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源山上摘杨梅
“杨梅有生津止渴、健脾开胃之功效,多食不仅无伤脾胃,且有解毒祛寒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杨梅可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愦恶气。”杨梅果实、核、根、皮均可入药,性平、无毒。果核可治脚气,根可止血理气;树皮泡酒可治跌打损伤,红肿疼痛等。用白酒浸泡的杨梅,盛夏时节,食之会顿觉气舒神爽,消暑解腻。腹泻时,取杨梅熬浓汤喝下即可止泄,具有收敛作用。杨梅具有消食、除湿、解暑、生津止咳、助消化、御寒、止泻、利尿、防治霍乱等医药功能等多种功能,有‘果中玛瑙’之誉。”
我对杨梅的了解,最初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身体不舒服,口里无味,往往拿点杨梅、姜来吃。杨梅好吃,多吃一些就把牙齿酸软了,吃饭都没力。后来学了成语“望梅止渴”,心里才开始“重视”起杨梅。
盛夏时节,几个同学忽然就想到了杨梅,千军万马都只能“望梅止渴”,我们为何不去摘来食之?
谷源山,位于江西九岭山脉宜丰境内。早就听说那里盛产杨梅,现在正是摘食杨梅的季节。6月一个周末,我和几个同学骑着自行车兴匆匆朝深山前进。
走到半路,天空一边太阳高照,一边乌云阵阵。吴豪说,还有多远呀?我说,不远,再走二个村子,我们就上山路了。实际情况是,上了山路也还有很远的路。但既然已经出发了,就不好打消这个兴致,况且只有我一个人去过。于是我们三个15岁的少年仍然飞奔在炎热的国道上。
邹家华骑在最后,原因不是不识路,而是吴豪说他骑车就像娘们在扭屁股。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邹家华在后头叫道,乌云都压过来了,好像要下雨了!吴豪在前面嚷道,这么大的太阳下什么雨。我抬头看到吴豪额头上满是汗水,我们已经走了十来里路了。
我叮嘱吴豪,前面那个村子向右转。吴豪还是冲上前面去了。待看到我右转入村子的泥土路,也刹回来,正好与后头跟来的家华差点撞在一起。还好只是碰了一下,人并未摔下来,不过吴豪攻击了家华二里路才消气。
村子里房屋密集,路上坑坑洼洼,一不小心就踩到牛屎。在盛夏的阳光中,破旧的村庄显得格外宁静。
出了村子,下了一个坡,转了一个弯,眼前豁然开朗。好大的一座山呀,满山的翠竹和枫树。吴豪急道,是不是到了?我说,还要往里面走。我们骑过一座桥,河水在脚下哗哗响,两边都是茂密的森林,道路盘山而上。
山上的知了依呀依呀叫,风吹来阵阵草木的味道,空气中有种闷热的气息挥之不去。远处,一位老伯扶着自行车前行。我们也下了车,这个坡虽不陡,却长的望不到尽头。
老伯看到我们几个学生模样的少年,满脸的皱纹舒展开来:去摘杨梅啊?吴豪来了兴致,好像马上可以喝到一汪清泉:是呀,这里杨梅多不多?老伯笑哈哈地说,多,山上满树满树的。你们来的是时候呀,杨梅季节短,再过段时间就谢了。吴豪点点头。老伯再次看了我们三个,望着远山说,我的孩子和你们差不多大。。。。。。
老伯似乎不想说完,我们也不想听。吴豪问,还有多远呀?嘿,还远着呢,这山路弯弯曲曲还有十几里。老伯说。吴豪用眼神看了看我和家华,蹬上了自行车。我和家华也不甘其后,在坡上你冲我赶,比在平路上还快,一转眼把老伯甩的看不见了。
过了一个坡,又下一个坡,转了一个弯,又转一个弯。真是山路十八弯呀。路越来越险,风景也越来越美。
有的路盘着山,像一条蛇,有的直入山峰,又急转,绕山绕水,像一根黄丝带。一个S形的弯,一半下坡,一半上坡,都急陡。自行车刚才还飞快,上坡时不管你使命的蹬,好像有人拉住了一样,就是上不去。若你硬要往上冲,弄不好前轮都给直起悬空了,这好像一匹飞奔的马忽然扬起前蹄。
