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总是在花开花落间轮回,纵然有过欢笑与泪水,但更多的是执着,因为我们坚信只有执着才能创造奇迹。
――前记
花开花落,叶黄叶青,不知不觉与“含羞草”走过了半年光阴,其间体会了无数次分分离离,在汗水中更多是一个人承担着,每一次回到“含羞草”,凝视那一篇篇经过精心挑选的推荐文章,看着社友们在属于自己的文字天地里编织着属于自己的文学梦,见证着我们成长点滴的亦是文字,每当回忆起这般光景时,心中总会涌起一股带泪的感动。因为文字,我们走到并聚集到了一起……
“含羞草”的起步并非一帆风顺,成立之初在“创网”上显得那么渺小,或许与京剧里的人物相提并论,惟有扮演小丑角色。那时侯几乎处于一种瘫痪状态,只有寥寥可数的几个人,我尝试去寻找失败原因,后来的知自己犯下了一个愚蠢错误――给它起了一样个看似很难听的名字,以致于诸多人不愿意加入。这也是最主要失败的原因。
多少次在梦里我曾经想解散“含羞草”,因为自己造就了一个败笔,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最终还是决定留下它,我想,既然让它因为文字而诞生到这个世界上,就不应该剥夺它所承载的文字的梦想,不管最终它的名员如何,我都要与它在文字道路上相互搀扶走下去。
风消逝2003早前就已经是“含羞草”中的一员了,他很积极在社里的会议室时提出一些建议,他的文字也总是占据着推荐文章的最前面,得益于他的积极与热情,我很快注意到他,之后任命他为副社长,与我共同携手创造“含羞草”的奇迹。
当时社里真的很不景气,虽然努力了,却仍然没有多少好转,但我们依旧在诠释着“执着”的含义。或许执着真的能创造奇迹,“含羞草”经过一番颓废的洗礼后,逐渐地成长了,逐渐地成为“创网”里比较瞩目的文学社区,想到自己辛酸的付出终究没有付诸东流,心里很是欣慰,随着“含羞草”内部的逐步完善,不断有新社友的加入,社区逐渐变得热闹起来,我终于长叹口气:当初因为执着而没有放弃“含羞草”,否则今天也无缘认识那么多热爱文字的同龄者。社友不断地为我提建议:如何让“含羞草”变得更出采……
风消逝2003,下雨天的叶子,良月,木言,天使的眼泪结,天使猪猪,金色羽翼,忧忧蝴蝶,寂寞的鱼……我们都成为同路者。
每次我们总是相聚在“创网”这个大集体,一起感叹人生,追求理想,探讨文学……却不知为何时光会如此短暂,无奈只能把话题留到下次讨论。
若需要将一件事情做好,总要付出代价的,因为上“创网”过于频繁,自己已经多次引起父母的不满与责怪,而我总是耐心跟父母解释着自己的所作所为,虽然征求到同意了,但只能偶尔上一次,母亲说,你喜欢文学,我并不反对,但总归要把握一个度,不能过于痴迷,那样对一切都是不好的。我不想让父母过于操心,便默默点头答应了,但心灵深处对文学的依赖已不能自拔。我想,自己今生与文学是不可或分了,这种渴望更如同鱼儿对水的依赖。忽然想起一句话――鱼对水说:我在水里,你看不见我的眼泪。水说:我能感受到,因为你在我的心里。或许我对文学即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相对父母而言)。
父母总认为青春朦胧的我们不理解他们的用心良苦,认为我们只是一颗萌芽不久的草苗,是那么弱不禁风,总害怕自己的孩子受到无辜伤害,这是源自上一代人对社会的经历形成的自身阅历,于是将其传授给我们。当然,父母的话有时候也是正确的,毕竟出发点都是好的。
于是,经过一番调解,我再次回到“含羞草”回到“创网”这个大集体。可闷热繁芜的六月已经到来了,大家都面临着学期末考试,社里的下雨天的叶子,滴血牡丹……等几位社友都面临着高考,自己才一段时间没来,大家都在为各自前程奔忙了,我不禁感叹。
在等待大家高考的那段日子里,我一直在发稿,可以说已达到频繁程度,曾看到有人指出的一个写作歧途:把文学作为一种消遣和发泄情感的工具,这种心态指明了是对文学的一种亵渎,认为文学作为一种传承文明的工具理应给人一种充实,积极的感觉。但我却不这么认为,如果像他所说,那些透露着唯美情感的文字都是一种对文学的罪过了?文学是可以有多种风格的,这只不过是因人而异。
