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68、这里的水很清“这里的水好清,你说这要是一个湖那该多好。”我站起来,憨憨的笑了。宝行和宝松估计是被我莫名其妙的想法弄得跟个结巴的主似的,半晌没说话。“我心里头高兴,随便说说。”我解释道。“水库倒是有一个,只不过好久没下雨了,水库都快干了。好不容易下的一场雨,要不我带你四处溜溜?”宝松特兴奋的说,“你这些年跑的都是城市路线,估计没到过这样的山村吧?”“去过山村,可去过的地方没这儿山好,没这儿水好,也没这儿人好。我去那些小村庄,也就瞎逛逛,人生地不熟的,觉得自己就像农村里那些驻扎在田地边的稻草人一样,样子看起来唬人。我还记得有一次我误打误撞进了一个小村子,在村子里还没转上几分钟,就有个自称是村子里管事的人找上了我。他对我那可是真的客气,老板前老板后的,一个劲的跟我说村子里的情况。说什么早些年找风水先生看过了,先生说这块地儿那可真是风水宝地,在这儿投资准发财。我当时还正郁闷着的时候,他就生拉硬拽的要带我去看地形,然后回过头跟站在他身后的妇女说,晚上多下几两米,用刚收上来的新米下锅,回头你把孩子住的地儿给我收拾收拾,孩子们先去老二家住,腾出个地儿给客人休息。他身后的妇女唯唯诺诺的,一个劲的点头。我那时候就急了,连忙跟他解释,老大半天才把他给说服下来。后来又跟他聊了很久,听他说了村子里的很多事情,说得我心里是一阵涟漪接一阵狂风。后来我就问他关于投资这回事,他当即就说,咱这还不是因为穷,这一生算是穷怕了。趁现在政府鼓励大老板到乡村投资设厂,咱就日盼夜盼,盼着哪天哪个大老板看上了咱这地儿。可都好几年过去了,咱这地还是管种田,每年还要下足了肥料,这地儿才能长庄稼。隔壁小李村,早些年村里的小伙子都要托人来咱村要媳妇,咱村的姑娘还看不上,嫌小伙子穷。可现在,咱村的姑娘都争先嫁到李子村去。为啥?就因为前几年有个大老板瞎了眼看上了小李村,在那里办了个工厂,从此小李村就一个天一个地的翻。现在我这个管事的人还比不上人家一个捡牛粪的,这都成啥样了。我这个管事的,管不住人,那只怪我没本事,可我连个牲畜也管不了。一年前,咱村就有头没出息的牛愣是往李子村钻,也不知道贪人家什么了。那天我还把它拴在门外,拴得那是一个紧,可没出息的畜生硬是挣开了绳子往小李村去了。结果牛一到小李子村,人家就死活赖定牛就是他们李子村的。咱人一穷气也短,争不过人家,就白白赔了一头牛给人家,这还不算,还白搭了一窝崽子。你说这人要是穷,你就算是在自家门口捡块干牛屎,人家李子村的人来要,你还得给。其实这里的地是真的好,山好水好。李子村和咱村那都是穿着开档裤长大的,就跟亲兄弟似的,几百年来一直和和睦睦的。虽说因为嫁娶这码事弄得就跟捅破了天似的,可那都是人家小伙子,姑娘们打打闹闹,弄着让人看新鲜的,就跟唱大戏那样,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孩子们的大事哪一次不是圆圆满满给帮了。可如今不同了,人家李子村发财了,一蹭就蹭上了天,我们这些在田地里打滚的凡人,还真得弄得像个凡人一样。管事的说到最后我的心里已经空荡荡了。”我说完抬起头来看静默了很久的两兄弟。他们半张着嘴巴,也许在一开始就酝酿着笑意,可到最后终究还是没笑,也许笑不出来了。“后来,管事的还带着我去瞧了那工厂,”我接着说,“工厂就在一个很大的湖泊旁边。湖泊的水已经没这里的水这么清了,整个湖泊看起来就像暗无天日的墨水池。