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的主页

个人介绍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个人作品列表

  • 时光刻下的历史情:重情的美男子

    提到美男子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潘安,潘安即西晋文学家潘岳,字安仁,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古代文章比如骈体文和诗歌,为了对仗押韵、省字,把安仁的仁字给省略了。“姿容既好,神情亦佳”。作为西晋文学的代表,潘安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他擅缀词令,长于铺陈,造句工整,时人称他是一个忧郁的美男作家。虽说史书上并没有详细记载潘安到底五官如何、身高几尺,他的美貌却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在那时候他就已经有了大批“粉丝”了。潘安每次出去游玩的时候,总有大批少女追着他,那绝对就是个追星的架势。追着潘安的一批批少女老妇又是给他献花,又是给他献果。潘安每次回家的时候,都能够满载而归,这也就成为了“掷果盈车”这个典故的由来。《晋书·潘岳传》里记载有这个小故事。潘岳每次上街都能弄一车水果回来,自然惹人羡慕,而当“时张载甚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掷之,委顿而返。”明代的著名小说《金瓶梅》中王婆总结出完美男人的五项指标,第一点便是要貌若潘安,可见其美貌对于中国人对于男子的审美影响之大,已经变成一种千年形成的标准。潘安成为美男的代称,形成了一种文化符号。《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篇·七则》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篇·九则》潘安仁、夏侯湛并有美容,喜同行,时人谓之“连璧”。潘安是个多情的美男子、文人,所以后代骚人墨客吟诗作对总会把自己的满腹牢骚发泄,而潘安的那些典故成了他们最常用的,比如潘安三十余岁因为仕途不顺、妻子早逝白了头发,文人就吟道”多于贾谊长沙苦,小校潘安白发生。“潘郎何用悲秋色,只此伤春发已华。”潘安被贬为洛阳郊区的河阳县令,他命全县种桃花,浇花息讼,他走后老百姓都怀念他,文人就吟道“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潘令在河阳,无人死芳色。”“颍阳春色似河阳,一望繁花一县香。”“河阳看花过,曾不问潘安。”潘安的妻子杨蓉姬早逝,潘安伤悲的不再娶妻,每天都会想到她,文人吟道“为结潘杨好,言过鄢郢城。”当然文人最常提及的还是潘安掷果盈车的风流和金谷园里的二十四位文人美男俊游,“遥知向前路,掷果定盈车。”“潘郎车欲满。无奈掷花何。”“若非金谷满园树,便是河阳一县花”“嗣世衰微谁肯忧,二十四友日日空追游。追游讵可足,共惜年华促。”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兰亭已矣,梓泽丘墟”“梓泽风流地,凄凉迹尚存。残芳迷妓女,衰草忆王孙。”“兰亭修禊事,梓泽醉名园。”“梓泽春草菲,河阳乱华飞。绿珠不可夺,白首同所归。”“叹金谷楼危,避风台浅,消瘦飞琼。”“非非是是总成空。金谷兰亭同梦。”“甚天荒地老,铜台歌舞,水流云在,金谷豪奢。”“已迷金谷路,频驻玉人车。”“还被凌波呼唤,相将金谷同游,想见逢迎处,揶揄羞面,妆脸泪盈盈。”“昔日兰亭无艳质,此时金谷有高人。""洛阳天子县,金谷石崇乡。"”虽无金谷花能笑,也有铜驼柳解眠。“”叶落上阳树,草衰金谷园。“潘安这个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才子,但也十分重感情。由于潘安丰姿秀美、相貌出众,被誉为中国第一美男子,有“潘安街头来,宋玉墙边走”之说,所以也就蔓生了他很多的典故。传说潘安少年居京都洛阳时,每乘车出游,总有一些女子携手拦住他的车不让走。晋代民风古朴,女人并没有那么多束缚思想感情的清规戒律,所以她们见到潘安,就绕着车唱歌跳舞,投花掷果,以示爱慕之意。后人也就用“掷果盈车”来形容潘安的美。历任大将军参军、荆州刺史、折冲将军的杨肇和潘安的父亲是世交,杨肇的女儿和潘安年龄相仿,而且品貌出众,贤惠文静。杨肇经过反复考虑,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潘安。潘安和杨氏结婚后,夫妻恩爱,感情甚笃,他们不仅是夫妻,也是知己,生活十分幸福。潘安对妻子杨氏一往情深。元康八年(298年),杨氏去世,潘安悲痛欲绝,茶饭不思,沉浸在对亡妻的无限怀念中。公元299年,潘安在故乡中牟为妻子服丧期满,外出赴任在即,他来到妻子的墓前,默默伫立,不禁悲从中来,满怀着对爱妻的真挚思念,挥笔写下《悼亡诗》3首,其中写道:“春风缘隙来,晨露承檐滴。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抚衿长叹息,不觉涕沾胸。沾胸安能已,悲怀从中起。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诗句真挚深情,缠绵悱恻,字里行间洋溢着无比深厚的伉俪之情,令人感动。潘安对杨氏感情至深,虽说有那么多美女成天追着他,潘安却一点都不为所动,自此不再娶,在对待妻子这一点上,潘安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好男儿。

