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端

新闻

  • 关于高州缅茄文化发展的调研报告

    前言高州市,位于粤西南部,东近南海,南踞鉴江平原,西连广西,北靠云开大山,扼粤桂六县市要冲,是广东省省辖茂名市其中的一个县级市。高州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录入国家文物地图册的文物保护点204处,居广东全省县级市之首。1996年被定为广东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003年来获国家级荣誉5次,获省级荣誉10多次。由于三下乡活动历时较短,仅靠我们数位调研组员的力量全面去研究高州传统文化尤显不足,所以我们决定立足于其中一点——高州的缅茄文化,通过调研活动调查和分析的形式来挖掘高州缅茄文化的调研价值,把握当地的传统文化现状和文化发展需要,并借助实践报告的方式展现出来,以吸引更多必要、合理的社会资源来发展高州缅茄文化。高州缅茄文化知多少高州缅茄的传奇故事:据《茂名县志》载,明朝万历年间,祖籍高州西岸村的太仆寺少卿李邦直“自滇携种归”。李邦直在辞官还乡后,将一颗缅茄籽送给娇儿佩戴,以示富贵长命。不久缅茄籽失落,遍寻无踪,于是便诬为儿子的侍婢所偷,后来严刑拷打至死。事隔三年,儿子的床下砖缝中长出了一棵缅茄苗,李邦直让人拆除府北,让其生长。有人认为,这颗缅茄籽不愿在地下沉默,依然冲出地面为婢女伸冤,真是“恶人无情树有情”,并将此树称为“含冤树”。旧社会那些含冤负屈、投诉无门的平民百姓,常到树下诉求,望能伸冤昭雪。为了了解高州市民对高州缅茄文化的了解程度,我们调研组的组员在高州市区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回收了191份,其中1份作废,回收率达95.5%,有效率为95%。我们在问卷中一共设计了十个题目,主要围绕受访者的年龄区间、对高州缅茄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对缅茄文化发展的建议等方面来展开。第一个问题是主要是关于被调查者的年龄状况。15岁以下占18%,16-25岁占37%,26-35岁占17%,36-50岁占16%,50岁以上占12%。由此可以看出,作文当代高州缅茄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青少年占了一半以上。其中26-50岁的受访者比例相对低一些。主要是由于青壮年外出打工,对本地的传统文化关注低也相对低一些。比例最低的老年人年岁大多都在六旬,传承者老龄化较为严重。第二个问题是“您一般是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高州的缅茄文化”,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来了解的受访者占绝大多数,为35%;其次是老一辈的介绍,为32%;而通过参观和杂志来了解情况的受访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7%和16%。由此可见,网络传媒的影响成为了传播高州缅茄文化的主要力量,而老一辈们的代代相传也是较为重要的。书面报刊的宣传影响还有待提高,参观方面可以通过打造好景点品牌来提高当地民众对高州缅茄文化的了解。第三个问题是“您对高州缅茄文化的印象是?”,选择“非常喜欢”的受访者占了23%,“比较喜欢”的占53%,“没感觉”占23%,“不喜欢”为1%。结合调查情况来说,对高州缅茄文化较为了解的民众都会由衷地选择喜欢,而对此关注度较低的民众则会觉得没有什么感觉,甚至认为了解高州缅茄文化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因而不喜欢。第四个问题是“是否知道高州缅茄雕刻已经被公示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43%的受访者表示听说过,但不是很清楚;32%的受访者则表示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但也有25%的受访者是表示毫不知情的。据了解,2011年3月至10月,省文化厅开展了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缅茄雕刻作为茂名市七大入选项目之一,被成功列入推荐名录。高州缅茄雕刻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高州人民的骄傲,但在调查中却发现有如此多的人对此事不够了解。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高州缅茄文化的发展趋势分析第五个问题是“对于高州缅茄文化的未来,您觉得?”其中有46%的受访者表示“较为乐观”,而36%的受访则表示“很难说”,仍然有一小部分人觉得“比较悲观”。为了能进一步了解致使人们产生这些想法的原因,我们紧接设置了一道相关性较强的题目(第六个问题)——“您认为是什么原因使高州的缅茄文化逐渐遭到冷落?”大多数的人们都认为是当地媒体对高州缅茄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民间流传具有其局限性,政府的保护措施做得不够到位,高州缅茄文化欠缺时代性,传承人老龄化。为了更加深入了了解缅茄文化的发展,我们还去采访了缅茄雕刻工艺者梁师傅。梁师傅在采访中表示,缅茄雕刻工艺的传承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主要原因是,缅茄雕刻耗时长,而且做出来的工艺品不一定都能销售出去。由于宣传力度不够,人们对缅茄雕刻工艺品了解得不够,导致了人们对其需求量不大,影响了缅茄雕刻工艺品的市场。此外,用作缅茄雕刻工艺品的工艺都需要自己亲手制作,市场上难以找得到。