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的主页

个人介绍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个人作品列表

  • 西施咏

    江水悠悠,滔滔涌流,千转回旋中,照彻着一副妙丽的少女身影,回眸一笑百媚皆生中柔肠百转的笑靥就此定格为永恒……大浪淘金,彰显的却是圣洁魂灵,在纯净如许中丝缕游移,荡击心扉,在梦魇间且听风吟,歌声响起,伴着鸣响呜咽慢慢绽放、消融,化作绮丽的光环,挥洒着恒久的光斑。光华浮动,水斜轻浅,光影照人,浣纱溪中歌谣阵阵,那里透视着多少悲欢离合,却又都如影随形,浮光如梦,在滚滚红尘中渔歌唱晚,也冰冷了一颗少女的心。西施,一个曼妙的名字,一个亮丽的身影,如皓月当空,波光万顷,在梦幻的美艳中将娇艳的绝代年华一起悠悠传颂。漫天的霞光映照江中,随了雨后彩虹将浮华散尽,远离了尘世喧嚣的故事本来只应是一个少女美丽平凡的一生。但历史的车轮在飞转回旋中却将单纯的光景挥洒的厚重深沉。于是因了吴越争霸的刀光剑影,娇弱的女子却不得不担起本不属于自己的负荷沉重。在日日的粉黛笙歌中,虽集吴王后宫荣宠于一身,可是人为地操纵,却使一个活生生的血肉被掏尽挖空,如同行尸走肉,再也无法化腐朽为神奇,枯木再也没有了春天。她只是一个弱女子,却被一个个卑劣肮脏的嘴脸无耻的玩弄。每当夜深人静,独自仰望星空,孤独酸楚的苦水痛彻心扉,直逼肌骨,却只能在心怀独自隐忍悲泣。在每日的夜色中,二十载并不短暂的时光仿若更是遥不可及的噩梦,于是一颗心早早冰冷麻木,一潭死水,波澜不惊,再也泛不起一丝涟漪,却传来越过胜利的音讯,只是早已死寂的心灵又如何拾的起这破碎的残片,拼出完整的图案。于是,心死了,梦也一起消沉。从此,青山依旧,碧水长流,只是枯黄的史册经传中多了一串凄美绝代的哀歌叹息……

    2014-05-14 作者:周其运
    • 0
    • 10980
  • 江南雨巷

    杏花,烟雨,江南……多雨的圣土,注定了多姿的情愫;美丽的地方,蕴示了绮丽的感怀。江南雨巷,一幅神奇的画卷;江南雨巷,一曲妙丽的歌谣;江南雨巷,一首多情的诗歌。一条狭长的小巷或掩映于繁华闹市的侧畔,在鲜人问津中独守着一份静谧安宁,波澜不惊中远离了纷嚷喧嚣,也远离了车水马龙的嘈杂,仿若一处世外桃源般美好如梦……踏着古朴的石阶,款款走来,缱绻步伐中怀着千种思索,万般情愫,小心翼翼间生怕将一处处青苔踏痛了肌骨。眼际之中古朴院落一一呈现,每一处都是那样的静谧悠远,却又深藏底蕴内涵,或是一株古木苍藤的生机依旧的诉说着一个个不老传言,或是一副副佳句楹联中将一个个昔日鲜活澎湃的生命激情上演。四季回旋,岁月流转,当世事化云烟,当沧海变桑田,一份古老的回响仍在天空回转盘旋,仿若古老的歌谣响彻于古朴恒久的琴弦。铺开纸笺,挥毫泼墨,将一切的情感思绪化成梦幻,思古悠悠,情意深远……烟雨朦胧中,透着别样的情趣,诗意的凄美中迎面走过的姑娘,丁香花般,执伞迎面,步履轻盈,美丽若仙,轻轻走过处,却不禁心生怅然,杏花烟雨江南,在雨巷之中一一呈现,只是不经意间偶然邂逅的丁香花般清秀素雅的姑娘太容易让人,心生感慨声声叹息,难以入眠……

    2014-05-15 作者:周其运
    • 0
    • 10980
  • 我心

    我心已破碎,我心已破碎。在风雪中疲惫,撕扯成弥漫的伤悲。冷风吹,吹啊吹,凉透我心扉。寒雪飞,飞啊飞,冰冷我的泪。夜无语心成灰,暮色都被风雪包围。我梦已疲惫,我梦已疲惫。在风雪中破碎,撕扯成凌乱的心扉。冷风吹,吹啊吹,吹落我伤悲。寒雪飞,飞啊飞,飞过凄凉岁月如流水。夜无言心憔悴,心在风雪中成灰。

