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爱或不爱
甲
当一个人想爱另一个人想到撕心裂肺,想爱到天荒地老时,另外一个人却无动于衷,似乎这就是注定的悲剧的。
上天的内心是冷酷的,抑或上天本来就没有心,它根本就不害怕会给你带去多少的疼痛和打击,它只知道它每一次安排都是为了让人的生命轨迹更加曲折。换个说法,上天很喜欢充满曲折,实质上是虽遗憾满腹但充满精彩的人生。
她叫白菜琴,高中三年级在读,喜欢写作,酷爱看帅哥,但写作永远都是她心中无法放下的一把屠刀,这比帅哥可重要着呢。
可白菜琴最近都在纠结,为啥自己会听信他的话,什么理科生将来比文科生更有出息,而白菜琴真正最有把握的是写作,她觉得自己当初就应该选文科。她这样觉得,是因为她对理科一窍不通,什么物理现象,什么化学反应,她都不懂,也都没有心思去懂。
她和他是在参加新概念作文比赛的时候认识的,那年才高二,他高三,尽管比赛两人都没进入决赛,可他们收获了友谊。
他叫张青松,是一个才子,精通古文,写得一手好文章,网络上早就遍布了他的各种犀利的文章,在高中毕业前已小有名气。可他不是文科生,他有一种保守的观念,觉得自己成为文科生以后,会走上中文系这条不归路,他不想做教师,更不想进入政府部门去写公文,他觉得那对他的思维是一种浪费。
在高考分数出来后,张青松并没有上重点,但他的体育特长可以让它成为重点大学的特招生。在反复斟酌之下,他选择了广州的一所医学院,并且医学院的老师非常欣赏这样多才多艺的学生,表示一定会好好培养这样的学生。
毫无疑问地,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很快就寄到了张青松家里。他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白菜琴,白菜琴那欢呼雀跃声,明显地已经喧宾夺主了,被特招到重点大学,还录到他一直都向往的临床医学专业,张青松认为这是他一直埋头苦干的结果,只是上天对他这几年发奋图强的奖赏。
也就在张青松高考结束的那个暑假,白菜琴和张青松又相约参加了一场省内校园文学大赛,希望有机会见面,一起上台领奖。于是,一个人在省的东边,一个在省的北边,一起努力用心地攒积着文字的资本,渴望有一天能够在文学比赛上交出满意的答卷,一起参加文学盛宴。
半个多月过去了,他们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他们把各自的作品都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对方修改。白菜琴的散文依旧保持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蓬勃的青春气息,张青松的诗歌依旧保持着浑厚沉重和凝练简洁的风格,他们都为彼此的作品精雕细琢,似乎都快分不清这是自己写出来的,还是对方写出来的。
很快,他们将各自的作品发到了参赛邮箱,并且约定如果有机会一定要相见。美好的写稿时光过去了,转眼间,白菜琴假期补课就开始了,她没有什么心思放在写作上了,而就是这一点,让她的精神备受折磨,她最不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用文科思维在理科班里而过且过,这样每一天都是行尸走肉。
白菜琴曾经告诉过张青松,她很不习惯理科班的生活。但张青松鼓励白菜琴要调整心态,早点适应理科班的生活。白菜琴觉得张青松讲得也有道理,只是她觉得理科班没有一点文学气息,这让她受不了,而每次理科试卷发下来,那红色的刺眼的分数,更是让她不想再坚持,理科生似乎是她不切实际的选择。
张青松哪里知道文学在白菜琴心里的重要地位,白菜琴好几次向他抱怨说她根本就学不下去,转文科班又是不可能的事,这让她有点想死的感觉。可张青松告诫白菜琴,如果你连这点挫折都承受不住,你还想在未来承受住什么挫折呢?
