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 杂文·评论·奇章

杂文·评论·奇章

  • 岭南师范学院煜曦社会实践队之线下走访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学习科学发展观,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奉献出微薄之力,践行岭南师范学院“崇德、博雅、弘志、信用”校训精神,推进学校一体化育人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引导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与人沟通、解决突发事件、领导能力等。岭南师范学院举行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之课题调研活动。本次活动围绕“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等,开展云调研、线下访谈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岭南师范学院“煜曦”社会实践队线下调研组的组员们,在调研期间,考虑到疫情的原因,为了确保队员的安全,队员按照就近原则,采访了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荷花镇荷花南教村的村民。走访期间,队员们深入了解到扶贫政策给贫困户贫困村带来的有利影响,并且也从中了解到了政府对于贫困人口的资助,效果显著。当然,也仍然有贫困户的存在。我相信,当代大学生将会为“决战脱贫,决胜全面小康”这一目标建言献策,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推动社会发展奉献一份力量!

    2020-07-28 14:23:42 作者:吴倩敏
    • 1
    • 9608
  • 脱贫攻坚,攻破难关,实现脱贫 ——线上调研(下)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党的庄严承诺,是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四、疫情没有改变我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疫情增加了脱贫攻坚难度,但阻挡不了实现全面脱贫的脚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根本保证,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准扶贫政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支撑,将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上下同心、全力以赴,采取最严格、最全面、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上半年我国经济先降后升,二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主要指标恢复性增长,经济运行稳步复苏,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市场预期总体向好,社会发展大局稳定,为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夯实了基础。全国大部分深度贫困地区,受此次疫情影响相对较轻,正逐步实现全面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从总体上看,贫困地区有条件有能力抓紧推进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的各项工作。还应看到,疫情主要影响的是部分贫困家庭的短期收入,对“两不愁三保障”的影响不大。数据显示,大多数已脱贫的贫困户平均收入高于贫困线,疫情冲击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收入,但不会带来大规模返贫。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落实“三保障”的政策体系愈加完善,保障内容更加全面:义务教育保障政策的内容包括“两免一补”等;基本医疗保障政策的内容包括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住房安全保障政策的内容包括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目前,我国已编织起较为系统牢固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保障网,这些都不会因疫情冲击而受到影响。五、脱贫人员对脱贫活动的评价① 2014年7月,海南省龙楼村村民朱兴旺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地就业局局长的潘先福成为他的帮扶责任人。2017年,海南省继续给予脱贫户扶贫政策支持,朱兴旺领到了4800元的产业帮扶资金,用这笔钱买下两只黑山羊。不到3年时间,朱兴旺修建的简易小羊圈,变成了5间宽敞的羊舍。