那时候有一群赤条条的乡村孩子正在湖里洗澡,他们尽情的嬉戏,玩耍,好像整个湖泊还是他们的。可我知道,他们已经永远失去了不可多得的一个明净的世界。再后来,管事的还告诉我说,卖给工厂的土地,一个平方才五毛钱。”我顿了顿,只觉得前所未有的疲劳一下子又涌进了我干涸的心灵。站在这一片美丽的土地上,当我说着另一片圣洁的土地上发生的灾难时,我内心涌动的感情,竟不知道该给谁。“原来这才是世界的真实面目,多么面目可憎的世界。打那次以后我就觉得我生活的世界是那么的小,而这个世界对我而言是那么的陌生。”我弯下腰从地上捡起了一个白净的石子,握在手里很想用尽全力把它扔出去,但没扔。四周围看起来都是那样的安静,我不忍心。宝行和宝松都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他们还是这样,用这样一种沉默,掩饰了我心中的另一种沉默。而沉默里的无奈,其实谁都拥有。“还有一次,”我继续说着,“我去了另一个村庄,在那个村庄的附近,有一片很大的森林。我就坐在森林里,听着欢乐的树叶被风吹过发出的沙沙的声音。阳光,风,树木,还有整片的绿色,看起来繁华精致,让人赏心悦目。森林里还有一群十一二岁的孩子,他们背着箩筐,手里拿着用篾条编织的耙子,把被风吹落在地上的枯黄了的树叶耙成一堆,然后放进箩筐里。我满心欢喜的看着他们,那时候多想和他们说说话,可又怕吓到了他们,我只是看着他们。可后来,有两个粗鲁的穿着保安制服的男子把孩子们逮住了,所有的孩子就像惊弓之鸟一样,乱成一团。我看着孩子们惊恐的眼神,我吼住了两个保安。可后来,我只能悔恨。保安把孩子们的箩筐和耙子,连同散了一地,如同孩子们一样无助的树叶一起烧了。浓浓的黑烟开始在森林的上空盘旋,哀鸣,久久没有散去。它们就像树叶的灵魂,因为得不到农民的超度,所以灵魂升不上天。那一刻,风仿佛停了,所有的火光和热,一起逼视着我彷徨流泪的脸。孩子们也哭了,他们哭得很天真。我带着孩子们头也不回的走出了森林,脑海里一直回旋着保安说的话,这片地已经被我们老板买下来打算开发成为高级的高尔夫会所和休闲度假区。”“贫穷是一种灾难,没有人能够阻止这种灾难的发生。”宝松沉了口气说。“算了,世界这么大,总有我们无能为力的地方,”宝行又一次拍了我的肩膀说,“走吧,回去吧,把东西给乡亲们送去,这才是我们唯一能做的。”我转过身看见一缕一缕的炊烟,像附在村子里彻夜未眠的猫的爪子上一样,迎着晨曦,缓缓升空。
73、我的家姐姐和弟弟陪着我去看母亲。整个世界已经变得冷冷清清了,三个人好不容易撞在了一起,似乎成为了我渴望已久的慰藉,仿佛是新生。一路上我的心都充满淡淡的喜悦。身影单薄的姐姐走过来拉着我的手,风吹起她的头发,发丝轻轻的爬过我的脖子,我的脸,像一个亲昵的小伙伴。也许我已经开始成为了别人的依靠,在这种依靠里,我已经是一个伟岸的,拥有着一颗在潮湿的雨季里走过的心灵的男子。而我的家,我爱着的姐姐,弟弟,他们显然住进了我的心里,他们也是我的依靠。我朝着姐姐轻快的笑。那种笑没有犹豫,没有停留,也许只有风,能够带走。姐姐朝着弟弟挥挥手,然后也拉住弟弟的手。我终于站在了母亲的身边。面对在我生命中死去的第一个亲人,我真的不知道该做什么,也许什么都不做,我的心才不至于那么的凌乱。我静静的看着母亲。母亲的大半生,沉默寡言,没有太多的欢笑,如今,她依旧是满脸的愁容。也许她还是一直一直担心着我们,就像过去一样。母亲是沉默寡言的,可她的心,就像她在我们小时候喂给我们吃的奶一样,已经分散在了我们身上。