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端

看见与背后

兴民村现在比以前好很多了,留守儿童的数量少了,老人们看病不再那么困难了,学校的教学设施不再那么落后了,后来连许多年轻人都愿意留在村里,谋个打工的职业,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也算是在安守这片曾经受贫苦穷困折磨的村庄。

兴民村现在的一派景象要归功于它的村长,尽管村长只上过小学,而且在中途因为贫穷还辍了学,但村长的管理头脑和发展理念还是很让人佩服的。

村长很善于交际,在一次交易会上,他认识了一位大企业家,村长将自己村里的稀土资源推荐给这位大企业家,希望企业家可以考虑往村里的稀土资源投资,不仅可以赚取巨大的经济利益,还能够让全村的农民都跟着富裕起来。

那位企业家很早便听说过稀土这种东西,也了解稀土资源的市场,企业家的野心也是很大的。就这样,两个人气味相投,村长和企业家很快便成为了朋友。

企业家答应往村庄的稀土资源投资,并且希望尽快谈好合作的事宜,以免让别的投资者抢先一步,从而错过发达的好机会。企业家显然是一位老手,在没谈条件之前,他已经将几万块钱现金塞到了村长裤兜里了,算是一种定心丸。

村长并没有真正拒绝,他也怕企业家不吃自己拒绝这一套,于是他只是意思性地推了一下,但企业家顺带着村长推诿的手和现金一并带入了村长的裤兜。于是,有了这个形式化的交际作为基础,一切条件恐怕都不难商量了。

企业家希望在村里建厂,并且所有的股份都归他一个人所有,合同年限是五十年。村长也提了他的条件,一要修好村里的路,二是除技术工人以外,其余工人大部分要雇用村里的农民,并且工资水平起码要能满足村民的衣食住行所需,以此来带动农民奔小康脱贫致富。

双方的条件都不会太苛刻,所以企业家和村长顺理成章地拟了一张合同,并且签好了字。这一张合同,似乎也就注定了这个村庄的命运,堪称这个村庄的发展蓝图。

   

  

才过了一个星期,兴民村从前坑坑洼洼的那些泥土路,就被铺上了一层坚实的水泥,村里的马路基本上都改成了水泥路,村民不用再担心下雨天出行时裤脚会被泥浆弄得脏兮兮的了。

通往稀土资源矿区的山路因为太狭窄,根本就过不了大型货车,于是企业家和村长商量着就把一些农民的农田改成了道路,铺上了一层水泥,就连从前还有鱼儿在水里嬉戏的小溪也因为改路而被填了。不过,企业家很爽快地给了那些农田被占用作为道路的村民一些赔偿和补贴,这种做法在钱比什么都重要很多的村庄里,企业家和村长都相信是必定可行的。

企业家看着一山又一山的稀土资源,不禁觉得自己像是捡到了宝,赚钱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了。村长看着村里的路修得那么坚实、那么宽敞,不禁为自己的交际能力和经济头脑感到欣慰,他想着村庄应该快摆脱贫困了,一切都只是只欠东风。

果然,企业家遵守合同在兴民村里雇用了近百个农民,但大多数都正值青壮年,可想而知开发稀土和加工稀土多需要年轻的劳动力。企业家当然明白,雇用本村的农民,劳动力无疑是低廉的,只要工人们都肯出力,肯用心把这个厂做好,自己是稳赚的,还留得一个让村民发展致富的名声,可谓一举两得。

村长依然记得自己收了企业家几万块钱,心里一直是无法放下这件事。于是他就偷偷地将钱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更重要的是千万不能被别人发觉,这可是犯罪的铁证。

尽管村民们都大声为村长叫好,称赞村长有一手,但村长心里还是有一个疙瘩,把那几万块钱给企业家送回去的话,或许是保全之策,但既然要送回去,那当初为什么又要收下呢?村长心里很矛盾,每当运载稀土的大货车开过,一阵风使劲地刮过,这风刮在村长脸上,都像一个个巴掌击打着他的心脏,那种担心和害怕是村长从来都没有过的。

接连几天,村长都没能好好睡一觉,在床上辗转反侧,失眠的节奏让他的精神有点失常。但起码的理智,他还是有的,只是他一直在想着怎么将自己手上的那几万块钱用掉,而且用得恰到好处,当做一种知错能改,洗掉他的罪恶。

   

  

