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话的守候
一个电话的守候
文/陈彩
女孩20岁出头,正值妙龄,在结束一段失败的恋情后,把原因归结于缺少父爱,缺乏安全感。女孩在心仪的男孩子面前,总是那么娇蛮任性,以自我为中心,有时突然想喝粥,会任性地命令男友在大雨天气里,为她献殷勤。她觉得别人对她这样都是应该的,男友必须对她好,以至于每次分手时,内心都不能得到平衡,找理由搪塞过去。
女孩可能误会父亲了。她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小时候,父亲为了生计,为了撑起这个小家庭,做起了出租车司机,时时是起早摸黑的,女孩看得最多的便是父亲匆匆忙忙的背影,还有父亲每次开完工回家数钱时垂头丧气的表情。在女儿心目中,父亲不是个聪明的男子,老实得来甚至有点憨厚,遇事没有铁定的主意,生意抢不过人家,致富的梦远远追不上。女孩特别讨厌去学校,总是听到别的伙伴同学们说她们的父亲,买了多少名贵的东西给她们,带她们去哪里好玩的地方,给的零花钱可以任意让她们乱花。说者无意,听者有意。每当此种尴尬话题出现,女孩心里总犯嘀咕,我爸才不会在我身上多花一分无谓的钱,没有给过零花钱,问他拿书杂费用时生怕我拿多。有了鲜明对比后,女孩越来越反感这个家庭里的唯一男人,在饭桌上吃饭时,鸡毛蒜皮的小事总要吵上半天,晾在他是家中长辈,女孩鼻孔里出气,心里直骂:这个没文化的农村男人!
不过,在这个农村男人身上,也有对女儿柔情的一面,很多父亲都是不会表达爱意的木头人。家庭不富裕,自然就没有筹划吃喝玩乐去,母亲整天围绕着柴米油盐团团转,父亲起早摸黑为生计,所以,女孩直到上了初二都还没有过生日,没有过属于自己的生日蛋糕。那种滋味,对于一个花季少女来说,就是眼红别人的生日派对垂涎不已。都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这句话可爱之处,便是父亲在女孩15岁生日那天制出了一个惊喜。生日那天,傍晚放学回家,惊现家里饭桌上摆满了香喷喷的美味佳肴,全都是女孩喜欢吃的菜式,那鲜美的鲜虾至今还记忆犹新。难忘的应该不止这些,而是晚饭过后,父亲捧上了一个生日蛋糕,蛋糕表层闪闪发光,原来是一张小小的荧光牌,闪烁着“生日快乐”四个字。女孩好感动,这大概是父亲为自己做的最浪漫的一件事了,事后母亲交代,本来家里是不想订蛋糕搞生日的,但平时不舍花钱的父亲执意要弄,原因是想女儿开心一下。女孩倾听母亲的诉说,那一刻,她是沉默的,但,内心是澎湃的。
“唉……”借着台灯,昏暗的灯光洒在书桌上,女孩疲倦的上身和书桌来了个亲密接触,撑起右手鼓起脸腮,对着电脑的荧光屏发呆。同宿舍的其他人都相继找到了实习单位,就算是没有找到的,家里早早就铺好了人生的路,安枕无忧。女孩从自己的专业出发,相继投了几份简历,人才招聘会也去面试了,却没有找到合适满意的,这不,现在只有唉声叹气的份咯。别人拼爹,别人工资分几处拿,别人穿戴名牌出入高级会所,别人的世界很华丽,自己的世界要奋斗。女孩又随意地浏览一下招聘网页,看看有没有好的信息,争取机会。
女孩太想得到一份工作了,只要有工作,才能有收入,有了收入,女孩脑里才不会一次次地晃动着父母亲佝偻的腰,为生存低声下气。而每个月的生活费,女孩每次去买东西时都觉得那钱沉甸甸的。尤为父亲,作为家里的顶梁柱,起早摸黑的,女孩很心疼父亲,去年春节,女孩逛街的时候,用打兼职的钱买了一件POLO衫给父亲,父亲乐呵呵到现在,女孩心里每想起他高兴的表情就觉得心痛,什么时候我能为家里出一份力,什么时候我能帮帮他——家里这个默默奉献的男人。
“嘟嘟嘟……”女孩拿起手机,来电显示竟然是父亲!女孩抿了一下嘴唇,感觉有点郁闷,好久没有和父亲通过电话了。
“喂……爸,你怎么给我打电话了?”父亲是开夜班的士的,现在这个时候他可从来没有给她打过电话。
“嗯,我现在在开工,就想给你打个电话。”父亲口气似乎很平静,似乎又急切地想表达一些什么:“你最近为找工作不开心吗?”
我很疑惑,“爸,你怎么知道的?”
“你姐告诉我的,有什么事多和家里人商量,别一个人撑着。”原来是姐姐,估计她看到我了我前几天发的空间说说。
在你孤独无助的时候,清高惯了,你不曾想过会有人拉你一把,于是你在这条孤独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孤单。惊讶地发现,亲情永远给你最及时的温情。
女孩缓缓地把手机放下,这平常的寒暄问暖,竟也浸湿了她的双眼,感动的是父亲给予的爱,成为她前进的动力。
上了大学两年多了,生性独立的女孩一直都很少给家里电话,偶尔只是向母亲报平安的音信,话题围绕着柴米油盐,还有些许大学生活的琐事。但和父亲交流似乎隔着阻碍,几乎没有通过电话。女孩在电话这头,父亲在电话那头,等待开口就这么难吗?女孩长大了,父母亲也相继在老去,这道沟通的桥梁必须由女孩牵头,走向父亲那头。
这是关于一个电话守候的故事,并且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