他认为有党和政府的帮扶,撸起袖子加油干,过上好日子并不难!② 宏发村六社有这样一个村民武某,家中51人,本人脑梗较重伴有心脏病,妻子牟秀云三高疾病,常年药物不断,儿女都已成家,儿子布病,儿媳肺结核,孙子上初中,田地20亩。种种原因造成家庭负担较重,生活一直处于贫困状态。之后在国家的扶贫政策之下,他一边寻求政府帮助,一边学习种养殖技术。在不断的勤劳工作后实现脱贫不返贫。现在。他逢人说:“非常感恩党和政府,健康扶贫解决了我和妻子看病难、看病贵的长期难题;产业扶贫给了我脱贫致富的机会;金融扶贫给了我发展产业的资金支持。”他说会尽自己所能带领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让党的温暖阳光普照得更宽、更广!③  张宗科,男,京当镇贺家村凤邹组村民,现年74岁,家里有5口人,张宗科和老伴、儿子和媳妇以及孙子。张宗科的孙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为了给孩子看病,先后花去了十几万元,使这个本就并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贫困的深渊。但他却幸运地得到了政府的帮助,而且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深夜还要再起来到猪棚转一圈,观察猪的生长情况、健康状况等,如发现异常,及时诊断治疗。通过边学习、边实践,他终于全面掌握了全套养猪技术,他养的猪很少生病,个个膘肥体壮,积累了不少财富。现在他总说,精准扶贫真是好,创业还有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不愁不脱贫。

    2020-07-28 14:08:50 作者:吴倩敏
    • 1
    • 9631
  • 脱贫攻坚,攻破难关,实现脱贫 ——线上调研(上)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党的庄严承诺,是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一、“脱贫攻坚战”提出背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经过改革开放37年来的努力,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截至2014年底,中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而后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二、为什么要坚持“脱贫攻坚战”?中国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各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东部和中、西部经济技术水平有很大差别。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生产力发展十分缓慢。只有采取积极扶持措施,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致富,才能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因而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进而早日实现共同富裕,且在加强社会安定团结,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三、“脱贫攻坚战”所取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大力推进建档立卡、驻村帮扶、资金监管、规范退出等重点工作,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在责任制度方面,形成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东西部协作机制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减贫9348万人,94%的贫困县实现摘帽,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至2019年末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至0.6%;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基本实现,脱贫内生动力得到加强,贫困家庭劳动收入明显提升,返贫人口逐年减少;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脱贫攻坚中积累的政策经验、人力物力等,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0-07-28 14:03:45 作者:吴倩敏
    • 1
    • 9629
