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端

富贵的残花--(德龄公主)

“高处不胜寒”,因为怕摔下,花儿们便张开臂膀,攀龙附凤,拽住树枝,待到花期一过,人老珠黄,或者一时的疏忽掉下枝头,那将是,非残即缺。

终于,有那么一朵话,嫣然绽放于枝头,待到风扬起,随风飘落,舍弃了富贵繁华,安然落地,一少妇走过,将其拾起,戴上发梢,风华正茂。

“兹驻法公使裕庚之女德龄为传译,封为御前女宫。”李莲英在养心殿上大声宣念。

于是,刚岁父母从法国归来的德龄便住进紫禁城,伴着一个喜怒无常的老女人。

开始的时候,慈禧并不行人德龄。也可以说:慈禧从来就未真正信任过一个人。她用尽各种方法试探着个在国外长大的孩子的忠诚。她派了许多宫女太监去“服侍“这个孩子,实际上是一种监视。慈禧要求太监宫女们随时汇报德龄的生活细节。有一次,慈禧在御膳房备酒,与德龄饮席间,慈禧借酒装疯,她把满头的珠翠往地上四处撒去,还把一个镶着各色珠宝的牡丹放进德龄的衣兜里,以此来试探德龄的品性。

但是德龄,虽然长居海外,但是对慈禧太后的专横河古怪也有所耳闻,再加上“阿玛额娘“在她进宫前的再三叮嘱,聪明伶俐的德龄责任不敢造次。只见她把地上的首饰一一捡起,整理好,去除慈禧装在自己衣兜里的牡丹,还有慈禧在自己头上的首饰,一并入库存放。

隔天,当慈禧看到那套完整无缺的红宝石首饰,九九八十一颗珠子,这才满心喜悦,信服了德龄。

德龄眼中的慈禧其实是一个有感情的老太婆。当时,妹妹不多只是为了示范西方的礼教在慈禧的脸颊上亲了一口。那时的得龄竟看到慈禧的眼眶里有泪珠在打转。德龄知道是权力和欲望把这个老太婆变成了恶魔,她相信这个人是可以改变的,只是她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一种力量可以改变她。

德龄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女人,有见识也有胆识。她曾经多次巧妙地化解“危机”。避免了许多可以免除的“政治纠纷”。也正因为她有着份见识,她才能与著名民主人士 秋瑾成了忘年之交。就连秋瑾留学日本,也正是德龄从中“拉拢”。

那时候,留学日本绝对不是一种很同意的事情,更 别谈是 女士出外留学。虽然有日本内 田 夫人的邀请,而慈禧出于礼节,也不敢直接回绝,但是生性多疑的慈禧也不会轻易点头。德龄深知这一点,抓住了机会,巧妙地化解慈禧的猜疑,批准秋瑾留学日本。

那一年,京大学堂组织妇女座谈会,日本公使内 田 夫人,女学者服部繁子和秋瑾也要去出席,于是慈禧命德龄以平民女的装束前去听会。

会上,德龄被 秋瑾 女士的民主改革思想深深触动,不仅慷慨解囊,赠送其500两银子和一对珠花,资助其出国。

回到皇宫。

慈禧问德龄;那个烈性子的 王 太太怎么样了?

德龄答:依奴婢看,她也是富家少奶奶,因为丈夫不专情,心里冷了,想去东洋散散心,消遣消遣,有点寄情山水的意思。

慈禧再问:你看有忤逆朝廷的迹象没有。

德龄答:会老佛爷,奴婢看不出来,就觉得她原来是娇生惯养的,心气儿高,受不得冷落,自己找台阶下罢了。

慈禧有问:那一屋子的娘儿们都说了些什么?

德龄答:还不是说些丈夫儿子什么的。

于是,慈禧准了内 田 夫人的折子,让秋瑾留学日本。

德龄自小在国外长大,多才多艺。她和她的妹妹容龄俩是著名的“现代舞蹈之母”伊莎贝拉。邓肯的入室弟子,能歌善舞,而作为老佛爷眼前第一个穿着样裙子的中国女人,自然没没让“观众”失望。是德龄领着后宫的嫔妃跳起了西洋舞,是德龄说服慈禧接受西方的许多“玩意儿”,比如拍照,画油画等等。

这个叫德龄的聪明女人,在那个时代那个名叫紫禁城的地方掀起了一场“西洋热”的革命。

慈禧是喜爱德龄这个孩子的。早在德龄身穿路易十四时期大红洋裙走到她跟前的时候,她就被这个孩子的机智所折服。多次的试探结果有是令人满意的。于是,他接受了这个会说多种外国话,会跳西洋舞,能说会道的孩子。于是,贵重的赏赐不说,等级观念极强的慈禧就连“公主”的称号也舍得给她。

她喜爱这个孩子,不仅仅是因为她的伶俐,想当年,珍妃够聪明吧,还不是被她一声令下投入深井。她喜欢这个孩子,想个孩子一样疼爱。或许是因为自幼在国外长大的德龄身上自由的性格。或许是因为德龄有着质朴,纯真的感情,少了宫殿里的勾心斗角。她就像一只快乐的鸟,从外面辽阔的天空飞来,带着满身的自由和浪漫。而这些,正恰好是慈禧所没有的,也是晚年的时候慈禧所期望的了。可是她已经会不去那个天真散漫的闺阁时期了,所以她疼爱德龄这个丫头,无条件的。

虽然得到慈禧的喜爱,不过,德龄在黄的生活却依旧是战战赫赫的。虽然父亲裕庚希望她能够为朝廷效力。她自己也热爱祖国,不愿再国家风雨飘摇之时离开祖国,可是她自己却还清醒地知道:是时候离开了,不管舍不舍得乐不乐意。如果不借机会离开,也许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脱身了。于是。德龄舍弃了富贵,舍弃了“公主”,选择当个平凡的人,过普通的生活。

德龄清楚地记得:“明天,湖边。”

慈禧刀:你也像它们一样,飞走了就不回来了。

德龄忙说:奴婢还会回来的。

慈禧摇着头道:“就是你回来,也未必还能见得到我了,咱们娘儿俩就此别过了。”说完就转过了身。

德龄却分明看到了慈禧颊变低垂着的泪珠。

就设有,德龄借着父亲病危的机会,巧妙地挣脱了皇宫,远离了慈禧,像一只不小心飞进鸟笼的鸟,借着主人打开笼门的那一刻,展翅飞走了。

德龄公主是一朵花,她因为机智而富贵,因为富贵而受綑,最后一位舍弃富贵而挣脱。

紫禁城里的女人们,或心计如慈禧,或淡定如静芬,或美丽如大四格格,荣寿公主。她们富贵着,但却或残或缺,不一定完整。

是花,但却没有了香气,想那些富贵的女人到了富贵,却忘记了得到富贵的目的——快乐。

快乐为何物,或许,变成普通人的德龄会懂。

上一篇:两种生命 下一篇:无声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