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独行者(赛)
2004年,经过二战高考的方文明终于考进了大学,虽然是专科。但他已经没有心思去复读了。复读生多少都是有许多心理压力和顾虑的,至少比没有经过高考风雨的人来说,更知道什么是珍惜。大学不是人生的终点站。填报志愿的时候,父母曾希望他去读医学的。但是他选择了汉语言文学。文学一直是他最爱。高中时候他开始接触很多文学作品。中国的,外国的。名著的,武侠的,还有艳情的。正因为文学的缘故,他高考失利。这不能埋怨的。
大学对他,是一个更宽舒的世界,自由,民主,发展空间。如同一条从山涧流到大河大海的鱼。知识,思想,他更进一步接触文学。就中国文学,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博大而且精深。还有外国的作家和作品。以及文学理论。这些让他如鱼得水,兴奋不已。
大学第一年的深冬,他读大学的城市,在圣诞节过后,下起了很大很大的雪。这是他生命的第一场大雪。有生第一次被大自然的生命的魅力折服。这是他与大自然零接触,从此他踏上从大自然追求文学真谛的不归之路。从此他迷恋童话般的大自然最纯真的美中。他从大自然感悟到生命最基本的底色,白色,雪的颜色,生命那洁圣的颜色。从此他踏上诗歌的道路。用诗歌记写着他生命的真实,他内心的真实世界,通过诗歌最美妙的语言,歌唱出来。
上初中的时候,他的语文老师告诉他,他有诗歌的天赋,情感天赋。但是那时候他没有听取老师的臻臻教导,也许是那时候语言的极限或者思想的极限,他无法进入诗歌的状态。那时候他曾说,生活没有诗歌的情调。也许是初中乃是高中巨大学习压力造成的负重的错觉。高中时候他追求语言的优美奇丽。而这些无余为他写诗歌打下牢固的基石。
大一里,他开始写诗,写现代诗歌。最初是把长句分节。越来越有诗歌的味道。加上专业的优越条件。他在中国的古诗,现代诗,和八十年代朦胧诗歌,以及外国诗歌大师们疯狂的吸起营养。
然而他没有加入任何的诗歌派别。他写的诗歌几乎渗透着孤独和绝望。而这孤独和绝望来自真实的文学和生活,照他的话说,是来自时代的孤独的真实。
他在大学里有很多朋友。但是没有人可以理解,理解他深层的孤独和绝望。他来自一个贫穷的山村。山里人要供养一个大学生很不容易。所以他经常不回家。而他穿着也不那么讲究。大家都知道和承认他的才华,横溢的文学才华。但无法感受他的那执着和绝望的情感。而且他不爱张扬,大学里写了近六千首诗歌,但没有发表。一直保存在他的电子邮箱里。
有人说,没有爱情的诗人是残缺的。走进了爱情,就走进真正的诗歌。这点不假。他是一个相信网恋的怪人。还在补习的诗歌,就和一个在南京读职业技校的女孩子网恋。虽然不那么长久。但是那是他的第一次。他依然记得那个昵称叫“幽游浅草”的女孩,也许是慌乱时刻,想找个安慰自己心灵的知己的声音。
爱情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浪漫无邪的。回忆是一笔甜蜜的财富。幽游浅草与他的爱情,除了她的信件和她的照片再也没有什么了。在方文明的记忆里,几乎就是这样了。
大一时候,也就是不回家的那个寒假里,在春节的那天,在正月初一的上午的上网,遇上了琦,一个来自北方雪之国度的女孩。善良而纯洁的女孩,雪一般的女孩。
从此他又开始了网恋。爱情来得突然,去也如风一样无影。建立在电话和短信之上的爱情,作为消费的他实在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当然至于到了后来,他为了看到琦一面,在大一暑假开始之时,只身到了深圳,那个陌生的城市。
这是他的第一次奇旅。冒险之旅。好多同学都劝告他,还是放弃那个愚蠢的念头吧。爱情的火热炒昏了头的他,哪里听得进忠言。
下了火车,也终于见到了他要见的人,一个和他一般高的,瘦小的女孩。清秀,北方雪里长大的女孩。在她的安排下,住下了。
第二天他到了大街上去找工作。找工作可不是像住宿那么简单。生活本身就存在着无数的陷阱等着你钻。方文明记忆优新的是那天,他把钱压在职业介绍所。他被安排在一个小工厂,工作了一个多小时,就跑出来了。一百多元钱就这么没了。
之后他想去找所爱的她求助。谁知道,琦 躲避开他了。他在她的厂子外边露宿了一个晚上。到第二天中午时候,他等来的是她已经辞职不知所踪了。
好在琦所在的厂子有个热心的女门卫,她给了12元钱。这十二元,把一个差点沦为街头乞丐的人挽救了。
之后他回到了学校。继续着他的读书。也就在他离开的这个城市的时候,他的心的爱也死去了。
大二时候,他认识了一个叫做,莎的女人。也是北方的女孩。莎是这个世界上,忧伤的女孩,因为她拥有一个忧伤的世界,心世界。莎,是一个爱幻想的女孩子。是一个喜欢看夕阳和黄昏下浮云的女孩。
文明和莎的爱情,正如刚认识的时候,莎说的那样,她只是上帝派来陪伴他走一段路的。
这是一个已经没有上帝了的时代。上帝死了。也没有那么专注,那么重情感了。
没有了她的信息。是从大学毕业后开始的。虽然不在同一个城市生活。彼此的交往,但是一直没有见面。
大三来了,作为专科生的方文明,也要毕业了。
毕业,也要失业了。这是一个网友对方文明说的。那时候还以为开玩笑。到了他身上发生了才觉得那是心里话。
说真话的人太少了。也许人在很多时候都要掩盖自己的无助,或者戴上面具来装饰自己的无知。方文明面对着毕业的压力,不得不放下了爱情。放下那曾经的甜美的梦。网恋和现实的恋情一样。都要面对着生活真实的考验。
爱情在很多时候成了生活的调味剂。如同味精。好多不知道味精的,还以为对胃有害。好多不知道鸡精的,还觉得鸡精比味精更有营养。爱情很美好。但是生活不只是需要爱情。虽然也有为爱情殉情的,但生活毕竟还是生活。
方文明带着几分无奈和感慨,离开了大学校园,走进了另一个大学,在某种意义上说,如果这样说成立的话。毕业之前,男生们都觉得十分的渺茫。特别是对于师范生的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男生们。除了挤进学校,当个老师。那才是很平稳。但是现在都几乎出现饱和状态。公务员或者其他的选择,打工。大学生去打工。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进工厂或者公司,那就相当去卖身。累,是无边的累。当然,没有一个钱是那么的容易攒的。
方文明最后选择了为政府服务两年,一个月有800的补助。然后继续他的文学之路。写书,写诗歌和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