村长想了好几天,突然地因为用脑过度就发了高烧,两眼发黑,精神状况不佳。村长助理见到此状,便急忙地将村长送到了村卫生站。

村卫生站只有一个医生和一个护士,此时卫生站里还有很多小孩因为最近的寒流而患上了感冒,等待着护士给他们打针。但小孩的家长看到身体虚弱的村长,个个都说先给村长看病,医生和护士也知道村长的功劳,于是就听取了大众的意见,先给村长量了体温、查了身体,然后才确定是严重高烧,打了几瓶吊针,开了几天的西药。

在村民的眼里,村长是一位非常能干的领导,这次病倒肯定是因为要处理村里太多的事务,村长可谓是为了发展村子,连自己的老命都不顾了。

其中有一位村民把自己的小孩在村卫生站里看病因为药物紧缺而导致残疾的悲剧告诉了此时刚刚才缓过神来的村长。在村长高大的形象面前,村民的那种弱势感和乞求感显得异常强烈。

村长安慰着这位村民,告诉他一定会让村里的医疗水平提上去。村长还在这位村民面前责怪自己没有做好工作,没有把村民的身体健康放在心上。此情此景,让在场的所有村民都感动至极,大家都用尊敬的眼神看着村长,可想而知,村长在他们的心目中,是一个多么强大的精神支撑啊!

村长似乎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应该把那几万块钱花在哪里了,再请多几个医生和护士到卫生站里,再购置一批医疗药物,这是他可以做的一件善事。他也很清楚,镇政府根本就不会考虑村里的看病难的问题,作为村长,他必须打破那种僵局,用自己的金钱去开好一个头,暂时不去镇政府那里报销,他相信时间久了,村民看病给卫生站支付的医药费,便可以维持卫生站的正常运转了。

于是,村长按照自己的设想到城里招聘了几名医生和几名护士,并且购回了一批最新的常用药物。也没有人问起村长这钱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事情的秘密只有村长一个人才知道。村长也曾想过,当初为什么自己不跟企业家商量好在村里要完善卫生站呢?给企业家打工的村民迟早也会生病,但想到这里,村长又会想到自己收了企业家的那几万块钱,这使得他感觉有力确实不出劲来,要是现在跟企业家谈这个条件,企业家把自己的罪行公布出去,该怎么办?

为了让村民摆脱贫困,并摆脱疾病的困扰,村长觉得自己花了那些本就不该属于自己的钱,也算是一种积德积善吧。村长相信一句古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时间未到。

这次高烧退下来了之后,村长便养成了一种习惯,那便是自言自语,向上苍祈祷,希望村子越来越好,村民们能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自己就可以不受良心的谴责了。

   

  

企业家只雇用了了村里的青壮年,还有很多老年人没有正务可干,所以村长就想到了一个点子,让每家每户的老年人种植水稻和庄稼,让大家都可以吃饱饭,并且可能的话,将多余的水稻和庄稼卖到市场,这样兴民村的经济便是另一番让人欢喜的景象了。此外,老年人适当干活,还可以预防许多疾病呢,村长不禁觉得自己的头脑转得快。

村长召集了村里每户人家的老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大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老人们都很赞同村长的想法,都夸赞着村长有经济头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就像村长的想法一样,老年人也把自己的劳动力放在了劳动创造财富和价值上,将以前那种呆在家里无所事事、凑凑热闹、东家谈西家事的习惯都丢掉了,兴民村村民的形象一下子就改变了很多。

现在在村里,依然还有一个孤儿,他原本是一个留守儿童,只因为到外地打工的父母意外地出了重大车祸,已经双亡了。他在村里也只有一个爷爷,但爷爷现在也因为儿子和儿媳出了车祸而疯掉了,整天都说一些没人听得懂的话。

这个孤儿因为读书很厉害,一直都被村民称之为“好小子”。在好小子爷爷还没发疯之前,爷爷是一个精通笔墨纸砚的教书先生,在他的教育之下,好小子也写得一手好字、一手好文章,并且借助便利条件,好小子到他教书的学校图书馆里博览群书,心智和思想得到了很好的启发,跟村里的童年人相比,好小子的各种精神气质和才华能力都是为人所称赞的。

爷爷发疯的时候,好小子已经上了高中,尽管好小子可以申请贫困生,但因为父母双亡和爷爷发疯的事情,他原本可以申请到的贫困生的名额都被学校其他有着关系的学生给抢走了。如此一来,好小子的学费和生活费便没了着落,好小子似乎要面临辍学的难题,更严重的是,他可能要错过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大学。

村长了解到好小子的情况后,也为好小子感到忧虑悲伤,对他既是同情又是怜悯。在深思熟虑之后,村长做出了一个决定,他可以用自己的钱替好小子支付学费,等到好小子有出息了,再让好小子一点点地还,这是可行的!