乙
很多名人都说,人生不是成功在顺境和坦途中,真正精彩的人生,是在一个挫折里成长起来的,一个个成功,是从一个个转折点寻找机会去争取到的。
白菜琴从书上也看到类似的道理,并且对此深信不疑。她决定要下定决心,绝不分心,在理科班里努力奋斗,一定不能辜负张青松对自己的期待,尽管她不敢确定张青松对她是不是一种期待,她还在理科班里扬言,不学好理科死不休,一定要让所有理科尖子对她刮目相看。
第二天,白菜琴还真的像是变了个人,一大早天还没有亮就起床背单词,背完单词就背物理公式,那种劲头堪称是要去冲锋陷阵。结果因为学习太投入,她连早餐都忘了吃了。
早上五节课,她不敢再像以前一样站着都能睡着了,她一改以往的陋习,即使肚子饿得咕咕作响,可她还是打起百分之百的精神,认认真真地听完老师讲的每一句话。
那天晚上,她累倒了,躺在床上很快就打起呼噜来。这让她的舍友觉得不可思议,此时的白菜琴和以前的她完全判若两人。
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白菜琴再也没有像之前那么拼了,她变得忧心忡忡,她开始担心自己每天都这么累,身体会不会垮掉,但却又无法改变自己熬夜到凌晨三点的习惯,她始终放不下心中的文学梦,她每天都要花三四个小时阅读和写作,否则,她会觉得自己没有为自己而活。
白菜琴回归到原来的生活模式,早上再也没有起过早床,上课再也没有一节是完整听下去的,不是昏昏欲睡,就是因为想着张青松,看着张青松的相片,偷偷地落泪,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更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和张青松见一面。
假期模拟考试的成绩出来了,白菜琴的成绩依然没有起色,她很不想考试,更不想看成绩,因为这些对于她来说,已经注定是她心里的一把利剑,每考一次试,每看一次成绩,她的心脏似乎有就要骤停的感觉,对她来说,那是怎么样的一种痛苦。
白菜琴又一次向张青松抱怨,她说她不想读了,她想去打工,以后可以做一个打工作家。张青松吓了一跳,这怎么可能呢?不是说好了要从挫折里寻找生机吗?
况且在张青松看来,高中没毕业就去打工,不应该是白菜琴应该做的选择,因为现在知识经济时代,没有知识就难以掌握这个世界的发展趋势,他还是给白菜琴讲了一大堆道理,还亲笔写了一封信,劝白菜琴集中精力,好好地学理科,这样以后才更有出息。
白菜琴从张青松的话里,似乎知道了张青松交女友的要求,她想张青松肯定不会交一个连大学文凭都没有的女友。于是,她再一次痛彻心扉地决定了,要发奋地学习,再也不敢荒废自己的青春。
在张青松的支持下,白菜琴在高三复习时继续保持文学创作,只是文章的主题思想,一直都是与高考和战胜自己有关。白菜琴喜欢称这种写作为一种屠杀,将自己害怕的心魔杀掉,这就是她认为这个阶段的她最需要做的事情。
张青松并不知道白菜琴压根儿就不喜欢理科,在他的劝说下,白菜琴每次都是强撑着说要学好理科,这已不是第一次了。
这一次,白菜琴的状态比以前好多了,她渐渐地懂得了物理公式,渐渐地不再害怕考试,因为每一次考试,她都有那么一点点的进步。
高考复习的脚步很匆忙,但白菜琴看着张青松给他写的亲笔信,她就更加坚定了以后一定可以做一名优秀的理科生,也一定可以和张青松相见,只因为她真的想抓住在转折点寻找生机的机会。
丙
省校园文学大赛的比赛结果出来了。白菜琴的散文获得了二等奖,张青松的诗歌获得了三等奖,这让他们喜出望外。
可是,白菜琴借故说无法参加颁奖典礼,其实是因为她最近的学习又出现了糟糕的问题,因为她经常通宵写自传性长篇小说,没有什么良好的精力放在理科学习上。而这件事情,白菜琴却没有告诉张青松,这只是她的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她想在高三毕业之后,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一本书。
就这样,白菜琴以学习太忙作为理由,没有参加省校园文学大赛的颁奖典礼,张青松独自参加了就在广州举行的颁奖典礼。
张青松觉得白菜琴在理科学习上应该比以前有很大进步了,于是他相信自己给白菜琴的建议是有用的。于是,他也不想打扰白菜琴学习了,他很用心地学好专业,课余有时间就写写诗歌,练练体育。
白菜琴哪里知道,张青松和她的联系越来越少是因为不想打扰她学习,她觉得这是张青松不怎么在意彼此之间的友谊。
其实,白菜琴在一年前看到张青松的照片时,就已经深深地喜欢上了他,只是她一直都羞于开口,只能悄悄地暗恋着张青松。而她的理科成绩,更是让她觉得张青松是一个好学的人,她应该向张青松学习,但她内心的那把屠刀,却始终左右着她,让她对自己的未来逐渐失去了信心。
丁
