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的历史——《东京大审判》
东京大审判看完了。
个人觉得,是部不错的历史大片。虽然它以个人回忆,纪实的方式,多少欠缺点历史纵横,上下交替的那种历史感。但还是挺有味道的。看起来还是有点荡气回肠的感觉。
从影片来说,他安排了三条线(法官交锋,庭审,记者民众私人情感纠葛),相当紧凑,既反映了国家使节高端的交锋,又有对历史回顾真实记录,更有站在民众立场上的眼光来看待。内容安排紧凑,波荡起伏,既有立场,高的价值控诉,又有个人情感的细腻展现,交融得很好。这是中国历史剧的进步,终于摆脱了那种只会喊口号的时代。
法官的表演既作为该剧的内容之一,也是整个片的反思者。他作为外交官,实际是中国的使节,关于出场座次,他和主法官的交锋实际是国家尊严与地位的争夺,他的义正词言,高峰亮节,大气凛然,看起来,就像一个沉睡,屈辱多年的民族重新崛起的傲然的宣言。这是伟大民族的使节,伟大的气节。感人,中国人,终于在战后敢发出自己正义的要求了,也终于用鲜血的胜利了获得世界的赞同了。
他同时也是整个历史事件的反思者,是整个影片的反思者。在他所记述的所见中,我们见到了一个饱受正统教育的学者,也个充满正义感的法官对人类的罪行的悲痛呜咽。
法庭的审判,其实是交代了日本战犯们,或日本的政策制定者的战略思维。人们或许认为这些问题已经是属于历史了。不,他们的阴魂就像幽灵一般,还蔓延在日本今天的政治天空之上。日本人,就天还供应着他们的神位。但是,从审判来看,我放弃民族感情来看。那场战争,日本所获得的成果,后来一个个都毁在了些坐在被告席上的战犯手上。是他们想出了用屠杀,三光,镇压,奴化,来占领控制中国的人民。他们只见到蒙古的屠刀对中国人民的震慑作用,只见到嘉定屠城,对中国人的威胁作用。但却忘了中国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统治者反被统治,哪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的,棉里针等民族特性。它用他们的疯狂,硬是把中国人团结地绑到了一起,让共产党轻松地完成了“原始积累”。这真是干的是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就是他们刀下的那些幸存者最后把他们彻底拖进了泥潭,让日本难以自拔。中国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在他们那里就是阵耳边风,呼啸而过,根本就是学不会。
再有就是那般人,还疯狂发动太平洋战争,这无疑是以卵击石,根本就不懂得大国斗争的力量平衡原则,最后就自个把自己往死路上送。
日本人的战略智慧近乎弱智水准,虽然这个民族很团结,很锐悍,很忠勇,任劳任怨。但领导者却不会使用民力,路常常选错。一次又一次的悲壮地从建,还毫无反思。这真让人感慨啊。今天日本人还把那批战犯供为神,就是证明他们认为他们的战略还是没错。如有机会,还是要贯彻的。这种不撞南墙终不回的精神,真是让人没话说,如此执拗的民族,真是世界罕见。最后,不让它在这世界上消失,看来它还是不会悔改的。这不是蠢是什么。面对如此卤莽的人,我想一个正常的人,只有把他给废了,他或许才会停下来。
第三条线是民众的感情。这是民众的悲哀。日本是个岛国,它需要极大的精神统一,获得一致的力量才能对抗它因资源的缺乏,空间的狭窄,才能有所发展。所以,他们的思想异常的单一,整齐。如果加上当局的有意引导和虚假糊弄。他们在精神上其实也就是奴隶。所以,我们看到他们根深蒂固的仇华,无力反省,无力走出他们设定的老子天下第一,老子优越,效忠至死的思想。这种思想和个人感情交合在一起时,特别还外民族交合在一起时,他们失利时,往往就会极其迷茫,困惑,极端,竭嘶底里。上演无尽的悲剧。可以说,日本民族是意识形态深入生活最深的民族,也是被支配最深的饿民族,超过了基督教控制的欧美,所以,意识形态方面的悲剧就难免了。东京大审判,只是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特殊的切面。这也说明了历史认识,对中日友好的重要性。
当然,后面的量刑,说道法律的本质,也是发人深省的。世界是在秩序中运行的。但这秩序是靠暴力支撑的,而不是宗教,不是文化。只有暴力所支配的因果关系能应现,能兑现,人们才会继续在这秩序中生存,继续接受这秩序的安排和利益的分配,这是人类最次无奈的一面,也是最真实的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