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
暴雨
——李顺
乡下的马路坑坑洼洼的,碎石到处散落着,厚厚的尘土铺了一地,车到之处便扬起漫天的灰气,形成一条狂舞跃动的长龙。近场镇集市有一座石拱桥,旁边就是一所村小。灰白的砖瓦房,简简单单的用断砖头砌成一堵墙,墙里就是学校。墙外就是马路.正中有个路口,却没有安上大门,进去后,便望见两个破旧的篮球架立在很小的操场的两旁。右前的石阶下还有一个乒乓球台,用水泥板搭建的,没有网,只有几块断砖头排成一条直线放在台子的中间。石阶上立着一棵泡桐树,这会也没有风,树枝没精打采的,一动也不动。
火辣辣的太阳烘烤着地面,发出的白亮亮的光,叫人睁不开眼睛,晒得人也懒洋洋的。从几间简陋的教室传出阵阵哄笑声,料想大约是下课了。他身着一件黄绿的仿军装衬衣.衣服的下摆有明显的被火烧过的痕迹,接上的是一块很大的黑纱布。没有吃午饭,早已是饥肠辘辘,忍受饥饿的煎熬,对他来讲已是家常便饭,连他自己都不清楚这几年是怎么熬过这样的中午的。很热很热,汗水顺了脸颊直往下掉,背上的衣服早已湿透。冷湿的衣服贴在身上,那滋味让人特别的难受。
教室似一个巨大的蒸笼,让他想要尽快逃离。只是他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人,也不过想想罢了。口渴实在难耐,他感到嘴里就似吞进了许多灰尘一般,连分泌的唾液都让人觉得不爽,也根本就应付不了干裂的嘴唇。村小旁边有一个小买铺卖有三角一瓶的冰水还有两角或者三角的冰糕,一角的小冰袋。由于这里的学生多是附近贫穷人家的孩子,这个店还自制了五分一只的冰糕。下了课,一些孩子便跑进了小卖铺.然而他不能,他没有钱,连五分都没有,不然他也不用挨饿了。
他还是随着蜂涌而出的同学出了教室,不过他去的是操场边的一口水井。井也不深,但太小了,只在井底还有一点温热的水。围了井,已有好些同学,井里一个与井差不多的女生正用一个带饭的盅盅舀上半盅水递给了站在上面的一个灰黑的满脸汗渍的小男孩。
他寻思着,来回踱步,最后还是走开了。他不想去争那杯对别人来说更重要的水 。他感到有些无聊,两眼正冒着火星,脚只是漫无目的的乱蹿,东倒西歪,最后,连他自己都不清楚,又是怎么回到教室的。
又上课了,他琢磨着,等比了多久,就可以放学回家吃饭了.想着想着,竟从心底升起了一股新的力量,他开始聚精会神的听讲……
突然,从窗子外吹来一阵很疾的凉风,他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冷颤,他感到全身的筋骨,从头到脚都特别的舒服了一下。然后天色就变得异常的昏暗,一大团乌黑的浓云从天边飘过来,罩住了头顶的天空,太阳消失得无影无踪。风一阵比一阵大,继而雷电交加,下起来瓢泼大雨.窗外的梧桐树在风中摇曳,发出吱吱的怪叫声。
也不知在什么时候就下了课,教室外已挤满了前来送伞的家长。许多同学拿了伞都陆续的回了家。而他和他的伙伴却走不了了,他们都静静的站在教室的窗前,望着窗外下个不停的雨发呆。可怎么回去呢?没有吃饭,肚子饿得像猫爪子抓着一般,想到还有一个半小时的路要走,而且还下着大雨,他又无奈的摇了摇头。
雨,没完没了的下个不停,原本想等到雨停后再出发的他,那一刻彻底绝望了,“留下来等死,还不如淋着雨回家!”。整点了一下书包,他就拉着伙伴的手冲进了雨幕之中。贫穷人家的孩子特别珍惜书,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俩将书包贴着胸膛放好,外面再扣好衣服的扣子。人可以被雨水浇湿,但书绝对不能!
操场上,马路上到处都有积水很深的水洼,原来的还很厚的尘土已经看不见了,在低洼处汇集而成的昏黑的水四处流窜,两双硬胶的凉鞋只是胡乱的向前踩,不时溅起四射的水花。有时会开过辆货车,害怕让污水溅了一身的他俩赶紧往边上躲,样子颇为狼狈。
昏暗的天色,暴雨铺天盖地的席卷过来,一阵还比一阵猛烈,让人辨不清东南西北。借助双手遮住急泻下来的大雨,他模糊的发现,前面的斜坡下停着一辆载人的四轮蓬蓬车,正要启动前往铁厂。用不着过多的思索,他俩赶快追了上去。那个管收钱的小伙子倒也十分和气,也就让他俩上了车,当然不收钱,因为他俩一穷二白,身无分文。他俩可顺了这车进铁厂,然后再爬山路,回家。
车子一路颠簸,但是他俩并未有一丝的不满,能够少淋一点雨,少走一段路,对于满是疲惫和饥饿的人来讲,已是难得的享受。密集的雨打在车蓬上,望着身后那些庄稼和柏树在风中摇晃,此刻他心里满是激动和兴奋。一阵过后,他开始难受起来,他觉得空空的胃里分泌了好多的胃酸,然后好象有被发酵了一番,特别不是滋味,想呕吐,却又吐不出来。
他只是坚持着,坚持着……
渐渐的车进了大门,到了铁厂。在车上小歇了一会的他俩反倒不想动了。衣服早已湿透,风一个劲的吹,让人觉得特别的冷。可是,总不能赖着不走 啊,他俩还是下了车,大脑里什么也没有,就像麻木了一般。原先还能闻到的雨水浇湿土地的冲鼻的热气,这会已经没有了。又冷又饿的人啊,还得挥着稚嫩幼小的双脚爬山,其艰难可想而知。
雨还很大,天色也很黑,风肆虐着,雨幕中,那两个弱小的身影在崎岖的山路上一步步艰难的向上攀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