母亲的心没有碎,但却不完整。母亲安静的躺在坟墓了,世界的黑与白,善良或者罪恶,对与错,已经与她无关。死者可以安息,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也许要一生背负着世间所谓的罪恶。对于死去的人,假如他们的灵魂真的存在,我相信母亲一定会听到我在告诉她,告诉她我的不忍,告诉她我想念父亲。可我没去看父亲。离开妈妈的时候,弟弟走在最前面,他回过头来对我们说:“我想去部队,妈妈说爸爸这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当一名军人,我想圆了爸的梦。”我和弟弟、姐姐回到了深圳的家。三个人用了一天的时间把屋子认真收拾了一遍,重新买了一些简单的家具,买了米,买了油,买了许多能让人觉得温馨的东西。姐姐一边擦着明亮的玻璃,一边轻轻的说:“我离开家的那些日子里,其实我并没有真正离开过家,很多次我都是站在远远的地方,看着这块玻璃。玻璃的后面是窗帘,有时候窗帘的后面是微弱的灯光,可我找不到你们。一次次我都只能失落的离开。”“现在我们终于都回来了,都在一起了,从明天起,就当一切都是新生。”我格外得意的说。这一次我们真的安静的在家里过了将近一个月。八月的最后一天,我告诉姐姐和弟弟,我第二天要回学校了。那时候姐姐特别忧伤的看着我说:“姐打算明天和弟弟回广州看看爸爸,你能不能跟姐一起去。”我难过的摇了摇头。“那好吧,明天我跟弟弟去。”姐姐轻轻的叹息道。第二天我要走的时候,我见不到姐姐。我敲了姐姐的门,没有一点回音,门也锁了。于是我难过的走了。弟弟想送我,我跟他说不用了,叫他照顾好姐姐。“其实姐姐……”弟弟嗫嚅了一下,没把话说下去。也许是早晨的缘故,也许是深圳公交车的缘故,这一次我没在车上睡,我一直想一直想,想了很多事。下了公交车后我站在原地,那一刻思绪仿佛烟消云散了,就像一种心情一样,其实已经被另一种心情宠爱。我径直的走向了对面,走得很快,矫健,心里面一下子安静下来。我想也许有些东西谁都在寻找,可不是谁都有这样的选择,就像我们呱呱坠地的时候,我们已经没有了选择一样。
3、出走六月六月的雨一直下个不停,这一年姐姐高考。小时候贪玩的我,总会刻意去留意天空的情绪。六月的天空真像一个顽皮的小孩子,呼风唤雨,总像小孩子那样的爱哭爱闹,而且没有休止。有时候它也会发脾气,总是那么的不安分。也许六月是一个孩子的叛逆期,也许六月是一个没有对与错的空间,对一个有着一个在上高三的孩子的家庭来说。姐姐从外面回来,没有撑伞,全身都湿了。我坐在门口看着她走到我的面前。“小晔,是不是很想出去玩啊?”我点了点头:“姐姐,天空为什么要下雨呢?”“老天就像人一样的,它的心里放了很多东西,太多了它就要把它们释放出来,要不它就会不开心。”“那如果人哭了,是不是人心里放的泪水太多了,所以要释放出来,这样他就会舒服。”“对啊,小晔真的很聪明。”“怪不得我每次哭完都会觉得舒服呢。姐姐,那我以后是不是想哭就哭?”“那样小晔就不乖了。小孩子如果老是哭,以后长大了,就会变得不会哭了,那你以后不开心了,想哭了,也哭不出来。”“那我们家的小猫哭得眼睛都肿了,它是不是心里也不舒服?”“是啊,小猫的儿子被爸爸抱给邻居了,它见不到自己的儿子,小猫就会伤心的哭。”姐姐和我并排坐了下来:“就像小晔这样,你能够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爸爸妈妈也能经常看到你,你是不是很开心呢。