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占功(笔名 水之韵 火平利 程为公 ),陕西人,多年任郑州黄河报社记者及黄河报文化版责任编辑。业余从事文学创作,著有长篇小说《万世大禹》、《名将孤女》、《往事》,其中《万世大禹》与我根据自己创作的中篇小说《倪岱传奇》改编的同名电影剧本一起,由国家版权局直属的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审核后,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向我颁发了作品登记证书。我还著有中篇小说《奇婉下凡》等,以及大量新闻、散文作品,已发表各类作品一百多万字。另外,我早年创作的33万字的10集电视连续剧《黄河魂》文学剧本被摄制部门选用后,由我与另一人在北京修改加工两个月,摄制完成后,1993年在中央电视台一台、二台播出。获全国报纸副刊专栏年赛奖、河南省专业报撰稿一等奖、编辑一等奖等。
程占功著安民县劳新庄山后,寂静的山洞。彩云的灵魂离开遗体飞出洞外,仰望三十三天上,离恨天处,不觉泪如雨下,叹道:“原来人间弱肉强食,残酷万般啊!”她想上天,变为奇婉,回兜率宫继续服侍太上老君,又怕老君责怪,但万般无奈,也只好上去。她变作一只百灵鸟,展翅腾上夜空。却说西天斗战胜佛天性爱动,恰巧这夜又在太空遨游。他见有只小鸟飞来,定睛细看,认出是奇婉,便踏着瑞云行至跟前,叫道:“奇婉,你下凡才十七天(据说,人间一年是天上一天),为何就要上来?”奇婉见是斗战胜佛,即驾住瑞云,现出本相,未及开言,便泪流满面。斗战胜佛疑惑不已,寻问其故。奇婉便把下凡人间的始末细述了一遍。斗战胜佛听罢大怒,说:“真真地可恨,可恼!我本想亲自下去,将那些贪官污吏,地痞恶棍,统统打杀,一个不剩,只是不明情况,恐误伤了好人。但我新近炼出一颗如意万胜丹,能随持有人的意愿千变万化,控制一切,它是天上地下,空前绝后的珍宝;另外,还有一颗护身还生丸,现都送于你。你不必上天,到人间报仇雪恨吧!”随即将如何使用如意万胜丹和护身还生丸的办法,教了一遍。他把两件珍宝递给奇婉后,就转游他方去了。奇婉细细看那两件宝贝,都像葡萄般大小,她藏于身内,复变作百灵鸟飞返人间,距地面不远时,看见有个红点忽明忽灭,便向红点俯冲而下,落在一个坑边上,那忽明忽灭的红点就在坑里。百灵鸟觉得好奇,欲飞进去看个究竟。影视剧改编摄制,请与本文作者电子邮箱cjyyl@sina.com联系本文作者程占功(笔名水之韵、火平利、程为公),多年任郑州黄河报社记者,黄河文化版责任编辑
陇东庆阳,是原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九三七年冬至一九四五年秋,八路军三八五旅曾在这儿驻防。他们在庆阳驻防期间,与当地人民建立了鱼水般的深厚情谊,涌现过许多感人肺腑的事迹。甘肃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选编、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革命史专辑》等书刊,收进了我采写的《三八五旅在庆阳的故亊》。这里选择其中“仁义之师”“这也得付钱”两个故事,与读者分享。仁义之师八路军三八五旅军纪严明,对老百姓秋毫无犯。他们经常组织干部战士到群众家里访贫问苦,帮助群众担水、扫院、打围墙、修房子。老百姓也把他们实实在在地当亲人看。每逢节日,乡亲们总是三五成群,带上红枣、猪蹄等礼品,来慰问八路军和看望伤病员。部队体贴群众,对于老乡们送的东西一般都不收。老乡们却以为八路军不好意思,他们说:“八路军见了敌人像老虎,见了老百姓像姑娘。”三八五旅的文艺宣传队,经常在城乡为群众演出。演员在台上演戏,到台下还为老百姓干活儿,很受群众的喜爱。部队同群众在一起看戏时,总是把群众让在自己的前面。有一次演戏,演出已经好大一会儿了,这时又从乡下来了一群妇女。她们都胆小拘谨,站在人群后面,不敢往进挤,有些小姑娘仰着脖子还看不见舞台。人群后半面全是部队,当他们得知这些晚来的妇女看不见舞台时,便自觉地闪开一条走道,很礼貌地站在两旁,让她们走到自己的前面看戏。这些妇女往年连军队也不敢见,这会儿却不由得对八路军十分感激。在平时,八路军见了妇女,都格外尊重。按照西北的地方风俗,老百姓对此更有好感。他们说,国民党军队见了妇女,不是调戏,便是糟蹋,妇女们望风而逃;八路军对妇女却这么礼让尊重,真是“仁义之师”!这也得付钱有年夏天,八路军三八五旅七七〇团某连指导员同几名战士在赤城执行任务,路过一块高粱地时,忽然传来小孩紧张的哭喊声。他们循声望去,在高粱地一边的一棵杨树底下,有一个孩子哭喊着直摇手。