  • 岭南师范学院“三下乡”煜曦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主要针对于每年的大一的新生,是每个岭师学生的必修课,目的让大学生更一步接近社会、了解社会,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为社会出谋划策,为国家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化学化工学院积极响应了“三下乡”的活动,共组建了14支队伍,其中煜曦实践队是由30人共同组成的一个团队,队内包括化学院学生20名,体科院7名,生科院1名,外语院1名及音舞院1名。煜曦社会实践队旨在打造一支充满阳光与生气,饱含着青春梦想的队伍,我们秉承着“传递爱心,温暖下乡”的队伍活动宗旨,以“煜曦煜曦,永争第一”为口号。整支队伍由大纲组、策划组、问卷组、推文组、论文组,宣传组及调研组组成,因疫情缘故,我们实践以线上为主,线下调研为辅。 我们履行奉献青春、奉献智慧的时代诺言,走进乡村,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认识自己、锻炼自己、服务社会、奉献爱心。队内人人秉承着两会思想,普及惠农,深入了解广东省高州市荷花村,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奉献出微薄之力。 我们将践行岭南师范学院“崇德、博雅、弘志、信用”校训精神,重点围绕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通过“云问卷”“云访谈”加线下走访的方式开展调研活动,撰写调研论文,为解决社会难题、推动社会进步建言献策。一切活动的开展都与这32位队员的积极配合紧密相连,这便是由32位成员组成的社会实践队---煜曦社会实践队。

    2020-07-28 13:35:53 作者:黄紫敏
    • 1
    • 9614
  • 生 命 奇 迹

    ——莫言成长记 生不逢时    山东高密,河崖大栏①,莫言家乡,美名盛传。   三县交界,地处偏远。东北乡里,五河贯穿,地势低洼,十年九淹。荒原野滩,一望无边,野兔飞奔,鸟冲霄汉,高粱秋熟,红霞满天。   历史芜杂,兵荒马乱。闭塞落后,世代贫寒。民风淳朴,民艺广泛。文化底蕴,丰厚积淀。   一九五五,乙未羊年,正月廿五,降生平安②。胶河南岸,破屋几间,透风漏雨,漆黑熏烟。   民国初年,祖迁平安。爷爷耿直,好施乐善。巧手木匠,农活精炼。腹有史书,出口成篇。洞察世事,富有远见。奶奶能干,管家总管。主持家政,精打细算。丧事接生,炊事针线,多才多艺,样样都揽。父亲方正,仁厚老练。四年私塾,会打算盘。大队会计,履职清廉。管教从严,没个好脸。母亲聪慧,宽容慈善。家庭重担,勇挑在肩。吃苦耐劳,质朴勤俭。疾病缠身,坚强乐观。   浮土上面,啼哭呐喊。十口之家,添嘴吃饭,增加负担,生活艰难。   娘疼小儿,喂乳多年,悄悄长大,人生漫漫。三岁会走,两岁哑言。其貌不扬,无人喜欢。爷爷远见,当众预言:将成大器,不可小看!   白花盛开,梨树下面,娘拿棒槌,准备做饭,捶打野菜,汁溅胸前。音色味全,难忘画面。内心紧缩,记忆起点。   娘进食堂,吃力磨面,饥渴劳累,晕倒磨边。换回麸皮,维持三餐。囫囵吞粮,速把家还,筷子探喉,催吐做饭。姐姐辍学,离开校园,专挖野菜,以度荒年。   娘牵小手,进入麦田,捡拾麦穗,看守发现。可怜之至,惨遭猛搧。除夕之夜,氤氲昏暗,五个饽饽,被偷不见。娘俩相拥,抱头哭喊。   枵肠辘辘,饥不可堪。如狗似猫,东跑西窜,四处觅食,难吃饱饭。草木虫鱼,全都尝遍。   遗弃家中,无人看管,蚂蚁窝边,静观整天。脚上生疮,独坐炕沿,隔窗北望,河水泛滥,浪似群马,奔腾向前。   花猫绿狗,丑不忍看,“二龙吐须”,悬挂嘴前。饭量极大,手懒嘴馋。惹是生非,调皮捣蛋。   从小命苦,多次落难。摔碎暖瓶,心惊胆颤,钻入草垛,躲到黑天。跑去解手,掉进粪圈。大哥闻声,抱到河边,河水滚烫,洗净擦干。栽进水缸,屁股朝天,母亲发觉,安全脱险。大难不死,后福无限!        童年读书    一九六一,走进校园。大栏小学,求知起点。裤子开裆,衣衫破烂。成绩优秀,学习委员。作文奇好,老师评点。探讨秘诀,公开扬言:允许虚构,可以“胡编”!班上宣读,司空见惯;农业中学,范文传遍。母亲叮嘱:可别上天!   爱看“闲书”,老师不嫌,热心赠书,鼓励多看。父母反对,使劲阻拦,老师劝告,态度转变。   文艺活动,一马当先。如鱼得水,特长展现:自编快板,即兴表演;上台唱戏,陶醉社员。   因丑被打,古今罕见!无可奈何,连声道歉。母亲安慰:五官健全,有鼻有眼。   多嘴多舌,口无遮拦,“监狱学说”③,校方难堪,警告处分,师生批判。响亮耳光,劈头盖脸。诚心补过,积极表现,处分解除,烟消云散。   放学回家,帮娘磨面,书放磨盘,边推边看。堂屋门框,油灯一盏,凑近看书,踩着门槛。天长日久,凹槽显现。鲁迅小说,从小就看,不识生字,“什么”替换。帮人推磨,换来书看,一页十圈,一册半天。《封神演义》,磨道读完。再进草垛,秘密偷看,《青春之歌》,读到傍晚。蚊虫叮咬,周身斑点。耽误喂羊,忐忑不安。极似“偷情”,刺激感官。   野菜草根,家常便饭。煤块白土,竟觉香甜。与姐挣吃,抢夺瓜干。哭求父亲,生活改善,米粒猪肉,狼吞虎咽。街头烧肉,眼见垂涎,伸手就抓,激怒肉贩,举刀剁手,险些断腕。菜园偷瓜,土炮驱赶,屁滚尿流,抱头鼠窜。窝囊经历,与吃有关。   乞讨老人,来到门前,主动端送,半碗薯干。母亲不悦,同情老汉,半碗水饺,倒进其碗。娘俩赶集,白菜换钱,帮助结账,乘法换算。多计一毛,娘说丢脸。   “文革”开始,教育灾难。“蒺藜小报”,宣扬造反;“战斗小队”,大闹课间。贴大字报,搞大批判。上房揭瓦,一切砸烂!胶县串联,夜宿车站,孰料尿床,狼狈回转。 孤苦少年    一九六七,人生扭转。出身中农,受到牵连;表现欠佳,另眼相看;贫嘴多言,莫名含冤。被迫失学,沦为社员。社会“大书”,从此阅览。   