所以小晔以后就不许老是哭啦。”姐姐说完就起身了:“姐姐换衣服去了,等一下着凉了,要爸爸妈妈担心就不好了。”我回过头看着姐姐的背影:“姐姐,怎么我都不觉得很开心。”姐姐也回过头来,愣愣的看着我。“姐姐,你身上有没有好吃的东西?我好想哭,哭完你要拿最好吃的东西给我,我心里才会舒服点。你说好不好,姐姐?”“那你就哭吧,不要让妈妈知道,姐等一下带你出去玩,好不好?”我点点头:“姐姐,你去换衣服吧。要不等一下着凉了,妈妈又会说你的。”姐姐笑了起来,轻轻的,就像一片落叶,偶尔飘到了水面上。我终究还是哭了,在想起姐姐从雨中朝我走来的时候。这一天姐姐离开了我,离开了家。姐姐走的时候什么都没跟妈妈说,她只留了一封信。出门口之前她紧紧的抱了我很久,然后回头看了一眼忙碌的母亲。甜甜的笑了。妈妈:原谅我是个不称职的女儿。我现在都习惯一开口就喊妈妈了,突然觉得爸爸这个词有点陌生,也很绕口。也许叫起来自己会觉得轻飘飘的,像在梦里一般的虚幻。我想也许只有在此时此刻你才会明白原来你有过我这样一个女儿。也许在你忙碌的脑海里,会不经意间闪过我的身影,在过去的某个时刻,但也只是瞬间而已。现在我要走了。本来就想着平静的跟你说一声:“妈,我想离开这个家。”再跟你说一声:“妈,我会想你的”或者“妈,我永远爱你”,然后离开。我想你是没有勇气在此时此刻跟我说声:“我不许你走,这里是你的家,你要走到哪里去!”或者是其他不像挽留而是让我难受的话,因为这实在让你措手不及,让你像跌入深渊那样迷糊。也许你会这样说:“有什么事等你爸爸回来再说好不好,妈现在心里很乱。”因为这样也许我就会压抑不住自己,我会跟你大声的说话,大声的朝你喊。我不希望这样。这是一个宁静的家,从来没有过争吵,没有过猜忌,没有过躁动。一家人平平安安的,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我知道你已经把这种状况当成了一种不需要解释的存在。我以为我也可以这样安静的呆下去。很多次我想着要离开的时候,我都很认真的告诉自己,我的想法也许是幼稚的,也许我还没有读懂你们,我还不能看见在你们忙碌的身影后面所隐藏的付出,对于我对于家的付出。小时候你们对我的冷淡,我把它看成了一种信任,而且我也学会了独立和一个人处理生活。等到我长到可以用亭亭玉立来形容的年岁时,我从你们的眼中看到的依旧是一片平静的湖,我开心的时候我没人记得替我开心,我难过的时候没人懂得哀怜,我痛苦的时候没人想着为我分担。豆蔻年华就像是一个空虚的山谷,冷冷清清,昏暗潮湿,偶尔几声狼嚎或阵阵山风带着山林的呼啸声,在山谷里不断的打转,不停的翻滚,不停的撞击。十三四岁的心灵,没有围墙,没有城堡,有的也许是一段缺口,需要用最平凡的感情来填补,用真诚的心来呵护;十三四岁的心灵,是一个还来不及清理的战场,潜伏的危险,变幻的时空,冷清的废墟,一瞬间的嘎然而止,一切都是那样的虚幻,那么敏感。所有高傲的成功,都输给了多愁善感的季节。十三四岁的年岁,大人们眼中的叛逆时期,我一直在想我究竟获得了什么,我失去了什么。一个学不会叛逆的孩子,在一个公认为叛逆时期的岁月里,触手可及的都是生硬的哀伤和冷冷的彷徨。也许就像架着轻舟,走在干涸的溪流里,走不远,也无法触及生命的诡异,剩下的是一堆无法解释的情绪。而现在我已经是一个走在十八岁潮湿雨季的女人了,明天将是我十九岁的生日。