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东莞秘密—文化的堡垒
我来自广东,而我的家乡,正坐落于广东省南部,西临珠江口,与广州市、深圳市、惠州市接壤。当地的主要方言是粤方言和客家方言。在改革开放初期,与南海,顺德,中山有着“广东四小虎”的美称。没错,我的家乡正是东莞。近年来,我东莞连续五次被评为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特别在2010年,东莞GDP达到4246亿元,同比增长10.3%,经济规模国内排名第二十一,全球500强城市,排名195位。如上所述,东莞已发展成为工业强市,经济强市。一个如此强大的经济地级市地区,它原有的风俗文化,民族风情往往会被磨灭掉,埋葬掉。为了让更多的平民百姓能够重新感觉到浓郁的文化气息,让更多的粤西北地区的人民了解到东莞原有的传统文化,更为了中国五千多年的长久历史文化能够长盛不衰,我认为做这次关于“东莞文化”的调查报告非常有必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解决温饱问题不在是人民向往的生活。在高度紧张的工作压力下,人民更加希望过上吃喝玩乐的日子。这吃喝玩乐,也与当地的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吃在东莞。
炎炎夏日,正值桂味、糯米糍等优质荔枝成熟的季节。说起荔枝,不得不提东莞一年一次的荔枝节。每年的
东莞的道滘镇也渗透着鱼米之乡的文化。道滘镇是一个具有深厚传统文化的水乡。近几年被授予“中国曲艺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荣誉。当地的道滘裹蒸棕,道滘粥粉,以心灵手巧的制作,加之味道浓郁,馅料丰富,切开时色香味俱全,卖相极佳,吃起来香软可口而在美食界留下不朽的地位。前来东莞游玩的游客都常常将其作为“手信”带回家。
玩在东莞。
每年
乐在东莞。
东莞除了吃得文化特别丰富,连音乐文化也有三分姿色。
就说粤剧吧。粤剧是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民间艺术之一。2009年10月初,粤剧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东莞正是著名的粤剧之乡,粤剧火爆的程度在整个广东省可以说都是屈指可数的。虽然东莞没有专业的粤剧团队,但私伙局遍地开花。例如长安镇业余粤剧团于2002年赴京在人民大会堂演出大型粤剧《思源》。这些民间演出团队,有热情,有技巧,他们不以赚钱为目的,而且还自主地在做许多粤剧培训。不仅如此,东莞还打造了品牌活动“粤韵金声”,就是想打造一个平台,给许多对粤剧有兴趣的市民,老人也好、年轻人也好、新莞人也好,都来参与其中,感受粤剧的力量,感受东莞传统文化的底蕴。
刚说完粤剧,又怎么少的了非常有名的客家山歌。客家山歌是中国民歌中的一类,它使用客家方言演唱,歌曲中内容广泛,语言朴素生动,歌词善用比兴,韵脚齐整。在东莞的樟木头镇和清溪镇,唱山歌的人最多。那么为什么客家人要唱山歌而不去学唱粤剧呢?原因有几个:一是他们最早主要居住在山野之间,地方粗旷,多以大声喊叫作为打招呼的形式。并且客家人的性格大都简谱耐劳保守,那么用歌曲就能委婉地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或者发泄不满情绪。二是男女间调情所需,当双方都对对方有意思时,可以通过唱歌含蓄地表达自己的对对方的爱意,这是客家山歌的最主要的作用。三是纯粹的戏谑,即男女之一方以戏谑态度先向对方唱一首山歌,对方如有反应则互相以山歌调闹讥讽对方,如无反应,可知她是一个老实可欺或不会唱山歌的人,那就更可以放任起来了。如今,在许多大型晚会或表演中,唱客家山歌的人还是非常众多的,说明客家山歌文化有很深厚的历史底蕴。
在东莞,舞狮是传统的民间艺术,每逢过年过节,除了炮仗声响不断,舞狮就是重头戏。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舞狮活动则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愿望。舞狮最早是由佛教传入中国,一直传到东莞,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东莞的舞狮活动中,最精湛的可以数长安镇的狮子舞,狮子头跟随着音乐节奏声摆弄着,时而翻滚,气势实在非凡,长安也因此被评委“龙狮之乡”。
从上面的调查可以看出,东莞果然是文化的堡垒,无论在吃喝玩乐上都留着文化的脚印,散发出文化的气息,那么,我们该怎样才能让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历久弥新,长盛不衰呢?
首先,我们应该让每一位大学生都做一份关于自己家乡文化的调查报告,这样就让更多青年知识分子了解自己家乡文化,在意识上懂得保护自己家乡的文化。由于大学生还没有真正接触社会,没能广泛的做出一些保护本地文化遗产的呼吁。但他们可以在学校开展学术调查报告会,从而把文化蕴含深入每一位学生中,达到弘扬文化的作用。
接着,政府是一个市区,城区的重要支柱力量,有政府的支持,文化遗产的保护才更有力度。政府不应该只打着一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旗子,像晒鱼片似的只做表面,不深入解决问题。政府应该深入实践,到市镇区,亲自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向上级提交建议或者申请书,力求每一步都做到位,落到实处,为自己的村的传统文化保护弘扬工作献出每一分力量。
因为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都具有了解历史、教育后人、凝聚国民、鼓舞人心、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功能。因此在去年3月份两会上,有人提案建议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设立黄牌警告与红牌除名机制,以此来约束商业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保证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性。这是非常正确的做法。
最后希望全社会能形成弘扬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人人都来为这件事贡献一份力量。
【编者按】
作者从各个方面对家乡东莞进行较详细的调查与总结,让读者可以对东莞这个具有活力的城市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确实不错。问好作者,期待更多佳作!
——小小丫
2012.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