好小子得到了村长的经济支持,也受到了村长的精神鼓励,他那种求学的心便更加坚定了,准备要考上一所著名大学。

而村长自己也有一个女儿,学习并不怎么样,和好小子是同校同学。她对好小子也非常敬佩,就像佩服父亲那种领导智慧一样。

其实,村长女儿由衷地有点喜欢好小子,好小子人长得挺帅,有内涵又有气质,读书成绩又好,让多少同年的男孩子对他羡慕嫉妒恨啊!只是,好小子的身世不好,这一点让很多人在心里才得以找到平衡,而没有将对好小子的恨转化为一种彻底的排斥。所以,他们还是很愿意把好小子当成好朋友的。

   

  

其实,村长收企业家的那几万块钱早就经花光了,支付好小子学费的钱都是自己的工资,这样一来,村长原本很拮据的生活就变得更加拮据了。

村长夫人本身相貌就很迷人,虽说是沾了村长的光,但是和村长过日子,还真的没多少意思,跟着村长是整天的受苦受累,想买一些好一点的衣服都没有钱,想为女儿请家教提高成绩也就更不用提了。村长夫人心里是憋着一口气,而这口气一憋就是好几年,村里的人都渐渐地富裕起来了,很多人都新起了钢筋水泥房,而村长一家却依旧住着有点破烂的泥砖瓦房,女儿的学习成绩也是没有什么起色,这让村长夫人极其难受。

一气之下,村长夫人便跟村长闹离婚了。她受够了没有钱的苦日子,于是凭借着自己还算不错的容颜,抛弃了丈夫和女儿,改嫁给了城里一位丧妻的有钱男人。村长离婚的消息让村民们很费解,村子不是发展得好好的吗?为什么在最好的时候离婚呢?

在村民们都纠结于村长夫人对村长不忠的事情的时候,大家都没有想过受影响最大的是村长的女儿,父母离婚那一年,她正好要参加一年一度的高考。村民们对村长一家人的眼神从那时开始便有了明显的变化,村长女儿学习的心情也都没有了。到最后高考她真的没考好,只能落下一个巨大的遗憾。

无奈之下,村长只好把女儿送到城里的一所并不是太好的师范学校,还要靠着一点点的系,送一点点的钱,这对于村长实在是和妻子离婚后的第二个巨大打击。

好小子和村长女儿是同一年参加高考的,他果真实现了考入著名大学的理想,上了他最喜欢的法律专业。好小子被录取的消息怎么也无法让村长打得起劲,连一句祝贺好小子的话都没有力气说出来,村长的内心确实是受到了伤害。

没办法,村子已经发展得有模有样了,村长还是咽下了最近这些挫折,坚强地面对现实,把村民们异常的目光作为辛勤工作的动力,希望自己能够重新得到村民们的理解和尊敬。

于是,村长把女儿和好小子都送出了村子,让他们到远方求学去了,从此一个人过着孤独的生活。但他依然心怀人民,只要大家能过得好,自己多受点苦,多受点罪也是值得。

   

  

俗话说,男人有钱就会变坏,而这句话在兴民村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帮企业家打工的青壮年们,积攒了一些钱财,干完活的夜晚,他们丑陋的本性也开始暴露无遗了。许多青壮年聚在一起,又是喝酒、又是抽烟,还赌起了博,甚至有一个青年吸起了毒品。

有一天晚上,村长还在家里工作,考虑怎样才能办好村里的学校,但村子里传来了青壮年吆喝的声音。村长是滴酒不沾的,也是从来都不抽烟的,这次听到工人们吆喝的声音,他也觉得奇怪,于是就出去瞧了瞧,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看到工人们都在喝酒、抽烟,打牌赌博,村长气急败坏,心里是难受至极,一个风气淳朴的村庄怎么能够容得下这些低俗的行为呢?

村长很果断地发话了,他呵斥工人们要节俭至上,多为家里的老婆和子女考虑,别再败坏村风了。可工人们早已喝醉,又怎么听得进村长自己以为的那些“醍醐灌顶”呢?

工人们不但没有改变这些嗜酒成瘾的坏习惯,其中还有一两个工人向村长扔了啤酒瓶,啤酒瓶刚好扔到村长的脑袋上,砸得一声响,那是一种怎样的伤痛,又有谁能够理解?