    2014-04-23 作者:周其运
    • 0
    • 10980
  • 时光刻下的历史情:情定桃花庵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唐伯虎点秋香”这个故事的雏形,最早出现在明代的笔记体小说中,其中明代小说家王同轨先生的《耳谈》,叙述的故事情节和现在我们知道的“唐伯虎点秋香”基本吻合。大意是说,苏州才子陈元超,性格放荡不羁。一次,他和朋友游览虎丘,与秋香不期而遇,秋香对陈公子灿然一笑。其实就笑了一下,陈公子便招架不住,于是暗访秋香踪迹。于是,陈公子乔装打扮,到官宦人家里做了公子的伴读书童。不久,陈元超觉得时机已到,因为他发现俩公子已经离不开他,便谎称要回家娶亲。俩公子说,府上有这么多婢女,你随便挑。陈公子说,既然这样,恭敬不如从命,我就点秋香吧。陈公子遂心如愿,结成姻缘。这就是《耳谈》中因笑传情,因情结缘的一个爱情故事。到了明朝末年小说家冯梦龙的手中,就变成了《唐解元一笑姻缘》。一个最古老,最简单的故事,由“一笑”发展到“三笑”,情节也更加复杂化。据记载,他是在三十六岁那年娶了那位对他一笑倾城、三笑倾心的“秋香”姑娘。说起来唐伯虎与秋香的婚姻,那似乎不能用一个“娶”字,而应该要用一个“点”字,因为从古到今,我们一直津津乐道的是“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说有一天唐伯虎在苏州阊门的河边作画,渐渐地就进入了艺术境界,艺术家一旦进入艺术的境界,往往就目中无人了。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观众瞻仰他的份,哪有他来看你的份儿?可偏偏就有一个人,一下子就闯进了唐伯虎的视线里!说起来这位叫秋香的姑娘实在太聪明了,她只是站在河中的一条船上从这儿经过,看到岸边作画的唐伯虎的眼光扫过来,她便嫣然一笑。这一笑,明眸善睐,就像是一束穿破乌云的光芒,一下子就把唐伯虎的心从人堆里、从他的艺术痴狂里给拽了出来。这实在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沟通与交流的技巧,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笑容大概就是窗户上的那个把手,你想推窗就得靠它。就因为这一笑间的注目,唐伯虎就从他痴狂的艺术境界里掉进了更痴狂的生活境界里。他表现得更着魔了,手里的画笔也扔了,眼睛定定地看着那只载着青衫美人渐渐远去的小船,突然他抛下了一切,跑到河边租了条船追了上去。据说,在这段“跟踪追击”的过程中,还有“两笑”:一是船靠岸时,秋香上得岸来,对还在船头的唐伯虎有回眸一笑;唐伯虎追上了岸后,又跟丢了华府的队伍,结果在秋香她们回府之前又偶然碰上,结果两人又有相视一笑。这下子,总共就有“三笑”了。历史上虽有秋香其人,且和唐伯虎同是生活在明代中叶;不过她至少要比唐伯虎大二十岁。秋香虽在金陵高张艳帜,但她二人之间实难发生风流韵事。倒是祝枝山不知在什么场合见到秋香扇面,写了一首七绝:“晃玉摇金小扇图,五云楼阁女仙居;行间看过秋香字,知是成都薛校书。”秋香,本名林奴儿,字金兰,号秋香。她是金陵妓院中的名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历史上确实被人点过。是不是唐伯虎点的呢?肯定不是。因为据考证,秋香比唐伯虎大20岁。她有不幸的家庭遭遇,没有办法才堕入青楼。因为人品好,后来转业从良。秋香在当时被誉为“女中才子”,她所画的丹青画,更有名气。据明代《画史》中记载:“秋香学画于史廷直,王元父二人,笔最清润。”在《金陵琐事》中,还记载了秋香曾经向唐伯虎的绘画老师沈周学过绘画。沈周是明代相当著名的大画家,曾为秋香画过一幅丹青画,写过一首词。临江仙题林奴儿(即秋香)山水画:“舞韵歌声都折起,丹青留下芳名。”过去的事都已过去,青楼里再也找不到你,以后要到画界中去寻觅。唐伯虎名寅,江苏吴县人,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明朝。只因他早年生活放荡,刻过一方“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印章,加上明清的小说,戏剧,弹唱又编造他“三笑点秋香”的风流韵事,在后人的印象中,唐伯虎是个风流才子。唐伯虎一生娶过两个妻子,前妻徐氏,出身官宦人家,好享受,慕荣华,热望唐伯虎功成名就,出人头地,一四九九年,唐伯虎乡试第一,中了解元,徐氏喜出望外。谁知好景不长,第二年,唐伯虎进京会试,受到科场泄题案的无辜牵连,不幸琅铛入狱。徐氏得知,料定唐伯虎从此难以高升,就收拾细软,回娘家去了。从此两人分道扬镳。后来,唐伯虎在青楼中认识了官妓沈九娘。九娘很敬重这位才子,为了使唐伯虎有个绘画的良好环境,她把妆阁收拾得十分整齐,唐伯虎作画时,九娘总是给他洗砚,调色,铺纸,唐伯虎有了这个好伴侣,画艺愈见精到。他画的美人,大都是从九娘身上体会到的风姿神采。九娘见唐伯虎不把她当作官妓看待,就益发敬重他了。天长日久,两人产生了爱情,成了夫妇。过了两年,九娘生了个女儿,取名桃笙。一五九○年,苏州水灾。唐伯虎的卖画生涯自然艰难了,有时连柴米钱也无着落。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九娘苦心撑持。九娘终因操劳过度病倒了,唐伯虎请来医生,医生诊断后,告诉唐伯虎,九娘已经病入膏盲。唐伯虎尽力服侍九娘,无心于诗画。一五一二年冬至前,九娘紧紧握着唐伯虎的手,说道:“承你不弃,要我作你妻子,我本想尽我心力理好家务,让你专心于诗画,成为大家。但我无福,无寿,又无能,我快死了,望你善自保重。”听了这番话,唐伯虎禁不住泪如雨下。沈九娘死后,唐伯虎再也没有继娶妻室,晚年皈依佛法,号称六如居士。

    2014-04-27 作者:周其运
    • 0
    • 10979
总36页,文章14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