一些老龄工艺者已经“归隐”,却没能将手艺传承下来,将会导致文化断层现象。以上表明,高州缅茄文化的发展面临着尴尬的局面。站在文化的角度上,这是当地的一种传统文化。时下越来越多的新潮事物侵占着民众的眼球,尤其是年青一代,使得他们对自己本土的缅茄文化关注度降低,甚至还偶尔会出现“无人问津”的窘状。早在几年前,还会有中学生谈及到“缅茄杯”这种类似尖子生考试的项目,而在我们的这次采访活动中,虽然偶尔有学生听说过“缅茄杯”,但却不能理解其中的涵义。事实上,“缅茄杯”也是高州缅茄文化的一种传承,借“缅茄”之名去开展各种活动,更加能引起人们的关注。站在经济的角度上,缅茄树盛产于缅甸,是经济价值极高的珍稀树种,木材坚硬,耐腐,是高级家具、建筑等优良用材。缅茄上部为颜色金黄的蜡质蒂头,下半部为种核,形状与颜色均和荔枝核相似。缅茄籽为红紫黑色,扁椭圆形,坚硬且有光泽;种子的基部有角质的假种皮,可雕刻印章或作其它工艺品。缅茄花晒干后泡茶,有清热解毒、祛热治胃痛之等功效。据西岸村的一位老伯所述,村里的古缅茄树每年都会结下不少数量的缅茄籽,缅茄籽市场价为每粒30元至50元人民币,缅茄籽雕刻成工艺品后售价可高达200元乃至千元。过去,村中男婚女嫁,大都喜欢用缅茄雕刻工艺品作为赠礼。当时还流传着一首小诗——“奴生西岸近莲塘,嫁与南桥何姓郎,愧我压妆无别物,缅茄刻就两鸳鸯。”如今,在高州的大街小巷,有很多人兜售缅茄籽,但这些缅茄籽大多不是来自西岸村的,也因为蜡头小无法雕刻,经济价值较低,只能作为纪念品出售,一粒也可卖10元左右。而在冼太庙、观山寺等景点,各种开光圣物中总少不了缅茄籽的一席之地。据了解,这些开光过的缅茄籽市面价格也普遍为二十元以上。由此看来,缅茄还能为高州人民带来不菲的经济效益。传承高州缅茄文化,体现高州缅茄文化价值要实现高州缅茄文化的价值,必然少不了一些必要的宣传手段。在第七个问题中,我们设置的是多项选择题“您觉得采用什么方式最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并传承高州缅茄文化呢?”其中选择“利用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加大宣传”和“开展有关活动,如举办以缅茄文化为主题的征文活动等”这两个选项的受访者占绝大多数。也有倾向经济型和政治型的,选择“开展有关的商业活动,如缅茄雕刻工艺品的拍卖等”和“政府对高州缅茄文化的发展给予更高的关注和支持”的受访者也有不少数量。而选择“在学生的课堂上增加相关内容”这个选项的人数相对少一些,主要是因为受访者站在各自不同的立场来考虑,因而所得出的结果也有所不同。但这些举措对于加大高州缅茄文化的宣传力度还是大有裨益的。第八个题目是“您认为有发起保护高州缅茄文化活动的必要吗”,绝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支持”,但仍有少数人认为“无所谓”或是持“反对”态度。要知道,群众的力量是强大的,当地民众应当成为高州缅茄文化的弘扬者。对于当地民众而言,信仰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将高州的缅茄文化融汇进人们的信仰中,让人们在心中树立好关于高州缅茄的印象,这样将会让人们更加容易接受当地的缅茄文化。第九个问题是“您认为有无必要在学校中大力宣传高州缅茄文化,开设兴趣班将缅茄雕刻技术传承下去?”有69%的受访者表示“有必要”,但也有10%的受访者表示“无必要”,选择“无所谓”的也占了21%。由此可以看出,还是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民众对高州缅茄文化的发展表示出来的积极性不高。缅茄雕刻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但学习所需时间也是极其漫长的。虽说开设兴趣班有起到宣传作用,但对于学生而言,本身兴趣才是主要的。因而,在这个问题上,大家也是众说纷纭。最后一个问题是“您认为当代人在继承、发扬和保护高州缅茄文化上应该怎样做”,选择“平时了解并适当关注高州的缅茄文化信息,从自身做起”的受访者占36%,选择“主要关注如何使高州缅茄文化融入现代化社会并体现其价值”占43%,选择“有可能的话,投身高州缅茄文化事业”占12%,选择较为消极的“都是陈旧的事物,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的占9%。其中足见,有心人还是占绝大多数的,至于少数部分的民众,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让他们了解到高州的缅茄文化。市场上的销售点毕竟有限,甚至不为大多数人所知。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宣传,或者利用便利的网络开店,将缅茄雕刻工艺品的图片放上去供人参选,从而让更加多的人了解到高州的茄雕艺术,也可以促进高州市民的经济效益。高州缅茄作为高州的一个特色品牌,政府可以藉此开展主题活动,来打造好当地的品牌文化,让当地民众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此外,也可以将高州缅茄文化融汇进高州的旅游文化中,从而增进外来人对当地文化的喜爱程度。1986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到高州视察时,在参观了这棵珍稀的奇树、听完当地的介绍后,曾表示:“不要让这颗缅茄树断子绝孙,要想办法繁殖这稀有的优良树种。”由此看来,高州的缅茄文化也得到了当时领导人的肯定,这也是对高州缅茄文化的发展潜力的一个重要评估,因而作为当地的高州市民就更应该肩负起建设高州缅茄文化的重任,让高州缅茄文化的价值能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1970-01-01 08:00:00 作者:陈晓清 9579 0

