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端

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

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  

   

很久以前,文冲村有位姓陆的大叔犁田时,因犁破了鼠洞,一只特大老鼠从洞穴窜出,刚好被他一脚踩住,老鼠“叽叽叽……”的拼命挣扎,陆叔使劲的踩住,生怕它跑掉。你想想,老鼠本来就是人人喊打的害人虫,更何况是从他田里跑出来的,他每年辛辛苦苦种植的农作物,都要遭受讨厌的鼠害,他正愁逮不到它们呢!现在竟然让他踩在了脚下,他能轻易放过它吗?当然不能。他用右脚使劲的将它踩住,怕它不死,又用鞭杆使劲的捣它的头。直到老鼠头部破裂出血,四肢不再动弹方肯罢休。然后,他用两个手指夹住老鼠的尾巴,提起来掂了掂说:“哇!好家伙,比只小猫还重!少说也有一斤半!”然后顺手扔在路边。刚好这时被一位中年男子路过见到。他故意提高嗓门道:  

“哇!好大一只老鼠!比这头耕牛还大!”  

陆叔听后扫了他一眼反驳道:  

“你也太夸张了吧!这老鼠再大,也大不过这头耕牛呀!要是大个我这头耕的那就不叫老鼠了,该称大笨象啦!”  

中年男子见他笑话自己,便毫不示弱地道:  

“你不信?那咱俩就赌一把:我将这只老鼠放在牛背上,听过路的人怎么说,要是过路的人说牛大,那就你赢我输。要是过路的人说老鼠大,那就我赢你输。”  

老实巴尖的陆叔一听,认为自己赢定了。便问:  

“你说怎么赌吧?”  

中年男人说:  

“以过路讲话的人为依据,五人为限,其中有三人说牛大你赢,有三人说老鼠大我赢。”  

陆叔一听笑了笑说:  

“嘿嘿,那你输定了!我就不信有人说这老鼠比牛大。除非这人是疯子!”  

中年男子见“鱼”上了钩,又别有用心地说:  

“既然咱俩是玩赌的游戏,就应该定个游戏规则,避免事后扯皮。”  

“什么游戏规则?你说吧!”陆叔问。  

“等会不管过路的人怎么说,我俩都不准作声,谁作声谁输!”  

“行!”陆叔不假思索地应承道。  

“那你说,赌什么好?”中年男子问。  

陆叔想了想,觉得没啥值钱的东西好赌,便说:  

“那就赌五箩谷吧!”  

“五箩谷?干脆六箩吧,好事成双嘛!”中年男子补充道。  

“六箩就六箩!不过你说话一定要算数啊!”满以为赢定的陆叔再次与他口实道。中年男子回道:  

“男子汉大丈夫,牙齿当金使。‘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你要是不相信,我俩可以立一份字据。”  

“那倒不用,我是个乡巴佬,不识字,咱俩对天发个毒誓吧!”  

“好!”  

于是,俩人对天发毒誓道:“谁要是输了不认账,谁就遭火烧雷霹。”接着,各自将姓名、地址告诉了对方。并以击掌定论生效。  

原来中年男子是邻村横沙人。姓罗,名贵典,因他爱耍小聪明,而且鬼点子多,所以人们索性以他名字的谐音,管他叫罗鬼点。他将老鼠放在正在路边吃草的牛背上,然后跟陆叔一块坐在路边守候。等待过路人的说法。  

不一会,陆续有几位过路人走过,当他们看到牛背上的大老鼠时,个个都情不自禁地叫道:  

“哇!好大一只老鼠呀!我还从未见过这大的老鼠!”一连路过的五人都是这么说。  

这时,罗鬼点笑着对陆叔说:  

“哈哈,都听到了吧!这些过路的人个个都说老鼠大,没有一个说牛大的!这下你该认输了吧?”  

“我才不认输呢!”  

“为什么呀?”  

“因为他们只是惊呼老鼠大,并未说老鼠比牛大!”  

“可我跟你打赌的条件讲得很清楚:路过的人以五人为限,其中有三人说牛大你赢,有三人说老鼠大我赢。现在个个都说老鼠大,难道你还不认输吗?”  

憨厚老实的陆叔自知中了他的圈套,但又不知道怎么辩驳。只好自认倒霉,怨自己太粗心大意,欠思考。  

回到家里,陆叔心里一直闷闷不乐。他觉得这事输得太别扭,太窝囊,太不值。老婆似乎看出他有心事,但问他,他又不肯说。后经老婆再三追问,他才一五一十的说出了与人打赌的实情。在一旁听着的、读过六年私塾的十三岁儿子冷笑道:  

“嘿嘿,此人玩的是混淆慨念,乘机误导的把戏。他故意将人们固有的常规概念,与突发的超常规概念混淆在一起,然后乘机进行误导,诱您上钩,从中取胜。谁都知道,牛比老鼠大,这是人们已固有的常规概念,而特大老鼠是突发的超常规概念。因为人们平时很少见到这么大的老鼠。既然是少见,自然就会多怪。所以有句成语叫做‘少见多怪’。凡是人们觉得奇怪的东西,最容易发出感叹。这就是过路的人们为什么个个都说老鼠大而不讲牛大的原因。”接着,儿子又把如何对付对方的具体做法讲了出来。他说:“你们打赌的六箩谷,按固有的常规概念是指能装50斤稻谷的大竹箩。可因为你们打赌时并没讲明一定要用装谷的大竹箩,那我现在去找来六只田螺壳,然后用线穿连在一起,再装满稻谷,作为您输给对方的六‘螺’谷,是完全说得过去的!”  

老俩口听后眉开眼笑的夸赞儿子道:  

“这办法好!到底是喝了墨水的人!”  

第三天,罗鬼点赶着马车上门收赌债了。他将马车停在门口,然后进门毫不客气地问:  

“陆叔,六箩谷准备好没有?”  

陆叔十分客气地说:  

“早就准备好了,因抢耕、抢种太忙,实在是抽不出时间给你送上门,还烦你亲自上门收,真是对不起!”  

“不碍事,不碍事!”罗鬼点暗自高兴地道。  

“罗小弟呀,为了几箩谷,用得着这么兴师动众的赶辆马车来吗?”  

“这六箩谷说多不算多,说少也不算少呀!我想一趟拉回去省事。要不,我得来回挑三次,跑六趟,既辛苦,又费时!”  

“恐怕这也只是你一方的想法吧?”  

“你凭啥这么说呀?”  

“因为这六‘螺’谷还不够你用手提的呢!”陆叔边说边将事先准备好的一串六“螺”谷递给罗鬼点。  

罗鬼点接过用螺壳装满稻谷的所谓六“螺”谷,当场傻了眼。可他是个聪明人,马上意识到对方并不是他想象的那么好忽悠的人。不管咋说,这也是六“螺”谷呀!心想:我太小瞧他了,没想到竟然会栽在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民手里,真丢人!其实他做梦也没想到他是栽在一个年仅十三岁的孩子手里,他要是知道这一真象的话,不气死他才怪呢!  

   

上一篇:造句漏字生误会 下一篇:美国商人与墨西哥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