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我以沉默者的身份身着雪白的衬衫校服带着低调的气息跨进寄托了三年学习情感的母校大门它布满锈迹的身躯散发着那股古老的气息让我嗅到归宿的味道校道两旁尽是凋落的枯榕枝叶一片片一簇簇在晚风的陪伴中翩翩起舞落幕之际飘落到属于它的地方踱步在偌大的校园里我听到风儿携带昔日同窗的身影在轻声呼唤着我眷恋的灵魂在熟悉里恍惚茫然开始怀念那白衣飘飘的年代如同我身上雪白的衬衫随即而过的高中三年遗留在衬衫上的汗迹便是最好的见证校园里的那景那物那人依旧我却已经离它而去就在这个繁芜的六月天将踏上另一条寻梦的道路却也依然那样悄然无息一个不曾实现的梦随着风的身影永远守侯在书声琅琅的教学楼里我不是戴望舒无法做到“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却总会在每一次离别之际将情感寄托在紫荆遍地的校园里随风的轻抚而定格我的思绪将永远遗留只为一份缠绵的思念匆匆而过的高中三年学习生活如同云雨天淅淅沥沥一带而过我的记忆在雨中变得格外清晰或怀念曾经埋头苦读的岁月或叹息这般短暂以书为友的日子剪不断理还乱思念却依旧稠粘踱过后我更加深切思念着母校回到生活了三年的雷州三中没有眼泪的送别却置身缠绵思念中没有辉映的夕阳却置身悄然无息中我拥抱着在母校酝酿的梦踏上另一个求学的起点尽管它不曾完美但伤痕也为一种开始我知道不是所有的送别都能圆满人生总在跌跌碰碰中前行母校给予我的梦亦如此回到生活了三年的雷州三中在紫荆花盛放的季节我独自轻唱着挽歌将所有的思念倾注在老榕树下带上母校的嘱咐与未曾实现的梦点燃祝福的心灵烛光轻步踏上另一个求学驿站为了十二年读书生涯的那个初衷别了我的母校雷州三中待下一个春天到来之际我再向您献上自己在平凡中奋斗来的硕果
人生之舟,不堪重负,有弃有取,有失有得,有顺有逆,有进有退。你不能事事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能够做到问心无愧。人的一生经历过诸多的事情,但我们不能事事都能做得尽善尽美,都做得完美无缺,但有几点非常重要,就是全力以赴做好自己份内之事,作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都做到的话,那即使是完成得不尽人意也表示自己已经问心无愧了。在社会上有些人却不是在做好自己能做的事,为什么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为什么有的人死了,但他却还“活着”。有的人在做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的同时却总喜欢偷工减料,想一步登天,整日骑在人民的头上作威作福,这种人活着不也是犹如死了?而有的人处处为人民着想,积极进取做好自己力所能及之事,舍身取义,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这些人不是其他人,而这些人正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一直在安分守己做好自己能做的事,这些人正式生活在我们周围那些奔忙在社会中各种岗位上辛勤的劳作者。人生之舟,有的人在舟上认真做好自己的事情,而有的人却不去做好自己力所能及之事,那么这条人生之舟就犹如一片叶子,堕入茫茫人海再也没有人愿意去帮助他,也不会再有人曾经记得他,因为他违背了人生的基本道德――没有认真做好自己力所能及之事。不怕你做不好,就怕你不去做,但愿自己只要问心无愧,哪怕是再难之事也能迎刃而解。社会上的那些伪君子,有的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干那些伤天害理之事,这种人是天理不容的,那些人在我们的眼里不过是一粒渺小的沙子。或许我们也曾经历过犹如繁星诸事,但我们只要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就足够了。虽然在学习工作中诸多事情该放弃的时候也应放弃,但是在这种力所能及的面前,你应该有一个问心无愧的良知,用理智去背负自己力所能及之事。而在人生中的你也因此会成为一颗金自。一份微薄的言语,几笔拙劣的文字,愿能把我问心无愧,力所能及的赠言寄予你我。我相信在人生之舟中做好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在自己的人生道路将会无怨无悔。