张青松在医学院里的表现非常刻苦,学习依然是名列前茅,写作业没有放下,都快出版个人专著了。在他的学校,喜欢他的女孩子也特别多,只是张青松不主张在大学谈恋爱,于是他都一一拒绝了那些向他表白的女生。
一年过去了,白菜琴也参加完了高考,在成绩还没有出来之前,白菜琴就已决定了不上大学了,她清楚自己的成绩怎么样,于是她决定找一家工厂上班。
其实,白菜琴暗恋张青松的事,早就不是暗恋了,白菜琴全学校的同学都知道了这个事,因为她写的一篇日记被舍友偷看了,日记里面就写着她很喜欢张青松这个秘密,而那个偷看她日记的舍友,很快就将白菜琴这个羞于开口的秘密传开了。
不料,这所学校很多学生都听说过张青松这个名字,于是,白菜琴喜欢张青松这个秘密,很快便在白菜琴的学校传开了。
很多时候,八卦新闻的传播速度堪比光速,况且这是一个互联网时代,白菜琴喜欢张青松这件事,在高三第一学期还未结束的时候,就已经通过网络,传到了张青松那里。
可张青松没有太在意,也没有心思把时间放在恋爱上,更不想拒绝白菜琴,他知道现在白菜琴最需要的是安心复习,而不是陷入被自己拒绝的痛楚之中。于是,张青松希望白菜琴仅仅只是暗恋自己,并且把暗恋转化为一种动力,那对白菜琴的学习也是一种促进。
现在半年又过去了,白菜琴知道自己高考考砸了,她深感自己再也没有力量去追赶张青松了。她之所以将自己的写作称为屠刀,是因为她真的想要杀掉自己心中的狂魔,休想让自己成为一个与大学无缘,也与张青松无缘的女子。而如今,她在劝自己,别再迷糊了,赶紧打工去吧,兑现自己当初说的成为一名打工作家的承诺。
高考成绩出来后,白菜琴已经打了十几天工了,她再也不想被考试伤害了,高考成绩她只是瞄了一眼,感觉自己没预料错,就下了死心要一心一意打工了。况且家里经济条件真的不怎么好,要是再继续堕落,那真的是一种不肖。
张青松询问起白菜琴高考成绩时,白菜琴只是说她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不能供她上大学,所以她很早就决定了要打工了,而成为打工作家,才是她最大的心愿。只是,白菜琴说这些的时候,心里真的很委屈,她哪里真的想成为打工作家,无法赢得理科尖子们的刮目相看,也无法兑现自己要和张青松相见的诺言,她已别无选择才撒谎说要成为打工作家的。
张青松劝白菜琴说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可以申请国家贷款,不要让经济条件成为不读大学的理由,那是对你自己不负责。
可白菜琴早已无心于上大学,她真的不想再来一年。她知道自己那本还没写完的长篇小说,也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哪个舍友打扫卫生扫走了,或者说有哪些人故意要让自己的命运充满曲折。这些伤心事在她心里郁积着,她真的觉得自己已经没有选择了。
张青松怎么都无法劝白菜琴上大学,他也不知道白菜琴的背后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他只知道要尊重白菜琴的决定,因为他信奉人各有志,不能将自己的信念强加给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戊
白菜琴的工厂每个月有两天假期,她决定要弥补一下缺憾,去广州见一下自己喜欢了很久,而今却无法和她在一起的张青松,这似乎是她的一种影响巨大的心病。
张青松也刚好考完了期末考试,他并不知道白菜琴要来广州,更不知道白菜琴是要来广州弥补心愿的,他只知道他还有好几个家教没有做完,假期还得继续工作。
在张青松的大学里,有一个他的铁哥们,名叫石大林,和白菜琴很熟,白菜琴是通过微博认识他的。
石大林深知白菜琴和张青松之间的事,只是他没有将他所知道的事都告诉张青松。在还没高考之前,石大林扮演着白菜琴了解张青松的一个媒人,他们也没有见过面,只是彼此因为有共同的话题而很谈得来。
白菜琴和石大林约定好,在医学院见面,然后再约张青松出来。这样安排,其实白菜琴是有她的目的的,尽管她心里觉得已经没有希望和张青松在一起了,但她还是不肯死心,她想试一下在张青松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他有什么样的感应,看还能不能得到张青松的好感。
在白菜琴到了广州张青松所在医学院的那一天,让白菜琴很难受的是,医学院校里的蚊子很多,把她打扮得自认为很不错的妆,因为挠痒而弄得很不好看。而张青松跟石大林讲,因为临时在外面有事,今天会很晚才回学校。
石大林约张青松晚上一起在学校外面的饭店吃饭,说有什么重要的事情。石大林和张青松是铁哥们,张青松很快就答应了,什么重要的事也没有问。
于是,三个人在学校外面的饭店见面了。让白菜琴彻底失望的是,张青松对石大林和一个女生坐在一起这一阵势,感到非常的好奇,问石大林这是石大嫂吗?场面即刻陷入了尴尬,石大林说这是白菜琴。原来张青松没有认出这个女生就是和他认识了两年的白菜琴,场面陷入了一阵沉默。
