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里的杜鹃花
春日里,我喜欢一个人静静的走在校园的林荫小道上。因为小道两旁种着密密层层的杜鹃花,它花叶芳香,颜色各异。叠锦堆秀的总能散开我心中的忧郁,吻着总能让我露出阳光般灿烂的微笑。
杜鹃花长久的浸润在我的心灵深处,不仅仅是它可观赏的外表,更重要的是它身后隐藏的那段感人的故事。
清明时节前后,是杜鹃花盛开的时段,每当这个时候,我总能看到爷爷坟前那些姹紫嫣红的杜鹃花,它们静静地在风中摇曳,凝望着它们,我总会沉浸在爷爷的回忆当中……
“当新中国的天空还笼罩在烟花绽放中的时候,朝鲜战场早已燃起了战火,事后几天我们心中都在隐隐的等待参战的指示,事实上,十月十九日我们跨过了鸭绿江,从战友的身上,我看出了抗美援朝是每个将士心中的愿望,而历经无数次战役的我们对于这片白雪皑皑又陌生的土地已不再惊讶,但从内心深处我明白,其实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想回去看看自己的家乡,家乡里自己的爹娘。但我们更明白,我们早已习惯了战场的生涯,习惯了把恨洒在战场上,把那无时无刻对亲人的牵挂珍藏在心底。我们的生命属于国家,属于人民,属于枪林雨弹的战场,我们的生命融进在无数渴望和平的人们的泪水当中!
甘做祖国的子弟兵,就不畏惧艰苦的战场。白雪挂满枝头,我们呼出的热气飘散在寒气中,炮弹在雪花纷落的雪地里开花,桥墩在枪林弹雨猛击下呈现出如火星的表层。不管月明月缺,不管星稀星繁,晚间的突击成了我们最主要的作战方式。运动一会,身体就暖和了,踏着厚厚的积雪我们颠簸着前进。当我们饿了的时候,掏掏雪地里的草根或者干脆抓把雪硬塞进自己的嘴里。大约在第二年十一月份的几天里,大雾弥漫在整个战场,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了第一次战役——云山战役,当胜利的号角吹响的时候,我和战士们露出了笑脸,但同时也落下了泪水,我们身边的好多战士已经静静地躺在雪堆里……其中的一位朝鲜士兵至今仍留在我的记忆深处,他在生命奄奄一息的那一刻对我说:谢谢你们,中国志愿军同志!还记得我教你唱的那首歌么?《金达莱的故乡》,我的故乡是风情的城,金达莱花开呦满山岗,我的故乡是英雄的城,十万延边儿女英魂的怒放,才有这粉红的金达莱。…… 在他短促的歌声当中我回忆起了我们生活过的一幕幕,他总是把上面发下来的粮食吃一半留一半,等到我们饿了,从胸前掏出来递给我们。平常的时候他总对我讲,如果有一天自己战死了,希望能够死在金达莱开遍的地方,让那些缤纷的花瓣覆盖他的身躯……
在中国志愿军发动的第五次战役的时候,我看到了雪地里红艳艳的金达莱缀满枝头,原来金达莱就是中国的三大名花之一——杜鹃花。每当春季来临时,金达莱是田野里开放的第一朵花,它们抚慰着逝世战士的英魂,给战斗中的将士们以希望。
我在这次战役中负伤了,子弹穿破了我的胸膛,我静静地躺在金达莱树下,被子弹打碎的花瓣飘落在我身上,我回忆起了那位热情洋溢的朝鲜士兵,我仿佛看到他在微笑——这战地的亲人啊!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热泪在我的眼角流淌。寒风中我昏厥了过去……当我睁开双眼,一位慈祥的老人在细心地帮我拭擦伤口,那一刻我想起了故乡里小时候的妈妈。在那段我几乎不能动弹的日子里,每天清晨,我总能看见老人把香喷喷的粥端在我面前,一汤勺一汤勺的送到我嘴边。我总能看见老人把采来的金达莱做成药,然后给我服用。从打开的小木门中看见老人在冰冷的水里帮我洗衣服……可是自那天起我再也看不到她了:敌人反扑,老人将我躲藏在灶台里,自己在不屈中献出了生命。我泣不成声——这战地里的妈妈哟!……”
一九五八年十月份爷爷随军回国,那天他亲自将自己栽种的一棵金达莱带回了故乡。爷爷死后,父亲把金达莱移植在他的坟前,每年的清明时节,金达莱姹紫嫣红一片……
金达莱不仅是爷爷心里永远的记忆,也不只是朝鲜人民的国花,他还象征着中朝之间人民的友谊,历史的见证……
【编辑按】雪地里的杜鹃花承载这爷爷的全部记忆与全部情感,同时也联系着作者与爷爷的情感,文章内容不多,但却是写得相当“饱满”,这要归功于作者遣词造句深厚功力,值得众多读者学习借鉴,同是文字中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的结合,以第一人称的写法叙述了爷爷关于金达莱的故事,颇为亲切真实,感谢作者的赐稿,欢迎你的更多佳作。
——黄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