村长只好忍下了这口气,并没有追究拿啤酒瓶砸伤他的那些工人,而是自己给自己上了点药,没太在意自己的伤。他还是想让村民们都戒掉赌博的陋习,让民风真正纯朴起来。

又一个夜晚,村长又一次听到了工人们的吆喝声,他断定这又是那帮不争气的村民在赌博了。可这次他不敢一个人行动,他觉得必须得采取更科学的措施,才可以对村民们的陋习既治标又治本。

于是,村长向镇警察局发起了求助,希望警察能够对那些不知错的村民们进行教育。

但让村长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镇警察局里面就有几个警察参加了兴民村那帮工人的赌博,村长的求助信息很快就断在了镇警察局,镇警察局通风报信的人早就把信息告诉了正在赌博的那几位警察。警察带着村长去村子里整顿赌博的风气,一个小时之前还赌着博、吆喝着的工人却都散了。看到这种场景,村长是一脸惊讶和不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警察局的民警还告诫村长,下次可别乱报警,警察可不是随叫随到的,乱报警等于扰乱公共秩序,即使是村长,也是要被行政拘留的。村长无话可说,此时他身边没有一个可以“说话”的人,他感到异常的孤独和落寞。

   

  

从那次报警以后,村民对村长的意见就更大了,尤其是村长把镇政府拨给村委会买娱乐设施的钱都用在了教育上,更是让村民感觉是到了该换村长的时候了。

但村长的任期还没有满,所以换不换村长,还得看村长自己是否愿意辞职。村长如今是只剩下了一脸落寞,快乐的回忆几乎都没有了,尽管如此,他还是要继续担任村长,因为他觉得自己根本就没有做错什么,那些本身就应该受到教育的青壮年又凭什么能把自己赶下台?

村长坚定地选择了留任,而且他还决定那种杜绝不良风气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于是便加大了对于教育的经费投入,村民的娱乐和休闲这一块暂时就搁置一边了。

村长万万没有想到,从前善良的村民竟然会在自己家门口挖了一个深坑,让自己一出门便掉进深坑,更可恶的是,坑里竟然还有一些人类的排泄物。全身脏兮兮并且挣扎着爬出深坑的村长,他很清楚这是谁干的,可他已经因为坑的深度太深,摔得腰和大腿已经骨折了。

无依无靠的村长一个人一步一步爬着爬到了村卫生站,幸好卫生站的医生和护士并不是那种负心人,他们看着村长受了如此重伤,便想出了办法,一起出钱给村长治病。医生和护士也知道最近村长和村里的那帮赌博工人关系闹得紧张。而此时在村子里能和村长谈心的,也只剩下这些医生和护士了。

在城里求学的女儿听说了父亲受伤的消息,立马赶回了家,因为女儿已经很恨母亲了,爷爷奶奶也早已过世,现在她只剩下了父亲这一个亲人了。受过父母离婚打击的她,不想再看到父亲再受打击了,因为她深刻地明白,受打击的感受该有多么痛苦,况且父亲人这么老实、这么一心一意地为人民服务,怎么会受这么大的委屈呢?

她回到村里,紧紧地跟父亲相拥,村长实在是忍受不了这些委屈,便将自己的遭遇一概不漏地告诉了女儿,在场的医生和护士也听到了一些村长的委屈,医生和护士在背后不禁感叹村长的命运是多么的曲折。

尽管把委屈都说出来了,村长的心情也平静了许多,骨折也渐渐地在康复,可是这些委屈又有多少村民能懂呢?已经奔小康的村民又有谁敢说自己不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呢?

   

  

那一年,村长女儿已经读大四了,就快毕业了,正是一年应聘教师的时节。可惜,村长女儿因为小时候不善于读书,养成了一种不好的学习习惯,再怎么努力用功也还是没有多大起色,她第一次应聘教师,因为笔试成绩不高,就错过了当老师的机会。

而好小子也在那一年毕业,他选择了考公务员,他向来都是学习的佼佼者,在学校里没有谁比他学习更刻苦,也没有谁比他更有才华,他依然是大家眼里的优秀学生。在大家看来,他一定可以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

果然,好小子考公务员笔试成绩是第一名,远远超过了第二名,接下来还有一个面试,他也有条不紊地精心做着准备。按照正常计划,他发挥出了正常的水平,而且对于自己的面试感觉比较平静,拿第一名或者第二名是没有问题的。

在进入面试环节的三个考生当中,除了好小子是没有家庭背景的,其他两人都有着各种关系和人脉。也就可想而知,再出色的好小子,在一些人的暗箱操作下,为什么也会被别人击败了,他们用的是一种人们无力反抗、无处诉说苦楚的手段,这种手段可谓卑鄙,但却很现实。

