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
从图书馆四楼走下三楼的楼梯,要经过一段阴暗的路。缓缓走下去,有种穿越隧道的感觉。幽静,略显阴森。来图书馆的人很少走楼梯的,大部分人会选择坐电梯。许是惰性心理作祟,又许是因为楼梯的入口处地处一个偏远的地带。
我拿着水杯麻木不仁的一遍遍穿行在三楼和四楼的楼梯之间,细细品味着这个地方给我的片刻安宁。彼时的我大概是呆滞的,不带一丝喜怒哀乐的。我在脑海里的备用字典里搜索出一个字来概括这道楼梯的周围环境,它自动显示----幽。
是的。幽。幽灵般幽静的幽,曲径通幽的幽。当我上午第一次穿过这楼梯的时候,我看见一个男生对着电话低沉地重复着一句话:你说啊,你说啊。我面无表情地瞟了他一眼然后走过。当我第二次走下去的时候,是下午两点半的时分,我再次以木讷的姿势窥探审视这寂静的角落,有那么一瞬间,我以为自己是在古墓里探险,而前面是遍布机关的没有尽头的密道。我又看见那个男生对着电话,嘴巴张张合合。
我走过,脚步轻得没有一点声音,宛如幽灵。我确定那是同一个人。他的面孔在我的记忆里已经模糊不清,然而我却记得他的紫色上衣。准确来说,他长得并不出色,可是却令我印象深刻。短短几十秒,所有的动作,所有的画面,都一气呵成,完成得悄无声息,不动声色。
我再次回到座位上坐下,沉浸在楼道与青山七惠的《一个人的好天气》里,脑海里凭空生出许多零碎和断断续续的片段。幽静,阴暗的楼道,紫色衣服的面目模糊的男生,叛逆执拗的三井知寿,温柔可爱的吟子,诡异恐怖的猫照片……一幕幕,镶嵌着周围来来往往的色彩鲜艳的裙摆中,在我眼前如洗衣机里的衣服一样搅拌翻转,又似理不清的团团乱麻。
当我的肌肤暴露在阳光下的时候,我能感受到一种火辣辣的疼痛感,我也能清楚的知道我如杂草般疯长的头发透露出来的热气。我想念那个幽暗的角落,无须空调却很清凉的地方。那里,有一股魔力吸引着我。我忍不住想要拔腿就逃,逃离这炎炎夏日下的炙热。此刻,我对“幽”是怀着无比渴望的念想的。
太阳在这夏季俨然成为了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魔鬼。人们在阳光下四处逃窜,奔向各个有阴影的地方。树荫下、自习室、课室、图书馆、宿舍……无论哪里都好,只要不必置身于暴晒之下。站在路中间的我,也恨不能呼风唤雨,召来乌云来遮天蔽日,给予这世界多一丝清凉,安抚世人躁动的心灵。
从外面转入图书馆,第一感受便是爽快。门口的冷气是十足的,这一刻,我的双脚舍不得移动,我眷恋着这风。尽管不是自然风,没有它的灵动,没有它的轻盈。但是,它能够给我舒服的感觉。我喜欢这种感觉。此时的图书馆,又陷入了人满为患的境地,朝圣者般虔诚的人们背着厚重的书想来这里和期末考试一决高下,目之所及的座位上早已布满了书。唯有在这期末考将至的时候,你才能亲眼目睹这一年两度的壮观盛况。
这学期的我们,只需要考一门课程,所以当我大清早在这领地上旁若无人地看着别人眼里的“闲书”(《雷雨》,《一个人的好天气》,《烦恼人生》,《不谈爱情》)而怡然自得陶醉其中的时候,总有无限负罪感。我害怕坐在我身边认真钻研高等数学或工程设计的人忍不住对我投射以鄙视和妒忌的目光。
然而,尽管我内心多歉疚,还是要来此占据一席之地。毕竟,这里的“幽”时刻吸引着我。不管我是否真的每次都有学到什么,我都舍得把我宝贵的休息时间投掷于此,大有“挥时如土”的气势。永进师兄又一次打电话给我,接通电话便是劈头而来的一句话---- 别告诉我你又在自习!我扯着沙哑的声音回答:是啊。我在图书馆。他的震惊溢于言外。他说,你的声音听起来不是生病了吗?还不保重自己?我轻描淡写地说,今天不会很严重了。还记得上一次他找我的时候我也是在自习室,他也感到很诧异。确实,他的诧异是可以原谅的。毕竟,大三第二学期的我们课又少,考试科目又少,大可不必如此勤奋。可我,已然把图书馆、自习室当家了,没课的时候,周末的时候,自习总是我的不二选择。
说不清是怎样一种情愫,我的心总牵引着我的脚步不由自主往那里走。是图书馆的“幽”?是自习室的“静”?我已无从追究了。生病的我本该呆在宿舍好好睡觉好好养病才是,可我却还是7点多就起床,然后和W一起去吃早餐,一起去图书馆。当有人问我为什么要这样的时候,我是不知道如何回答的。因为,我也不知道。现在的我是一个无事可忙的人,一身轻松,没有任何包袱。我不知道我不去自习该干什么,我无事可做。也许,自习可以让我在阅读中走进别人的世界,领略别处的风景,书写自己的心情,打发我的落寞。
骨子里不安分的血液在这酷暑变得愈加活跃,我企图寻找一处幽静的角落来抚慰那颗躁动的心。
【编者按】静下心来,也许会更加接近愉悦与幸福,生活也会更加单纯与美好 。
责任编辑:邓琪蓉
201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