    2014-05-05 作者:周其运
    • 0
    • 9757
  • 暗恋那些事(第十八章 图书馆的偷拍)

    第十八章图书馆的偷拍夏夜绵绵,因为炎热,且有蚊虫乱飞,心烦意乱的缘故,总是一种煎熬,夏夜竟显得如此漫长。一天宿舍两个哥们提出摔跤,结果还没分出胜负,却因为把宿舍搞的咚咚作响,惊动楼下宿舍管理员,她是个很年轻的漂亮女孩,我们通常都叫姐姐,遇上调皮的干脆叫神仙姐姐。她居然突然打开我们宿舍的门,我们吓了一跳,看时,竟然是她穿着睡衣立在门口,而我们都穿在短裤衩,先是愣了一会。反应过来,立即有的各自利用有利地形,钻被窝的钻被窝,用毯子遮羞的遮羞。一个兄弟甚至用双手捂住胸部,好在姐姐迅速离去。我们确定后,又炸开了,尤其笑那个捂兄的哥们,嗨嗨,你捂错地方了吧?他先是囧的不行,后立即愤愤然,流氓。只有一阵笑声回荡在校园的深夜挥发着青春与友谊,拂去了燥热与焦灼,似乎也不再漫长,是一种快乐与幸福的所在。值得紧握的璀璨年华中,流淌着我年年岁岁淡淡的感伤,却总有我无法忘却的回忆……大把大把的闲散时间让我很长一段时间很是无聊,最后终于发现一个好的去处,就是学校的图书馆,里面很多期待已久却没机会看的文学书籍,如果说初次进图书馆还有点打发时光的意思,那么后来目的就复杂的多。因为我竟然看到了黎家茗,我一次次的心动,一次次的欣喜,并悄悄用手机一遍遍重复拍摄着她的每一个瞬间,那是立在书架边找书的她,那是坐着看书的她,那是奋笔疾书着在一个本子上抄抄写写的她,照片一张张的照,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喜欢一种声音,是微风吹落露珠;欣赏一幅图画,是朗月点缀星空;陶醉一种气息,是幽兰弥漫空谷;迷恋一幅风景,是晨曦与她漫步。有时迷迷的看着她的眼睛有时静静的听着她的声音有时痴痴的望着她的背影有时默默分享着她的伤心感觉她就像云漂浮不定对她的爱写意在魂牵梦萦心在跳情在烧真的不愿去寻找心在跳情在烧她就在不远微微的笑一次次想要对她诉说心中最想说的话,一次次反复酝酿,一次次不停雕琢,只为等待一个期待已久的最佳的时机的到来。并且决定在圣诞节向她表白,所以忍不住心灵的悸动,和隔壁哥们一起给她买礼物。一滴水,携着剔透的梦,穿过暗蓝的夜。万籁俱寂中,远山睡熟了,河流睡熟了,屋檐也睡熟了。树,到底是不肯安分于寒冬的单调,深夜里,犹然还做着春天的计划,此一处纯白,彼一处嫣红,把一场花事安排得熙熙攘攘。一梦花香里,树终于忍不住,“扑哧”笑出了声,清脆的笑声,飞出树梢,与恰巧路过的水相撞,树的笑,水的梦,齐齐破碎,弥散成一场缥缈的雾,在夜的空旷中,细细密密铺陈开来。清晨,推开窗户。满目之间,是接天连壤的白,白得纯净,白得朦胧,于熹微的晨光中,栖息在每一寸能到达的空间,或浓或淡。浓的,恣意张扬,无拘无束,从天际横亘到枯草匍匐的地面,浩浩荡荡,汇成一种极致的醇厚,任你如何察看如何分辨,也探究不到它的深处;那淡,似乎也早已领悟了某种天意的暗示,只省略掉浓厚的边缘,仿若是给谁的纤指修剪了的雪花飞絮,让你看得见,摸不着,却又分明能感受到它的清凉和湿润。晨雾把大地严严实实地笼罩着,没有一丝缝隙。近处的花园里像隔着一层薄薄的白纱,模模糊糊的,给人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神秘感。红色的菊花,被大雾衬托着,一点也不鲜艳,白里透红。白色的花儿在大雾中隐隐约约,金黄的花蕊如同小星星一样,若隐若现。远处望去,房屋好像漂浮在天空中,似琼楼仙阁。山也看不见山顶。眼前的一切都笼罩在一层飘渺的、轻纱般的晨雾里,太阳缓缓升起,大雾中只看见一团红晕,迷茫中发出淡淡的红光。一切景物都影影绰绰,向前行进,面前的雾好像在向两边闪开。在眼花缭乱间的琳琅物品间驻足细细找寻,反复琢磨,精挑细选,似乎没有什么可以代表心头的思绪,又似乎一切都可以是我对她情感的流露,那一刻,看的是精美的礼物,透视的却是心灵的触动。