十八岁以前的生活,对于我来说就像是一个值得我等待的约定,在这个约定里,所有不经意闯进我生活的苦闷或者不解,我都可以看成是这个约定的誓言。十八岁之后,当我发觉我还是一无所有的时候,我就已经把生活当成是一种责任,一个人对一个人的责任。我只是单纯的想离开这个家庭,或远或近,都无所谓。也许就为了走走吧,没有目的,没有方向,感觉像是为了逃离这样一种现状。我所能理解的妈妈,应该能够静静的倾听我的表达,而此时此刻,我也终于能这样平静的把心里的想法毫不保留的说给你听。每一次我走进你的房间,你也许没有觉察到,其实我有好多话想跟你说的。可是每一次你都让我觉得你很忙,我不知道你究竟在忙什么,也许就像你不知道我究竟怎么想一样。每一次我都悻悻的离开,但我从来都没有怪你。你是那么的善良,老实,无私,而我也深深的眷恋着你,爱着你。我多希望你每一天都能牵着我的手,把我当成一个快乐的小女孩,带我去逛许多有趣的地方。善良的人给了我最大的福祉,让我感恩,让我理解这个世界本是祥和的,干净的,明晰的,就像给了我一个温暖细软的襁褓,让我在平凡的一刻悄悄诞生。十几年来,我把最真诚的感情都放在了你和陌生的父亲身上。也许因为你们是我的父母亲,也许因为你们的沉默寡言让我信服你们背后的神秘,甚至有时候是崇拜这种深沉的美感。我舍不得这种高山流水式的享受,每一次看着你安详的坐在床沿上铺开衣服又把衣服叠好,我都觉得舒服。甚至你每次对我说“小琦啊,你妈和你爸都忙,你是家里最大的孩子,你要帮忙照顾你弟弟”的时候,我也觉得开心。我喜欢你叫我小琦。现在我也选择安静的离开你,离开这个家,因为我怕我看到你难过的表情时我会不安。今天是高考第一天,今天的早餐真的很好吃。吃过后我沿着矮矮的断墙走回学校。那段墙很长很长。早上的太阳还没有爬得很高,所以我就沿着一望无际的阴凉开始漫长的思索。十几年来我都一直这样安分的走在这条清贫的老路上,在清新的早上或浑浊的黄昏,在美丽的盛夏或冰冷的冬天。我钟爱着这段断墙,因为我觉得它像史铁生笔下的生动富有人性的围墙,因为我钟爱着铁生。读过铁生的作品后,我一直觉得他是一个幸福的孩子。他每天都穿梭于不同的胡同,抬头看着不同的墙。那些墙斑驳迷离或者冷艳繁华。他偶尔会听到一两声钟声,然后来到地坛,静心享受每一时每一刻的光阴,让大自然渐渐的洗涤自己的心灵。久而久之,心里会想着自己的母亲会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来找他,然后他也可以像小孩子玩捉迷藏那样,找一个角落躲起来,让这个游戏变得绵亘而又富有感情。等到岁月终于把心灵的尘埃洗掉的时候,一尘不染的心灵也学会了去容纳母亲的爱,然后开始享受另一种繁华所带来的激情。我一直期待着我能成为第二个铁生,能不知不觉的滑落入母亲为我准备的爱的容器当中。时间是一个送信的使者,十几年的长途跋涉,时间累了,我也累了。今天,时间接受了我为她精心安排的另一个使命,而在这一瞬间,她也把以前的无聊的空虚的甚至是发霉的心丢弃,我真的等不及了。我再也经受不起这种日子的磨蹭。一心一意等待高考的心已经变得很敏感,我很想有个人能够关心我,和我说说话,告诉我我可以做什么,我该怎么做。我一直都相信奇迹终有一天会发生的,而我也倔强的把高考这三天当成了希望的诞生地或者劫难的开始。也许是给我自己一个机会,也许是我还一直眷恋着你和父亲,依恋着这个家,深信你们再也不会让我觉得遗憾。早餐的甜美让我错觉的以为这是美好的开始,可当我离开家时,你依旧一句话也没对我说,你也没有像铁生的母亲那样,悄悄的跟在我的后面,静静的看着我,或者大大方方的陪着我走向考场。