我们在坡上的一道山口放慢了脚步,三个人都累的气喘如牛,两脚无力。趁此时我们回头望去,好峻美的山啊!高大的树木与翠竹夹生,在风中摇摆,山中传来不知名的鸟叫,在山谷中若有回音。再望向前面,是一个急陡的S形下坡路。不远处波光粼粼,是一个湖,湖中有小岛,岛上有白鸟闪动。这个湖,其实是水库,据说有十几里长,也就是说,我们上山的路,是一条近路。当然也是唯一进山的路。先前是羊肠小道,现在扩修了可以通一辆汽车。这条路通向山中一座村庄,通车的好处在此之外恐怕是为了更好的运输木材。因为四周还有零星的几个小村庄,并没有通车,孩子上学放学都要爬几座山的。我对谷源山的了解,是因我姑姑嫁在这里。
我姑姑还是少女时,每年都来这里摘杨梅。奶奶说,姑姑的嘴特馋,几十里路和几个少女跑进深山也不怕。后来,姑姑和当地的一个少年好上了,就嫁在了谷源村。
忽然邹家华大叫一声:快看,山脚下有房子!吴豪被他这一叫以为看到什么野生动物,冒出一句,有路自然有人,大惊小怪。并补充道,鲁迅不是说了,走的人多了,于是就有了路。
吴豪小心呀!我手指着他脚下。吴豪被我这一叫惊出了一身冷汗,他准以为是蛇,他最怕蛇了。待吴豪用目光在地上及路边的草丛搜索,什么也没看到,疑惑地望向我。我走近折了根树枝,你看,好大的一条虫!是的,一条雪白肥硕的大虫,有二个大拇指大,正在湿润的红土上蠕动。我用树枝挑动了它一下,没多大反映,可能是从半崖上泥洞里掉下来的。就在此时,我和吴豪都退了二步,一条拇指大的棕褐色蜈蚣从一块石头下爬了出来。我用树枝抽了几下没抽中,它又爬进石头下了。吴豪喃喃道,好多的脚呀!邹家华说,这么大的蜈蚣还是第一次见到。
邹家华扶着自行车催我们,快走,被蜈蚣咬一口就没救了。于是我们仨小心翼翼溜下了S形坡。
终于有一段平坦的路了,右边是高大的山峰,左边是一片灌木,几种藤木牵引其上,开出异域的花朵,有的白,有的紫,有的黑,有的结出长长的果实。几种长须大翅的蝴蝶像深山老妖,还有几种小鸟在丛中飞。河水在下面哗哗直响,被灌木阔大的叶子遮挡看不到。这段平坦的红泥路有些湿润,也许是阳光照射不到的原因,也许是顺山体而下的泉水所为。此时,我们的汗水也干了,骑车的速度也慢了。
我们来到了一座山脚下,有几户人家住在这里,其中一户是我姑姑家。大门敞开着,我进去叫了几声,没有人。我说,把自行车放在门口吧,我姑姑没在家,到房子后面的这座山就可以摘杨梅了。
吴豪似乎没了兴致。邹家华走到一座房子门口东看看西看看,说,这房子都是木头做的,下雨不会腐烂吗?
我们各拿着一个蛇皮袋上山了。山上也有小路,急陡,几条金黄的竹根裸露在地表,我碰了碰一个指头大小的笋芽,告诉吴豪和家华,笋就是从这里长出来的。吴豪和家华从小在城里生活,还是第一次进深山。吴豪抱着一棵竹子嚷道,好大的竹子呀,这么直,怎么长这么粗的?于是我像一个导游一样解释竹子的生长,末了补充一句,我们写作文不是常用一句:楼房像雨后的春笋般拔地而起么!
这时邹家华双手在落叶里摸索什么。吴豪眼快,说你的眼镜挂在树枝上了!我们二个人顿时大笑。邹家华把眼镜收起来,说等下你们上树打,我到地上捡。吴豪没有应声,猫着身子钻过一片灌木。
走到半山腰,吴豪不停地跳起来,拍打着大腿,大叫,好多的山蚊子,咬人好厉害!这时我们才注意到吴豪穿着短裤,腿上已被藤刺划破了好几道口子。我说,吴豪你怎么没穿长裤来,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出门打篮球呢!吴豪愁着脸,边走边跳。吴豪,你把蛇皮袋子套上脚。我想这也是唯一的办法。邹家华出了个馊主意,说吴豪你把上衣脱了裹脚。吴豪怒道,放屁,脱了上衣蚊子不咬上面了!
吴豪像个袋鼠一样跳着走。但也走不了几步,只听到他的腿与蛇皮袋子磨擦的沙沙响。我说就在这里找吧,肯定有杨梅树。吴豪手一指,那不是一棵么!