广袤田野,独步往返。割草放牛,游牧荒原。遇鸟搭讪,和牛交谈。仰望蓝天,幻象浮现,奇思妙想,从未间断。丰富想象,必有来源,孤独“逼”出,寂寞“促产”。储存脑海,作品再现。   年岁稍大,劳作田间,种豆割麦,农活全干。面朝黄土,脊背朝天,榨尽血汗,贫穷未变。民间疾苦,切身体验。   路过学校,一声长叹,滋味难言,自卑伤感,心中悲凉,痛苦不堪。夜里做梦,重返校园!   桥梁工地,小工参建。手拉风箱,忍受饥寒。拔个萝卜,被人撞见。揪斗围观,众怒难犯。主席像前,忏悔道歉:罪该万死,俺再不敢。痛哭流涕,诚意感天!家人暴打,仰躺地面,一声不吭,急促气喘。爷爷生气,呵斥阻拦。   右派邻居,“诱惑”放言:倘成作家,不愁吃穿,一日三餐,饺子当饭。从小立志,有个心愿:当上作家,吃上饱饭。文学星火,由此点燃。   周围村庄,书都借遍。红色经典,全部看完。如痴如醉,神魂疯癫。邻人卖书,《通史简编》,闻之眼馋,腰包无钱。母亲支持,首饰换钱,四元五角,一笔巨款,四册全买,终于遂愿。爱不释手,有空即看。学习中医,背诵药典,半途而废,不觉两年。中学课本,费劲“啃”完。糊墙报纸,也当书念。《新华字典》,通读几遍,找出错误,翻得稀烂。   赶集上店,不为吃穿,专心听书,直到晌天。回家复述,母亲陪伴。庄户小戏,忆苦思甜,津津有味,百看不厌。牛棚马厩,炕头田间,老爹老婶,故事连连。侧耳静听,满心喜欢。逸闻趣事,妖狐鬼仙,历史传奇,土匪好汉,铭记脑海,创作资源。用“耳”阅读,受益匪浅。   春寒料峭,集体会战。胶莱运河,疏浚拓宽。踊跃参加,日夜大干。人山人海,红旗招展。回家兴奋,酝酿长篇,《胶莱河畔》,一章未完。不自量力,好高骛远。   大学美梦,萦绕缠绵,投书部长,斗胆自荐。部长回信,耐心奉劝:好好表现,等待推荐。闻知此事,时有讥言:他能上学,猪也比攀!   母亲多病,家庭困难,哼着小曲,从不悲观。时常担心,怕寻短见。母亲安慰:阎王不叫,不会去见,永不离开,把心放宽!每念此话,心灵震撼,力量巨大,勇对困难。   家庭成分,像座大山,低人三分,郁郁寡欢。常被冤枉,屡遭诬陷,忍气吞声,提心吊胆。   一九七三,命运好转。进厂打工,四叔力荐,任职司磅,称重收棉。挥镰割草,埋头苦干,卫生改观,书记赞叹。平生首次,“高峰”体验。厂办夜校,当上教员,讲解语文,侃侃而谈。三次体检,验兵过关,出身不好,未能如愿。业余时间,写些稿件,广播报纸,新闻宣传。黑板报上,显露才干。   收获爱情,认识芹兰,甜蜜订婚,终生结伴。世家玉清,打工伙伴,莫逆之交,友情长远。 军中追梦      一九七六,时来运转。再次验兵,趁机过关。贫下中农,极为不满,赶快“跑掉”,离开平安。   实现夙愿,感慨万端。充满仇恨,一切看厌,飞出“鸟笼”,永不回返。   参军入伍,来到黄县。《通史简编》,带在身边。新兵蛋子,代表发言,站错位置,紧张难堪。   初来乍到,单位混乱,派性严重,互斗难缠。写信反映,得以改变。领导重视,刮目相看。   站岗放哨,养猪种田。表现突出,积极肯干,担任班长,任劳任怨。部队训练,遇到惊险,战友误射,差点中弹。补习文化,走上讲坛,三角函数,讲解熟练。政委旁听,赢得好感。   准备高考,擦掌摩拳。复习功课,自学半年。储藏室里,昼夜奋战。数学公式,墙上贴满,携带小本,走路翻看。刻苦入迷,宛若“囚犯”。名额取消,无奈遗憾。文化水平,提高明显。   黄县图书,古今经典,每周必借,陆续读完。   尝试写作,投寄报刊。高兴而去,寄出稿件;扫兴而归,冰冷信函。屡屡退稿,灰头土脸,付之一炬,赌气焚燃。梦想暂缓,先顾提干。   回到高密,走出车站,茂腔哭调,响震耳畔,百感交集,泪水潸然。返乡探母,麦场相见。年迈老人,尘土满面,眼睛红肿,小脚蹒跚。滚烫液体,哽住喉管,深情凝望,泪水涟涟。故乡亲情,深深眷恋,血肉相连,永久难断。   狼牙山下,训练新班。新兵班长,政治教员。恶补马列,政治经典,认真备课,林中讲练。大学课程,竟能承担,政经史哲,独当一面。“教得很棒”,主任喜欢。对越自卫,争上前线,未获批准,难以如愿。好好表现,期盼提干。   图书管理,借阅方便,保定三年,群书博览。   业余笔耕,通宵达旦。大葱充饥,冰雪擦脸。退稿信笺,雪片一般。头发脱落,身心疲倦。几近绝望,屡败屡战。希望支撑,曙光在前。   一九七九,喜结良缘,老家完婚,携手相牵。蜜月未完,接令回返。夫妻恩爱,两情缱绻。   一九八一,难忘之年。保定《莲池》,文联小刊。《雨夜情思》④,处女首篇。毛老兆晃,启蒙责编。前来探望,关心引荐,白洋淀里,生活体验。一鼓作气,两年五篇。《民间音乐》,孙犁夸赞:飘飘欲仙,空灵之感。初学写作,模仿经典。   恰逢裁军,政策改变,提干困难,心烦意乱。教学出色,小说几篇,领导爱才,破格提干。   来到延庆,军营再变,擢升干事,理论宣传。长城脚下,继续登攀。教学写作,齐下双管。高教自考,差点过关。“三路并进”,日夜苦干,心力交瘁,达到极限。                     崭露头角     一九八四,来到海淀。考上军艺,大学梦圆。   “黄埔首期”,重要起点。高手云集,不知莫言。各路“豪杰”,纷至台前,“狂轰乱炸”,冲击学员,八面来风,新鲜观念。潜心听课,苦读经典。文学理论,首度碰面。醍醐灌顶,峰回路转。渐入佳境,挑灯夜战。   徐老怀中,伯乐风范。恩师栽培,扶持指点。分析作品,找出缺点。斟酌定稿,竭力推荐。改变命运,终生感念。   回家探亲,不得清闲,骑车百里,深入乡间。采访“野人”,积累资源。三年三次,频繁见面。同吃同住,促膝晤谈。   “山中坟茔”⑤,讨论座谈。尖锐批评,不留情面:不是小说,没有好感,更像材料,报道宣传。初生牛犊,可谓大胆!   夜阑人静,梦境浮现:一轮红日,冉冉升天,红衣少女,走出棚间,手拿鱼叉,缥缈悠然,叉着萝卜,飞向云端。联想当年,“萝卜事件”,蓦然大悟,顿生灵感。