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端

大年初一的敲门声

吴天祥 

除夕那晚12点的钟声刚敲响,那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更是连绵不绝响彻云霄:从城东“噼噼”到城西,从街头“啪啪”到街尾;一直“哔哔叭叭”到年初一黎明曙光的到来。那气势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山都崩了地也裂了。过年放鞭炮的习俗,古人的原意是用来逐退瘟神恶鬼山魈。现在人已经不再相信有什么恶鬼山魈了。但这一习俗在各地却一直流传下来了。尽管花样百出,但其本质上都是为了表达对于新年和新生活的向往与期盼。过年放鞭炮我向来是不感兴趣的:既是对新生活的向往与期盼为何一定要选择放鞭炮呢?然而自己对鞭炮没有兴趣并不代表别人就不放了。12点钟,才出生几个月的小宝宝入睡不久就被那排山倒海的鞭炮声惊醒并大哭大闹。我从座位上弹了起来,把电视关掉了,又跑进房间把每个窗户都关紧关实尽量想减少鞭炮声的干扰。然而窗关紧了门也关得严严实实的了,那响彻云霄的声音仍然隔窗隔门不请自来。没办法只好用双手把小宝的耳朵按住,等小家伙又睡着了,这才用被子把他的耳朵轻轻的盖住。因为住的是高层楼,门窗关久了怕房间空气浑浊,于是试着开窗。啊,了不得:一股刺鼻的硫黄味汹涌而至。捂着鼻子的妻子忙示意别开窗。于是一夜只好紧闭门窗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等待着新的一年快快光临……。  

真是怕虎偏见虎。住在我家对面的一位年青仔偏偏是个鞭炮迷。年年从初一到十五早晚都要各放一次。虽然放的也只是一元钱的一佰响。但影响还是不小的。只要对面“噼噼啪啪”的一响,那刺鼻的硫黄味就从门缝里趁机而入,向屋内放肆的四处乱窜。如果此时把门打开,那鞭炮碎纸也随风飘入,大厅就一片狼藉。再往门外一瞧,门口和走廊也是纸屑满地。这可气坏了爱清洁的妻子,她先是呸,然后就怨言漫天,但等到对方放过鞭炮后总会情不自禁的跑出去打扫门外和走廊上的清洁。每次都如此。可人家并不当回事:每次鞭炮响后接着门也平的一声关上若无其事的我行我素。都是邻居,直说又怕得罪人,我们也只好让他我行我素了。去年的春节还没到。那家伙就先噼噼啪啪了。鞭炮一响他仍然若无其事地把门拉上,脸不红心跳那从容的样子仿佛在说,政府都没限令放鞭炮,你管得着吗?不过,与以前不同的是,每次放过后他都及时主动地去把走廊上的鞭炮纸清理了。我从不喜欢干涉别人应该有的自由,但对素质低下私心太重的人上还是有鄙视心里的。所以,我们邻里关系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见面最多点个头算是招呼,从没有和对方深交也不知对方是从事什么工作了,只知道那家伙总是早出晚归来去匆匆的样子。  

今年除夕之夜,因我那出生才有几个月的小宝宝受鞭炮之惊吓。所以年初一我们故意等到鞭炮声稀少些才让宝宝起床。我刚一起床就听到笃笃的敲门声。大年初一的难道就有人这么早上门拜年了?我从门的猫眼往外看,竟然是对面那个青年仔。心里顿时火起:难道是跟我借火放鞭炮不成?我诈没听见。笃笃,笃笃笃,一会门声又响了几次。妻子想去开门,我忙栏之。随之,噼噼啪啪就有鞭炮响起。害得妻子忙抱着小宝宝往房间里跑。但是小家伙还是受惊的哭闹起来。于是夫妻俩为如何让宝宝在鞭炮声中不再受惊进行了交流。最后一致的意见是想办法劝说对方暂时不要放鞭炮了。正在我起身想去敲对方门找那青年仔的时候,妻子说,慢,明天再说,年初一为这点小事叫别人一下子改掉一个习惯有点不可思议。  

第二天一大早。笃笃笃,从猫眼一看又是邻居那个年青仔。于是急忙开门想跟他谈谈。没想到,他一见面就说,叔叔新年好!真不好意思,你的宝贝让我放鞭炮给惊吓了。从今天起,我放鞭炮之前先敲门通知你,你先用手把他的耳朵轻轻按住以免再受惊吓。然后又补充说,昨天我已几次敲你的门几次了可是……。啊,原来这个青年仔昨天敲门是为……。我转怒为喜逐而喜笑颜开。之后,那个年青仔每放鞭炮都提前通知我,我们夫妻自然照他说的去做。果然,小宝宝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再也没有受到惊吓了。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家人用欢声笑语来祝福新年生活的美好,也祝愿邻里关系从此和谐起来!  

上一篇:拯救世界 下一篇:雨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