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端

【“大学依我见”系列之一】大学课程?不懂!

 

上课听不懂,课后看不懂。即使好不容易看懂了,或者说是祖宗保佑,很幸运突然看懂了、听懂了,但幸运之后,往往是不幸,因为我们很快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几乎是大学全部课程的问题,同时,这也是大多数大学生的一块心病。心病是一种病,既然是病,那就得治,又因为是通病,那自然就得大治特治。  

在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积累下,流传至今,中医已经是一个备受推崇的文化,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完善的系统。看病,或者说治病,中医里就有问、闻、望、切的说法。通俗点解释,问、闻、望、切就是治病前的查究病因四大手段。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病因对治病的重要性,明病因是治病的首要步骤。那现在咱们不妨就先给大学课程把把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想了一下,原因有四种可能性。学生?教师?教材?还是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有机构成的总体及其正常运行所需的种种规范、规则或规定的总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教材,特别是大学教材,那想必是经过诸多专家学者经过层层的审核,呕心沥血得出的成果。这就证明了两者存在的合理性,既然是合理的,那就代表这两者没问题,而且正确的说,应该是不容质疑的。  

那在教师方面呢?我想,若是在排除假学历,走后门,暗箱操作等情况,每位大学讲师、教授必定都是高学历人才,学识渊博的学者。能登上大学的讲台,给大学生传道受业解惑,那就其学识,能力等方面,我实在是没有能提出质疑的理由。除非这个讲师、教授的思想道德有问题,暗留一手。但我想,经过国家多年的培养与知识的洗礼,有思想道德问题的讲师与教授应该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了,那也应该是个意外,为数甚少,代表不了咱们教师这个神圣的行业,是吧?  

若上面的分析正确。问题既然不是在教育制度与教材方面,也不是在教师这方面,那问题必定是出现在学生的身上了。这种推理逻辑想必三岁的小孩都懂。  

难道问题真的出现在学生的身上?我不知道别人,可是对于自己,不敢说天资聪慧,最起码还是自我感觉良好的。而且我相信,能考上大学,接受现代文明的高等教育,那就证明大学生并不是白痴弱智,接受能力也没那么低。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我自认为理解能力还可以,听力也不差,听课也算认真,课后也复习,但为什么我就偏偏上课听不懂,课后看不懂呢?或许可以说我没这方面的基因,但不会有这么多人都没这个基因吧?或许我们可以暂且考虑这是一种巧合,可当有千千万万个巧合出现时,我们还能心安理得地用巧合、以意外去解释吗?显然不能。因为“不懂”的问题不是出现在个别学生身上,而是一种通病,出现在千千万万学子的身上。  

可这些,学校,老师们是不管的,不懂就是你们的错,不懂就是态度不认真的问题,得遭受补考重修的处罚,甚至是更严重的惩罚。究其原因,因为教育制度有国家教育部的撑腰,教材也有众多权威专家学者当靠山,在教师与学生两者之间,虽然教师都曾经是学生,但别忘了只有优秀的学生才能当教师。在现实中,谁也无法否认,一般来说,在教师与学生两者中,应该以师者为尊。所以这个责任的承担者也只能是学生了。谁让在这四种原因中,学生是最没有话语权的呢?  

话说回来。通过一番分析,我发觉自己越分析越乱,分析半天也分析不出个所以然来,因为谁都有解释,有理由。这证明了我不具备当“医生”的潜质。我在为没有继承咱们中医这一国粹的天赋而伤之余,也为大学教育而担忧,为自己担忧,为千万个像我一样的“不懂”学子担忧。但我希望,也知道,在中国13亿人口中,一定有“看病”,“治病”天赋或能力的人。那个人在哪呢?何时出现呢?亲爱的,你能告诉我吗? 

【编者按】:大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众所周知,但是改革的困难难以克服。笔者以“上课听不懂,课后看不懂”的当今大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论证和分析,并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以及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对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普遍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并挖掘出教育制度、老师以及学生身上的所有可能影响因素,文意深刻,语言犀利,面面俱到,把我们广大大学生群体的心声诉于纸上,引起共鸣。 

 ------夕雪   2012/3/31

上一篇:女人是商品:婚姻是一场巨额的金钱交易 下一篇:杂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