  • 第一次被叫“老师”

    我们已经从嘴里叫出“老师”这两个字太多太多次了,而今天,听到小朋友们叫我老师,那嫩里嫩气的声音实在是太好听了!我很享受她们的叫声,每次应他们的时候,自己的心里都会涌出一阵自豪感。他们那忽闪忽闪的大眼睛,是那么的清澈无杂。他们又是那么的天真可爱,美丽无邪。当他们围绕在我身边的时候,我就像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孩子们围着我转,我就像是宇宙中无可替代的太阳。一切都感觉是那么的美好。刚来到山茶小学,看着不是那么尽如人意的居住环境,我真的有点打退堂鼓的念头。或许是我们生活得太娇气,每天过得无忧无虑的,而当我们突然面对这样的与以前完全不同模样的生活环境的时候,我们不适应了,会产生一点排斥心理。我就是这样的。现在感觉这样的自己很不负责任,一件事情,既然选择了,就要风雨兼程、坚持到底。接下来的十天,我将会享受每一次被学生们叫我“老师”的机会,我也会享受在这里生活的每一天,与学生们共同建造一段美好时光,可以令自己终身难忘的时光。

    1970-01-01 08:00:00 作者:伍思莹 9586 0

  • 湛师10历史1班社会实践服务队开展三下乡调研活动

    7月14-19日,湛师10历史1班社会实践服务队在吴川市黄坡镇新定村开展关于新定村社会治安情况的调查活动。五天来,10历史1班社会实践服务队5名青年志愿者认真听取了新定村党总支、村委会负责人的村情介绍;实地参观考察新定村,;深入田间地头、乡间农家,认真调查了新农村治安的问题;精心准备,设计制作了调查问卷,印制调查问卷,开展了对各个年龄段的村民访谈活动。10历史1班社会实践服务队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实效性、针对性强,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志愿者良好的形象和素质,体现出湛师人的精气神,受到当地干部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1970-01-01 08:00:00 作者:湛师法政学院10历史一班社会实践服务队 9639 0

  • 红土情缘启航了

    7月8日,湛江师范学院数科院学生党支部“红土情缘”社会实践队抵达吴川市吴阳镇文塔小学,开展了为期12天的以“青春在基层闪光,梦想在文塔飞扬”为主题,“牵爱同行,载梦齐飞”为口号的“三下乡”支教活动。随着车子的行驶,一幕幕盛夏的新绿跃入队员们的眼帘,文塔小学领导老师的热情接待,及孩子们的热烈欢迎驱散了队员们的迷茫和疲惫。在校长早已准备的开学典礼上,“红土情缘”实践队带队老师卜秋香详细介绍了湛江师范学院以及“红土情缘”实践队的基本情况。在谈及开展舞蹈、音乐、美术、武术等兴趣课堂时,本安静坐在台下的孩子们终于按捺不住了,眼睛散发出好奇的光芒,脸上挂满了灿烂的笑容。随后,实践队班主任进驻各个班级,进行活跃的自我介绍及生动的课程介绍。孩子们对老师们绘声绘色的讲演反应热烈,师生和谐的笑声夹杂着孩子们认可的掌声,久久回荡在教学楼里。据悉,为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红土情缘”实践队支教组开设了5个班,学生人数将近150人。调研组将针对当地医疗保险、经济发展水平和空巢老人的情况等方面调研当地的文化。此外,实践队队员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紧跟时代步伐,立足该院专业特色,充分发挥人才优势,认真扎实地开展好该院今年社会实践活动工作,并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坚持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道路,深入农村基层,为村民做好事、办实事,为新农村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青春和热情。

    1970-01-01 08:00:00 作者:林冬香洪燕 唐秋红 周荣飞 9633 0

  • 111

    111111

    1970-01-01 08:00:00 作者:1111 964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