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 杂文·评论·奇章

杂文·评论·奇章

  • 寻踪古迹,阅史蓬洲

    寻踪古迹,阅史蓬洲 为更好地开展多彩乡村社会实践活动以及进一步了解汕头市金平区鮀江街道蓬洲村的历史文化底蕴,岭南师范学院“寻粤”多彩乡村社会实践队的汕头小分队于2020年7月28日早上9:00利用相机以及手机等设备对蓬洲村进行实地走访拍摄。本次拍摄分为三个地点,依次为城墙遗址、天后宫以及三都城隍庙。走访伊始,副队长黄津对周边村民进行随机采访。在采访中我们得知蓬洲村历史悠久,几经兴废。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汕头小分队顺利找到古城墙遗址。如今古城墙已被拆除,唯存三两处残垣,被古榕树根紧紧盘缠。资料显示,蓬洲古城建于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城墙周长约2000米,高约5米,石砌而成,设四个城门。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修建;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重修。后在1959年拆城时因榕树根盘缠,而遗留下了东门、北门两小段古城墙。随后,汕头小分队沿着蜿蜒小巷找到天后宫所在位置。蓬洲天后宫创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原所城指挥使陈氏倡建。该庙采用抬梁式硬山顶金式结构,二进一拜亭一天井格局,通面阔19米,通进深15.6米。踏入庭院,天后宫主体稳居中央,其左右两扇侧门分别挂着“博爱”、“仁慈”牌匾。庙柱与屋檐皆有双龙盘旋,庙壁栩栩如生的浮雕别致精美,尽展雕刻师傅精湛的技艺。相传蓬洲所城曾经历一次大水灾,危急时刻妈祖宫的妈祖显灵出来挥退洪水,才使蓬洲所城的居民免遭其难。淳朴的蓬洲百姓思念妈祖之鸿恩,为表达对妈祖之敬仰,纪念聪慧善良之海上女神,建造天后宫。 而后,汕头小分队从天后宫右面的小路一直往前走,来到三都城隍庙。三都城隍庙位于蓬洲所城东门内,是明朝洪武年间的建筑物,至今已经有六百出年的历史。踏进庙宇,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正殿悬挂“正气浩然”乌底金字,金光闪烁。厅堂左右两侧各分布三名衙役,神情庄重严肃,恍如正在对簿公堂。在潮汕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中,始终留有寺庙文化和祭祀礼节的一席之地。资料记载,城隍是中国民间原始信仰祭祀的自然神,是道教尊奉的主要冥界神灵之一;尚且道教称城隍惩处凶恶,保国护邦,掌管阴间事务,是城市的保护神,因此,凡建都城,必建城隍庙。另外,此“三都”是指江都、蓬洲都和鳄浦都。蓬洲所城建立之后,按照史例需建造城隍庙宇,当时鉴于三都联系紧密,经协议约定所建城隍庙为三都共有,同受城隍老爷的庇护,百姓安居乐业,这便是村民口口相传的“三都一庙,官祭民祀,三地共飨”的历史来源。至此,汕头小分队7月28日的实地走访拍摄任务顺利完成。他们将对拍摄的素材进行整理与后期编辑,最终以纪录片的形式展示此次拍摄的成果。 “寻粤”多彩乡村社会实践队二〇二〇年七月二十九日

    2020-07-29 19:27:51 作者:“寻粤”多彩乡村社会实践队
    • 0
    • 9574
  • 云之光调研心得体会之问卷设计篇

    本次暑假期间,受疫情因素的影响,正常条件下线下开展的暑期三下乡活动改为线上假期实践活动,我们的团队选择了调查研究广东省师范类院校云支教开展和社会支持的有关情况。受疫情因素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采取线上的模式进行教学工作;但是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存在固定的缺点,教师对学生的学业了解程度不够充分,对学生的课业反馈不及时,学生对自己所学习的课程可能存在知识点的盲区。在这个大背景下,线上志愿活动“应运而生”,广东省师范类的各大院校相继开展了云支教的活动,学校提供志愿平台,学生志愿者报名自身擅长的辅导科目并接收辅导对象,开展志愿活动。现在我们处于活动开展的前期阶段,我被分配到问卷设计的工作,从确定研究目的到根据研究对象确定相关题目,然后编辑问卷,与组员讨论,再次调整并完善问卷。问卷的设计——我们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的主体对象确定调查问卷前期的受访者的个人信息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基本资料;再根据研究背景确定调查研究的题目;接着按照问卷逻辑确定题目顺序;最后与组员讨论确定细节问题并调整以及不断完善。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有个人对调查研究的思考,也有与组员的配合工作,两者并重结合的工作让完成工作的难度有所降低,也给了自身更丰富的经历。