    2014-06-02 作者:周其运
    • 0
    • 9756
  • 暗恋那些事(第二十六章 栀子花开)

    第二十六章栀子花开忽然,她说道,你闻,很香。我也用力闻着,然后道,这不是栀子花吗?好久没碰到花期了。她却说,好香。我点点头,然后问她,喜欢吗?她说,喜欢。我们就去看了,白色的花,大朵大朵的开着,纯洁无瑕,如玉似雪。她一脸欣喜。我决定掐下一朵,她却说,别,让它开的更久吧?于是我的手僵住了,缩回看手。可是却做了一个决定,想种一株栀子花。……我就选了一束花枝,用土压住,又押上一块砖头,然后每天去看,不几日,竟然长出根须,于是用剪刀准备剪下。可是当我狠狠的准备一鼓作气,却被她阻止,别,轻点,会痛的。于是把剪刀给她,她轻轻剪下,我们在我家院子挖了一个坑,轻轻种下,然后填上土,我准备用脚狠狠踩结实,她却弯下腰,用双手捧土,轻轻拍打,还念念有词;栀子花啊栀子花快点生根发芽幸福长大栀子花啊栀子花快点长大开花洁白无瑕我笑着说,你这都哪学来的啊。她已经站起来,用手拍拍我的脸,你说呢?却拍的我一脸的土……这株栀子花长的很好,也开出很大的花,可是杨雪莲却没能等到这一天,没能见证这一天,我也不敢看,因为那里只有痛。一转眼功夫,开始期末考试了,考场中的情形,我做了详细记录,后来拿出来给黎家茗看时,没把她差点笑死过去:7:30进入教室,8:00就要考试了,赶紧占个靠后的位置7:40已经把所需的公式写在桌子上,提前准备,百战不殆7:50老师进教室,原来是四大名捕之一的孙“老尸”,还有魔鬼“政治化”。不对呀?明明应该是和蔼的班主任监考,教室环境急转直下,战略要变变了。7:51孙“老尸”说了一句话,顿时大家沉没了,死一般的寂静:“请大家出去,我们要重新安排座位,待会儿按黑板上的顺序坐。”天那!你做了什么,你知道你这样做会打破现有的布局,破坏生态平衡吗?为数不多的几位高手被安排在一起怎么办。这也可以忍受,但你知道在桌子上写公式有多费劲吗?7:52迅速把桌子上的公式擦干净,出教室7:57进教室,先是惊呆,然后痛哭,惊呆是因为我的周围全是高手,不过是玩CS的高手,痛哭的是……我居然又被分到原来的座位……橡皮屑还安然的散布在桌上7:59(前半分钟)迅速把经典的几个公式抄在桌上,暗暗庆幸7:59(后半分钟)“政治化”说:“那位同学(在指我吗?),你前边的没来,你们这行往前挪。”----禽兽!魔鬼!我经典的公式,便宜后边的胖子了,不行,擦是来不及了,多添几个平方号吧。胖子,你要是牺牲了可别怪我,谁让你作弊:)8:00座位换好,准时发卷。我的试卷会不会是空的(还在做梦,就算是空的也会有备用试卷的)8:01展开卷子,哈哈,并不是全不会8:10这题要用的公式我见过,就在刚才的桌子上,想想看8:12终于回忆起这个公式了,不过到底有没有平方呀?8:20教室不再寂静,已经有先驱开始活动了8:30CS战队的合作精神开始发挥了,“警察”我们是哥们,第3题是什么?8:35孙“老尸”开始接近,象一只逐步朝猎物逼近的猛兽8:36“兄弟卧倒!!!”是因为声音太小吗,你没听见?那只有成为猎物了8:37前排两名兄弟被击毙。真想大哭一场,你们知道你们有多重要,我陷入了孤独8:38猛兽还在接近,心中异常跳动,放过我吧,请为革命留些火种8:39她的衣角擦身而过,我的感觉象被狼舔了一下,好险8:50教室平静了好一阵,要不是胖子的屁,我都感觉不到我的存在,那清脆的声音真是太迷人了,终于在平静之后有人敢于打破沉寂,可敬9:10专心做了一会题,我还真是天才,每道题的主谓语都标了出来9:12猛一抬头,看见一个背影走出教室,好象是阿呆,难道又在手上写了?呆瓜,不思进取,换个方式嘛9:13怎么小明也被贬出去了,他没阿呆那么傻呀,一定是橡皮上的字太小,看的动作太大了9:20真正的几位精英已经做完交卷。俗话说“天下武功出少林”,考试也一样,你们走了我们怎么“出功”呀9:30第二排的阿塔擤起了鼻涕,这么暖和还……难道他真的使用必杀计了---事先把答案写在手纸上,看完就擤鼻涕。这也是在精英走后,对现实一种无奈的反映。我对这种方法表示支持但绝不提倡。太恶心了!!!9:35隔一个位子的美女看了我一眼,啊,那眼神充满了无助,神情多么令人爱怜,一种忧郁的美感,真象天上掉下个林妹妹9:36真想把她迷人的神态勾勒出来,只可惜手下是张考卷,真该带张白纸。(笨蛋!要带也应该是答案纸,赶快振作吧!)9:40重心振作,24题,我真的会!(奋笔急书)9:45“同学们注意!”是孙“老尸”,“24题条件不全,这道题不要了。”我已经愤怒到极点。卷子呀卷子,是你自己自焚,还是让我撕了你。我明明做出24题了,条件绝对富裕!9:5028题,最后一题,我一定要战胜你!用什么公式呢?9:55黎明前是最黑暗的,两个幽灵如鬼魅般在身边如影随行,我自心如磐石岿然不动,专心研究更绝的还要数老三,口号竟是誓将抄袭进行到底,并且说,此时不作弊,来年做学弟。可是他的一门答案传晚了,赶紧抄完,核对时,才发现这次老师也留了一手,分AB卷,改正已经来不及了,突然灵机一动,把B卷标志撕下,自己写上A,考卷发下,正好60。喜的高呼,多一分浪费,少一分遭罪,及格万岁,耶……像吃了蜜似地。