“透明萝卜”⑥,重磅炸弹,黑孩形象,光耀文坛。成名之作,信心倍添。   《喧哗骚动》,一度喜欢;《百年孤独》,尚未看完。世界名家,魔幻经典。两座“高炉”,远离再见。扛出“大旗”,《秋水》首篇。东北乡内,精神家园。文学王国,心中初建。   座谈会上,有人哀叹:战争题材,没人呈现。亲历者老,无力成篇。“拍案而起”,口出“狂言”:虽未杀人,宰鸡却干。年轻可为,能够承担!    一九八六,莫言之年。加入作协,履新总参。专业创作,谱写新篇。   《红高粱》红,讴歌抗战。爷爷奶奶,视角新鲜。个性解放,敢想敢干。爱情传奇,激荡粱田。军事文学,创新发展。  “高粱”系列,五部中篇。搬上银屏,国人震撼。走出国门,金奖璀璨。   “井喷”状态,汹涌不断。两年之内,字数百万。                      孜矻求索        一九八八,深造读研。学无止境,再度“修炼”。   老家盖房,耽误时间。学时不够,导师不满。险被开除,勉强过关。   《超越故乡》,论文答辩。两年毕业,硕士“加冕”。   《人民日报》,极为罕见,三个整版,星光梦连⑦,鼓吹家乡,改革美谈。“高密县报”,一时传言。   大江南北,香港台湾,采访参观,乘兴游览。开阔视野,胜读十年。   老家写作,地冻天寒。常开夜车,胃痛失眠。冷无火炉,手套取暖。文思泉涌,一天三篇。手指弯曲,久生老茧。   离开平安,移居南关。小城七年,再度搬迁。妻女随军,全家团圆。北京安家,幸福美满。   蒜薹事件,见诸报端,想起四叔⑧,怒发冲冠。“蒜薹之歌”,悲情评弹。瞎子唱词,创意新鲜。弱势群体,生存维艰。官僚主义,无情揭穿。   奇异《酒国》,社会批判。实验文本,思想大胆。人物鬼魅,情节奇幻。痛斥腐败,祛除病患。   母亲辞世,心如刀剜。地铁出口,遇见“奇观”:母亲喂乳,两孩各边。感人场面,激发灵感。闭门谢客,仨月成篇。《丰乳肥臀》,母性礼赞。《大家》发表,遭到批判。恶意群攻,上纲上线。违心检查,停止出版。坚信价值,迟早发现。暂停搁笔,两年“休眠”。       黄金岁月    一九九七,离开总参。告别战友,环境改善。检察报社,美好人缘。宽松和谐,提供方便。社会层面,接触广泛,洞察人性,体验情感。专注创作,不用坐班。爱妻照顾,无忧心安。   写作有成,再进校园,兼职教授,走上讲坛。口若悬河,传授经验,培养人才,心甘情愿。高校“疯抢”,乐于奉献。   故乡情结,未曾隔断,“血地”恩深⑨,梦绕魂牵。至诚小学,一手操办。古迹景点,拜谒走遍。一景一物,灵感源泉。牵挂茂腔,精辟意见。家乡文友,往来不断。有求必应,扶持青年。老乡相求,必随人愿。   欧美东亚,神州赤县,参观访问,考察讲演。日本大江,赶赴平安,共度春节,把酒言欢。惺惺相惜,多次对谈。你来我往,坦诚相见。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霸王别姬》,话剧新编。一炮打响,首都连演。国际舞台,热度不减。偏爱戏剧,多部上演。   百姓写作,首提观点,文学理论,布新发展。   创作撤退,回归民间。耕耘五载,苦心沥胆。“檀香酷刑”,毛骨悚然。戏曲茂腔,融入语言。反对殖民,抗德再现。家国命运,沉痛追念。   古怪蓝脸,倔强单干。心中英雄,驱之不散。六道轮回,佛教经典。壁画面前,灵感闪现。四十三天,夜不成眠。《生死疲劳》,才华尽显。鸿篇巨制,怪异荒诞。回归经典,致敬标杆。   黄金岁月,转眼十年。散文戏剧,短中长篇,卷轶浩繁,精品凸显。   二00七,再度“升迁”。文学院里,院长头衔。   姑姑原型,酝酿十年,三易其稿,笔耕四年。功夫不负,“蛙”声一片。书信话剧,结构新探。计生题材,史上空前。荣获“茅奖”,广为称赞。                       实至名归    二零一二,永久记年。十月十一,喜讯骤传。文学诺奖,颁给莫言。举国振奋,华夏欢颜。   领导亲朋,纷至门前,鲜花掌声,经久不断。记者云集,凤都酒店,接受采访,处“惊”不乱。   凤城不眠,一夜狂欢。标语满墙,横幅满天。文学馆里,文人集散,你来我往,拥挤不堪。平安小村,热闹非凡,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旧居小院,人满为患,捧把泥土,喜气早沾。   携妻带女,赶赴瑞典,领取诺奖,摘得桂冠。感人演讲,故事未完。   百年诺奖,中华空前,本土第一,文学峰巅。实至名归,理所当然。堪称大师,壮哉莫言!                           成功奥秘      小学肄业,成绩斐然,生命奇迹,文学奇观。个中奥秘,值得钻研。综合归纳,三个方面:   一曰天赋,基因遗传。管仲后裔,德才俱兼。忠厚传家,英才不断。文人辈出,进士频现。书香世家,家学渊源。哥仨有成,管氏遗传。品行端正,个性韧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性格懦弱,内心敏感。超高情商,细腻情感。观察锐利,想象奇幻。语言文字,分外敏感。与生俱来,源于祖传。二曰主观,个人实践。农村磨砺,二十一年。放牧牛羊,拥抱自然,天人合一,美妙体验。河坝野滩,郁闷寡欢,想象翅膀,直冲云天。宝贵积累,重要资源。社会人生,“大书”长卷。丰富阅历,必要条件。苦辣酸甜,全都尝遍。精神刺激,心灵历练。曲折轨迹,酸楚体验。饥饿孤独,创作源泉。上帝恩赐,黑暗苦难。不幸童年,作家摇篮。   锐意进取,独具特点。扎根乡土,汲取灵感。文学探索,创造前沿,不拘传统,思维反叛,题材文本,创新变换。写作风格,新奇大胆,语言恣肆,想象超然。屎尿横飞,血肉四溅,场景刺激,恐怖怪诞。   非智因素,德在才先。个性品质,超常非凡。和善厚道,正气凛然,真诚仗义,坦荡心宽。低调处事,谦虚内敛。身陷逆境,愈挫弥坚。钟爱文学,“病态”痴恋。笔耕不辍,孜孜不倦。刻苦自学,勤奋典范。   三曰客观,环境使然。