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品读
(一)
夕阳西下,晚霞铺满了整个西边的天空。
太阳渐渐地靠近地平线,渐渐地由一个灼热的火球变成柔和的火红的大圆盘。夜幕降临了,热闹繁华的城市的街道两旁,橘黄色的霓虹灯渐次地亮起来了。
火树银花、繁华似锦。
东边的夜空上,一轮明亮的圆月悄悄的探出了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独自一个人,携一壶醇香的陈年美酒,拾掇着满怀心事,静静地呆坐在窗户旁,窗内流入一泻如清辉般的月光,临窗而坐,凉风习习,清风呢喃,轻轻地吹拂着我的头发,神清气爽、心旷神怡,遥望窗外繁华的夜景,享受着这美好的月色,品尝着美味的陈年老酿,酒不醉人人自醉,醉了、醉了……
信手拾起桌上一本发了黄的书,墨香四溢,扑鼻而来,笼罩在那一丝一缕淡淡的月色里,借着朦胧的月色,品读起来,似乎更是别有一番韵味在心头。
(二)
月下,宜读李清照。
她独自守着窗儿,孤单地观赏着芳月,嘴边浅唱着她那婉约之词。“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是怎样的一寸愁肠;“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怎样的一种悲壮;“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怎样的一缕忧伤!“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又是怎样的一怀哀怨啊!
点点梧桐语,那个坐在载不动许多愁的蚱蜢舟上的比黄花还瘦的词人哟,如今何去何从、情归何处?
读着愁绪,一丝伴有 易安 居士的情殇萦绕心头。
品到的是她的怨情,读到的是她的婉约。
(三)
月下,宜读苏东坡。
他玉树临风,高大魁梧,身披襟袍,把酒临风,拂袖挪步,恣肆汪洋,无拘无束,在皓月下洗礼,在圆月下站立成了一尊不朽的塑像。他高声吟唱:“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带着他一生的豪迈情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浓缩着他一生对远方兄弟无尽的牵挂;“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透露出他一生不衰的豪迈。竹杖芒鞋轻胜马,他不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在赤壁之下,乘一叶扁舟,把酒望月,他伤感而怀古,触景而生情。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品到的是他的阳刚豪爽,读到的是他的豪迈奔放。
(四)
月下,宜读李白。
他衣袂飘飘,手摇纸扇,放浪不羁,遥望璀璨星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长叹:“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壮;高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奇观;吟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唱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铮铮傲骨。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品到的是他的磅礴气势,读到的是他的浪漫情怀。
(五)
品读经典诗词,畅游在诗词的国度里。识得陶渊明的悠然恬淡,在那幽幽的南山下,我掬得一捧淡雅的菊香;识得柳永的哀怨情愁,领略了浓烈的离愁别绪,在那兰舟长亭旁,拾得一束惆怅杨柳枝。
那轮明月依旧皎洁,流泻着澄澈的清辉。
月下品读,识得了不一样的人物,品得了不一样的收获,读到了不一般的心境。
【编者按】文不醉人人自醉。特此推荐。——责任编辑:莹光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