石大林赶紧用他的幽默感打破尴尬,可张青松很不习惯在这种局面见到白菜琴,这让他觉得不是那么对劲。
于是,这顿饭三个人吃得都很尴尬,石大林的幽默感也排不上用场了,而白菜琴心情非常复杂,尽管见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白马王子,但是他对自己的感觉一点都没有什么特别的信号,而白菜琴哪里知道张青松根本就不打算在大学阶段交女友,所以这顿饭上,更多被谈到的是大家对于文学一如既往的热爱。
即使是这样开放的话题,但三个人都说得像白开水一样,白菜琴挠痒挠得非常辛苦,石大林由于幽默感被堵也无法正常发挥,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张青松,也由于一整天的家教,疲惫得聊天不怎么投入,原本可以碰撞出剧烈火花的话题,此时聊起来没有什么滋味。
自从这一次三个人见面之后,白菜琴很快就回到了工厂,每天都过着郁闷至极的生活,打工也没有劲,写文章也没有劲,感觉生活就要塌下来了。她自己也不清楚,其实这个时候,只有一个幻想中爱她疼她的张青松,才能让她重新找回生活的自信。
而张青松也在石大林的口中知道,白菜琴这次来广州,就是想要试探张青松对她的感觉的。哪里知道,白菜琴吃了个硬馒头,怎么肯都啃不下来,现在弄得她一点心思都没有,连基本的打工都觉得没意思了。
其实,在白菜琴高三的时候,张青松装作不知道白菜琴喜欢自己,是真的希望白菜琴能将暗恋这份情当作学习的动力,而今却有点好心办坏事,这可怎么是好?
己
一个暑假,张青松断开了所有的网络, 手机也关机了,他很想封闭自己,他想把自己不开心的事情全都抛开,把自己不开心的情绪全都淹没在学习和写作上。
张青松深知来到这个世界上,他得有两个原则,一个是修炼自己永远都是在影响他人之前的,现在他所遇到的情况,他自己根本就无法去改善,因为对于高考,谁都要经历,而白菜琴的成绩,他似乎也猜出了根本就不可能上得了大学,而他希望白菜琴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理科生的想法,已经是没有可能成为现实的了。第二个原则,便是要爱一个人,那就要先学会爱自己,而他觉得白菜琴连她自己都不爱,又谈什么有资格爱他呢?
经过接近两个月的读书生活,静心休养,张青松已经没有多余的心思再去思考白菜琴的事情了,他知道新的学期,有更加重要的专业课程要学习,因为恋爱而影响学习,他会觉得这是一种不可原谅个罪过,况且他确定这并不是恋爱,而且他也不主张在大学谈恋爱,这就更加坚定了他不想再理会白菜琴这件事的决心。
有些事,不是时机不对,也不是生不逢时,而是属于你的,是怎么都逃不掉的,不属于你的,你怎么努力,你都会脱离轨道,总有一天你会证明给自己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迟早都不会属于自己,即使你一开始就非常强烈地占为己有,到最后你又不得不撕心裂肺地将它们归还给别人。
石大林和张青松依旧是铁哥们儿,两人一起学习临床医学,一起拿奖学金,一起加入作协,一起去远方旅行,像亲兄弟一样。
和以前不同的是,石大林很少用微博了,也很少跟白菜琴联系了,他知道医学专业要求他要沉得下心来,不要去学习表层文化,微博对于要成为一个名医的他来说,就是那么一种垃圾文化和浅表文化的存在。
张青松是一个偷师大王,他的模仿能力在医学院校里是数一数二的,他从石大林身上学到了许多幽默感,他的生活里再也很少出现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即使不愉快,他和石大林一起学习,一起外出,那些不愉快也很快就会灰飞烟灭,只要和石大林在一起,张青松生活中的郁闷就会片甲不留,荡然无存。
好几个月过去了,再没有人问过谁彼此过得究竟怎样,从前那份暗恋,似乎到此也就结束了,一切都按照新的节奏进行着。
医学院里的那几只猫咪,在夜晚经常发情,那种声音让医学院原本静得吓人的氛围得到了调节。而每一天都学习到深夜,不需要网络和恋爱陪伴的医学生,听到这些猫咪的发情声,似乎感觉到爱情就在不远处了,只不过,有一道坎要勇敢地迈过去,那便是那厚厚的一本本书,一场场充满挑战的考试,还有一种种不可预测的心理挫折和情商考验。
深夜时分,全世界都静悄悄的,张青松在日记本里写道:这又是一个充实的一整天,那遥远的未来,似乎也不再遥远了,因为我们正以接近光速的速度,专一而无悔地向远方进发。爱,先要爱自己;生活,成为名医的过程,就是让自己活出精彩和活出奇妙的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