八十年代以前的中国文坛似乎总是太过于寂寞、沉闷、压抑,总是缺乏了这么一股个性张扬的独特魅力。而八十年代之后的中国文坛却犹如被扭转了的乾坤,蜕变了的生物一般,开始不甘接受那份“寂寞沉闷”的礼物了。因为此后的中国文坛又有一批新生命的文豪诞生,张扬叛逆的个性者便是对他们的最好诠释。自从这些诞生于八十年代的“后生子”逐渐进入中国文坛后,文坛到处都充诉着他们的奇色异彩,因而带给了中国文坛一股无人可忽视否认的旋风力量。中国文坛向来都不缺乏才华横溢的著名作家学者,因为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并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国,以自己的多愁善感更好地造就了人们的更浓郁的感情色彩空间,因而“江山代有才人出”。但与八十年代的那批文豪相比起来,色彩却暗淡了不少。都说完全具备独特个性的作家一个世纪未必能诞生一个。或许是我们三生有幸地降临到这个世间,才得以有机会在21世纪有运气目睹感受了他们那脱颖而出的才华。对于“新概念”我并不想再作过多的诠释了,并不是因为我懒惰,而是相信其每一位无论是作家学者或文学爱好从事者都领略了“新概念”的其独一无二的魅力所在。第八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也在去年已经落下了帷幕《萌芽》杂志社的主编赵长天曾在一则精选点评上提出此观点:“新概念”是中国语文界的奥林匹克,也是那些具备创造个性学子的展现自我才华的舞台。这个被无数学子追捧的舞台走过了八年的春秋,也造就了不少后期中国文坛的才子。韩寒―这个舞台的最初表演者,也是这个舞台八年历史的主要领军人物。出生在上海市郊的一个农民家庭,因为长跑加分考入上海市的重点中学―松江二中。99年参加了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最后在决赛中以《杯中窥人》获得了一等奖。其文笔老练,语言犀利。以此同时,连续七门功课不及格,并借此休学在家。韩寒对文学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与风格。曾经的我也一度迷恋上这个桀骜不羁的少年写作者,喜欢到不可自拔,喜欢到不愿自拔。从他的处子作《三重门》开始,我便喜欢上他的小说。那是他花费了一年时间创作的长篇小说,出版后反响热烈并引发了社会讨论,《三重门》、《零下一度》、《像少年啦飞驰》、《毒》、《通稿2003》、《长安乱》、《韩寒五年文集》、《就这么飘来飘去》、《一座城池》……细读着他一本本才华横溢的作品,就如同回忆自己年少往事般那么亲切,那么信手可拈。此前的我仿佛在他那桀骜的身影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于是大胆、冷静、坚毅、犀利、含蓄便成了我的诠释。韩寒刚出道那时,就拿现代教育开刷,考试门门挂红灯,高中里就退学,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议论,于是此后拿现代教育进行批判便成为了21世纪中学生最时尚的事情,也是最为家常便饭的习惯。更有甚者模仿韩寒在高中时期便休学在家,或者任由自己的功课不及格也无济于事,在面对老师的教育与家长的相劝仍置之不理,无动于衷。韩寒的一句名言:“七盏红灯照亮了我的前程”也已成为了一些中学生的右座铭了。可见“韩寒”现象已弥漫在中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中了。八十年代的这些“后生子”本就是一个独特的群体,骨子里就流淌着一种强烈独特的叛逆个性的血液,于是韩寒作为八十年代的领军人物,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于是中学生都会在自己的身上看到韩寒的“影子”,犹如鲁迅先生塑造的阿Q形象,之所以让人人都觉得自己身上有阿Q的影子,那是因为鲁迅先生结合了国民的劣根性。韩寒也是在一个根本上结合了现代中学生的弊端,他的早熟早已被融入了这个群体,或许这就是八十年代彼此的心灵感应……于是他以代表性的先锋扭转了后期的中国文坛,也促使了中国八十年代以前那些老一辈作家学者的光芒暗淡了不少。他肯定会被载入八十年代之后的中国文坛的史册,并且成为后期文坛的焦点话题。望着他那双傲世游离的双眼,我似乎有些对不上号。韩寒那固有的八十年代后的气息吸引着诸多学子的模仿。中国的后期教育诞生了这样的一位人物,是该欣喜?还是该忧伤?我并不知道其中的答案……可是,突然间我不再羡慕崇拜他了。一切来得是那么的突然,就在那一瞬间,之前的狂热燥动已经被拨了一盆冷水,继而冷静下来。若现在谁问我崇拜韩寒否,我会淡淡回上一句,是的,我不崇拜他。只是参考他。因我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明誓保身。――或许同是八十年代诞生的我更需要的是造就一个自我的未来,而不是桀骜不地一味去复制别人的背影,那样我一无所获,只能是造就了这个世纪的又一个忧伤孤独的缩影,而那忧伤的源由正是那个你我共同的话题。――恰恰是韩寒那双桀骜不羁的流离闪烁着理性的光芒的双眼给了我一个明智的抉择。
十九那梦想启航的年龄终究还是来临了带着风华正茂的气息与豪情我却总是过于感性以至于拨动心弦弹奏着另一个十九岁将灵魂安置在十九的人生边上远离了一些相交多年的好友于是一种心的孤独已不可避免我独自守望着一份寂寞弹奏着另一个十九岁将灵魂安置在十九的人生边上我深知这是一个以醒为梦,梦将不醒以梦为醒,梦亦不醒的岁月边缘但却不情愿将自己纳入一切苦乐将灵魂安置在十九的人生边上这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年代但我的十九岁却远离了并不是逃避现实只是在这背后我究竟得到什么曲终人散之后一切只是一种记忆的痕迹十九岁我以已攀上人生岁月的另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