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端

那年那夜夏天的停电

   『停电一般不是什么讨好的事情。因为,没有人真正感受到停电背后的乐趣,以及那些闪烁的记忆。』  

   

Part.1  

    家是某小镇的教师宿舍。初夏来临,用电量剧增,那些在岁月流转中渐渐老化的电路总是司空见惯地闹脾气。每每电视剧出现了难得的高潮时,电视机忽而叭嗒一声,随即卷入了无境的闃黑之阈。心里烦躁的咒骂几声,当微弱的等待电力立刻恢复的希望旋即被张牙舞爪的黑暗吞噬怡尽,最终还是颇不耐烦地在母亲的驱使下出门纳凉。那时候楼前有片空地,种了十余棵芒果树,经常有人在树下打牌或扯扯闲话。母亲摸出一把大蒲扇,扛两张小板凳,拉着我加入师奶闲聊团听家家户户的小道新闻。但那时尚且年幼,一直干坐着插不进嘴,屁股还未坐定就在四周游荡了。偶尔邻居的小孩也加入夜游队,于是一帮小屁孩就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庭院乱喊乱叫,追逐下萤火虫,或者用奇怪的腔调吼奇怪的歌。  

    再长大些时,不再有如此稚嫩的行径,但停电的时候酷热难堪,只好一如既往地在黑暗若原始的境域中千方百计地寻欢作乐。庭院少人的时候,母亲便与我们到街道游逛。街上却是另一番光景,出门纳凉的人明显增多,大多店铺都点上几支蜡烛,少数的三两间大型的店备有发电机,所以还是灯火通明。这时候的街道倒颇为热闹,与集市赶圩时无异,只是少了交易环节。一些小孩看见了冰箱,就吵着要吃冰棍,老板怕开冰箱门融化了雪糕于是不肯卖。熙攘的人群,沸反盈天的谈话声几乎掩盖了路旁槟榔树上知了等的聒躁。  

    漫步约摸半个小时,闪电般的白炽灯光终止了这不期而遇的夜会。人群渐渐散去,万家灯火亮如昼,街道也慢慢恢复了夜晚的安宁。然而有那么一瞬间的留恋,留恋这黑暗中的喧嚣繁华。  

   

Part.2  

    也有那么一些时候,是台风招摇过市的日子。台风登陆的晚上,停电是个必然。所以早早备好了蜡烛,门窗关得死紧,检查再三无漏风漏水处后才安然静候台风的到来。  

    台风盛行时,我们一家人就会齐聚客厅,或聊聊天,或早早洗澡睡觉,枕雨聆风。无论屋外的风雨如何昌狂,有间可以遮风挡雨的哪怕是陋势的屋子躲着,还有家人的陪伴,也就安之若素高枕无忧。实在睡不着时,我就会打开手电筒或燃了蜡烛,翻阅自己钟爱的小说(那时候根本没有手机,也没有MP3、电脑等电子产品)。当然往往父母是阻止的,毕竟灯光昏黄,对眼睛不好。  

    第二天晚上,电力系统还未修整,风力大大减弱,我们也就依然出门走走,吹吹凉风,看看遍地狼藉的庭院,偶尔还能拣上几个饱满的青芒果呢!  

   

Part.3  

    上了高中,在校住宿,晚上总有上不完的自修,所以停电成为一个奢侈的大众愿望:因为停电通常会取消晚修(除了高三的学子经常得到学校发电的额外关照……)!而有一段时间实行错峰停电措施,于是停电曾经变得频繁。有连续几个晚上学校停电,在确认不会很快恢复供电后学校“忍痛”默许学生的自由活动。这时候的夜生活才真正丰富起来。有人成群结队去没有停电的小区逛街,有人偷偷去网吧过过网瘾,有人干脆回宿舍睡觉或吹水,有人打着电筒或点蜡烛继续奋斗,有人神速从小卖部搬运来零食,边在走廊胡侃边尽情享受美味,有人干脆趴在围栏张望夜景,或说说令人心惊的鬼笑话……后来学校为加强管理,限制了大家的自由行动,所以除了一些外宿生偷偷回家,其余的都在教室附近打打闹闹消磨时光。不过很快学校规定不能随意玩耍,要求我们自备照明工具。所以有了后来几十根蜡烛齐点亮的壮景,或某男高举电筒冒充自由男神什么的场景。一切都历历在目恍似昨日。  

    再后来的时候,学校增加了发电保障,通常停电听到男生们的鬼叫后马上来电(超级打击的说…)。不过,遇到诸如台风天气的时候,我们就偷得浮生一夜闲咯!  

   

   

    后来的后来的后来。  

    读了大学,身处都市,停电于大多数人来说简直是罪恶。当然为了预防这个问题,凭着大城市先进高端的科技手段,停电基本已然绝迹。即至少那种融合了概率和惊喜的停电从未重逢。  

    但心里的回忆,永远不会变。  

上一篇:被流放的青春(五章) 下一篇:关乎梦的兆载万劫