令人烦闷的黑色六月终于过去了,大家都回来了。那个时候,我也正式告别高二,期末考试也已经结束,从而走进传说中那个暗无天日的高三……可是我发现自从度过了那个繁芜的六月后,大家都变得有些沉默了,有时候就算同时在一起亦不知道讨论些什么,或许我们的心已经存在距离了,原本打算在社里成立几个管理部门,却因为忙于学习的缘故而一直耽搁至今都没有完成。原来为“含羞草”的宣传部长的天使的眼泪洁不知为何原因辞职了。这段日子社里也冷清了不少,就因为在这个七月发生了一件让我很不愉快的事情――松柏离开了“含羞草”,本来他亦是我高二时的同班同学,因为他原来打算与我合写一部小说,我拒绝了,本来小说就是个人著作,合著的意义不大,再者我也没有时间,原本自己打算写的小说因为时间关系,具体动笔时间都还没有确定。他说呆在“含羞草”找不到自己想要的那种感觉,但我固然不知道他真正需要的是哪一种感觉……看了他的留言,我没有回复,这一刻亦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我认为,该走的总归会离去,纵然勉强挽留也无任何意义。但我是不会离开“含羞草”。
在顶着高温的七月里,我忍受着离别的痛苦。高考放榜了,却传出了沉痛的消息,叶子说她考砸了,只能去读大专了;牡丹亦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不知道她是否会踏上复读这条路。
我问过叶子,她说自己不会复读了,因为这条路太辛苦了,她亦无法再次回去面对暗无天日的“高四”。我很想问问叶子为什么会考得那么差,却又怕触痛她的伤口,叶子似乎看透我的心思,主动向我道出了原因。高二那年,她喜欢上了一个男孩,恋爱与学习成绩一般是成反比例的。叶子亦不例外,所有心思都花在那个男孩身上了,叶子原来认为爱情总是如童话般美好,在尝试过是苦涩的,天长地久只是一场虚无的盛筵,那首ONCE YOU HAVE TASTED LOVE 只是空中楼阁而已……
叶子说完虽然没有哭泣,但在她的文字间我却能隐约感受到那些忧伤。
目睹了她们的失利后,我忽然对高考多了一份惧怕与敏感。广东的夏天原本就很闷热,气温就像微波炉里一般。我瞄了瞄温度计:36摄氏度……这无意加剧了内心的骚动与悲痛。
很想整个夏天都呆在“创网”上为自己降降温,我认为夏季最好的消暑方式就是写写文字,因为这一过程可以忘却周围一切,达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境界。
但现实却不允许我这般“糊涂”,尽管舍不得“含羞草”,舍不得“创网”大集体,因为八月我就要进入那个传说中暗无天日的高三了,明天能否成为“幸存者”还是个未知数。高考似乎就是一场抢滩登陆,却不知道自己能否避开“枪林弹雨”见到最后胜利的曙光……
无论无何我是不甘心被高考打败的,特别是见证了叶子与牡丹的沉浮后,我不愿意让自己的青春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记得在我痴迷“创网”时,父亲说过的一句话:在此即使你多么优秀,在应试教育面前只是一张白纸,这一切只能等于零,只有通过高考才是唯一途径……这话深深刺痛我的心,虽然身处“创网”,但我总归都明白这些道理,或许本不该怪父亲,他的一番言语亦是在为我着想。但我显然排斥父亲这种漠然的态度,虽然亦明白这一切。
我很想在“含羞草”里与大家相互谈论这些问题,但多次都相遇不到,我并不想离开“创网”这个大集体,因为我文字的归宿就在此,就这么走了,我想自己即使不疯掉也会垮掉的,这不禁使我想起第一次接触“创网”,源自与首届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那时候进行名单查询时无意间知道了“创网”这个大集体。
文学固然亦是需要自信的,曾在学校多次参加写作活动获奖的我在无形中建立了对文学的坚定态度。虽然首届创新作文大赛最后只拿了个优秀奖。
我相信:“含羞草”的所有社友都是热爱文字的孩子,否则在这里不会见到他们执着的身影。
我一直想把自己的苦衷告诉风,却没有勇气,亦不知道风的想法如何,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要选择告诉风?或许因为他是最佳人选,亦是我的同龄者,他也即将进入高三了,已经有好一段日子没有见到风的文字了,或许他也有着与我一样的迷惘吧……