八路军便绕着地畔跑到杨树下,只见一个小女孩站在树下哭着,地上躺着一个昏迷的男孩,嘴角还流着血。原来这两个孩子是一个村庄的,今天他俩不知怎么偷偷跑到这儿掏喜鹊蛋来了。八岁的男孩机灵得很,没费多大劲就爬上了树,一不留神,脚打了滑“嗵”地摔了下来,当即昏了过去,只有五六岁的小女孩,在树下吓得直哭,目顾四周呼救。正在这时,八路军指导员一行从这儿经过,他们上前仔细看,小男孩的胳膊和腿都受了伤。指导员忙把他抱起来,把随身带的毛巾包扎在伤口上,几名战士又把带的水给喂了几口,过了几分钟,小男孩才哭了起来,于是他们便跟着那小女孩,抱着男孩子朝村子里走去。男孩子的家里,这时只有一位老奶奶,其他人都去西瓜地了。指导员他们抱着男孩走进家里,向正在捻线的老奶奶说明情由。老奶奶见小孙子的伤口被包扎上了,热情地对指导员说:“多亏你们了,快坐。”说着,倒了几茶缸水让大家喝。这会儿,那个聪明的小姑娘已经跑到西瓜地,向那男孩儿的父亲“报告”情况。指导员他们观察了小男孩的伤情,觉得问题不大,便对老奶奶说,弄些龙骨等药物治治,不久便会好的。说罢,就要告辞。老奶奶说她要做饭,叫他们别走。正在这时,那男孩子的父亲担着两筐西瓜,和那小姑娘一块回来了,一番感谢话之后,就切开了西瓜。指导员看推辞不掉,他们就吃开了。吃过西瓜,指导员拿出一些钱对那男孩儿的父亲说:“请把钱收下,给孩子买药用。”那耿直的农民发了火:“你们做了这么好的事情,吃点西瓜还要付钱,这不是拿我当外人看吗!”指导员笑了笑,诚恳地对他说,“咱们是一家人,但我们必须遵守纪律。这也得付钱。”说罢,带上战士们走了。
蓝天白云,秋高气爽,深山峡谷,微风拂面。洪水过后的云邮水文站,水位已降到河槽槽畔下面。河中到水边由低到高依次挺立着几支用于测量水位的标尺大多露出水面,竹青拿着水位记载薄和铅笔,先看看手表,旋目测实时水位,随即将测量数据记在水位薄上。竹青奋不顾身跳进洪水抢救的老年妇女就是周英。他骑着一根粗壮的杨树干,抓着周英在浪滔飞卷的洪流中多次陷入绝境,又一次次化险为夷,终于在到达石榴河大石桥时,被任有福大夫将两人救上岸。精疲力竭的竹青稍一放松,便昏了过去,而且是深度昏迷。经过石桥公社卫生院任有福副院长等医护人员全力抢救,周英和竹青先后被抢救过来。二人对任大夫和卫生院医护人员千恩万谢,溢于言表。周英对竹青更是感激不尽,一再对小伙子说,有需要帮忙时,一定要告诉她。竹青告诉她,任何身体条件允许、多少懂点水性的人,看见落水者都会去救,不是为了回报。所以,她不用感谢。卫生院要派车往回送二人,竹青让他们把周英送回家,他则坚持自己回去。临别时,周英一再要竹青把姓名地址留给她,竹青说,不用了吧!周英有些生气地说,你不告诉我,我就不回去。竹青无奈,只好告诉了她。竹青经过步行、乘坐班车、倒车、再步行,回到了云邮水文站。站上早乱成一锅粥,竹青下水救人后,长时间没有回来,大家都慌了神。站长赶快向上级单位报告,上级和本站以及当地有关方面都派出人员搜救,都未找到。就在大家很失望时,竹青自己回到了站上。站长和同事们纷纷向他询问救人和被救的情况,他说,他和那位他救的老年妇女,最后都是被一个名叫任有福的大夫和石桥公社卫生院的医护人员救了,具体细节,不再多说。站上的同事们也没再多问。已载《中国作家网》影视剧改编摄制,请与本文作者电子邮箱cjyyl@sina.com联系本文作者程占功,退休前多年任郑州黄河报社记者,黄河文化版责任编辑
门房内。于校长抓着电话筒,声音颤抖地连问:“你说什么,你说什么?啊,在下游一百公里处,搜救人员找到了一具约60岁女人的遗体,……啊,周英年纪多大,我见过她几次,她看上去像60岁……”于校长说着,哭了起来,电话筒掉在了小桌上。站在门房门口的许杰、许平听得真切,顿时二人脸色惨白,父子相拥嚎啕大哭,直哭得痛彻肝肺,死去活来。妻子周英是丈夫许杰的救命恩人,且一辈子恩深义重,恩爱如初,许杰无论如何,不能接受周英的离去。许平更是母亲的心肝宝贝,母亲给了他无数无私的爱,他怎么能听母亲的噩耗……。许珍珍和米兰儿从小路赶到山下,找到了小汽车,司机告诉他们,许杰、许平已经上了山。许珍珍和米兰儿便急急往山上赶。二人刚赶到学校门口,看到许杰抱着许平哭成一团,许珍珍急忙跨进门房,问抽泣中的于校长:“怎么了?”于校长一边吸鼻抹泪,一边安慰她,“你,你不要太难过……。”便把她在电话上听到的情况复述了一遍。许珍珍闻言,两眼发黑,天旋地转,“扑嗵”一声跌倒在地,不省人事。米兰儿扑在许珍珍身上,哭叫着“阿姨,阿姨……”已载《中国作家网》影视剧改编摄制,请与本文作者电子邮箱cjyyl@sina.com联系本文作者程占功,退休前多年任郑州黄河报社记者,黄河文化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