我们走进一片灌输丛朝杨梅树奔去。这时听到有人大叫一声:哎呀!有黄蜂!大家都定住了。吴豪像个乖孩子,双手提着蛇皮袋子,像在尿尿。我感到小腿了剧痛,提开裤子一看,妈呀,好大的一颗红豆!于是哀怨地尖叫:黄蜂刺了我一口!吴豪哈哈哈大笑起来。我马上做了个“嘘”的动作,大家又定住了。几只黄蜂围着我们飞来窜去。
黄蜂巢虽不大,结在一棵灌木上,黄蜂却又大又长,肥肥的肚子,头上两根触须,像提着个小灯笼。
站着一动不动时间有点慢长。但谁又敢动一下呢?自然界很多生物就是这么奇怪,你不动它不认识你,你一动它就攻击你或张大嘴吃了你。山上的树木十分茂密,抬头看天空,只有从树叶间投下的一点光线,前后左右全是植物,人完全笼罩在其中。路上的炎热也一扫而空。待了约二分钟,黄蜂都归巢了,我们才小心翼翼走开,然后小跑离开那个倒霉的地方。吴豪也慌忙脱下蛇皮袋子追了上来。
我说,吴豪你也站在树下吧,我上树把杨梅摇下来。吴豪说,不,掉下来的都不好吃,我要自己摘。
邹家华在树下捡,我和吴豪在树上先把自己喂饱。邹家华却说了,树下好多杨梅,都是熟透了掉下来的,留在树上的都是青梅。邹家华家院子里种了几种果树,没想到他还蛮有经验。
不过,吃不了几颗,就不想吃了,牙齿都软了。一棵摘了跑去另一棵摘,因为在树上看到好几棵杨梅树,杨梅挂在树上红着脸像害羞的小姑娘。摘着摘着,发现杨梅越摘越多,恨自己手脚慢,若是变出个三头六臂或者干脆施个仙法,将树上的杨梅都收入蛇皮袋子中,该多好呀!
正在我们摘得手忙脚乱时,轰隆隆,雷声巨响,紧接着就下起了大雨。
豆大的雨点砸向树叶,嗒嗒响,瞬间整个森林变得湿漉漉的。
吴豪跑在最前头下山,虽然下雨,但蚊子反而多起来。邹家华还在地上捡,我叫家华快点下山,到我姑姑家躲雨。下山找不到来时的路了,只知道往山下跑。雨砸在了我们的鼻子上,额头上,蚊子也窜进我们的鼻孔,裤子被湿淋淋的枝条横扫着,有的打的生痛。
我们冲到山下时,雨却停了。天空中有一丝明霁。我们抹掉脸上的雨水,抖动湿了一半的衣服,不停地望着天空。这盛夏的雨,怎么说来就来,说停就停,扫了我们摘杨梅的兴致。邹家华说,我早就说要下雨了吧!天空乌云变成一群群灰色的羊群,被风追赶着。
一条小狗从山上跑下来,我们都望向几个身影。是我表妹和表弟。表弟6岁,走在最前面,惊恐地望着我们,可能一时间认不出我。走在后面的是我二个表妹,抬着一大筐杨梅,待看清我后羞涩的笑了。大表妹低声用山里话对表弟说,是哥哥来了!
在山里很少有外人出现,小狗和我们保持一段距离,做好进攻的姿势,忽然汪汪叫了二声。表弟把它抱起,在它头上打了二下。这时我姑姑和姑父也回来了。姑姑笑着要我们进屋,说正在忙中季稻;姑父边放农具边叫我的名字,声音响彻山谷。
我们站在门口的坪地上,太阳从云端斜射过来,放眼望去,许多山峰被浓浓的烟雾笼罩。几声鸟叫,在宁静的山谷中格外清脆。
姑姑说,我去做饭,到这里吃饭。明天不上课吧,到这里住呀!我说明天要上课。姑姑扯着我的衣服,我望着吴豪和家华,说,到我姑姑家吃饭再走吧!吴豪说,不用了。扶着自行车便要走。我姑姑慌了,硬扯着我不放,我说他们要走我只有陪他们一起走。姑姑又说,把这杨梅都拿去吧!能装多少装多少,你们才摘这么一点。吴豪看着我表妹摘的一大筐杨梅,有点不好意思,执意说不要了,我们就是来玩的。
邹家华想要杨梅,我姑姑帮他装了一些。一转眼吴豪已到路上去了。我们只有跟上,十多里的山路,若以弯曲来算,恐怕是几倍山路了,一路陡峭,走散了可不好。我姑姑跑去拿雨衣,说还要下大雨的。我说不用了,夏天淋雨没关系。
转一个弯我们就消失了。我姑姑一家人还在门口目送我们。
没走多远,雨果然下起来了,且越下越大,看不清远方,群山与天空完全溶在了一起。
我们在一座山崖下避雨,但效果不明显,溅起的毛毛细雨朝我们飞来。吴豪索性骑上了车,我和家华只有跟上。
三个少年在雨中骑得比来时还快。在蜿蜒的山路上,在群山深处,在大雨中,青春的生命像闪电一样飞驰!
2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