到了街尽头又转向河边,沿着河路返回学校。沿街沿河拥满了围观的群众,他们对队伍里的我们指指点点,评头品足,议论纷纭,也和我们一样充满着喜悦和欢乐。
晚上的文艺演出拉开了各项竞赛序幕,第一个节目,是我们学校的合唱,炽烈的汽灯光下,几十个男女少先队员清一色的服装,双手后背站立在舞台上,精神饱满朝气蓬勃。迎着掌声,合唱指挥——我,握着亮晶晶的指挥棒登台亮相,一个见面礼又是一阵掌声,我转过身去,右手举起指挥棒在空中一划,乐声过门,高亢的童声合唱“六月里花儿香,六月里好阳光,六一儿童节,歌儿到处唱......”这是每年六一儿童节必唱的歌,银光闪闪的指挥棒在我手中一上一下,忽左忽右,时而电光裂空,时而流星飞过。跟着指挥棒的飞舞,歌声抑扬顿挫,连绵起伏,忽高忽低,时强时弱。指挥、乐队、几十张小嘴,密切配合天衣无缝,整齐嘹亮的歌声,赢得了一阵高过一阵的掌声。过后,是各兄弟学校的歌咏队的演唱,第二天晚上就是舞蹈比赛,两个晚上的比赛不论是唱歌还是舞蹈,每个学校队的表演各有千秋都很优秀。
体育项目的竞赛是每年六一儿童节的重头戏,第二天上午开始,各项比赛在大会组委会的指挥协调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秘书组每隔一段时间都要用广播通报运动的进展和结果。运动场上,人头攒动,各学校的同学们和古北街附近几个村的村民顶着似火的皎阳观看比赛,穿进涌出,喝彩声、叹息声此起彼伏。篮球赛是最吸引人的,不过参加篮球赛的学校不多,因为都是刚办不久的农村学校,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来组织篮球队。那几年,我们学校篮球队的主力队员先有程开心、宋元让,后有胡和发、胡国其,他们不论是个子还是球技都要高于兄弟学校的球员,因此篮球赛的冠军非我们东道主莫属。而跳高、跳远竞争大,围着沙坑看的人群时而拍手叫好,时而顿脚叹息。而赛跑则又是一种情况,当预赛、复赛后最后进行决赛,这可是整个运动会的压轴戏,男女甲乙丙组的100米、400米、1000米、依次进行,最后1000米赛更是重中之重。跑道两边被围得个水泄不通,当跑道清理完毕,运动员就位后,发令裁判发出一声指令“各就各位——预备——跑!”运动员像离弓的箭一样,两边的观众全都情不自禁的当起了义务拉拉队,喊声叠起。1000米的跑道是围着教学楼跑两圈半,在女子乙组跑时,跑在前面的是徐金莲,张月兰紧追其后,两个人围着教学楼跑了半圈还不见后面的人跟上来,男乙组也是类似的情况,刘圣叫首先冲在前面,夏礼兴跟着紧咬不放松,隔着很长距离才看见后面的人。那几年的赛跑,就像是复印机复印的一样,男的第一名是刘圣叫,第二名是夏礼兴,女的第一名是徐金莲、第二名是张月兰、第三名是徐茶花,连续几年,他们这几个人都蝉联了各自的记录,这样的排名保持了多年。
比赛结束后,我们都集合到主席台前举行颁奖仪式,不用说,奖项当然是我们学校占绝对优势,运动员们依次一个个上台领奖,当有别的学校的运动员上台领奖时,我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表示祝贺。
2013·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