    2014-06-08 作者:周其运
    • 0
    • 9748
  • 时光刻下的历史情:满城春色宫墙柳

    唐婉,字蕙仙,生卒年月不详。陆游的表妹,陆游母舅唐诚女儿,唐婉生得很漂亮,自幼文静灵秀,而且是当时有点小名气的才女,才华横溢。陆家曾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与唐家订亲。陆游母亲的嫂子即是唐婉的母亲。陆游的母亲尚未出嫁的时候,在娘家与嫂子关系不和。由此,自然也不喜欢嫂子生的女儿。但是当时的风俗经常是亲上加亲,因而唐婉还是过了门。陆游二十岁(绍兴十四)与唐婉结合。不料唐婉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女子无才便是德)。陆游、唐婉更是鱼水欢谐、情爱弥深,沉醉于两个人的天地中,不知今夕何夕,把什么科举课业、功名利碌、甚至家人至亲都暂时抛置于九霄云外。陆游此时已经荫补登仕郎,但这只是进仕为官的第一步,紧接着还要赴临安参加“锁厅试”以及礼部会试。新婚燕尔的陆游留连于温柔乡里,根本无暇顾及应试功课。陆游的母亲唐氏是一位威严而专横的女性。她一心盼望儿子陆游金榜题名,登科进官,以便光耀门庭。目睹眼下的状况,她大为不满,几次以姑姑的身份、更以婆婆的立场对唐婉大加训斥,责令她以丈夫的科举前途为重,淡薄儿女之情。但陆、唐二人情意缠绵,无以复顾,情况始终未见显著的改善。陆母因之对儿媳大起反感,认为唐婉实在是唐家的扫帚星,将把儿子的前程耽误贻尽。于是她来到郊外无量庵,请庵中尼姑妙因为儿、媳卜算命运。妙因一番掐算后,煞有介事地说:“唐婉与陆游八字不合,先是予以误导,终必性命难保。”陆母闻言,吓得魂飞魄散,急匆匆赶回家,叫来陆游,强令他道:“速修一纸休书,将唐婉休弃,否则老身与之同尽。”这一句,无疑晴天忽起惊雷,震得陆游不知所以。待陆母将唐婉的种种不是历数一遍,陆游心中悲如刀绞,素来孝顺的他,面对态度坚决的母亲,除了暗自饮泣,别无他法。但有件事情更加让她她无法容忍:唐婉婚后数年未育。她不愿意让儿子因为这个女人而绝了后。遂命陆游休了唐婉。陆游与唐婉难舍难分,不忍就此一去,相聚无缘,于是悄悄另筑别院安置唐婉,陆游一有机会就前去与唐婉鸳梦重续、燕好如初。无奈纸总包不住火,精明的陆母很快就察觉了此事。严令二人断绝来往,最后,两人终究被迫离婚。离婚后陆游先娶妇,新娘姓王,过门后很快生了孩子。唐家愤愤不平,觉得不把女儿嫁出去,面子会失尽。于是将女儿嫁于当时也很有点名气的另外的一个文人皇家后裔同郡士人赵士程。赵士程对唐婉很好。他是唐家的世交朋友,完全知道陆游的文友,对陆游比较钦佩,也很同情唐婉,想尽力令她幸福。公元1155年(绍兴二十年),礼部会试失利后陆游到沈园去游玩,偶然遇见了唐琬,两个人都非常难过。