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我真的错了
也许,我真的错了
已经过了十几年,还不曾忘记当年阴雨连夜冲刷白帝城,先主临终前谓丞相:“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他们都不会猜到,那时有一个人正偷偷窃听于门外,那个人就是我马谡!先主说的人就是我!十几年来,我一直咽不下这口气,主公临终前凭什么说我言过其实,不可大用?我不甘心!于是,我默默跟随诸葛丞相南征北战。终于,我在丞相征南中孟获之时,说出一番“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战略理论,得到了丞相的赏识,苦日子终于熬到头了,我从此受到了丞相的重用……
这次丞相举兵十万出师北伐,以完成主公临终一统天下的遗愿。我毅然站出来,说要引兵前出驻守街亭。我深知街亭乃我军战略要地,是魏军反扑的必经之路,我若将此处守好,必立奇功,待那时我再趁势率兵支援主力军,直取长安,天下可定矣!此计妙哉,妙哉。
丞相虽知我深通谋略,但还是千叮万嘱地说:“汝此去可要小心谨守此地,下寨必当其要道之处。”意思是叫我处处小心,安营下寨要安在敌军的必经之路,才能不使敌人偷过。我信心十足地立下军令状,如不能稳守街亭,按军法立斩不赦!就这样,我带着两万精兵出师了。
大军来到街亭,我却暗笑丞相过于忧虑,街亭四处荒凉,山路险要,魏兵如何敢来?就算真敢来,我以为大军可不必安寨于平地。街亭侧边有一高山,四面不相连,且树木极广,此乃天赐之险也,大军可以屯兵山上,兵书有云:“凭高视下,势如破竹”!我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若我能以己之计守得街亭,那主公泉下有知,定会后悔生前说过的话。
“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我违背了丞相的军令,屯兵山上……
谁知魏军果真经过街亭,我命众军下山阻击,不料魏军人多势众,我被迫退回山上。我更没料到,魏军四面围山,将我困于山中,断我粮草,绝我水源,众军人心惶惶,纷纷下山投降魏军。我不明白,通晓谋略的我坚持以自己的计策破敌,有何过错?我万万没有想到我的计策,得到的是这样的结果……
而后,丞相知我被困,派遣援兵营救我,我死命突围,终于狼狈逃回汉中……
此时,我已披头散发,跪立在刑场,众军将面无神情地看着我,看着眼前被铁链捆绑,头背刑具的我。我不敢抬头看他们,我不想了解他们心中的愤怒。丞相亲自主持我的死刑,他摇着羽扇,郁愤的眼神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我。
我看见丞相流泪了,顿时觉得自己真的好可怜。别人都以为丞相流泪,是在为我这个通晓谋略的人才将死而惋惜。也只有我才知道,丞相为何而哭。丞相是在为自己而哭!他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听从先主“不可大用”的劝告,偏偏重用了我!
“你可知罪?”丞相正视着我。
我没有回答。我觉得我并没有错,我只是相信自己的能力,我要想证明自己,坚持执行我自己的战略而已,我有错吗……?
“报……禀丞相,各路北伐大军皆败,魏延部、关兴、张苞部伤亡惨重,赵云部正从斜谷退回,阻挡敌军……天水、安定、等郡被攻陷……皆因街亭……街亭失守……”我远远听见探子视这样禀告的。
“北伐大军失败了吗?几个郡都被攻破了吗?全因为我马谡吗?”我默默问自己。
也许,我真的错了……只是,我还来不及为死去的将士们流下眼泪,架在头上的刀早已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