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猫“事件温情变闹剧?商家出现信任危机
近日,游戏圈一名年仅21岁的游戏代练“胖猫”,疑似因情感纠纷选择在重庆长江大桥跳江身亡而引发大众关注和热议。各地网友将对“胖猫”年轻生命的惋惜和哀悼转化为网络祭奠,通过外卖软件下单外卖至长江大桥。然而有网友发现,这一场本该温情的纪念活动,因为部分商家的不当行,这些商家涉及将纯净水替换奶茶发给逝者,甚至有空包现象出现,造成一场严重的诚信危机,将“胖猫事件”推上又一个热点,观众的注意力也从“胖猫坠江”短暂移至“谴责商家道德缺失”。
从人文主义出发,网友自发的网络祭奠方式是为了表达对年仅21岁的逝者的哀悼以及生命的惋惜,不仅体现了当下网络时代人们的又一个情感表达方式,更是代表网友的温情,传达网友彼此的情意,传递社会的温暖和爱意。然而,在这种传递温情的现场,充满温情的氛围下,空包现象和纯净水的出现了。这意味着商家践踏了网友的心意,嘲弄网友的自发之情,更是代表部分商家丧失人文关怀之心的现象,在突破了道德层面的底线,在漠视情感之下,他们挑战社会道德,将一切利益和恶行凌驾于逝者,这是对逝者极其的不尊重。尽管逝者已经无法品尝这些外卖,但那确实是一份份的心意,是寄托的哀思,如今这些空包外卖的行为就是弃这些哀思不顾,弃逝者不顾,用纯净水糊弄逝者,罔顾人伦。
从消费者权益出发,这种空包现象就是对消费者权益最直接的侵害,同时也因为商家缺失了诚信,导致消费者与商家之间出现信任感危机。消费者在外卖平台下单外卖,无论目的是什么,送达给什么人,在消费者付钱下单且商家接单那一刻,就达成消费协议合同。商家应将原商品在相应时间制作好,而不是依仗消费者无法到场确认外卖,擅作主张将外卖进行掉包,更不能因外卖单激增为借口而选择糊弄行为。无论是哪种情况,商家如今的“既要又要”行为,直接造成网友支付相应费用后,没有获取预期的商品和服务,空包不仅让网友产生经济损失,也存在商家擅自撕毁隐形的消费合同,构成欺诈违约行为,直接揭示了部分商家在利益面前的诚信缺失。在商家欺诈性违约方面,未能满足网友对“胖猫”的祭奠情感,网友直接对相关品牌或商家信任破裂,商家口碑急剧下降,导致严重的信任危机出现,造成恶劣影响。
在事件发生后,不少商家譬如蜜雪冰城、茶百道等顶不住大众异议发布“自省信”以求“赎罪”,但是信中“店员自作主张”“门店人手不足”等口径层出不穷,频繁出现避重就轻的现象。甚至有门店称选择空包是跟风行为,有一种别人作恶我不做恶会吃亏的心态。出现这种行为和情况,暴露了品牌对旗下门店的监察、培训、管理的不足,才会出现门店被短暂的金钱利益蒙蔽,选择欺诈消费者,罔顾逝者的行为。
这种事后道歉且避重就轻的公关行为十分常见,不少热度过后再屡屡再犯的行为不再少数,可见这类品牌自省和假意自我整改并不能彻底改善问题,只是一个起步。相关部门的介入调查和整改并不能少,在维护市场的规则制度下,市场监督部门加强对品牌商家的管理,走访相关门店进行线下查访,做到依法惩治。惟有让品牌和门店得到相对应的惩罚,留下深刻教训,才能减少、避免门店的侥幸和荒诞心理。相关部门的行动速度亦是一大警示,在保证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下,及时阻止事件恶化,防止更多商家效仿。
当然,除了对相关门店的依法处置之外,对于法律层面上的不足也应进行有效的探讨。针对相关门店的不法行为,除了必要的法律制裁外,还应剖析现有法律中的不足之处,优化相应的制度和措施,阻止不法商家利用法律漏洞谋取利益,充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胖猫”事件虽带有一定的悲剧色彩,但它无疑为社会敲响了一记警钟,为我们提供反思和改进的契机。面对此类事件,我们应着力于强化商家的诚信和道德观,进一步完善消费者权益保障的法规和机制,关注和引导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预防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