    2020-07-29 18:06:54 作者:林雨殷
    • 0
    • 9590
  • 三都城隍庙,潮汕寺庙文化

    众所周知,潮汕人信奉神明。从古至今,一直保留着寺庙文化和祭祀礼节。7月28日,岭南师范学院“寻粤”社会实践队的汕头小分队,顶着烈日,来到了汕头三都城隍庙,一同感受历史悠久的寺庙文化。  三都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距今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期间经过几次重修,但依旧保持原有的格局风采。  三都城隍庙坐北向南,二进一天井一拜亭,格局宏伟,庄严肃穆,天井两边壁上灰塑龙腾虎跃,气势威武。正殿悬挂“正气浩然”乌底金字牌匾,神龛中的城隍老爷、城隍夫人和执笔判官塑像赫赫端庄。精心制作的庙前照壁,照壁采用福建的青石雕,贴金描线,制作精美,八仙手中拿的八样东西,花篮、笛子、葫芦、宝剑等环绕在麒麟周围,寓意着吉祥如意。  据了解,三都城隍庙见证了汕头市区的发展,其正殿右侧神龛中塑有清初广东巡抚王来任、两广总督周有德的塑像。据悉,清初,朝廷为杜绝郑成功与沿海群众的联系,于康熙元年(1662年)在东南沿海一带施行靖边海禁政策,强迫人民内徙五十里,制造无人地区。康熙五年(1666年),澄海县也因“迁界”而被裁撤。三都居民惨遭涂炭,不少居民被迫内迁。康熙七年(1668年),王来任和周有德巡视海界后,绘图上疏,请求展复,于康熙八年获得钦准,被撤数年的澄海县恢复建制,人民才得以回归故里。人们把王来任、周有德的塑像供奉在这里,就是为了纪念他们解除潮民内迁之苦的恩德。金碧辉煌的庙宇,烟雾索饶的叩拜,传承着人们对先贤的感恩追念,对未来的殷殷期望。同时,“寻粤”社会实践队也希望,潮汕文化能够一直延续下去。 岭南师范学院“寻粤”社会实践队二零二零年七月二十九日 

    2020-07-29 17:35:55 作者:
    • 0
    • 9570
  • ”微光引航“ 志愿线上辅导体会

    由于疫情原因,今年的“三下乡”活动出现了一种新的线上形式——万人志愿服务活动,而我们本次的辅导行动也由此展开。2020年7月23日,岭南师范学院“微光引航”社会实践分队正式成立啦!在小组成立之后,组长选拔,分组管理也开始按部就班地完成。最终,队内分为了三个小组,分别是新闻组、宣传组和素材组。每当有组员因为个人原因没办法完成本日的任务时,其他组员总会热情地站出来提供帮助。各组之间分工合作,相互配合,为了完成最终的任务而不懈努力着。除了队内的工作,作为一名万人志愿活动的志愿者,我也对接了一位三年级的学生进行辅导。在初次与学生进行辅导的时候,由于使用的是腾讯会议进行网络辅导,学生在视频的那头面对一个陌生人难免会有些紧张,面对问题总是支支吾吾,双方的互动也十分少。但在之后的辅导过程中,随着我和学生的沟通不断深入,逐渐打开了学生的心结,课堂气氛也开始活跃起来了,面对我提出的问题学生能够积极回答,并且举一反三,同时学生也能够将自己的疑难问题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辅导效果有了显著提升。虽然本次辅导任务尚未结束,但我也从这一次的辅导经历中了解到,想要了解学生,仅仅站在老师的角度看待问题是行不通的,更多的时候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励他大胆地把问题提出来,不会因为胆怯羞涩而隐藏自己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将辅导的效果最大化的显现出来,同时也能够促进师生关系不断良性的发展。

    2020-07-29 14:14:31 作者:
    • 0
    • 9604
  • 岭南师范学院“学夏乡”文化支教社会实践队之线上辅导

          为了帮助中小学生跟上教学进度及解决难题,我参加了岭南师范学院“学夏乡”文化支教社会实践队活动。虽然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线上辅导活动,但是我会在辅导前做好充分准备。      在辅导前,我首先咨询学生哪方面知识比较薄弱,根据需求做出ppt以及从网上找例题给学生训练。如果遇到学生完全不会的题时,我会用知识点引领学生说出答案。在讲课的时候,我更偏向用生活万物来解释为什么,因为这样更通俗易懂。在辅导接近尾声时,我会带着学生回顾刚刚学到的知识点。      通过这次活动,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发现自己并不是一事无成。最重要的是培养了极限和耐力,我从没有耐心的人变成了如今能细心给学生讲解的人。希望学生在我的辅导下也能有所提升。

