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异木棉
临近年末,工作也逐渐多了起来,平添的考核压力让人有点喘不过气,加上最近南方的天气倒似盼望春节的小孩子一般,跳脱作妖,一下冷一下热,闹得心里慌乱不得劲儿。于是,寻着周末,暂时逃出工作的牢笼,去看一看外面世界的样子。于我而言,外面的世界不大,始终是难以逃离广州的地界,时间也不过是忙里偷闲的两天,更多的时候,要去应付日复一日,重复且枯燥的工作和生活,那是一个大得没边,一眼望不到头的世界。去哪儿走一走呢?想起来有一个远房亲戚的小孩似乎在华南师范大学读书,按我的估算今年应该是读大二了。掏出手机,把微信好友名单从上到下翻了好几页,终于找到了他的名字,思考片刻发了一条信息,对面回复得很快,约好就在学校的西门见面。上次看到回消息这么快的,还是一个偶然认识的房地产销售,女孩子,约莫20岁出头,一双大眼睛晃的人脑袋发晕,若不是兜里空空,我都想掏出来买上十栋八栋。拿定主意,我就收拾好东西出发了。从番禺广场到石牌桥要挤过传说中的地铁“死亡三号线”,周末确实人多,连我路上买给小亮的橘子都挤掉了几个。到了学校西门,小亮还没出来,看看手里所剩不多的橘子,又去附近的商店买了一提牛奶。广州是一个包容的城市,开放而又内敛,看似相对的词放在它身上却是非常的恰当。这里高楼大厦和独栋民居并立,靓丽笔挺的西装可以和白背心、人字拖同时出现在各式街道里。特别是学校门口,那一排排的小吃店,可以看到很多人在排队。有一家叫作小黑屋麻辣烫的店,排队的人出奇的多,前面基本是学生,再往后看,便是穿着各式工装的上班族、夹着公文包的白领、在附近遛弯手里还提着一个便携板凳的老大爷。我正观望着,远远地听到有人喊我名字:杰哥,杰哥。我一回头,一张咧着嘴的笑脸就怼到了跟前。我吓了一跳,那张脸却是凑了又凑,咂巴着嘴嚷道:“杰哥,你怎么这么瘦啦?”我看着他胖乎乎的脸蛋,脑子里回想起五六年前他瘦小的样子,不禁感慨年轻人就是变化快。我是许久没见小亮,特别是记忆里的瘦小子变成了胖小伙,一时间还有些生疏。倒是小亮大方得很,接过我手里的东西,三步并两步拉着我就往前走。他一路走一路说:“来玩就行,还带什么东西,学校门口都有卖的,特别是牛奶,我都快喝腻了,等会儿带你尝一下华师的酸奶,那才叫好喝。”他一路嘟嘟囔囔的,我似乎又回到了那个夏天,一个矮我半个身子的小男孩缠着让我给他买雪糕,也是这般一路拉扯,一路嘟囔。等东西放回宿舍,小亮就带着我逛起了校园,他说我来得巧,这个时候校园里的异木棉开得正好,有很多外面的人进来赏花,可热闹了。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湖中拱桥上已经挤满了人,还有很多小朋友。我过来时,道路两旁也盛开着,但却不如这里的热烈。迎着风,你能听到花瓣掉落地面,砸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三三两两的学生嬉闹着闯过,整个玉兰中路便洒满了青春。看着热热闹闹的人群,我的心情突然也活跃起来,拿出手机加入了拍照大军。异木棉花开时,满树皆花,有很少的叶子混杂其中,红花当头,绿叶就成了陪衬。若是孤零零地一树红花,也显得清冷,一排排地连起来,便成了花海,交叉着几棵浑身翠绿的细叶榕,这一路望过去就满目春光,被风一吹,脸儿就熏红了。走到科研实验基地,便又是另一番模样。这里有一棵巨大的白色异木棉,满枝白雪,摇摇欲坠。树高10余米,花枝硕大,朵朵饱满,中无杂叶,如浮空之云挂于树端。看到有小女孩在树下奔跑,我又想起了之前的冬天,下雪时,我也是这般放纵,和三五个伙伴一起摇晃树枝,等雪落满头。依稀记得雪化在嘴里的味道,有一丝清凉,还带着一点花香。这盛放的白色异木棉,是专属于广州的异色冬天。它把属于雪的浪漫从北方带到了岭南,俏丽的身姿如山、如歌,低声倾诉着弥漫在青春校园里的暖冬故事。异木棉的花色是属于青春的颜色,是欢快女生的粉红,是稚嫩孩童的雪白;间有暖黄,那是独属于智慧和希望的开朗大男孩。小亮就是那道暖黄,陪我赏花期间,一直叽叽喳喳地教我摆姿势,我一个接近四十的中年老男人,站在树下扭扭捏捏,倒不如一二十岁的小伙子大方。这倒激起了我的好胜心,模仿着旁边的姑娘,一会儿叉腰,一会儿抬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我也在这恣意的欢笑中老脸一红,竟放下脸面一起玩闹起来。我也许顾忌那专属于中年人的成熟稳重,年轻人却是毫不在乎地把自由和随性摆上台面。他们给我拍照,邀请我一起打篮球,这时,我又回到了上大学的日子。那时,我也应该像他们这样肆无忌惮地释放自己的情感。广州的天黑得早,下午五六点钟,天色就慢慢暗沉,我告别小亮,带上他塞给我的两盒华师酸奶离开了石牌桥。离这里不远的冼村站新开了一条地铁线路,可以直达番禺,说是新线路,其实已经运行了好长一段时间。我突然决定,去走一趟新路线。也许,生活并没有那么枯燥无味,只是我走惯了旧路,如果走一走新路,也未尝不是一个新的开始。新路线修建得很漂亮,速度很快,搭乘的人也不多,二十分钟我就从市区回到了番禺。街道两旁的异木棉依旧盛开,酸奶的绵密顺滑混合着淡雅花香占据了整个身体,我又似乎看到了那棵白色异木棉,尝到了从云层飘落的雪。我开始期待下次的旅行。下次,一定要让小亮带我去尝一尝学校门口排着长队的小黑屋麻辣烫。

柳杰,男,笔名河东柳,河南洛阳人,1990年生,现定居广州,就职于高速公路行业。爱好文学,作品发表于《华人文学》《中国诗歌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