即使一路上你也许会一句话也不说,只是让我看见安详的眼神。但我真的希望你能这样做。今天的考试我异常的镇定,相信会考得很好。本来刚进考场的时候,心还是乱糟糟的,但坐下来后心就平息了。我想这场考试就当作是一种报答吧,报答我的汗水和心血,也报答我敬爱的父亲和母亲,就当作是一种付出的回报。接下来的两天,我真的不知道我能不能撑下去,如果我一步步陷入劫难之中的话。也许到了第三天当我关上大门的瞬间,我就会彻底的崩溃,就像我关上的是一扇关闭心扉的门,也是一扇关闭希望的门,而门的外面就是深渊,我开始跌入劫难的桎梏。到那时候,我只能选择放弃,放弃考试,放弃生活中单调的旋律。因为那时候生活让我明白了我做得再好也没有人欣赏,没人关心,没人记得。一个人如此的生活,无异于庞贝古城毁灭时幸存者的生活——假如真有幸存者的话——他面对着已经变成模子的熟悉或陌生的,至亲或近似仇人的罹难者时,所有已知的感情一下子全都消失了,没有恨,没有爱;没有关怀,没有冷落,所有人都只是一个符号。而毁灭的城池,也看不到是熟悉的街道,清晰的楼房,或者曾经是陌生的事物,一切都成为一种象征。那时候,生活将变成一种受罪,起码是一种负担。我不知道妈妈你能不能理解我,但我很想说的是:我永远爱着这个家,爱着你,爱着父亲,爱着所有的人。从你们身上看到和学到的善良和淳朴的人性美,也许是我这一生最伟大的成就。凌晨三点,当我还在写这封信的时候,我听到了外面响起了脚步声。我知道那是你。我们家的猫妈妈又产下了一窝小猫,它们个个都虎头虎脑的,长得很精灵,很可爱。小时候你总对我说,天下所有的母亲都爱着自己的孩子,猫妈妈也一样爱着它的孩子们。那时候只要猫妈妈生下一窝小猫,我总爱围着它的窝转,总爱看多几眼。而妈妈你就认真的告诉我,猫妈妈也不容易,你老这样追着它,它就要每天搬一次家,甚至每天搬几次,直到你找不到它的窝为止,猫妈妈怕你伤害它的孩子。然而小猫和猫妈妈始终是要分开的。等到小猫长大了之后,小猫就要被你送给邻居或亲戚。也许你并不想让我们看到这样的场面,所以你总爱在半夜偷偷起床,偷偷把要送走的小猫装好,早早的送到别家去,然后又开始你一天的工作。第二天猫妈妈找不到小猫就会很伤心,哭得眼睛都肿了,眼泪也挤满了眼眶,叫声也是那样的凄厉。我想到两天后我也许也会头也不回的离开你时,猫妈妈的那凄美的叫声就一直在我的耳边萦绕,像一段挥之不去的感情,刻骨铭心,那一刻,泪水就不由自主的流了出来。我真的希望你永远也不要见到这封信,但两天后假如你见到的话,我也希望妈妈你能够理解。我不只是一个想要爱的孩子,我更是一个需要爱的孩子。但我真的不怪你们,真的。母亲攥着信的手和手指微微的颤抖,像要把手上的信震落,然后让它随风飘落,或者随风飘走,当这一刻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最终几页信纸还是飘落了一地,轻飘飘的像母亲在看完信一瞬间抖落的发丝。母亲的眼睛末端抽搐了几下,拉动的皱纹像敏感的神经线,配合着母亲凌乱的思绪。母亲弯下腰想捡起地上的纸张。当她微微弯腰的时候,她的双脚开始晃动起来,而她看起来像不倒翁一样,有着让人揪心的不安。母亲稳了稳脚步,镇定了一下,脸色变得苍白。她对着我说:“耿晔,你把信捡起来吧。”我捡起信交给母亲。母亲小心翼翼的把信折好,一句话也没说,平静的朝着房间走去。直到那天傍晚母亲才从房间里出来,依旧走进厨房认真做饭。我听到母亲在房间里不断拉抽屉,开柜子的声音,吱吱呀呀,很频繁。也许母亲正在找一个地方把信收好,也许母亲正在摆弄一些鲜为人知的东西,就像沉默寡言的母亲背后的另一个自我。