改革开放,文化发展。西方文学,名著经典,纷至沓来,更新理念。文学春天,解冻回暖,呼唤佳作,粉饰装扮。百花齐放,包容“异端”。扔出“炸弹”,响彻文坛。脱颖而出,顺应发展。   齐国腹地,文化灿烂。包容狂放,诡异浪漫。“三贤”遗风,世代相传;“四宝”神韵,祖辈承传。“民艺之乡”,名不虚传。⑩朝代更迭,风云变幻,传奇故事,历史积淀。丰厚底蕴,耳濡目染,融入血液,铭刻心间。浓郁熏陶,民间渊源。   爷爷启蒙,功劳在先;父亲严厉,“树”大不弯;母亲呵护,享受温暖,默默支持,精神支点;初涉文学,大哥指点,修改文稿,包括标点。家庭影响,身教言传。   小学老师,独具慧眼,因材施教,顺势挖潜。军艺两年,步入规范,转折起点,成熟关键。学校教育,基础铺垫。   部队熔炉,铸造硬汉。“盛产”作家,数量客观。历史证明,中外皆然。摸爬滚打,二十二年。漫长军旅,宝贵锻炼。   读书写作,当兵提干,幸遇“好人”,扶携帮办。翻译劳苦,疏通语言,国外推介,方知莫言。贵人相助,成功相伴。     注:①河崖、大栏为高密东北乡的两个区域,“文革”期间同属于河崖人民公社,社改乡后分别为河崖镇、大栏乡,现合二为一统属高密市东北乡文化发展区。   ②莫言出生于高密东北乡平安庄村。   ③针对学校的某些不合理规定,莫言指责说学校是监狱,老师是奴隶主,学生是奴隶,班干部是狗腿子。   ④莫言的处女作原题为《雨夜情思》,发表时由编辑改为《春夜雨霏霏》。   ⑤莫言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期间,学校曾组织对李存葆的中篇小说《山中,那十九座坟茔》进行座谈讨论。   ⑥指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这是莫言的成名作。   ⑦指上世纪八十年代莫言在《人民日报》连续发表的《高密之光》、《高密之星》和《高密之梦》三篇报告文学。   ⑧莫言的四叔曾在赶牛车去县糖厂送甜菜的路上,被某公社领导的无证醉酒司机撞死。   ⑨莫言在其硕士毕业论文《超越故乡》中说:故乡是“血地”。这地方有母亲生你时流出的血,这地方埋葬着你的祖先,这地方是你的“血地”。   ⑩“三贤”:指齐国名相晏婴、东汉经学家郑玄、清代大学士刘墉,均为高密人。“四宝”:指高密民间艺术剪纸、泥塑、扑灰年画和茂腔。“民艺之乡”:高密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作者:山东高密市税务局 梁守泰)  

    2020-07-10 14:06:48 作者:梁守泰
    • 0
    • 9583
  • “小环境”对莫言成长的影响

     人的成长离不开一定的环境,而环境对人的一生虽然不起决定作用,却为人的成长与发展提供必要的客观条件,产生重要影响。从接触的范围来看,它可以划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两种。“大环境”即国家、地区和整个社会,“小环境”即能够直接接触的工作和生活范围,包括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和居住区域等。“大环境”可能是一代人或几代人共同遇到的,对人的影响是共性的,而每个人因经历不同所处的“小环境”各不相同,受到的影响也千差万别。与同龄人相比,莫言的人生经历相对复杂和特殊一些。他小学未毕业即辍学,回家“放牧在荒原”。在家乡务农、打工至21岁时,艰难地入伍当兵,期间先毕业于军艺文学系,后又拿到了北师大和鲁迅文学院的文艺学硕士学位。从军20多年后,他转业到检察日报社,10年后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至今。不同的人生阶段,所处的环境对其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和交叉错综的。 家庭:启锚远航的港湾 莫言的成长与成功,与家庭影响关系密切。莫言的家人可能并非有意地运用什么方法、培养他成什么才,但他们通过言传身教,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了家庭教育的三个重要原则:以德为主。莫言的大爷爷、爷爷和父亲都是品行端正、忠厚诚信的农民。他们很注重对孩子品德、心理和意志品质的培养,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给子女留下了很多值得学习的精神和品格。莫言的母亲宽厚仁慈,坚强乐观。她自己舍不得吃,把半碗饺子给了乞丐。为卖白菜多算了买者一毛钱而懊悔不已,批评莫言“让娘丢了脸”。莫言小时候怕母亲寻短见,母亲便对他说:“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所有这些,都震撼了莫言幼小的心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材施教。莫言很小就显露出对文学的兴趣,他作文好,喜欢看小说、听故事,也喜欢讲故事、演节目。大爷爷、爷爷顺其自然,经常给他讲神仙鬼怪、历史传说等,是他最早的启蒙老师。莫言的大哥是大学中文系高材生,对莫言的写作由充满忧虑到全力支持,给予写作上的引领与帮助。他多次给初学写作的莫言修改稿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不囿于传统、勇于探索创新也是大哥向莫言提出的谆谆告诫。宽严相济。莫言的大爷爷、爷爷、母亲和叔叔等,一直对莫言比较宽容,原谅莫言偶然犯的小错。小时候,莫言因偷吃了生产队一个萝卜被父亲往死里打,是爷爷的一句“不就是个鸟操的萝卜嘛”解了围。