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塞车、世界缺货”——东莞
爱好广东,爱我中华系列稿之
“东莞塞车、世界缺货”——东莞
面积:2465平方公里
人口:644.57万人
区划:辖4个区(莞城、南城、万江、东城)、28个镇。
位置:地处中国大陆南部,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北接广州,南连深圳,
毗邻香港。
概貌:
东莞,简称“莞”。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叁角洲东北部,北距广州50公里,南离深圳90公里,水路至香港47海里,至澳门48海里,是广州与香港之间水陆交通的必经之地。现辖32个镇区,678个村(居)委会。全市陆地面积2465平方公里,本地户籍人口152.6万,外来暂住人口近500万。祖籍东莞的港澳同胞70多万,海外侨胞20多万。是广东“四小虎”之一,中国新兴现代化城市,国际制造业名城。
东莞历史源远流长。据历史记载:新石器时代,其境内东江沿岸已有原始人群聚居。公元前20世纪的夏代,东莞属南交址。春秋战国时,东莞属"百粤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东莞属南海郡番禺县地。东汉顺帝时,分番禺立增城,东莞属增城。公元222-228年中,分增城立东官郡。进入晋代,废东官郡,东莞分属番禺、增城。 198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东莞撤县设市;1988年1月,东莞升格为不设县的地级市。
东莞属珠江、东江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有丰富的土地、森林资源。濒临南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这里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
东莞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市区距广州白云机场和深圳机场均不到一小时车程,距离香港不足
(本图由汤伟忠摄影提供)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二十年来,东莞的经济以平均每年20%的增长率蓬勃发展,是中国综合经济实力30强城市之一,外贸总量连续七年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三,居全国地级市之首,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624亿元,财政总收入40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不含对外借款,新口径)14.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1.7%,协议规定外商投资额(新口径)29.80亿美元,增长8.9%。进出口方面,2006年实现进出口总额(海关口径)743.7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6000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规模),比上年增长15.3%,其中进口额334.42亿美元,增长14.0%;出口额409.29亿美元,增长16.3%。
(本图由汤伟忠摄影提供)
今天的东莞是广东省的中心城市之一和“四小虎”之一,已成为一个冉冉升起的国际制造业名城,形成了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为支柱的现代化的制造业体系和配套齐全的产业结构,世界上大多工业产品都可以在东莞企业群体的“工业生物链”中找到其相配套的行业和产品。世界上95%IT产品都可以在这里配齐,“东莞塞车、世界缺货”成为誉满全球的"东莞制造"的最好注解。
郑重声明:
本文是根据东莞市人民政府网站和优优旅游(网站)文献资料整理而成,目的是宣我广东、扬我中华,增强广东校园文学爱好者“爱我广东、爱我中华”自豪感、责任感……如遇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在收到投诉后将第一时间删除涉及版权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