4、馄饨的故事那天晚上,母亲真的等到很晚才出来接我和弟弟。那时公园已经变得异常的静谧。看不见人影,听不到多余的脚步。天黑下来了,玩腻了的弟弟抱着我的腰,用童真的眼睛看着夜幕一点一点降临,直到伸手见不到五指。“哥哥,我肚子饿了。”“那哥带你去吃东西吧。”我想了想,蹲下来说,“我们去吃饺子好不好?”“好啊。”弟弟捂着肚子,朝我点了点头。食店门口热气腾腾,就像盛夏雨天过后冒气的大地一样。店里稀疏的坐着几个顾客,看起来像是民工。我领着弟弟进去找了个地方坐下来,要了一碗馄饨,一碗饺子,然后坐定。望着像雾一般的热气,记忆也像这热气一样,一点一点爬上我的脑海。当我还是很小的时候,那时候爸爸也许还没开公司;也许已经经营着公司,但还没上轨道,总之那年头家里不是很富有。有一天早上,妈妈领着我去买菜。那是一个冷冷的潮湿的早上。馄饨店里的热气依旧趾高气昂的挺着微微颤抖的身躯,把食店周围烘得特别的温暖。经过食店时,我不经意的朝里面多看了几眼,妈妈看见我出神望外的样子,就拉着我靠在她的身边说:“耿晔,是不是冷了,妈买一碗给你吃好不好,这样你也能暖暖肚子。”我点点头,心里是说不出的甜蜜。妈妈带我在靠近门口的椅子上坐了下来,要了一碗两块钱的馄饨。过了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就摆在了我的眼前。我开始美美的享受起这种近乎人间美味的味道。妈妈坐在我的旁边,不断的搓着我的小手,朝我甜甜的笑。后来天空下起了晦涩的雨,路面更加泥泞。糜烂的蔬菜瓜果扔了一地,鱼的腥味充斥着整个喧嚣的街道。卖菜阿婆阿姨们的叫声,卖鱼小伙子的叫价声,行人急促的脚步声,自行车理直气壮的铃声,加上雨水打在地上发出的声音,幼小的我变得惊恐起来,我不得不紧紧的攥着母亲的手,跟在母亲后面,行走在一片狼籍当中。当我们走在一段狭小的道路时,迎面冲过来了一辆自行车。粗心的小伙子,出门没有带上任何遮雨的工具,却遭遇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雨,也许是被这糟糕的雨惹恼了,变得忘乎所以。细心而又敏捷的母亲一下子拽过我,自行车也快速的从我的身边穿过去。地面上的污水忽悠忽悠的,一下子窜到了母亲的裤筒上,母亲膝盖以下的一大片全都湿透了。母亲没有吭声,也没弯腰去理一下裤子,她依旧拿着雨伞,把我紧紧的抱在身边。那时候我的头刚好靠在母亲温润的乳房上。从小吃着母亲的奶长大的孩子,自然对母亲的乳房有着一种别样的亲切。母亲的乳房就像是一张温床,滋养着婴儿孱弱的身躯,让它一天一天的健壮,一天一天的丰实,一天一天的成长。我静静的依偎着,享受着生命最原始的幸福。母亲的乳房是温暖的,软软的,乳房上的每一根神经都有着跳跃的质感。我清晰的听到了母亲心跳的声音,急促的,张皇的,并不像母亲让我看到的那般镇定和冷静。我抬起头看着母亲,母亲也低下头看着我,然后轻轻的抚摩着我的头。她是想告诉我,母亲是一把穿透岁月的利剑,在有限的年岁里,她都将成为孩子们最忠实的守护者,就像罗马教皇身边公认的最忠实的瑞士卫兵一样。他们是那样的兢兢业业而又默默无闻。我又一次把头靠在了母亲的乳房上,在那一刻,我真的希望这种依偎是永远。小伙子闯过人群后,也有意的放慢了速度,他回过头来看着母亲,说:“这位大姐,实在对不住了,我奶奶生病了,我急着去看她,没吓着你吧?