父亲则严厉方正,不怒自威。莫言称爷爷目光一扫,他浑身发抖;爷爷咳嗽一声,他“屁滚尿流”。这固然是夸张说法,但他对孩子的要求的确实异常严格。由于担心后辈“学问不成,庄户不能”,父亲对子女教育十分严厉,每次考试之后都要看成绩单,若考得不好即严加训斥。莫言后来回忆说:“如果没有父亲的严厉,我会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还真是不好说。”在这里,还应当特别说一下莫言的爱人杜勤兰。莫言曾说,他最大的成功,不是写出很多名篇,而是有一个幸福家庭。其实可以这样说,美满的婚姻、幸福的家庭是莫言成功的保证。莫言参军前曾与杜勤兰同在棉油厂上班,两人相恋结婚,从此同甘共苦,夫妻恩爱。因为时间大多被写作占据,莫言的许多生活细节都由妻子包办。正是因为身边有妻子日夜操劳和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为莫言解除了后顾之忧,他才能集中精力进行创作。学校:指点迷津的灯塔莫言就读于大栏小学时,同是文学爱好者的张作圣老师对莫言的特长教育值得称颂。他最早对莫言的文学才华加以肯定,是莫言文学上的启蒙者。当年每周两堂作文课,他总是点评莫言作文,写上密密麻麻的评语。他经常给莫言“开小灶”,探讨作文秘诀,教莫言如何写好作文。他经常把莫言的作文当做范文在班上宣读,并推荐到农业联合中学当范文。他还借书给莫言看,支持莫言看“闲书”,并通过家访让莫言父母转变对看“闲书”的态度。1984年,莫言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受益匪浅。首先,他遇到了对自己钟爱有加、全力栽培的恩师徐怀中主任。徐主任亲自帮莫言分析作品,找出毛病,探寻独特的创作道路。他凭着自己在文学界的威望,向报刊和出版社推荐,对莫言予以无私地点拨与扶持。其次,当时诸多行业的专家学者和著名作家纷纷前来举办讲座,这些讲座信息密集,五花八门,虽不成系统,却带来了各自新鲜的文艺观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感受层出不穷。过去,莫言都是遵循传统的文学理念,基本上是主题先行,不可避免地烙上了公式化、模式化的缺陷。军艺“八面来风”式的教学方法,使莫言头脑中固有的文学观念受到多种学科领域的轮番“轰炸”,从此豁然开朗,柳暗花明。他认识到过去写作的狭隘,彻底解放了思想,改变了文学观念,小说创作随之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两年之后,莫言又进入北师大与鲁迅文学院合办的创作研究生班学习,进一步开阔了视野,完善了知识结构,增强了文学素养,提高了写作水平。 工作单位:助力前行的风帆 莫言20多年的军旅生涯辗转多地,先后在黄县、保定、延庆和总参政治部等服役。令人欣慰的是,不管在哪里当兵,部队的领导、战友都曾关心和帮助过他,热情鼓励他复习、考学、上学,支持他业余阅读名著和进行文学创作。在黄县,部队领导无视针对莫言成分不好的告状信,毅然信任他、保护他、留住他,给他腾出屋子复习文化课考军校,还发展他入了党。在保定,部队领导爱惜人才,还专门去找上级求情,破格实现了他提干的愿望,并支持他写作和外出体验生活,于是他开始在《莲池》杂志发表作品,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在延庆,他进入军艺文学系学习两年,获得了宝贵的让他受益终生的进修机会,从此因佳作不断而走红。在总参政治部,他成为文化部创作员,开始专业创作,有了时间和精力上的保证。另外,军营无疑是个锻炼人的地方,莫言长期在部队工作和生活,在军营中成长,站岗放哨,教学写作,磨炼了意志,提升了素质。莫言转业到检察日报社影视部工作后,报社领导只要求他写一部电视剧,一月讲两次课,不用坐班,可以在家专门搞创作,给了他宽松和谐的创作环境。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报社领导为他接触社会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使他有机会外出参观和采访,了解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对一个专业作家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莫言自己回忆说:在报社,我与上上下下关系非常融洽,报社领导和同仁们都对我很好,给我提供过很多帮助,以致让我不知道该感谢哪一个。 地域文化:文学创作的源泉 齐鲁大地孕育了齐鲁文化,而实际上齐文化和鲁文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与重规范,主张中庸平和,子不语怪力乱神相比,齐文化更崇尚思想自由,尊重异端邪说,甚至敢于任其鬼怪之说泛滥,开放包容,狂放不羁,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表现出开放旷达的辉煌气度。这显然是一种更有利于文学发展的文化。高密居“齐地”腹部,民间文化有着浓郁的齐文化色彩。莫言在浓郁齐文化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中长大,浸润高密东北乡每一寸土地的齐文化气息,在他的生长期遗传到基因里、融入到血液里、铭刻在脑海里,成为他感知世界的初始方式和创作源泉。齐文化为他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浓烈的文化氛围,从而为他一生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调。