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的“嗜杀”
据说武侠小说正为了满足人的嗜杀的欲望。所以好看武侠小说的,便被怀疑嗜杀。于是武侠粉丝们都出来反对,说道:“好看的多了,现在不好看,万一看了也要好上的。”言下之意,难道个个都是心理变态。但是这个理由,非但被反驳,而且论者更加据此作出推论:原来嗜杀的倾向,普遍都是有的,非但普遍都有,而且早进入人的潜意识里,不能自觉。
这样一来,人不免退化成动物,所以我们听说了,一定是要愤愤然人立起来,不肯四蹄着地。
我近来也很痴迷武侠小说,每每是边看书,边寻求电视剧,相互印证。时间是浪费不少,作文也没有进步,倒是于武侠剧的流变增了许多见解。几套剧集看下来,非但练成了降龙十八掌,兼且能背诵《九阴真经》。这日我与M君方才出门,发见只余一盏茶功夫,课是一定迟到的了,放任慢悠悠的走。半路上,我手指一横幅道:“这上面记着的是天山六阳掌心法,你晓得么?”M君若有所悟道:“不错,只要用火烧,就能现出口诀来。”
但我们就没有用火烧,考虑到会被校方废去武功。
我其实并不同意嗜杀说。从主观上看,作者没有宣扬杀戮的必须,虽然他或者脑子里嗜杀,但没有必要让别人也嗜杀,否则倒像把《易筋经》刊印成册,出版发行,显不得自己独到。从客观上说,武侠江湖是不以滥杀为光荣的,只不过是正义的曲折的实现。虽然往往是以暴治暴,宣扬的是自力救济思想,但也反映出来正义的现实的压抑,人力的有限,官方的局促。我们痴迷武侠小说,虽则以血腥为常,但也总期冀那欢喜的结局。所以,暴力只不过是一个过程罢了。
然而,我们并不因为武侠小说非为满足嗜杀,就可以忽视我们确实存在的嗜杀的潜念。很奇怪,我们制造文明,但文明是压抑人性的。我们莫非默认了人性中存在的劣质,这就很符合性恶论的逻辑了。弗吉尼亚工学院的枪案,引来各种议论批评不足为奇,但随即就有好几处言论,称杀人之事,不但要效仿,而且要更甚之。这些人即是所谓的嗜杀者罢,我们有没有也闪过一些类似的念头呢,没有?他们会大咧咧的笑你:“惯做了文明的奴役罢!”
把武侠理解为的嗜杀失之偏执,但现实里混同了江湖与生活的也终于导致犯罪。
韩国人赵承熙自诩为摩西,要分开海水引导人民。他虽然没有说明自己看过武侠小说,但或者就有浸淫江湖的幻想呢。我见到报纸对他的渲染,俨然是个萧远山似的人物,据说一个人花许多时间玩电脑,估计不是泡泡堂,那末是魔兽还是传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