风是个和有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人,那是在看了他的小说《那一年,花开,花落》后得出的定论。或许风想在上高三前倾注出自己所有的情感吧,因为情感在高三只会酝酿成黑色。过早的倾注总比无谓的遗失好。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已是七月下旬了。风告诉我,他高三了,以后可能不常来了,我也深知自己也即将成为高三的一员,以后上“创网”的时间肯定会有所减少,很害怕自己这么一直呆下去会被周围人说这么痴迷会影响学习,更何况正是最关键的一年。
在这个夏天见证了诸多同龄人的失败,却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文科生,难道说选文科就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吗?可以见得广东这边对文科的要求的苛刻,本科都要五百分以上,我却选了政治,学校里很多要好的同学都劝我转科,说文科没有好果子吃,我也不是没动过心,有几次很想转到艺术类的美术或音乐……以前的一个好友也是学音乐的,他这次考了二百多分,却已经上本科了,因为艺术类的录取分数线都是比较低的,但前提是术科必须已经通过。
今年学校又创造了高考的辉煌,庆祝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本来的喜讯声音却加剧了我的悲伤,我没有盲目乐观,总认为这只是代表了一个过去,将来还是一个未知数……文科生没有在这场战争中创造奇迹,地位再次面临尴尬,我有一种抬不起头的感觉,我恨周围的一切,恨师兄师姐们为什么没有创造一个奇迹,恨这高不可攀的录取分数线。但这纵然是无法改变的现实,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我不会再转科了。母亲说,本科上不了,上个专科也可以。听着她的话,没有欣慰,却有一种心酸的感觉,虽然她这么说,但我知道母亲的内心还是希望我能有所突破。
我想我是不会改变了,既然选择了就要尊重自己的第一选择,死也要死在文科的墓地里了,我曾告诉过几位社友,她们的看法与我的基本相同。但我没有问过风,亦不知道他的看法如何,不管最终结果怎样,都让我们彼此祝愿,我想这就是青春所必须经理的花开花落吧……
不知不觉,“含羞草”在我与风的管理下,已在“创网”安然能够度过了半年,从青涩到逐渐成熟,我也在一步步成长,只是“含羞草”已没有以往那般热闹了,自从松柏走后,我就再也没有和其联系过。曾记得他以前说过,高中毕业后他就去打工了,因为以他现在的成绩肯定是考不上大学了。所以这也是唯一选择,无论未来他走向何方,我都默默为他祈祷祝福,希望他一路走好……
日子还没有结束,“含羞草”仍安存于“创网”,我仍然在繁重的学业中忙碌并努力着,风也同我一样吧。叶子,牡丹,良月,木言,天使的眼泪洁……亦在为自己的学业或前途而奔忙着,这一切只为生活。
我们依旧深爱着“含羞草”,热爱着“创网”,因为这里见证了我们成长的点滴,我们把最美好的青春铭记在它的身上……
后记:反复听着周华健的《朋友》,在笔尖下任凭思绪的倾注完成的这篇小说。青春的我们总是拥有着太多的烦恼与挫折,总是花开花落间沉浮着。于是总在尝试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温暖。当这篇倾注着复杂情感的小说呈现在眼前时,或许这就是我们的全部了。或许执着,我们不一定能够创造奇迹,但失去执着,我们却一无所有。
【编辑按】
看完了 全文 居然想写首短诗 呵呵 因为最近迷上了写短诗 :
放飞青春
青春回旋在向上的年轮
历史记载着跋涉的足迹
忘不了那火一般热情的文字
忘不了那忙碌的身影
所有的骄傲与荣誉
都已云谈风轻
这里
是属于你们的天空
文学的舞台上
你们永远是主角
----- 编辑 叶子
2007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