实在是不好意思。”母亲僵硬的脸上一下子浮现出了美丽的笑容,说:“没事,下雨天走路也会弄湿裤子,回家擦擦就没事。你赶紧往医院跑吧,看奶奶要紧。”小伙子憨憨的笑了,但掩不住内心的焦虑,急切的说:“大姐您真是大人有大量,好人会有好报的。”母亲点点头,说:“你忙去吧,上天会保佑好人的。”“嗯,那我走了。”小伙子说完就骑上自行车,不一会儿就消失在人群当中。想到这里的时候,店里的伙计已经把一碗热得滚烫的饺子和一碗直冒热气的馄饨放在了我的面前。草草的吃过晚饭之后,我又领着弟弟沿着来时的方向走回公园。馄饨的味道已经没有当初那般让人醉心和难忘,显得平常。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种感觉就如影随形,在每次吃完馄饨之后。也许是从我第一次独自一人走进馄饨店开始,也许是从父母亲认为我已经长大那一刹那诞生。平庸的感觉就像平庸的人生一样,面对着汹涌澎湃的浪潮时,只会顺着它前进的方向踏着凌乱的脚步,而且脚下是一片散漫。弟弟牵着我的手,漫不经心的走着,偶尔会挣开我去踢路旁的石子或者塑料瓶子,然后又漫不经心的跑回来。走到公园门前时,我又抬起头看了看从家里发出来的那一簇灯火,感觉更加的迷离,也许还增加了些许冷艳。看得我的心里乱糟糟的。走进公园时,门口看门的糟老头也打起盹来了。秃了的小脑袋一歪一歪的,煞是好看,挺有趣的。我看了看表,八点二十分。平时这个时候我应该躲在父亲的书房里看书。书房里有很多书,人物传记,个人文集,童话,漂流记什么的,应有尽有。父亲的书房成为了我每一个暑假必去的地方,也是让我找到最单纯的快乐的地方。父亲的书桌上放着的两本书,《道德经》和《论语》,也成为了我走出这个书的世界的最后考验。父亲每一次都很认真的告诉我,当你读懂了这两本书,你也就读懂了这个世界的很多事物,你就可以尝试着走出书的世界,甚至是走出圈住你人生的空间,去寻求另一种幸福。所以虽然至今我已经把所有的书都看过了,我还是宁愿把看过的书看多一遍,而不愿轻易的去尝试读这两本像圣经一般的书。母亲在公园里找到我和弟弟时,已经是十点钟了。弟弟躺在我怀里睡着了。天气很冷,风凉凉的,我用手搓着弟弟的身子,他的小手。母亲看到我,眼中闪过一丝的愧疚,叹了口气,抱起弟弟说:“耿晔,走了,回家去,外面天冷,真苦了你们了。冷不冷啊孩子?”我摇了摇头。我跟在母亲后面顺着大厅走过厨房时,看见餐桌上凌乱的摆着很多酒瓶,所有人都东倒西歪的,乱成一片。装菜的盘子,碟子也一片狼籍。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看见父亲这样的失态。母亲抱弟弟回房睡后,走过来拍了拍我的头,说:“耿晔,很晚了,你去洗个澡,也该睡觉了。”“妈妈,我帮帮你吧,那么多东西。”“不用了,妈自己来。”母亲走到饭桌前,回头看见我还站在原地,就又走过来对我说:“你爸见到了多年的老朋友,高兴起来,就喝高了。妈等一下弄点热水帮他们敷一下就没事了。你赶紧洗澡去。”我躺在床上听着母亲在外面洗餐具时发出的碰撞声,不知不觉也就睡了。半夜我突然醒过来,迷迷糊糊的想上厕所,然后我发现母亲倚着餐桌的一角睡着了。三个男人横七竖八的躺着,上面盖了几层被子。我一下子就清醒了,放轻了脚步,上完厕所之后又悄悄的溜进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