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这已不是偶然的降雨牛毛细雨由阴沉沉的天际滴落在碰触到皮肤那一瞬间我感到一阵冰凉的稠粘雨滴与汗水的混杂已然难以分辨出残阳下受伤的灵魂我习惯性用温热的手掌心托住雨滴酝酿许久想让它变成那颗能折射出生活五彩斑斓的水珠我苦笑了八月的风造就了沿途的雨只能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我坐在燥热的氛围里努力拼凑着残缺的记忆做着一个不太现实的梦记忆的碎片犹如千万个残缺的镜片在每一片中我都看见自己不完整的身影一个在虚幻中一个在现实中我却极度渴求能够拥有完整的记忆一轮初升的骄阳带走了残缺的记忆我的身躯却倒在现实里再也没有醒过来
人生之舟,不堪重负,有弃有取,有失有得,有顺有逆,有进有退。你不能事事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能够做到问心无愧。人的一生经历过诸多的事情,但我们不能事事都能做得尽善尽美,都做得完美无缺,但有几点非常重要,就是全力以赴做好自己份内之事,作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都做到的话,那即使是完成得不尽人意也表示自己已经问心无愧了。在社会上有些人却不是在做好自己能做的事,为什么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为什么有的人死了,但他却还“活着”。有的人在做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的同时却总喜欢偷工减料,想一步登天,整日骑在人民的头上作威作福,这种人活着不也是犹如死了?而有的人处处为人民着想,积极进取做好自己力所能及之事,舍身取义,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这些人不是其他人,而这些人正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一直在安分守己做好自己能做的事,这些人正式生活在我们周围那些奔忙在社会中各种岗位上辛勤的劳作者。人生之舟,有的人在舟上认真做好自己的事情,而有的人却不去做好自己力所能及之事,那么这条人生之舟就犹如一片叶子,堕入茫茫人海再也没有人愿意去帮助他,也不会再有人曾经记得他,因为他违背了人生的基本道德――没有认真做好自己力所能及之事。不怕你做不好,就怕你不去做,但愿自己只要问心无愧,哪怕是再难之事也能迎刃而解。社会上的那些伪君子,有的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干那些伤天害理之事,这种人是天理不容的,那些人在我们的眼里不过是一粒渺小的沙子。或许我们也曾经历过犹如繁星诸事,但我们只要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就足够了。虽然在学习工作中诸多事情该放弃的时候也应放弃,但是在这种力所能及的面前,你应该有一个问心无愧的良知,用理智去背负自己力所能及之事。而在人生中的你也因此会成为一颗金自。一份微薄的言语,几笔拙劣的文字,愿能把我问心无愧,力所能及的赠言寄予你我。我相信在人生之舟中做好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在自己的人生道路将会无怨无悔。
一曲《葬花词》――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我惟有融入诗的境界掩饰哀愁在荣国府众多的兄弟姐妹中或许我是最多愁善感的一个俏丽的容颜仍旧掩饰不了心的迷离与伤痛一曲《葬花词》――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未来但却目睹了一片从未见的虚无与空白脂粉掩饰不了我苍白的容颜一曲《葬花词》――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害怕容颜老去的那一天只为落得一个过客身份久久地安抚着自己脆弱的灵魂或许与灵魂同在我还能触及到一抹红落花时节一个孤伶影在葬桃花处痛吟着《葬花词》——题记我终究是一个孤儿。虽说舅母的家如同自己的家一样,虽说自从进了荣国府后,贾母对我是百般怜爱,寝食起居,一点都不比宝玉差,贾母甚至还把迎春、探春、惜春那三个孙子靠后了,但说到底我还是客人身份,自己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被迫寄居在他人之家,在大观园的这些形形色色的姐妹丫鬟中,充满了“花招绣带,柳拂香风”之美。在这个芳香美丽的小小女儿国里亦充满了青春的笑和泪,爱和怨,酒和诗,但在这里我却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纯洁气息,整个荣国府对我而言,只不过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外表之下充满了污浊丑恶的贵族家庭,在我踏入荣国府之前,只认得门前的那对石狮子是干净的。“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大观园,在我眼里却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场所。“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或许只有宝玉才能了解我的苦衷,但却只是其中一部分。我独自坐在清幽的潇湘馆里,终日与红毯柳木相伴,寂寞的时候惟有向烛光倾诉,孤独的时候惟有倚着冰冷的玉桌透过红木的窗凝视着园内凋谢的桃花瓣漫天飞舞,在经历过无数次飘荡后,以一种“落叶归根”的最唯美且绝情姿态回归到它诞生的地方。而我却在这场绵绵无期的缤纷落叶中直到“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纱窗湿”的凄凉长夜。有人曾劝我入乡随俗一些就不会感到孤寂了,可我自问却无法做到,因为这不是真正的我!我曾看到宝钗,在人前作端庄淑女,一副“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模样,在人后却施以小恩小惠。可她这样就算是得到了宝玉,有了子孙满堂的幸福,有了金银富足的日子又能如何?她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却又失去了更多有价值的东西。若是如此,我宁愿独守一份寂寞。因为这份寂寞,桃花社里印证着我的“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在这清冷的桃花社里除了我们几个姐妹丫鬟在此挥笔洒墨外却无人问津,只因为它建立在大观园里。曾记得在重建桃花社之际,我写的一首《唐多令》:粉坠白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留。令众人不禁感叹,给予评价:“好是固然好,就是太悲了。”他们所指这“悲”只停留在诗词中,却不知道自从踏入荣国府后,它已经渗透入我脆弱的身躯,并且在一步步占据着我那天资过人的头脑。“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本期望于宝玉的,不仅仅是“男才女貌”相当的“如意郎君”,而且在茫茫尘俗之中可以“偕隐”的“知心”者,但现在这一切已经成为我只能在天堂中才能目睹到的愿望了。为此宝玉也曾梦回阴司黄泉路,寻访我的灵魂,可他哪里知道我生不同人,死不同鬼,无魂无魄,何处寻访?我亦恨宝玉,却有期望得到他的心灵。这段“金玉姻缘”我终究是无福消受了,但试问在这样的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地方,就算我得到了它又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吗?所以我惟能以“香魂一断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告别它。或许这对于我而言是一种最好的潇洒解脱。不管怎么说,我终究是以满面愁容,紧蹙的烟眉带着属于自己的清灵永远地告别了如同大戏台一般的大观园,其间还含着那么些许的怨恨泪。我在荣国府香消玉殒的经历却在代代国人的心中流传了千百年。他们总是说,可怜唯美的黛玉,你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寂寞红颜,因此总是那么薄命,如同绚灿无比的烟花,只是一瞬间的迸发,却已是绚丽的光芒。可他们又怎么会知道我内心“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愁苦,正是这污浊丑陋的贵族家庭荣国府给予的,所以我惟剩寂寞相伴。但我却在之前的某一个落叶缤纷的时节,将来到这里的一切记忆连同《葬花词》一同埋藏在深深的地底。当后人再次记起的时候,我已经快乐地生活在另一个时代。我只想对世人说,自己并不是一个脆弱的而甘愿被幸命运左右的女子,因为一份纯洁的清灵与执著的思想陪伴我度过了短暂却充实的二十几个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