于是,好小子和村长女儿一起一毕业就失业了。可好小子依然记得自己能够走到今天,要感谢一个恩人,那就是曾经帮助他支付学费的村长,他发誓要好好工作,来日报答村长的大恩大德。

就在好小子面试“失败”之后,他回到了村子,找到了村长。村长比以前少了很多激情,也不再有万千村民的精神支撑的形象了,在听到好小子说一定会好好报答他的话时,村长内心好久都没有流过的温暖突然出现了,村长很是欣慰,村子里还有能够和自己相处的如此和谐的村民,还是存在积极上进的好青年的。

那时,村长女儿也刚好在家,村长看着已经到了出嫁年龄的女儿,似乎也已经为她找好了对象了。只是面对两个等待就业的孩子,村长也没有多少头绪,未来怎样还很难预料。

   

  

好小子和村长女儿真的在一起了,这一年,他们一起在城里的一家服装厂做针织工,却又不仅仅是打工,好小子还记得自己考公务员的远大志向。于是他一边打工,一边很努力地复习。

之所以选择针织厂,好小子其实是有意的。针织需要耐心,稍不留神就可能会让针给刺到,他希望自己能够耐心一点、细心一点,只要能够坚持不懈,一定可以织出一件漂亮的衣服来。

村长女儿也没有忘记自己想当教师的心愿,童年开始就不太善于学习,如果能够知道怎样学习更高效,她便可以把这些秘诀都传授给她的学生了。于是,她就非常勤快地向好小子请教疑问,她也一边打工,一边准备明年的教师考试。

用心奋斗的时光,其实是很珍贵的,因为用了心,它便会变得很短暂,变得异常的让人想要珍惜。这一年过得很快,他们两人也成熟了不少,他们也很清楚,是到该成家立业的时候了。

村长也吸取了从前的惨痛教训,他决定要对村里的娱乐设施进行完善,让村民也有休闲的时间和空间,不再去惹那些不良青年。

后来,换市长了,换了一个很有决心治理贪污腐败的市长。这市长一上台便将自己的风格身体力行地让所有官员都知道了,以后所有的贪污腐败,在他眼里是绝对容不下的,谁要违法,谁便要栽在他的手里。

而新市长另一个让人赞叹不已的优点是他很擅长发掘人才、利用人才。在深入了解了兴民村的发展状况后,他认为兴民村村长绝对是一个有精明的领导头脑的人,于是他很果断地就提拔兴民村村长做了县委书记。

这个消息一出,从前那些欺负村长的青壮年也不敢再对村长下什么毒手了,新市长的上任似乎就成了为村长正名的时机,让村长重获新生的希望。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命运的确是在跟他开着一些玩笑。

好小子知道新市长上任要大力反腐的消息,就更加坚定了要考上公务员的决心,他知道这一次只要自己用心去准备,一定可以成功的。村长女儿经过一年时间的打工生活,也变得更能感悟人世了,经常受到好小子的点拨和感化,思考问题和学习知识也变得更加聪明了。

那一年公务员考试,好小子考上了法院;那一年教师考试,村长女儿考上了市里最好的小学。

真可谓三喜临门,村长荣升为县委书记,好小子成为国家公务人员,村长女儿实现了一个教师梦。或许,这正印证了那句老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

   

  

后来,兴民村有村民到法院状告稀土企业,说他们的企业排出了太多污水,排出了太多有害气体,许多村民正因此而患上了严重的肺癌,身体里面的重金属也超标了……

市环保局专门派人到兴民村做了调查,果真查出了问题,村里的空气质量严重不达标,村子里的饮用水里含有太多的有害物质,就连农民们吃的食物里面,也是含有过量的重金属。

按照新市长的做法,稀土企业的董事长被检察院全面地调查了,从上到下地查、从过去到现在地查、从一个问题到另一个问题地查,这个董事长被查出了诸如“贿赂、嫖赌、勾结黑社会”等这些问题,其中就包括为了在兴民村开发稀土资源,曾经贿赂兴民村村长的口供。

事情越闹越大,本来也许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谁知道那企业家贪生怕死,希望自己以突然出现的诚实的品质免掉死刑从而保住性命,却让越来越多的人卷入了这场风波。

在法院工作的好小子,还没有和村长女儿进入婚礼的殿堂,正准备按照岳父的安排举办婚礼,到时候在婚宴上赚取一笔钱,好在城里买一套像样的住房,谁知道现在岳父也陷入了这场风波,这该如何是好?一种捉摸不定和不知所措在他的脑海里回旋来,又回旋去……

   

上一篇:为加入寡妇团体而变性 下一篇:听说爱情需要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