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端

虽无法改变命运,但可以成全自己

“探究别人的痛苦本身就是一种痛苦。”何建明先生如实说道。是的,读《落泪是金》,其实就是在窥探别人的痛苦。因为这是一本关于贫困大学生如何克服重重困难上大学、如何在大学里生存的故事。读别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泪,这是我的第一感受。

人很难真正对别人的故事感同身受,除非两人的经历非常相像。而《落泪是金》之所以能够引起我的共鸣和思考,也是因为我的身份跟他们一样,同是来自贫困的家庭,同是内心自卑而敏感。正如何先生所说的,“几乎每一个贫困生身上,都有一段催人泪下的苦难史。而我也一样,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也承受了很多这个年龄不该承受的痛苦和磨难。

在以往我会拷问上帝,为什么同样是人,我身边的同龄人却比我幸福那么多,他们家境殷实、他们养尊处优、他们出手阔绰。而我只能斤斤计较着每个月的伙食费,就像文章里的于吉磊那样克制着自己的食欲,以此减少生活的开支。我们都一样,贫穷使我们很多时候连身体的需求都满足不了,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而这也只是我们所承受的痛苦里最微不足道的冰山一角,很多时候,我们心灵上受到的伤害远比身体上的伤害更严重。因为家境贫寒,我们害怕被别人看不起,担心引来异样的眼光,因此在校园里更加沉默,心灵也更加敏感和脆弱。

跟书里其他贫困大学生一样,我也比平常人更看重人性中最起码的自尊,尤其作为女生,我从来不愿意跟外人谈及内心的苦楚和愁闷,哪怕它们就像枷锁一样一直缠绕在我的内心里。我只是将贫穷化作一股力量,因为要吃饭,要交学费,我只能通过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争取得奖,以此来获得奖学金。当内心有了目标时,就会忘记眼前的痛苦,专心致志地达到自己的目标。我不知道在《落泪是金》里的故事主角是否也一样,也能够将贫穷化作一种力量,努力去完善自己,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当我刻苦学习、不断用课余时间去做兼职时,我已经忘记贫穷所带给我的痛苦,直到阅读《落泪是金》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不是个体,这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境况比我更凄惨的大学生,他们都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关怀和救助,而当我们把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整体命题去看待时,又会衍生出更多的思考。

贫困大学生所背负的压力远远大于其他大学生,父母倾家荡产供我们上学,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我们身上,期待有朝一日我们能够出人头地,能够改变一家人的命运。但是在当下,寒门再难出贵子,四年毕业之后我们很难成为权贵,而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从事着一份也许仅够养家糊口的工作。又如何做到不辜负他们的期望呢?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其实,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读书就是最好的出路,即使它无法彻底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但它是成全自我最好的办法,因为它让我们摆脱农民的身份,成为一个新的知识分子,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精神世界也日益得到救赎,虽然贫穷的现状无法一下子改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总会让我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而这也是读书的意义所在。


上一篇:《落泪是金》读后感 下一篇:人生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