诺贝尔奖委员会给莫言的颁奖词是:“将梦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高密的传统文化中有历史名人郑玄、晏婴、刘墉,谓之“三贤”;还有艺术方面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和茂腔,谓之“四宝”。历史传说中有孙文抗德、“孙家口伏击战”和“公婆庙惨案”、“野人”刘连仁的故事等。至于那些稀奇隐晦的神话鬼怪传说、民间故事,加上祖祖辈辈延续下来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以及地方文化特性浓厚的各种人物和他们的故事等等,更是形形色色,无穷无尽。莫言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优良文化氛围,掌握了大量的创作素材,从中吸取营养,烂熟于心,融会贯通,为我所用,成就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学传奇。 一个人出生的家庭和所处的“大环境”无法选择,不可改变,但有些“小环境”是可以选择和改变的。“小环境”对人具有重要作用,人也可以“反作用”于“小环境”。莫言其实就是驾驭环境的高手,他在环境面前的选择和处理人与环境关系的方法,对我们有着启发和借鉴意义。 善于利用环境 为了使自己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有时候要利用、适应“小环境”。一个人置身部队,属于个人支配的时间是比较多的。莫言充分利用这一特别长的时段,夜以继日地刻苦学习文化,阅读文学名著,并开始了艰苦的文学创作。在军艺学习期间,有恩师指点,有写作竞争的氛围。面对天赐良机,莫言白天听课,晚上写作,于是有了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和《红高粱》等多部作品的问世。他的创作当时呈“井喷”状态,两年写了上百万字。在检察日报社,莫言十分珍惜那段人生积累与文学创作的“黄金岁月”,勤奋笔耕,写出了长篇小说《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劳》等三部长篇小说,还有大量中短篇小说、散文和戏剧等,收获颇丰。 及时更新环境 一个人通过主观努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乃至更新“小环境”,寻求更为有利的成长空间。莫言在家乡煎熬了21年,度过了他苦难的幼童时期和在生产队劳动、到棉油厂打工的艰苦岁月。为了改变不幸的命运,实现自己“一天三顿吃饺子”的作家梦,他费尽周折,克服重重阻力于1976年参军入伍,经历了一次人生的大转折。倘若没有20多年在部队的学习与历练,可能就不会有今天的莫言。在《丰乳肥臀》引起轩然大波之后,经历了尖锐的批判、无力的辩解,参军21年的莫言觉得该离开原来的环境了。他于1997年主动提出转业的请求,很快就被批准,到了检察日报社工作。另外,部队作家身份使得他无法以个人身份自由地出访西方国家,更好地进行民间文学的交流,也是莫言转业的一个原因。至于后来从报社又调到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院,则无疑是为了更好促进其文学事业的发展。 身处逆境不气馁 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有顺境也会有逆境。那么,能否经得住逆境的打击,是成长道路上的严峻考验。莫言“少时辍学牧牛羊”,失去了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所受的苦难比同龄人要多。在高密东北乡忍饥挨饿、落寞孤独、屡遭歧视,使他遭受了心灵的创伤和刺激,极大地影响了他未来的生活与文学创作。这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段特殊经历,也是他一生中最痛苦的昏暗时光。面对不幸和苦难,莫言没有怨天尤人,自甘沉沦,而是把恶劣的环境当做上帝的恩赐和宝贵的财富,凭着坚定的信念和坚韧的毅力,在劳动之余勤奋刻苦地学文化、读名著,如饥似渴地听故事,在广袤的原野上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为将来的文学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初他既爱又恨的高密东北乡,最终成为他文学的幻境、创作的根基。正所谓:不幸的童年是作家的摇篮。上世纪九十年代,莫言倾力“打造”的《丰乳肥臀》在《大家》杂志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同时也遭到不少人的攻击谩骂,深陷非议泥沼。“商业”的初衷栽到莫言头上,甚至被扣上了反动、反党的“大帽子”,他被迫违心地写检查及写信去阻止自己的作品出版。面对《丰乳肥臀》给他惹来的麻烦和受到的不公,他默默忍受,心地坦然,始终坚信自己写的是一部神圣庄严的作品,相信《丰乳肥臀》在被骂过之后仍然还会在读者中流传,迟早会有公正的读者和文学评论家发现《丰乳肥臀》的价值。历史已经证明他的自信是正确的。  (山东高密市税务局  梁守泰) 

    2020-07-08 08:33:31 作者:梁守泰
    • 0
    • 9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