    2020-07-28 23:29:53 作者:许月圆
    • 0
    • 9598
  • 凤凰古村

                    凤凰古村  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有一古村,名为凤凰古村。正如此名,“古村”,“古”可窥知其村落历史悠久。如你所料,此村落有着700多年的历史,而且,又超乎你所料,据考古专家判断,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在凤凰古村这一带活动。只是尚且称不上村落,那何以后来此村落得以闻名呢,细究起来,你会发现此村的价值,因其与我们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家族有着不可分的联系。当年,元军举兵南下,击败文天祥带领的宋军,文天祥虽不幸被俘,但他的铮铮傲骨却不会轻易屈服。文天祥在被押送途中,作出名扬千古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并以此来表达他对国家的忠诚。在宋军大败的情势下,文氏族人四处逃难,其胞弟文璧逃难到宝安沿海的荒芜地带,文璧携族人先居住于松岗西部靠近沿海的鹤仔园,其孙文应麟于元代大德年间携二子及部分族人迁至岭下(凤凰)定居,自此开村立业,繁衍后代。 说到我们的民族英雄文天祥,除了此村的由来与之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外,他还为凤凰古村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以及他的精神一直在影响着凤凰古村的村民们。说到此处,笔者突然想起王小波关于文化遗产的思考,他说“人类的智慧就像一汪活水,而文化遗产就是其中的沉积物。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人们脑袋存放着活水中的一份子。”正如王小波说的这段话所见,文化的智慧就犹如一汪活水,这些活水之中的一小份可以存在于你我的脑子里,照我看来,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保存在文化遗产里的智慧让人尊敬,而活人头脑里的智慧更让人抱有无限的期望。而乡人为纪念这位乐善好施、关心民众疾苦的义士,便在瞭望台的旧址,建立一座望烟楼,名书“烟楼晚望”。如今文氏祠堂楹联刻“烟楼世泽,正气家风”正是对这段历史的铭记。2008年《望烟楼的传说》被列入深圳市、区两级“非遗”保护名录。凤凰古村的文物遗存可分四种类型,古居民建筑,书室,私塾,古祠堂。凤凰塔位于福永街道凤凰岩岭下村口。大约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该塔为六角六层,在每层塔门上均有石匾或对联,塔基和第一层下半段用青麻石砌筑,塔基六角。第一层正面用方形门,第二、三层正面用卷门,四、五层用方窗,六层用圆窗,塔高约20米。1984年9月6日该塔被列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村中房屋多是以花岗岩或红砂岩为墙基的砖木结构,清水砖墙,屋顶有船形正脊,还有灰制雕塑和壁画。在一些民房大门上方,我们还发现了石刻的匾额和雕塑,因为年代久远,图案已经模糊。而在民房内,梁架墩头上还有木刻或石刻纹饰,封檀板上有木刻人物故事和花草图案。另外,古村还有一座沐浴了五六百年风霜雨雪的书塾,使古村充满了书卷气。茅山公家塾,始建于明代,匾额为清嘉庆己卯年桂月重修时刻制;“顾三书室”,阳字楷体花岗石横匾,始建于清代,匾额为清光绪八年(1882年)始修时刻制;其他的还有“巽岭公家塾”、“拔茹书室”、“伯元公家塾”等。要说古祠堂,就不得不说文氏大宗祠,前堂大门两侧设有塾台,门上石匾刻有“文氏大宗祠”,门下有高大门枕石,门内有一扇屏风。前后出檐廊,檐板皆有花卉人物瑞兽图案,廊梁架的结点上雕有动物、人物、花草的驼墩、斗拱和圆斗状瓜柱。天井两侧设亭台式廊坊。中堂为硬山屋顶,琉璃瓦剪边,镬耳式山墙。中堂后部有两道加墙,照推理,应该是文氏族人祭祀祈福、议理公事的地方,中堂后墙两侧各有一道边门通向后堂。文氏大宗祠于2003年被宝安区人民政府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凤凰村古建筑雕塑图案繁多,造型多样,是深圳乃至广东不可多得的综合性古建筑文化艺术的宝库。凤凰村深厚的文化值得我们去学习,文天祥先生那不朽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并发扬光大。如有机会,你可亲去到凤凰村中感受其文化的魅力。  摄影/彭炜婷撰文/容晓君

    2020-07-28 23:00:10 作者:容晓君
    • 0
    • 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