陆游感伤地在墙上题了一首《钗头凤》(红酥手)词: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溢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1156年,唐婉来到沈园瞥见陆游的题词,不由感慨万千,于是和了一阙《钗头凤》(世情薄):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这两阂词出自不同的人之手,却浸润着同样的情怨和无奈,因为它们共同诉说着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唐婉与陆游沈园情梦。唐婉是一个极重情谊的女子,与陆游的爱情本是十分完美的结合,却毁于世俗的风雨中。赵士程虽然重新给了她感情的抚慰,但毕竟曾经沧海难为水。与陆游那份刻骨铭心的情缘始终留在她情感世界的最深处。自从看到了陆游的题词,她的心就再难以平静。追忆似水的往昔、叹惜无奈的世事,感情的烈火煎熬着她,使她日臻憔悴,悒郁成疾,在秋意萧瑟的时节化作一片落叶悄悄随风逝去。沈园一会后,唐婉悲恸不已。随后不久便抑郁而终。此时的陆游,仕途正春风得意。他的文才颇受新登基的宋孝宗的称赏,被赐进士出身。以后仕途通畅,一直做到宝华阁侍制。这期间,他除了尽心为政外,也写下了大量反映忧国忧民思想的诗词。到七十五岁时,他上书告老,蒙赐金紫绶还乡了。陆游浪迹天涯数十年,企图借此忘却他与唐婉的凄婉往事,然而离家越远,唐婉的影子就越萦绕在他的心头。此番倦游归来,唐婉早已香消玉殒,自己也已至垂暮之年,然而对旧事、对沈园依然怀着深切的眷恋。常常在沈园幽径上踽踽独行,追忆着深印在脑海中那惊鸿一瞥的一幕,这时他写下了“沈园怀旧”诗:其一: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帐然。其二: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沈园是陆游怀旧的场所,也是他伤心的地方。他想着沈园,但又怕到沈园。春天再来,撩人的桃红柳绿,恼人的鸟语花香,风烛残年的陆游虽然不能再亲至沈园寻觅往日的踪影,然而那次与唐婉的际遇,伊人那哀怨的眼神、差怯的情态、无可奈何的步履、欲言又止的模样,使陆游牢记不忘,于是又赋“梦游沈园”诗:其一: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其二: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此后沈园数度易主,人事风景全部改变了昔日风貌,已是“粉壁醉颗尘漠漠”,唯有“断云幽梦事茫茫”。陆游八十五岁那年春日的一天,忽然感觉到身心爽适、轻快无比。原准备上山采药,因为体力不允许就折往沈园,此时沈园又经过了一番整理,景物大致恢复旧观,陆游满怀深情地写下了最后一首沈园情诗: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此后不久,陆游就溘然长逝了。时过境迁,沈园景色已异,粉壁上的诗词也了无痕迹。但这些记载着唐婉与陆游爱情绝唱的诗词,却在后世爱情的人们中间长久流传不衰。

    2014-04-27 作者:周其运
    • 0
    • 9745
总17页,文章6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