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端

扎白手绢的姑娘

   

                                       感谢前辈赐稿!  

作者简介     

   陈绪生,笔名:绪森。系湖北监利人。生于1946年1月15日,从小喜爱吟诗,作文。1964年应征从戎,1969年退役从警,1986年调入司法部门工作,现乃退休干部。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在一些书、报、杂志、网站发表诗歌、小说、笑话故事等900余篇。著有《心雨》、《星迹》、《新声》三本个人诗集,一本《破案失妻》小说集,二本《民间笑话集》。现是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东岭南诗社会员,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员,黄埔区文联常委,《野花》诗社社长。      

     

     

   在车间劳累了一整天,好不容易才挤上公共汽车,站了三个站,我几乎站着也想睡觉了。多想找个位置坐一会,还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啊!就在我四下环顾的时候,果然发现在我前面几步远的座位上有位老妇要下车.我急忙挤了过去想占座,屁股还没触到座位,就听“噗”的一声,被靠近这一座位的一名衣着时髦的妙龄姑娘坐在了上面。她点头向我笑笑,以示歉意。    

   “去你的吧!少来这一套,我现在需要的不是歉意,而是座位。要是你能把座位让给我,我不仅会向你表示歉意,而且还会感动的向你道谢呢!”我心里这么想但没说出口。      

    接着,我偷偷地向姑娘打量了一番:啊呀,我的乖乖,好俊的姑娘,似乎觉得有些眼熟,但又不知在哪里见过,啊!对啦!大概是在电视荧屏上见过。    

    唉!可惜枉有—具好躯壳,外貌虽属一流,但心灵却是“次品”,想想她那争座的举动,再看看她身旁站着的一位足可以当她爷爷的老人,我又不禁暗自为她惋惜,心想:要是坐着的是我,就是再劳累也会让位给老人坐。可她却若无其事,心安理得。    

    约莫坐了三个站,可能是她几次欲起身让站在她身旁的老人坐,但均被老人用手按住。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祖孙俩是不太正常的祖孙关系。因为老大爷太溺爱孙女了,宁愿“老枝”受罪,也不让“蓓蕾”有损。难怪这位姑娘这么不懂事,原来是被这位老大爷惯坏了。我把对姑娘的意见转移到了对老大爷的不满。    

    过了一个站,车上又上来一位挺着大肚子的孕妇。我想,这回看你还坐不坐得稳.因为在她前后左右的座位上不是老人,就是抱小孩的妇女,唯独能让座的就是她一人。我有意拿眼死死地盯住她.大概她看出了我的不满,欲站起身来让座,但却被老大爷按住了她。这时,我真想骂这老头儿:“你这老头也太不通人情了,你疼爱孙女到自家去疼爱,这是公共场所,应该讲究点社会公德。你本人不要她让座,这是你们自家的事,旁人管不着。可现在她是在为一位孕妇让座。再说这车上的窗口旁边也写得清楚明白:‘要主动给老人、小孩、孕妇、残疾人让座。’ 难道你这老头瞎了不成.更何况你孙女年轻身健,有什么理由不让座呢!”我心里这么嘀咕着,但却没有爆出声。我以鄙视的目光注视着他祖孙俩。我相信这时在他们周围目睹的乘客也会以同样的眼神看着他们。    

    大概是姑娘叫周围利剑般的目光刺得再也坐不安稳了,她不顾祖父的阻止,站起身来内疚地道:    

   “大嫂,你坐吧!”     

   “谢谢!”孕妇道谢后,便迫不及待地坐了上去。    

   “孩子,你……”看着她让座的老大爷在一旁急了眼。    

   “爷爷,没事。”姑娘笑着对爷爷说。    

   “阿芳,你怎么就出院了?”她爷爷还想说些什么,却被刚上车的一位漂亮小伙子的叫声打断:    

   “我还准备晚上到医院去看你呢!”    

   “你怎么知道我住院了?”    

   “从报上看到的呗!”    

   “从报上看到?”我和乘客一惊,接着在心里打了个大问号。小伙子一边回答,一边从挂包内拿出一份报纸,打开凑过去给她看:    

   “想不到你面对持刀的歹徒会临危不惧,拼死搏斗,真不愧是巾帼英雄!”小伙子不住口的夸赞,顿时使周围的乘客都产生了兴趣,我也和其他乘客一样,忙伸过头去看小伙手上的报纸。只见一行醒目的大号黑体字跃然纸上:《姑娘勇擒抢劫犯》。文章的右上角还有这位姑娘的照片呢!    

啊!原来眼前这位姑娘就是邓兰芳!难怪有些眼熟。早在半个月前,我就在《中国法制报》上拜读过她的先进事迹:那是在半个月前的一天中午,一歹徒乘人们回家吃午饭之机,持刀冲进南头储蓄所,指着一名值班的女职员威胁说:    

“快将保险柜的钱拿出来给我,要不我就砍死你”。就在这节骨眼上,让提前回所的女职员邓兰芳看到,她毫不犹豫地从背后扑上去,死死的将歹徒拦腰抱住。口里还一个劲地对同事喊:    

   “快拿凳砸他的头……”    

    那位吓得不敢动弹的女职工一见情况有转机,忙抄起一张方凳使劲向歹徒头部砸去。由于歹徒给人抱住躲闪不开被打昏在地。歹徒在挣脱中将兰芳的右腿砍伤了好几处,其中膝盖骨被砍至骨裂。当时因流血过多也栽倒在地。闻声赶来的群众将案犯扭送到公安局,将邓兰芳送进了医院……    

    想到这些,我不禁对这位刚才还被我鄙视的姑娘肃然起敬。    

    这位小伙也不知是为了讨好姑娘的喜欢,还是被姑娘的事迹所感动,他竟然绘声绘色的像说书人那样将她的事迹合盘托出来。最后还关心地问姑娘:    

   “你的腿这么快就好了吗?”    

   “都伤着骨头了,哪有这么快好!”还没等姑娘答话,站在旁边的爷爷心痛地道:    

   “医生叫她继续留院治疗,但她说啥也不肯,说什么单位人手少,坐着不碍事。医生拗她不过,只好叮嘱她,现在骨盖的裂缝还没痊愈,千万不可久立和多走动!她却不听。”    

听老大爷这么一说,周围坐着的几位“特殊乘客”也连忙起身不约而同地说:    

   “大爷,您怎么不早说,请姑娘坐我这儿吧!”    

   “不用了,谢谢叔叔阿姨们的好意,前面站我们就要下车了。”姑娘望着众位乘客笑笑摇着手说。    

    随着“嘎”的一声,汽车停下了。乘客们忙让开一条道,姑娘在她爷爷的搀扶下,一拐一瘸地走下了车。    

   汽车开动了,姑娘的身影慢慢的消失了,可她的事迹、品德、容貌却久久地在我脑海里萦绕。我多么希望能找上这么一个品貌双优的好伴侣啊!    

   

上一篇:恍然如梦 下一篇:“ 醋瓶”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