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端

虐猫考生接连被拒,成绩之上的道德考量?

近日,一名报考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生学位的考生徐某某,因涉嫌在宿舍虐猫并录制视频发布至网络,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多名网友因虐猫视频向南京大学反映徐某某存在严重的素质问题:除录制虐猫视频外,还曾加入以虐猫取乐的网络组织。尽管这位考生在专业课排名第一,但是复试中仍被标记为“不及格”,网传疑似因为思想品德不过关导致。录取结果公布后,徐某某试图调剂到兰州大学,但仍在复试面试结果被评为“不合格”。4月3日,南京大学工作人员正式回应该事件,称部分网传内容属实,考研的初试复试中,学校会综合考量学生,虐猫等行为都有可能影响最终的考研结果。这一事件之后,引起网络上热议,道德方面教育和法治意识也接连被提起。

 

尽管这位考生在专业成绩获得第一名,成绩表现得特别优异和突出,但是虐猫行为和主动加入以虐猫取乐的组织,都在直接地表明这位考生十分欠缺道德观念,道德感底下。虐猫的本质是恃强凌弱,施虐者以各种不同的残忍手段对待小动物,通过亲眼目睹小动物挣扎的过程获取其中的精神和心理快感。我国对尊重生命的教育课程从小抓起,小学已存在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尊重每个生命。在这个基础下仍出现极其残忍的虐猫行为,无疑是说明这位考生思想出现偏差,其本身对弱小生命的不尊重以及漠视,和现在主流社会的思想教育背道而驰,尤其是虐猫这个行为是真真正正违背了人类对生命尊重和保护的伦理。

 

而有关于考生徐某某因虐猫一事被拒,有人赞同,有人支持,有人则反对。教育部发布的《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明确表明思想品德不过关的考生不予录取。高等学府除了注重学生的成绩外,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实践教育等多方面素质都极为重视和关注,甚至会设立相关基础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人才。虐猫一事有辱社会的公序良俗,同时也和高等学府一直以来的教育理念截然不同。2023年,河南南阳理工学院有学生因虐猫被劝退、2020年山东理工同是如此,如今考生徐某某也接连遭到两个高校的拒收,都说明这类行为都不符合高等学府的各方面要求。大部分网友热心举报徐某某一事更是可以看出,主流社会和高等学府都认为品德相对于成绩更为重要,也直接导致徐某某的虐猫行为遭到了教训。

 

通过这一件事,侧面证明目前我国和虐待动物有关的法律法规尚存在不足之处,暴露了社会对动物权益保障的漏洞。在目前存在的条例中,仅有对稀有动物和野生动物的保护条例,欠缺和常规动物相关的保护法。因为欠缺法律制度的监督和惩罚,虐猫事件层出不穷,不少道德感薄弱的人会以仗法律的漏洞,试图或已经以虐待常规动物为乐。上次引发相关热议的动物事件,还是地方绞杀流浪猫狗的处置问题,种种迹象都说明相关部门和立法机构需要加快制定常规动物保护法的条例。虽然法律条例只是最低限度的保障,但是立法才能说明对相关事件的重视,对思想品德的重视和对生命的不漠视。只有不轻视问题事件的根源,才能有效减少虐待动物的事件和频率。

 

另外,在考生徐某某的虐猫行为得到教育界相应的惩罚后,也引发了对传统教育观的思考。在传统教育观念中,成绩是大于一切,成绩是考量一个学生优还是劣的标准。历年来出现的虐猫事件,逐渐开始警示社会大众,重视和面对学生在道德层面的缺失比成绩更为重要,曾经的“唯有分数论”是错误的存在。品德是对个人道德的考量,更是确保社会稳定和谐的因素之一。学校应该对学生的道德和成绩进行双重的把控,教育过程中注意品德的融入和渗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因为过度关注成绩而忽视对品德的教育和培养。

 

而今,网上存在“不该一棒子打死”的声音更是证明思想品德的教育任道而重远。考生徐某某承受的后果是针对其行为本身,为考生徐某某开解,认为不至于受到这个惩罚的网友尚未意识到虐猫事件背后最根本的原因是个人道德问题。有调查显示徐某某的虐猫行为不止一次两次,徐某某在报考研究生时已经是成年人,在十几年的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影响下,仍出现接二连三以虐猫为乐的行为。虽然应给犯错者改过自新的机会,但高等学府是选拔和培养人才的地方,没有理由去为徐某某的行为买单。出现这类声音,也说明除了学校外,社会上关于思想品德的教育、尊重生命的思想需要加强宣传意识,才能避免相似的事件发生,及时矫正性格,培养积极向上的思想品德,避免更多走上“弯路”的青年出现。

上一篇:“五一”调休再上热搜,众口难调该如何休? 下一篇:流量变现的时代,底线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